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尼泊爾-青海(4)

作者: 藍鷹342

導讀西藏-尼泊爾-青海(4) 4月4日,星期六,多雲,八一鎮-然烏。 八一鎮是林芝地區的所在地,最早由解放軍建設而命名。海拔不高,2850米,稱為西藏的江南,4月的八一鎮的周邊,已經是山花爛漫、百花爭艷,看!野桃花開得多美,真是名副其實的江南。 從八一鎮出發沿318國道向東,到達魯朗林海,樹木郁郁蔥蔥,上午10時汽車漸漸又爬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山口,那又是另 ...

西藏-尼泊爾-青海(4)

4月4日,星期六,多雲,八一鎮-然烏。

八一鎮是林芝地區的所在地,最早由解放軍建設而命名。海拔不高,2850米,稱為西藏的江南,4月的八一鎮的周邊,已經是山花爛漫、百花爭艷,看!野桃花開得多美,真是名副其實的江南。

從八一鎮出發沿318國道向東,到達魯朗林海,樹木郁郁蔥蔥,上午10時汽車漸漸又爬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山口,那又是另外一種景像:天寒地凍,一片肅殺,大雪封路,寸步難行,一輛汽車已經撞在防墜柱上,陷在雪堆裡,動彈不得。聽說因此摔下山崖的事經常發生,使我們不寒而栗。此地的觀景台是看南迦巴瓦峰的極佳位子,這時白雲籠罩,什麼也看不見。(圖1)

扎西碰到他的一個司機朋友,我們二輛汽車小心翼翼地下山,12時到了排隴,大家休息,我玩起了藏刀。圖(2)

照片的右邊是小店,這把藏刀老板開價2000元,沒有人買。小店的前面是國家自然保護區檢查站,空無一人。左邊就是大名鼎鼎的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入口處了,有一塊指示牌,圖上清楚地標明泥石流區、飛石區、塌方區、螞蝗區等等,來去走3天,有一個小村叫扎曲可以住人,離大拐彎很近。我有個備用方案是准備去的,睡袋,吃的都帶了,甚至有防螞蝗的一瓶鹽。但現在沒有同伴,汽車也不可能等我,要去是不現實的,只能從木橋上走到對岸過過干癮。我們坐上汽車朝照片的前面開去,這就是著名的通麥天險,14公裡路,由於地理條件惡劣,年年壞,年年修,仍年年壞,當然現在也在修。這段路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滾滾江水,很多地方是90度。聽說當年是解放軍戰士在從山頂山用繩子把自己吊在半山腰鑿石開路的,繩子磨斷了,許多人就掉到江裡犧牲了。我從車窗看外面修路,大吃一驚,為了加寬一點路面,工人用木樁打進岩石,同山體成90度,就像造棧道,只不過不是一排,而是四排五排,然後上面鋪路,看到這裡,我嚇出一身冷汗,看看扎西,他卻有說有笑,一會兒加大馬力開上45度以上的陡坡,有時候還可能馬上急拐彎,一會兒在下坡時又急速停車,讓對面的車,他告訴我,現在這段路好開多了,以前還要窄。

終於看到通麥大橋了,就像網上介紹的,兩邊都有武警指揮,橋上只能一輛車通過,而且限速5公裡。圖(3)

我至今沒有搞明白這座橋為什麼這樣嚴格公管理,是因為兩江彙合處,橋難造?

下午1時過了通麥大橋,去菠密的路況很好,路邊的油菜花盛開,同時又能看到遠處的雪山,除了青藏高原,其他地方很少。

在藍天白雲下,雪山多姿多彩,路邊許多不知名的山就可以讓你有許多想像,路邊休息時,抬頭一看,眼前這座山的頂部多麼像一只老鷹,我自己命名為老鷹岩,看了照片,感到更像一個馬的頭。圖(4)

晚上6時多到了然烏湖,海拔3800多米,已經屬於昌都地區管轄了。湖水幽幽,美麗寧靜,以前是水葬的地方,魚吃屍肉,所以藏民不吃魚。我們在水邊撿到一塊屍骨,研究了半天,大家認為不是人骨。圖(5)

玩到天將黑我們來到湖邊的平安飯店,2人房100元,在談價的同時,又來了2輛車,那就怎麼也回不了價了。吃飯時還停了電,我這時候開始有高原反應了,頭痛,匆匆忙忙吃點飯就去睡覺,晚上雖然來了電,開了電熱毯也不熱,凍得要死。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精選遊記: 林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