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馬,游走在茶馬古道------

作者: 赿野車族

導讀騎馬,游走在茶馬古道------ 前年深秋去的麗江,在那裡住了三晚,到的第二天開會,後面的一天半時間主要是游覽景點。 關於游覽大研古鎮、黑龍潭、束河古鎮以及拉市海的文字和圖片早已經放到自己的博上,只有騎馬走茶馬古道的那段精彩經歷一直沒有付諸文字,雖然沒有寫出來,只要一想起,那段記憶立即便會在腦海裡鮮活起來。 開完會後的第二天,會務組織者安排 ...

騎馬,游走在茶馬古道------

前年深秋去的麗江,在那裡住了三晚,到的第二天開會,後面的一天半時間主要是游覽景點。

關於游覽大研古鎮、黑龍潭、束河古鎮以及拉市海的文字和圖片早已經放到自己的博上,只有騎馬走茶馬古道的那段精彩經歷一直沒有付諸文字,雖然沒有寫出來,只要一想起,那段記憶立即便會在腦海裡鮮活起來。

開完會後的第二天,會務組織者安排參會人員集體登玉龍雪山,因為到麗江的當天晚上出現高原反應,以至於清晨4點多鐘上醫院輸氧氣打吊針,海拔5千多米的雪山我是斷斷不敢再上去,於是,決定獨立行動。買來一張旅游地圖,在上面覓了幾處景點,又征求了當地人的意見,盤算好一日自助游計劃。

次日,一大早起來,先在賓館樓頂拍攝日出,對著東邊那一片變化莫測的絢麗好好激動了一番。用過早餐,叫上一輛出租車直奔拉市海。到拉市海時天色有些陰沉,經不住當地人的“熱情”推介,花數百大洋購買了游玩套餐,先在拉市“海”中浮舟一個多小時,領略了一番粗獷的原始之美,之後,便開始騎馬走茶馬古道的有趣經歷。

馬是典型的滇馬,溫馴,嬌小,導游和我各騎一匹。導游是納西漢子,因為能說普通話,一路交流沒有問題。兩匹馬一前一後,先在一片莊稼地裡穿行,那些枯黃的玉米稈子密密麻麻佇立田間,有幾分壯觀,有些許蒼涼。走過莊稼地,又穿越一條馬路,便走入古道,開始登山。山腳下有幾處小村落,土牆青瓦,披掛著歲月的風霜,沉澱著時間的蒼老,在這樣的蒼老之間行走,仿佛進入時光倒流的隧道。

穿過村落,進入樹林,古道變得崎嶇陡峭起來。因為頭天下過雨,山路十分泥濘,並且遍布馬蹄踩踏出來的深坑,能夠感覺到馬兒行走的艱難,耳邊滿是滇馬“撲哧撲哧”的喘氣聲音。馬蹄踩踢深坑積水,那水便和著山泥四處飛濺,沒多久,我的兩條褲腿便變成了土黃色,屁股也因為與馬鞍劇烈摩擦開始疼痛起來,原來以為騎馬行走古道是一件十分愜意和浪漫的事情,原來並非如此。

一路山色美麗。時值深秋,植物的色彩變得豐富,近觀遠眺,滿坡斑斕。遠處的拉市海更像一面碩大的鏡子鑲嵌在群山之間,倒印青山白雲,顯得淡泊寧靜。行至樹林深處,導游引吭高歌一曲,歌聲空靈,在山間回蕩,聽不懂歌詞,曲調抒情悅耳,有幾分熟悉,猜測應該是納西族民調民歌。待他唱畢,一問,果然如此。看來,美麗是相通的,與民族沒有多大關系。

翻越山頂,開始下坡,道路愈加陡峭與泥濘,馬蹄時常在坑坑窪窪裡大幅度滑動,有幾次險些把我掀下馬來,已經無暇顧及周圍景色,只顧雙腿夾緊馬鞍,雙手緊抓扶手,相機也放回背包裡面。下至半山腰時,有一山嶴,一池清水靜靜守候,水面依舊青山白雲,十分幽靜。我和導游下得馬來,讓馬稍事休息,而我則對著美麗一陣狂拍。過一會,有嬉笑之聲從樹林深處傳出,越來越近,原來,也是騎馬游走古道之人,其中還有一年輕女性,看女孩在馬背上談笑風生,不禁心生欽佩。

再往下走,樹林漸漸稀疏,可以看見遠處的麗江古城。為了攝影方便,我放棄了騎馬,改為步行。山坡上有許多古樹,聽導游介紹好像是梨樹,樹根遒勁,樹干蒼老,樹葉斑駁,在晚秋的山坡上悲情聳立,仿佛昭示著歷史的凝重與悲愴。馬兒因為少了背上的負擔,輕松悠閑起來,一邊扇動尾巴,一邊默默地啃咬起山坡上的青草。導游則點燃一支香煙,愜意地吐吐吸吸,仿佛吸進去的是快樂,吐出來的是勞累。而我則是忘記了勞累,盡情地收獲大自然恩賜的別樣美麗。

到山腳下時已過中午,肚子裡明顯有餓意升騰,復上馬背,往兩公裡之外的束河古鎮進發。馬蹄敲擊水泥路面的聲音清脆而急促,導游提議是否讓馬兒奔跑起來,好快些到古鎮,這讓我回想起以前電影裡革命戰士橫槍躍馬的那些經典鏡頭,那是何等的瀟灑與豪氣。可是,當馬兒真正開跑,我發覺騎在奔跑的馬背上絕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五髒六腑仿佛翻滾抖動起來,屁股也被顛得疼痛難忍,於是只好放棄想像中的瀟灑與豪氣。導游曖昧地微笑著看我,想必當時我的表情應該充盈了驚恐與痛苦。

馬到束河古鎮村口,下馬,邀導游一起吃飯,導游婉拒,急著趕回拉市海。於是買面包、礦泉水和香煙若干贈與,導游再三謝過,翻身上馬,策馬飛奔而去。而我則覓一小店,要一碗雲南米線,用過,在午後陽光裡,迷失在束河古鎮的慵懶之中------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