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彩雲之南(二)——麗江篇之入住

作者: 摩羯莫兒

導讀終於又回到昆明了。 機場,辦理好登機牌,同一個網吧。 一想到香格裡拉,我就覺得有眼淚湧入眼眶的衝動。從香格裡拉歸來,總是會有點前生後世的感覺。一下子讓我把記憶拉回麗江,有點艱難。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普達錯不是雲。但是我怕我寫完香格裡拉,就再也沒有寫麗江的欲望。不敢。從頭來吧。 那天在網吧結了帳,衝去安檢口,登上了昆明飛麗江的飛機。昆 ...

終於又回到昆明了。

機場,辦理好登機牌,同一個網吧。

一想到香格裡拉,我就覺得有眼淚湧入眼眶的衝動。從香格裡拉歸來,總是會有點前生後世的感覺。一下子讓我把記憶拉回麗江,有點艱難。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普達錯不是雲。但是我怕我寫完香格裡拉,就再也沒有寫麗江的欲望。不敢。從頭來吧。

那天在網吧結了帳,衝去安檢口,登上了昆明飛麗江的飛機。昆明到麗江記得是300多公裡的飛行距離,300公裡,相當於到懷柔邊界開一個往返,雖然行駛距離顯然會又繞道不能完全直線距離。其實我是一個挺害怕飛的人,如果不是為了時間效率,我會寧可選擇火車,一路晃著看沿途風景讓我踏實無比,雖然每小時兩百多公裡的時速其實也完全超出了意外情況下我能控制啥的範圍,但我仍然覺得踏實。在高空中每遇有氣流顛簸,我都會下意識地緊張,內心高呼完了完了。。。並下意識地聯想一下我的航空保險之類。

但是那天從昆明到麗江的航線,確實沒給我任何懸念的機會。飛機一路在碧空中矯健地劃過,距離之近,基本上等同於從昆明打了一個“飛的”,差不多也就是起步的當口,乘客們喊一聲“師傅,踩一腳”,機長一拉閘,也就落地了。。。因此本來旅途勞頓的我,還真是連一個盹兒都沒打著。

盹兒沒打著不光是因為距離實在太近,同時也是因為沿途航景的壯麗。飛離昆明不到10分鐘後,飛機遠離了城市的污染,正式進入麗江附近的純淨的、強紫外線區域。沒有了二氧化碳的遮蔽,雲就是雲,天就是天,天與雲之外,除了純淨就是純淨。因此雲朵也顯現出分明的輪廓與姿態各異雄偉奇特的造型。各種雲層造型層出不窮。好像以前的飛行經驗裡,還很少有見雲朵又這麼具像的造型的,其形狀之能做之比擬,身邊之物,比比皆是,在造物手中,信手拈來,像捏橡皮泥一樣捏出一個物件,就擺到了空中觀賞把玩,有如獅頭,有如矮幾,有如長毯,有如利器,最絕的是,還有造物經營到一半就廢棄一旁的,像在一團稀面當中隨手揪起來一把,然後就固定在空中,整個作品都很精致,唯有這一揪大煞風景,但是在幾千米的高空看到,除了臣服於造物的氣勢,還能有別的表示嗎?

不到40分鐘的航程,我的眼睛一直就沒有忙過來,相機也一直沒有停頓,好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新鮮得顧不上掩飾自己是鄉下人。落地時,才覺得好累。想起登機前原計劃途中好好睡一覺,入住後好有足夠的精力去在小鎮酒吧艷遇,哈哈。

網友說的一般都是對的,其中之一就包括去古城帶拉杆箱。不要以為自己是白領,不管什麼領,在古城裡凸凹不平的石板路上拉著拉杆箱走路,對人和拉杆箱都是一種折磨。其實說實話我也想像背包族一樣前行,但是讓我背負規格多少多少公升的戶外包,我倒是願意,我的風濕膝蓋不答應。為了讓這條腿後半生還能去往更多的地方留下蹄印,我選擇看著很傻。

住的是一家叫“自由生活驛站”的小客棧,臨行在幾個小時的時間裡定下的。主人石頭與瑜飛,是兩個熱愛戶外也熱愛小鎮生活的年輕人。在查看的有限幾篇攻略裡有好幾處“有問題問石頭好了”的推薦。於是堅定不移地相信了網友的口碑。自由生活驛站位處大研古城內的南側,相當地幽靜,既無需忍受四方街喧囂的午夜,又能感受古城的獨特韻味,是個不錯的去處。納西小院落,不大的庭院中央,鵝卵石在地面拼出的獨具情趣的圖案,綠植在院落各個角落肆意地伸張。兩層的木結構小樓,納西風格的雕花小窗。進得屋內,把窗戶大推開,濕漉漉的空氣擋都擋布住地擁進房內,坐在床上就能看見院裡的石桌石凳和隨意晾掛的衣物。這種平房的格局突然讓人有了月上柳梢頭時,有人窗下唱小情歌的感覺,這跟都市裡高樓林立幾十層的落地窗外除了高樓林立就為尾氣污染偶爾出現一個人看著跟見了鬼似的也無非是蜘蛛人迎國慶大清洗真是天壤之別,都市裡再浪漫,想必也不會扮成超人爬上幾十層窗戶去獻花,多半還是乘電梯。

而來經營開發這個古城的生意人,則把都市男女所鐘愛的小資心情用原生態的材料結構發揮到了極致。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再形像不過。觸目之處,必有竹藤搖椅、秋千、枯樹皮掛燈,小旅店都叫“客棧”,懸掛物件時,必是麻繩、粗草,標寫文字的,必是樹皮樹根、牛皮、布頭,鋪桌墊椅的,必是蠟染布,或是納西或摩梭的紡織物。似乎所有工業社會的產物在這裡都被廢棄,還用塑料尼龍樹脂橡膠,啊,你太out了!這讓我想起那個哲學故事,躺在沙灘上曬太陽的人對斥責他懶惰的人嗤之以鼻,因為辛苦出海的結果布還是為最後跟他一樣的悠閑嗎,而人類在工業化幾百年之後不論是西方的完全工業化社會人群還是像我們這樣現在進行時的社會,都義無反顧無怨無悔地衝向古城追憶工業化之前的原始狀態並贊不絕口樂此不疲,那到底為什麼還要選擇工業化?為什麼還要矢志不渝地發展城市建築高樓締造水泥鋼筋日光燈的生活?人類有時候真的很有意思。

但我想其實很多都市人還是很虛偽的,包括我自己。進到房間內,就看到了上面那個問題的答案。室外是納西民族的院落和納西房東大媽的滄桑而熱情的笑容,而進到屋裡,卻完全是都市小資的室內裝飾。朦朧的床頭燈,情調溫馨的床罩靠墊,電視空調驅蚊器熱水器,整潔干淨的衛浴套具。納西人民並布這麼生活,如果給你的是全套的納西人民的生活質量,想必有很多像我這樣的假驢也就望而卻步了罷。

即將推出:

我在彩雲之南(三)——麗江篇之古城

我在彩雲之南(四)——麗江篇之茶馬古道

我在彩雲之南(五)——麗江篇之艷遇

……

敬請關注,嘿嘿!

(今天的網速不知道怎麼了,傳一張照片十分鐘,很崩潰,個人博裡有照片可以去看,回頭到好網裡往攜程傳照片:http://***/s/blog_5e8e88620100eq1n.html)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