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彩雲之南(三)——麗江篇之古城

作者: 摩羯莫兒

導讀愛一個人很累,恨一個人很痛,想一個人很傻,可是,一個人卻如此寂寞。 ——題記 這是寫在古城一個人氣很旺的餐吧門口一塊木牌上的話。也許,從某個角度,這很好地概括了麗江文化,至少是一部分文化。 麗江很適合幾種人來:沒有愛的來尋找短暫的愛,失戀的來療傷,有愛也愛了很久的來發呆,或者,就是我這種,來考察別人怎麼尋愛、療傷或者發呆的。 但是不 ...

愛一個人很累,恨一個人很痛,想一個人很傻,可是,一個人卻如此寂寞。

——題記

這是寫在古城一個人氣很旺的餐吧門口一塊木牌上的話。也許,從某個角度,這很好地概括了麗江文化,至少是一部分文化。

麗江很適合幾種人來:沒有愛的來尋找短暫的愛,失戀的來療傷,有愛也愛了很久的來發呆,或者,就是我這種,來考察別人怎麼尋愛、療傷或者發呆的。

但是不知道是因為我那兩天的“意外”(後文表述)導致我沒有找到太讓我鐘情的內容,還是麗江真的在墮落,等我終於安頓下來,開始在大研古城裡行走的時候,我有點迷失的感覺。古城,仍然是去年我見到的那個韻味十足、風情萬種的古城,但是可能因為是旅游旺季,迎面走來比比皆是的,都是和我一樣的人群。一樣帶著都市裡司空見慣初來乍到還沒來得及摘下的面具,甚至連服飾都一樣地時尚與流行氣息,幾乎人手一條的納西或摩梭披肩也無法掩飾都市的風塵與其實格格不入的氣場。我突然有一種錯位的感覺,懷疑我不是在大研古城,而是行走在王府井步行街上,除了腳底不平的石板路提醒我位於京城千裡之外。我心中莞爾,其實人都很自私,對於美好總是希望獨占,我在反感群擁而至的游人破壞了古城的寧靜與純粹的時候,在別人眼裡我自己何嘗不是一樣地討厭?而我自己就願意放棄自身的ID,穿一身真正的納西女人的服飾背一個蔑條筐在背上,於古城裡行走嗎?顯然我做不到。原來人潛意識中總是願意索取而不是奉獻。

古城裡到處都是極盡情調之能事的餐吧、茶座與工藝品作坊,“情調”一詞可以在這裡得到充足的解剖與體現:

一是位置。放眼人氣最旺的那些去處,總是依山傍水的,不是凌駕古橋側座,就是猗旎小河之畔,聽汩汩的泉水流過之處,必有美人或向隅靜思,或情侶纏綿呢喃。那位置本身,已經說明了一切,不管在那裡能思考明白什麼,畫面本身就已經完美了。我突然明白了,所以要說情趣結構,北京並不是沒有這樣的去處,情調的酒吧也比比皆是,但是為什麼都市男女不惜花費好幾千的“飛的”來感受這種情趣呢,北京的酒吧到底少了什麼?我突然明白了,少了水!舉杯小輟的時候,聽到腳下潺潺流水——注意,是流水,流動的水,都市裡那種人工的汪起來的一潭死水在這裡應當多麼汗顏——一樣地纏綿細語,這種感覺,在尤其像北京這種缺水的城市裡,是絕對找不到的。

二是材質。不知道是古城的生意人都有這個情趣,還是因為服務特色的互相效仿有人用了就大家都跟著學,總之盡管人還是一樣的人服飾也是一樣的服飾,但是卻被全部原生態的材料包裝起來,坐在樹皮、藤結、朽木樁和搖曳的燭光下聊天,聊什麼已經不重要了,聊就好了。

三是名稱。我都很佩服很多店主的創意,不知道別人是不是喜歡那些根本不像店名的店名,總之我喜歡。很多的稱謂在798裡可以看到,只要是標新立異,只要是特令獨行,沒有人會指責你不合邏輯不合語法,只要個性就好。這裡住店都進“客棧”或“驛站”,如果你敢叫“旅館”,那你就只好享受門庭冷落車馬稀的冷遇,而且顯得如此格格不入。

可是,古城還是被游人的喧囂剝奪了很多原本的寧靜。即便是遠離四方街的酒吧區震耳欲聾的搖滾音樂,在獨偏一隅的靜吧也是很難找到一個可心的去處。你看中的向往的地方,必已有穿情侶衫的男女正執杯恩愛,或者漂亮得幾乎完美的美女獨自把盞,作為古城特色,很多酒吧與客棧門口都掛著“發呆免費”的牌子,等發呆都需要去排隊,你還能發得下去嗎?哈哈。

但我終於還是在一個叫“今生有約”的靜吧坐了下來,服務員點上蠟燭,我要了一瓶當地的啤酒,為了配合“艷遇之都”的定位,連啤酒名字都叫“風花雪月”……無語。後面一對韓國小情侶,我碰到了男孩的椅子,他用生硬的漢語客氣地跟我說對不起,然後兩個人繼續纏綿。這個二樓上的僻靜角落,只有我們三個人,所以也不會有人來打擾,我也不希望有人打擾。喝一口啤酒,聽不遠處的喧鬧隱隱傳來,迎面帶著古城內河水上的濕濕的風。我站起來看看牆上貼滿一張張游客的留言,用相機拍了一張比較典型的一對情侶的心情記錄。我想麗江承載著很多山盟海誓海枯石爛的記憶。

古城發呆的內容之一,就是看來往的人群並猜他們是干什麼的,這是獨自出行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從麗江機場出來的時候,看見一老一少恩愛得超乎尋常地一直手拉手地跟我一起等行李。男的大約快50,女孩最多20多,女孩個子很高,身材面龐都屬於那種讓大部分女人看見都會忍不住想“如果我長成這樣就好了”並且不承認自己這麼想了的類型(但我承認!),男的精神抖擻地背負著所有行李,女孩蹬著時裝T台上那種非常細高的跟兒鞋在一旁空手窈窕並阿娜著。我向來喜歡看美女,於是我從墨鏡後面默默地觀察他倆,像最八卦的狗仔隊一樣構思著他們的關系(原諒我的八卦精神)。我對這位中年紳士(如果還不能稱為老者)不免惻隱,也很佩服他的精力能背負那全部的行囊。我忍不住竊笑,也許,麗江一部分是為他們准備的?而到了束河,我居然又遇見他們倆了,依然恩愛無比地一直手拉手,他們自然不會認出我。然後忍不住拍了一張兩人的背影。

(還在寫,回到北京真是有點不在狀態,看來游記真得在當時記錄。終於上了些照片,好慢,但是只來得及放博裡了:http://***/s/blog_5e8e88620100eqkv.html,攜程的回頭再補bb)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