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話不說先上三層去看透納。從樓梯上再看一眼門廳,我怎麼記得以前的中國美術館不是這樣上三層的啊,太久沒來過了,實在想不清,孤帆大哥要是看到這篇博文的話,請給我說說。

看展覽的人很多,特別是由老師帶著的一群群小畫童,一路聒噪而過。不過還是很享受的,畢竟是闊別多年後的再相見。看完透納,簡直就是打著飽嗝出來的,於是其他的展覽就沒有心思細看了,草草掃過一遍,到院子裡再逛逛。這是在院子裡看大門兩側的廊子。

轉到側面,恬靜的一面白牆,沒有侵略性。左側露出的樹干是白皮松,我國特有的一個樹種,樹皮會不規則的脫落,露出紅一塊綠一塊的顏色,非常漂亮,像迷彩服。美術館的樹也是不同凡響啊,端的是色彩豐富,變化細膩。

側面的中間也是入口和廊子,只是平時一般都不開。喜歡建築外圍做廊子這種手法,廊子和主體之間種上植物,層次感頓時很豐富。

繞到背面,“敦煌主樓”的做法是前後一樣的。中國美術館的民族元素結合得好,尺度的推敲非常嚴謹,可以看出作者的手法非常老到,不像西客站之流直接就是往上擱亭子。
更多精彩請看我的博http://***/shenyuxiaozhiz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