2009旅游之西安篇

作者: irox

導讀2009旅游之西安篇  5月17號中午我們來到西安,坐上了姚師傅的車,一路向長安城進發。 有城牆的城市感覺就是不一樣,即使是八幾年修葺一新的城牆。我們從東門入城,來到東四大街的七天連鎖酒店。路上的士師傅告訴我們西安治安良好,但是人多的地方要小心某些長相異族的小偷。我問師傅這些小偷是不是都很凶狠,在廣州被事主發現還會把事主罵一頓,師傅不以為然 ...

2009旅游之西安篇 

5月17號中午我們來到西安,坐上了姚師傅的車,一路向長安城進發。

有城牆的城市感覺就是不一樣,即使是八幾年修葺一新的城牆。我們從東門入城,來到東四大街的七天連鎖酒店。路上的士師傅告訴我們西安治安良好,但是人多的地方要小心某些長相異族的小偷。我問師傅這些小偷是不是都很凶狠,在廣州被事主發現還會把事主罵一頓,師傅不以為然地說發現這些人就直接讓他們滾,西安民風果然彪悍,喜歡。從鹹陽機場到西安城內價格155元。

安頓下來後,我們馬上輕裝上路開始第一天的行程。打的來到位於城東浐河旁的西安半坡博物館,費用22元。這裡插一句,西安有野雞出租車,千萬別上當,我們試過在火車站附近打的去回民街,打表費用大約十幾塊,野雞車告訴我們打表要二十幾,他大發慈悲僅收二十,由於我們剛來就打車去過城郊的半坡,所以知道二十元能去的距離,當即高豎中指歡送該野雞車司機。半坡博物館位於城郊,附近有新興的樓盤,其外形陳舊,由於附近工地施工的緣故鋪滿灰塵,其尷尬處境可以想像。買過票後我們決定要一名講解員。半坡博物館與其說是旅游景點不如說文物保存和研究的所在,講解有兩種,機器和人工,機器播放錄音,但是押金需要300元,而且設備陳舊,剛好有其他人來借用,十之八九接觸不良。我們覺得人工講解會比較好一點,可以提問題,交流,事後也證明我們遇上的講解員非常優秀,甚至可以說是整個西安旅程中遇到最好的講解員。

抄一段摘自博物館網頁的文字:“西安半坡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距今5600—6700年之間。該遺址1953年發現,共發掘房屋遺址45座、圈欄2處、洞穴200多處、陶窯6座、各類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兒甕棺73座)以及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約近萬件文物。”

我們走入博物館的文物陳列室,可以隨意拍照,這裡陳列了在半坡遺址出土的文物,有打磨石器,陶土日用器。其中有尖底瓶,利用水流聚集的原理方便先民打水,還有著名的人面魚紋盤,就是我們在ccav10走進科學欄目看到的欄目圖案。其圖案為魚紋,是先民慣用的像征生殖繁盛的符號,魚紋中央又化為人面,具體含義不明,猜測其表達人類與魚類後代繁盛的聯系。隨後還看到了骨笄,這顯示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已經有頭飾。講解員告訴我們還出土了骨針,但是沒有陳列展示。這些骨針本身並無稀奇,但是在針端上有針孔,與現代鋼針的針孔大小相似,至今不知道先民如何,用何種器具在骨針上制作出如此細小的孔洞。

隨後我們步入半坡遺址。整個陳列室建立在半坡遺址之上,游客可以近距離看到遺址發掘的現場,非常過癮。講解員向我們展示了先民房屋地基,在房屋地基旁邊,發現了不少的甕棺,用於放置嬰幼兒的屍骸。據說,由於死者尚未成年,所以母親會選擇將屍體放入陶罐,另一陶罐倒扣成為甕棺,埋放在住所附近。這樣幼兒的靈魂尚可在母親身邊。據考古資料推測,半坡遺址上曾經存在過人數約300的部落,而已發現甕棺的數量在80左右,可知當時嬰幼兒夭折率非常高。遺址上所有房屋的開口都面向中央女性首領居住的房屋。參觀過房屋遺址,又走到位於生活區之外的殯葬區。半坡先民的殯葬方式有三種,第一種是自然死亡殯葬,頭一般朝向西北方向,一般有隨葬器,隨葬的陶器會在口上打一個缺口,含義未明。第二種方式一般將死者遺體放置在他處,待化為骸骨後再收集放置在葬坑內,也有隨葬器。我告訴講解員這種殯葬方式在當今印尼仍然存在。第三種為非自然殯葬方式,沒有隨葬品,有的遺體成卷曲方式排布,有的成俯臥狀,有的直接拋棄在廢棄的食物儲存窖內,推測為罪犯或俘虜。有的殯葬坑內發現有非來自死者的斷指,含義同樣未明。有一殯葬坑放置在村內,隨葬品上百,死者為未成年女性,推測為夭折之女性繼承人或首領女兒。半坡先民為母系氏族社會,男性成年後外出走婚,年老後回到出生地。在村子外圍有非常深的大溝,可能用於防止野獸和敵人襲擊,其規模之龐大令人驚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遺址都設置有參考面,大家看到參考面的高度,就可以知道該遺址在發現時所處於地底的位置,極大地滿足了我這種好奇心過剩的家伙。由於有講解員美眉的詳細介紹,參觀過程非常有意思,我甚至詢問了遺址發掘的細節,也得到了一一答復。推薦大家來游覽時一定要請一個講解員,不要使用機器講解。講解員美眉告訴我們室內的陝西省博物館周一閉館,大家要注意。

參觀完之後已經接近下午五點,於是打的到市內的鐘樓,大名鼎鼎的回民街便位於西側的鼓樓後。雖然都是現代修葺過的建築,但是在城市內保有如此古代風格的建築物,沒有為幼稚的城市現代化思想所取消,顯示了西安人民的智慧與審美。回民街內人頭湧動,熙熙攘攘,兩側是回民風格的食肆,街道中心有小攤,既有小吃也有手工藝品。我們根據前人攻略打算嘗試平娃烤肉,賈三灌湯包,紅紅酸菜炒米。走入賈三灌湯包店,是非常八十年代的風格,先買票後吃飯。我們要了牛肉羊肉湯包各一籠,涼皮一碗,一碗清燉羊肉。湯包是蘸醋吃的,味道鮮美。涼皮配上麻醬,口感爽滑豐滿。清燉羊肉肉質酥爛,湯鮮甜。

飯後跑到鐘樓旁邊拍照,五月份的西安到了晚上還是比較涼的,廣場上風比較大。鐘樓鼓樓華燈照耀,璀璨異常,是不錯的攝影景點。拍照之後打的回七天,一夜無話。

第二天是周一,省博物館閉館,於是先玩兵馬俑線。從賓館出來向北走,經過工商銀行先買了20號到敦煌的軟臥票。一路走到火車站,在路上大約是過了天橋之後來到一家小吃店吃早飯,我們點了黑米粥,臊子面和肉夾饃。臊子面非常不錯,黑米粥煮得很綿密,早上吃一碗很舒服。來到火車站,尋找傳說中“綠色”的306旅游專線巴士。現場很多拉客的,忽略之,找到路中央的交警美眉問之。循著美眉玉指所向,找到了306,不是那種純綠色,應該是灰綠色的,車側有306旅游巴士之類的字樣。巴士上售票的美眉讓我們先玩華清池,因為車次很頻密,無需先到兵馬俑再往回坐。於是我們在華清池站下。

華清池90%是現代人工仿古建築,背靠驪山,驪山山勢磅礡,華清池建築俗麗,遠觀即可。然而同行的花痴自幼熟讀長恨歌,非要親睹溫泉水滑洗凝脂的腐敗洗浴場所,故只好割肉進場。進場後花痴找了一個講解員,男性,該講解男屬於江湖氣比較重的那種景點講解人員,滔滔不絕地將楊貴妃唐明皇大到賭咒發誓小到洗腳刷牙的私事講了一遍,由於豬流感方面的擔憂我蹲在遠處拍照。一路游覽下來,總結如下,如果你出於某種理由定要進場,可以游玩的包括華清溫泉的源頭,出口,中間的水池,都非常古樸,池水清冽,可以看到水氣蒸騰,應該是真貨。楊貴妃沐浴的池子和皇帝沐浴的池子也出土了,值得一看。據說華清池建立在秦代的遺址之上,可知歷代都有貴人洗過腳丫子。旁邊有蔣公被兵諫時所住的寓所,該事件史稱西安事變,牆上彈孔清楚可見。經歷此事後蔣公被迫全面抗日,正式陷入國軍抗日,內賊養生階段,令人感慨。江湖講解男講完楊貴妃就說要給我們說四大美人的事情,我一聽就頭發麻,該男邊忽悠邊把我們帶到旅游商品店,裡面的玉鐲子之類的都打1-2折,大家明白了吧,此處略去不表。

接下來出門等306,上車後一個死胖男售票,大家要小心,此男人面獸心地提議我們先去地宮,否則直接去兵馬俑是看不懂的。該男還聲稱,看完地宮後,只要步行10分鐘便可到達兵馬俑。怪只怪我前期准備不足,於是聽信了此人。來到地宮,票價出奇地便宜,25元。以為真有地下陵墓可看。誰知進去後才發現該地宮是用鋼筋混凝土所造,四周放置劣質塑膠人物,走到最後是一個模擬的秦始皇陵墓,四周是粗糙的塑料裝飾,放慢了木偶人物,免費的講解賣力工作……為了減低損失,我們快步走出,上了免費的廁所接著前行。門口的出租車司機拉客,我們沒上車,他們在背後說到兵馬俑還有4公裡啊,我心想,不是10分鐘麼。

20分鐘後,我們在烈日下行走,遠處有疑似秦始皇陵墓封土,而兵馬俑還有兩公裡,無奈之下只好半路攔車,4元。在此再次提醒,千萬不要相信306上勸說你去地宮的人,他們不僅拉客,而且還會騙你,非常可惡。建議大家杯葛毫無旅游價值的地宮,必要時請高豎中指問候拉客者女性親屬。

千辛萬苦,終於來到舉世聞名的兵馬俑,和來自雲南的兩位男士拼團請了講解。進入兵馬俑需要經過幾道關卡,守衛森嚴。在博物館內有標語寫道“守衛神聖,不容侵犯”,我給不明事理的花痴女講,這是讓你不要隨意毆打警衛。講解員帶我們來到文物陳列館,裡面燈光異常黑暗,有數個高大的玻璃箱,其中一個放著大家平時在電視上經常看到的銅車馬,由原型縮小至三分之一制成,做工精細,完全依照真實樣品制作。裡面看到了一個馬車上用於支撐遮陽銅傘的撐杆復制品,上面布滿機關,可以依照陽光不同角度而改變傘的角度,而且可以取下,插在泥地上,緊急關頭也可以用作盾牌。該撐杆采用了復雜的鎖扣,該鎖扣技術秦後失傳,據說到十九世紀才重新從國外傳入,悲哀。

接著我們走到了一號館,也就是最早發現的兵馬俑。據說當時技術准備不足,屬於完全破壞的建設。一號館規模龐大,兵馬俑成行列排布,在某些位置可以較近距離觀察,謀殺了大量菲林。根據講解員介紹,絕大部分兵馬俑在發現時都已經遭到破壞成碎片狀,我們在電視上,在現場看到的姿態各異,威武雄壯的兵陣都是考古人員在原地收集碎片,逐片拼湊而成,來之不易。兵馬俑號稱千人千面,果然如此,應該是在制作時依照每個士兵面容而作。在出土時陶俑上有鮮艷的塗裝,在兩個小時內便褪色。於是有部分的兵馬俑又重新填埋保存。一號館由於是先挖掘,再建館,顏色全部褪去,而且保存不是很好。現在依靠最尖端的科技,考古人員可以將陶俑上的顏色保持三個月,過後仍然褪去,停滯了兩千多年的時光在短時間內重新作用於陶俑,使其老去。想起一首俳句:櫻花靜若止水,一切安然作古。

接下來參觀了二號館,三號館,這些館是先在地上建管,然後挖掘,所以保存相對良好。在二號館看到了少有保存完整的跪射俑與將軍俑。跪射俑在偶然的情況下,保存了盔甲裙擺處的紅色,不過其剛出土時的塗裝當然就更加艷麗。跪射俑和將軍俑的細節豐富,即使是鞋底也有精細的防滑紋理,值得細細觀摩。在這裡可以放三腳架慢慢攝影。

從兵馬俑出來坐306回城,車上睡得天昏地暗,晚上又殺到回民街。這次摸到了回民街西羊市,據說裡面的老孫家羊肉泡饃正點。於是走到一家店外,鬥大的字寫著老孫家羊肉泡饃,如座。羊肉湯不錯,不過稍有點油膩,羊肉都是酥爛風格的,但是饃是切成丁子放進去的,不喜歡。饃還是自己掰的好。吃罷出門一看,後面一列都是老孫家……原來我們進度是第一家看到的老孫……不過這第一家的特色是,店主是個帥氣的維族小伙,有男人味呢~還好我不好男色,哇哢哢哢哢卡。吃罷不過癮,回到大街上的平娃烤肉,要了啤酒烤肉再整,其實說實在比較一般,在南京青島路當年這樣的維族燒烤海了去了,適合入門級的朋友。

第三天大清早起來,跑到陝西省博物館,9點不到發票處沒幾個人。這裡要說明一下陝西省博物館是免費的,每天發放3000張門票,先到先得,要用身份證件領票。我們領了票到旁邊的路上找到一家樊家肉夾饃吃早飯,味道還可以。吃完回來嚇一跳,領票的人快排到馬路上了。所以大家要注意,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晚起的鳥兒被蟲吃。博物館要求大家存包,但可以隨意拍照。我們照例要了講解員。這次的講解員是個漂亮的小妹妹,好玩得很,講解到一半把礦泉水遞給我“誒,你幫我開開”,我們在看多媒體演示時,小妹妹乖乖地蹲在旁邊,我在心裡笑翻。後來聽到我們說接下來要去敦煌,小妹妹很真誠地瞪著眼睛說羨慕,是個好孩子。進入正題,省博物館收藏了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先周,秦一直到唐宋的在陝西省出土文物。喜歡看周代青銅器的朋友有福了,這裡有很多青銅器,比如日己觥,牛尊,還有先秦的青銅龍,值得一看。金銀器中有一件鎏金銀竹節銅熏爐,應該是漢武帝賜給陽信長公主及其丈夫衛青的賞物。還有一件耀州窯青釉提梁倒注壺,設計精妙,該壺沒有可以打開的蓋子,酒水是從壺底注入的,有專門的多媒體展示。另外在博物館內有從兵馬俑搬來的兵馬俑,與游客的距離非常近,可以拍下很多細節。

從省博物館出來後,直奔回民街,吃了紅紅酸菜炒米,味道很好。午飯後動身去漢陽陵。本來打算打車,但是漢陽陵非常遠在機場附近,西安的姚師傅提到其實可以臨走前去玩,玩完之後就直接去機場了。後來我打114得知在西華門大街往東走到路口有車站可以坐旅游線巴士去漢陽陵,晚上六點最後一班車回城。由於西安正在修地鐵一號二號線,城內堵車嚴重,大家能打車就打車,玩了一天後再擠公車會累死。漢陽陵是漢景帝的陵墓,漢陽陵的隨葬品沒有秦始皇那麼窮奢極侈,基本上全部都是按照實物縮小制成的模型。其中的特色是漢景帝陪葬的人俑,雖然也是比較小的陶俑,但是當時都穿上了秀美的衣服,做得很精美,可惜經過兩千多年的塵封,衣服已經化為烏有,但是還是可以根據特征判斷是男性,女性還是宦官(大家好我是色色男),現在只能看著成列的陶俑想像當年的規模了。出了陳列廳,坐電瓶車來到漢陽陵所在地。在漢陽陵外圍的殉葬坑內出土了大量文物,為了保護文物,也為了保持原有的風貌,在殉葬坑上建立了博物館,鋪設了特殊的玻璃,殉葬坑被有效地隔絕,裡面的溫度和濕度恆定。同時游人可以近距離地觀察帝皇陵墓原貌,走在玻璃地面,看著足下的各種陪葬品,非常有現場感。可惜我們參觀當天有某些領導團體到訪,熙熙攘攘接踵摩肩,稍稍敗了我的雅興。幸運的是,該館次日就要閉關封路,據講解美眉爆料,應該是國家元首級人物來訪。可見今天來的領導們是視察安全工作順便踩地雷的。

參觀完漢陽陵已然接近6點,遂坐車回城。由於城牆在6點半後可能關閉,所以只好作罷,由於花痴要吃陝西特色biangbiang

面,只在回民街西華門大街出口處找到一家,黑字金漆寫著biangbiang面,非常容易辨認。該店門可羅雀,我們點了一個面,少許烤肉還有酸梅湯,面上來之後花痴很高興,不料一拌之下翻出來一個死蒼蠅,雖然我的專業不是分類學但還是辨認出這是一只家蠅而不是果蠅,身體呈黑色,上有醬汁。於是拿給服務員看,這時我們犯了一個低級錯誤,要求換一份而不是直接走人,因為花痴太想吃該面了。於是又等了一回,服務員臭著臉把面重新上了,經過徹底的翻查之後確定沒有牛肉醬家蠅於是開吃,發現面是涼的,本座斷定這就是剛才的面,將面用水洗了重新加上醬汁而成,我提出異議,臭臉服務員愛理不理。加上點的烤肉他們根本就沒記住,酸梅湯是苦的,這三大特點使我們馬上離去,大家一定要注意,回民街,西華門大街出口方向,外面有一家黑底金字招牌的biangbiang面,誰吃誰倒霉,再吃誰傻逼。趕緊到回民街溜到賈三猛吃了一輪湯包。

這次去由於時間緊迫,沒有逛城樓,也沒有去法門寺,後者比較遠,需要半天時間吧。城內其實還有青龍寺可以去,該寺是唐代密教道場,只是不知是否遭到現代化。另外在城東還有樂游原,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便是描寫此地,想來僅是當時城郊野外,現在想必已是高樓林立,不去也罷。來到西安的第四天早上,吃過拉面收拾行裝,我們登上了開往敦煌的列車。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