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第四天

作者: elifecn

導讀第四天:2009.6.4吐魯番 晴天,氣溫30度。 起床後我們看見外面下著中雨,10:30時我們到了吐魯番,晚點了2小時。吐魯番是晴天。劉導說昨天天山下雪,烏魯木齊下大雨, 烏魯木齊至吐魯番途中有一個風口,那裡刮沙塵暴,所以汽車不能開,火車開慢車,所有的火車全部晚點。 11點整導游帶我們去吃早餐,天哪, 11點應該是午餐時間, 到了新疆就變成早餐了, 呵呵。導游說 ...

第四天:2009.6.4吐魯番 晴天,氣溫30度。

起床後我們看見外面下著中雨,10:30時我們到了吐魯番,晚點了2小時。吐魯番是晴天。劉導說昨天天山下雪,烏魯木齊下大雨, 烏魯木齊至吐魯番途中有一個風口,那裡刮沙塵暴,所以汽車不能開,火車開慢車,所有的火車全部晚點。

11點整導游帶我們去吃早餐,天哪, 11點應該是午餐時間, 到了新疆就變成早餐了, 呵呵。導游說,新疆9:30上班,13:30午餐,15:30上班,19點下班。由於時間差的關系我們來新疆後每天吃早餐和晚餐, 沒有吃過午餐。早餐在一家維吾爾族餐廳吃的,圓桌,飯菜可以,應該是10元/人。

吐魯番是個盆地,海拔-159米,氣溫相對高,有名氣的葡萄溝、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沙療在吐魯番。吃完早餐,參觀第一個景點是交河故城,那是3000多年前的古城,由於當地氣候干旱,所以保留下來。第二個景點是維吾爾古村(仿制品),了解古代維吾爾族人的生活情景。第三個景點是火焰山(西游記),火焰山景點有只很大的溫度計,2009.6.4日北京時間14點整,火焰上地表溫度為57度。但我們也不覺得很熱,火焰上的石頭顏色也沒有變化,7到8月份溫度達80度,火焰上的石頭顏色將變成褐色。第四個景點是坎兒井。 當我看到坎兒井的“坎”字, 我就在想什麼意思啊?井和“坎”什麼關系?通過參觀和導游講解才明白,原來是新疆古代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全世界只有吐魯番有, 是中國地下萬裡長城,和京杭大運河齊名的中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都知道水到渠成過程吧,而坎兒井卻是相反過程。“坎”的辦法是在地下建造了暗道,從吐魯番開(無水的地方)挖暗道,隨著往天山方向進展,等挖到天山水時,水就順著已經挖好暗道從天山引向吐魯番。吐魯番就從無地方變成了有水的城市了。第四個景點葡萄溝。“吐魯番葡萄熟了, 阿娜爾漢心兒醉了”的歌聲在葡萄溝回蕩,可是在葡萄溝我沒有聽見。葡萄豐收季節在7至8月,到那是每年會舉辦葡萄節,第五個景點是維吾爾民族家訪。我們來到一家維吾爾民族的家庭,在一個葡萄園中三面放著長桌凳,接待客人,導游讓我們按照他們的禮數,拖鞋雙腿盤坐在長凳上,他們送上馕、西瓜(不甜)和杏子。他們家17歲妹妹穿著維吾爾族的衣服跳起維吾爾族舞蹈, 然後邀請我們一起跳舞,我被邀請上去(只有我一個人,好可惜的),她讓我學她舞姿, 我就跟著她跳起了新疆舞。後來又 來了5至6個客人,我們就起身走了, 老板讓我們買點他家的葡萄干,大家都買了點,葡萄干有35元/斤、45元/斤、80元/斤,我們都買了一點,共買了150元帶回去給同事嘗嘗。參觀完以上景點吐魯番的旅程告一段落,吐魯番的景點相互都較近,由於不是旅游旺季,所以游客較少,所以感覺不錯,遺憾的是就是沒有吃到新疆新鮮水果。

16:30時我們從吐魯番乘車趕往烏魯木齊車程3小時左右,途中我們看見了亞洲最大的風力發電站,可壯觀啦,好多好多風葉,連綿幾十裡,一排連著一排,源源不斷,第一期是從丹麥引進的,第二期是我國自己制造的,烏魯木齊的電力全部由風力發電站提供。19:40時我們母女倆和“妹妹”一起在烏魯木齊市天山大酒店自費參加了維吾爾頂級歌宴(168元/人,那是團隊價格,散客是198元/人)。吃的是自助餐,有全烤羊肉(不太好詞)、面條、西點、羊肉串、菜、咖啡等,味道還可以,不是會讓你好吃的那種。歌舞挺不錯的,最優印像的是給毛主席唱過歌的維吾爾族**孫子的演唱(還學其他歌手的歌)唱得真不錯,還有是8歲維吾爾族男孩走鋼絲,並且還蒙著眼睛走鋼絲還跳舞呢,令人嘆絕,心驚膽戰,這是主持人說話了:“這是維吾爾民族的驕傲,也是中國人民的自豪”。歌宴從20點開始,22:30時結束。歌宴結束,導游在門口接我們回飯店休息。


精選遊記: 吐魯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