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動我心靈的梅裡雪山雨崩村

作者: wanglinlin83

導讀要說我也走過祖國許多山山水水,國外的地方也去了不少,最南端的南非也給我留下了難以忘卻的記憶,只是真正觸動我內心深處的確是雨崩村,在那裡我找到了看似已經成為歷史,但也是我所追求的一種關系和境界。 在麗江與眾網友彙合,住在自由生活驛棧,小院子清淨幽雅,老板是兩剛大學畢業的年輕小伙子,愛好戶外才留在這裡開的客棧也組織一些自助純玩的活動。這裡離� ...

要說我也走過祖國許多山山水水,國外的地方也去了不少,最南端的南非也給我留下了難以忘卻的記憶,只是真正觸動我內心深處的確是雨崩村,在那裡我找到了看似已經成為歷史,但也是我所追求的一種關系和境界。

在麗江與眾網友彙合,住在自由生活驛棧,小院子清淨幽雅,老板是兩剛大學畢業的年輕小伙子,愛好戶外才留在這裡開的客棧也組織一些自助純玩的活動。這裡離木府很近,四方街也不遠,但是晚上非常安靜,四方街喧囂的酒吧音樂聲在這裡一點也聽不到,這裡氣候非常不錯,被形容為四季如春真不為過,本地人也許已經習以為常了,可我看到這鮮花怒放的城市,還是被深深感動了~~家家門前水環繞,也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古鎮內非常涼爽,和新城的枯燥悶熱形成鮮明對比. 樸實善良勤勞的納西族女人服裝非常漂亮,後背的圖騰是星星和月亮,意思是:披星戴月,就是形容納西女人都非常能干~~雲南小吃,雞豆涼粉,其實去雲南之前我就在網上作足了功課,裡面跟雞沒有任何關系,雞豆就是一種豆子的名字,用此豆做的涼粉,然後油煎後吃味道還不錯。

從雲南香格裡拉去雨崩的路上要經過白芒雪山,要穿越山谷裡的德欽縣城,才能到達觀看梅裡雪山的最著名的地方-飛來寺。而要去雨崩村就要從飛來寺繼續往西藏方向走10公裡,幾乎到兩省交界的地方左轉下到海拔2000多米的怒江大橋,再前往西當溫泉,現代交通的便捷性到這裡也就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接下來的就是要靠我們的雙腳或者騾子的四蹄去丈量那裡的險峻了,要從2000米左右的地方徒步到3800米左右的那宗拉山口,大概需要3-4小時(正常游客的徒步速度,中間有3個茶館-簡陋的四面透風),然後再徒步1-2小時下山到3200米左右的雨崩上村(去大本營和冰湖的最佳住宿地點)或者繼續順著土路下到徒步者之家(大多數驢友聚集的地方,也是我的落腳點),順著徒步者之家繼續走500米的山路下山,就到雨崩下村了(去神瀑的最佳住宿地, 只是因為海拔低小蟲子太多,睡覺不舒服)

想看梅裡雪山13峰的最好地點是飛來寺,那裡可以看到全景;或者是德欽縣城南面(在白芒雪山和德欽縣城之間靠近德欽縣城的地方)的13塔,很多看梅裡雪山主峰卡瓦格博的圖片都是這兩個地方拍攝的,在雨崩也可以看到,只是看到的是側面,而且要到徒步者之家和雨崩下村之間的雨崩馬場看,想近距離接觸神女峰和戰神峰的就要到徒步者之家的位置了,躺在床上就可以看到,甚至上廁所的時候都可以看到。從西當溫泉或雨崩村拉游客的村民都有各自的規矩,回程不能拉客人,否則要被處罰,如果兩村的腳夫在半道碰到可以互相交換客人,各自回本村,這樣就避免了因爭奪客源導致的矛盾衝突。如果從雨崩去大本營或者神瀑,建議雇佣腳夫,可以幫助馱運行李,也節省了雇佣向導的費用,只是神瀑方向的腳夫只能在神瀑山腳下等待,不准許牲口接近神瀑,在大本營、冰湖方向的腳夫也只能停留在大本營。

雨崩村印像——簡單的寧靜與快樂

上埡口,眺望在眼前的雨崩村,群山環抱,房子錯落在村子內,白雪、藍天、綠樹、紅花, 農田、白塔、經幡,一切都組合得那麼自然和諧。

這裡的美讓我不懂得如何去形容,好像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不足以形容這裡的美!這裡是我的香格裡拉,這裡是我的世外桃源!沒有電話的打擾,沒有電視的雜音,沒有塵世的煩囂。唯有自然給予的陽光、山風。最喜歡走在村子小路上,穿越農田,看看牛羊,曬著暖暖的陽光,靜靜地享受著這裡特有的寧靜。晚上,坐在門口,看星星也是很好的享受。那裡的星星特別多,特別密,特別亮,感覺天空離我們是多麼的接近!

我喜歡這裡的安靜。安安靜靜的,人住在那裡自然的也會變得純淨,心靈也變得很純很純。農田、白塔、經幡、純淨的水、適量的物質保證、信仰和純淨的心靈,人如果能同時得到這些,還要求些什麼呢,城市裡的嘈雜、無序、煩亂,就是生活的色彩嗎,永無止境的奢靡享受,無法滿足各種欲望,到處是勾心鬥角,明爭暗鬥,到頭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就讓我在這裡將這一切都忘了吧,享受最簡單的寧靜和快樂。酒店外面是雪山,白塔、經幡和小溪,只要靜靜的坐在這裡,內心就會平靜如水,眼前的景色也會讓你得到心靈的安寧。好希望時間可以讓我們再那多留幾天,好好享受這裡平靜如水的簡單生活!

雨崩村原來是一個封閉的小山村,當地人靠種青稞和打獵為生,在若干年前的一天,當地人阿那主在打獵

的時候誤傷了自己的好朋友,雖然送到德欽縣城的醫院,但是因為路途遙遠而不治身亡,於是阿那主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在獲刑服役期間學習了漢語,才開始了雨崩村與外界漢人交流的先河,因為思念家鄉,他在重獲自由後3個月回來了,一看到卡瓦格博(梅裡雪山主峰)就激動的哭了。也正是因為這段經歷,

使1991年中日聯合登山隊選擇向導的時候找到了他,並由他帶領登山隊隊員開始征服人類登山歷史上第一次攀登卡瓦格博的登山行動(當時村民還不知道什麼時登山,為什麼要登山,因此沒有太多的阻止),也正是因為他走出過山村,因此對山外世界人們的登山以及旅游有所了解。在那以後他就開了徒步者之家,並最終把旅館地址選擇到了現在的位置。

到現在為止,只有一台拖拉機在農田裡可以看出現代文明的影響(這還是村民把機器拆散了徒步背進山裡後又組裝起來的唯一一台的機器),只是聽說馬上要通公路了,不知道當大批游客慕名而來後這裡的文明和古樸是否還能保持下去?

在雨崩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當地人的淳樸,我的照相器材在徒步者之家過道(也是到雨崩下村的必經之路)放在那裡幾個小時都不會擔心丟失。

當地簡陋的衛生間是用木板搭建的,兩塊相鄰的橫向木板之間有一指頭寬的縫隙,只要你想就可以輕松地偷窺到對面女性如廁的場景;洗澡的地方是用豎向的木板搭建的,不用趴門縫,只要從旁邊走過也可以看

到裡面依稀可見的洗澡畫面,但是那裡的村民沒有人看,甚至那些被現代文明的負面影響熏陶過的游客也沒有人去作這些看似很輕松的事情,我不敢想像在其他的地方人是否會去作,但是到了這裡的人的心靈都被淨化了。

再有就是我的保溫杯落在爬山要3-4小時路程的大本營,正為之惋惜的時候,在大本營開茶館的阿誠(阿那主的內弟,阿那主和阿誠分別娶了姐姐和妹妹)專程給我送了回來,當我說要給錢表示感謝的時候他靦腆的說不要,是他應該作的,隨後又消失在返回大本營的泥濘的山路上了。

在我逗留雨崩村期間的一天晚上,有一個深圳的女生在與當地村民一起開篝火晚會時喝酒到伶仃大醉,在大家不知曉的情況下人就消失了,於是當地地朋友停止了慶祝活動,四處摸黑去尋找她,當我問當地村民為何停止活動去尋找一個素未憑生的人時,他們的回答很簡單到只是說盡可能不能讓到這裡的任何人發生意外,要盡可能地保證他們的安全。最後終於在2個小時後找到了那個爛醉如泥的女生,並送她回房間後才繼續他們的慶祝活動。

在徒步者之家的廚師,也是因為到了這裡看到這麼淳樸的民風而停下自己腳步的白族小伙子,而且一呆就是2年,依然沒有離去的意思。

所有以往種種,都是我內心渴望的一種關系與氛圍,在別的地方看似天方夜譚的東西,在這裡都變成真實又真切的,就擺在你的面前,不由地你不去相信它地真實性。

晨曦中的下雨崩

太陽升起的時候,天空仿佛在一瞬間變得湛藍。潔白的飛雲流轉天際,晨曦下是寧靜安詳的雨崩村。

通往神瀑的路需要穿過下雨崩村,跨過山坡底部湍急溪水上的一座木橋往上,就走到了下雨崩村。陽光灑落在晨曦中的村莊,在開闊的草地上投射著白雲的倩影,秋色顯得格外的清新俏麗。裊裊的炊煙幾縷,偶爾遇見幾個早起出行的藏民,友好地向我們問候,我也以“扎西德勒”致意。一位村民還善意地提醒我們一定要小心神瀑路上的雪崩,並且邀請我們回程可以到他家吃飯休息。

連日的雨讓村莊裡的道路變得非常泥濘,可是如此靜謐如畫的田園卻讓腳下的一切不堪都成為了自然和美麗。在神瀑客棧的門口,我們遇見一個正向著神女峰方向拍照的小姑娘,簡單的問候交談間她告訴我們,早在幾天之前她就來到這裡了,一晃已經一個多星期了。望著她慵懶的身形,我不由得想到了工作,雖然不是羨慕,但是的確有些好奇這位年輕人的際遇和生活,盡管她只是一個擦肩而過的路人而已。走到村口,又碰到一個參與著村前寺廟建築的漢人,據說經常往來雨崩,美景已經在他的眼中變得司空見慣,眉宇之間的疲倦又讓我讀到了我們都掙脫不掉的世俗的牽系。他告訴我們從這裡到西當還有條險峻的山路,需要穿過大峽谷,風景優美,只是至少得走上一、兩天。

村裡的孩子們看上去都很快樂,一個小男孩向我們揮舞著手裡的玩具並宣稱那是“mp three”,我們掏出包裡的巧克力送給他,他和妹妹的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村口的小廟正在修建,往前,就是通往神瀑的林間小徑。我們盡情地呼吸著晨曦中恬淡的空氣,走向密林。

告別念青卡瓦格博 告別麗江 告別自由生活驛棧的帥哥美女們

早上起得很早,我們再次欣賞完日照金山的全景之後將踏上歸途,和客棧的老板道別之後便上了車,我很不舍的再次看了看對面的卡瓦格博,我在心底為九一年山難的遇難者禱告,同時我也希望不要再有任何人攀登這座神山,人類無限的征服欲終究會得到自然界的懲罰,我希望卡瓦博格這座處女峰可以永遠的保持她的聖潔,不被任何人所玷污!

早上九點出發,直到晚上天黑我們終於回到了麗江,再見麗江依然是那麼的繁華,我開始懷念在虎跳峽和梅裡雪山的日子,這一路走來無論風景多麼美麗,我們始終還是想家了,但我們還會在麗江再休息住上兩天。

睡到天亮,好久沒有睡這麼久了,感覺真的很舒服,睡醒之後在古城閑逛了一整天,很隨意,很輕松!

還有一天,要好好的休息,在自由生活驛棧的院子裡發呆,拿上一本書,和著院子裡音響播放著好聽的音樂,跟石頭瑜飛聊聊他們的天南地北,給他們准備出發下一站的一些建議,真的很愜意,想著明天要走了.很舍不得,又恨不得多在這裡呆幾天。

今天,終於還是從麗江出發,坐了一整天的車到終於達了昆明。

飛機是晚上11點多的,到家時已經是深夜。走出機場的那一刻我突然感覺很輕松,家始終還是家,我是個很戀家的人,告別了雲南,但我會將雲南的一切留存心底,幾十年後,當我們都隨著歲月老去,而年輕時的這份回憶又會給我們帶來多少的歡樂呢,呵呵。。。。。。



(梅裡雪山)



( 雪山)



(雨崩村)



(雨崩下村)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