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巔峰-西藏紀行(5)巔峰之路

作者: 鏡之形而

導讀(5)巔峰之路 先說幾句題外話,今天遭遇一場肆虐得教人不敢走出屋檐的風雨,被困在地鐵站內長達1個鐘頭,百無聊賴地等候老天爺消停期間,忽然想起了那首反復念叨著六字真言的歌——我的家鄉在日喀則,此時真是很懷念日喀則一塵不染的天空 可能是心還停留在高原上沒來得及收回來,回歸生活盡管已經一周多了,但是在還沒擺脫間歇性醉氧的同時,一閉上眼睛就全 ...

(5)巔峰之路

先說幾句題外話,今天遭遇一場肆虐得教人不敢走出屋檐的風雨,被困在地鐵站內長達1個鐘頭,百無聊賴地等候老天爺消停期間,忽然想起了那首反復念叨著六字真言的歌——我的家鄉在日喀則,此時真是很懷念日喀則一塵不染的天空

可能是心還停留在高原上沒來得及收回來,回歸生活盡管已經一周多了,但是在還沒擺脫間歇性醉氧的同時,一閉上眼睛就全是西藏的點點滴滴在過電影

我本以為自己已經完全能以無知的態度出游,這裡的無知,指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對任何情況、任何事物都能欣賞接受的心態

或許身處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時,這是可以做到的,但是當你去到完全陌生的地方時,卻是很難做到這一點,而且也似乎沒有必要;你必須投入感情將身心融入旅行,否則旅行將失去意義

前兩天在電視新聞裡看到上海市的領導在日喀則訪問,路過帕拉莊園時天色陰霾,還下著濛濛細雨;小美半幸災樂禍半慶幸地有點興奮,說這才是雨季該有的樣子,我們算是人品爆發

我當然很贊同這個說法,只要天公不作美,現在從照片裡看如詩如畫的景色也會大打折扣,不過這並不是自己最在意的事情

每次出行,無論行走的過程是跌宕起伏還是平平淡淡,回來後即使只是在新聞中看到該處的報道時,都會覺得那裡像是自己的家一樣

隨著走過的地方越來越多,我發現自己的家也越來越大;中國人有落葉歸根的傳統觀念,而我卻發現自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找不到歸宿的心撕成碎片拋灑到了天南地北

正因為如此,偶爾才會產生無比揪心的無力感;就像IFX1207所說的那樣,生命、生活、生活態度、對生活的注解一樣樣的退而求次,世界太遼闊,我卻太過弱小

城市不像高原,風雨後並不總是會有陽光,也有朋友笑稱上海下的雨可以直接涼拌黃瓜了,這樣的空氣也並不能教人相信能看到彩虹;我們往往被事情改變,卻改變不了任何事情

但是我還是想去改變一些人、一些事,所以依然在堅持寫著這些文字;或許最終,我還是無力改變什麼,實際上除了自己,身邊幾乎沒有人懷疑這一點,通常不會有誰相信一個連自己的命運都掌握不了的人能做好別的什麼事

但是與向往自由的心一樣,如果失去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麼生活將會真的變得毫無生機和希望

======================================================================

暫時告別暴雨如注的上海,再回到晴空萬裡的高原、回到置身事外的日喀則;上面說了不少個人對於為人處世的看法,其實做人要做什麼樣的人,一般總不乏具體的榜樣,比如下面要說到的十世班禪大師

在走向世界之巔前,按計劃我們先行前往扎什倫布寺;在之前無論是參觀布達拉宮、還是參觀大昭寺的過程中,其實我並沒有感受到多少藏傳佛教的魅力

布達拉宮因達賴的流亡而人去樓空,大昭寺則不屬於任何教派、金瓶摯簽也屬於千年等一回的節目,因此兩者現今基本已經完全成為旅游景點而存在

而日喀則和扎什倫布寺則是掌管後藏、也就是日喀則和阿裡地區的班禪大師的主場;不過因為當今的班禪(意為大學者)額爾德尼(滿語,意為珍寶)幾成了西藏唯一的宗教領袖,在這個意義上,在其駐錫地扎什倫布寺也確實能感受到更透人心魄的宗教感染力

扎什倫布寺內的珍寶可以用海量來形容,無論是靈塔、錯欽大殿甚至是殿前磕長頭的標示,隨處可見不計其數的翡翠、綠松石、藍寶石、天珠

而供奉班禪大師的靈塔動輒就是黃金數千兩,其他的珍珠、瑪瑙、珊瑚更是看得人眼花繚亂,總價值成千萬甚至上億,甚至你隨手拿一盞酥油燈都可能是價值連城的,確實體現出作為西藏唯一宗教領袖的主寺其非比尋常的氣派

無論是佛塔還是佛像前,都會發現供奉有三位班禪大師的相片,從左至右分別是影響力巨大的五世達賴羅桑嘉措的老師四世班禪羅桑確吉、慈眉善目的愛國主義者十世班禪確吉堅贊、帥氣的小孩兒則是現今的十一世班禪堅贊諾布

從扎寺鼎盛的香火和藏民們虔誠的朝拜中來看,盡管自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政教合一的模式被打破之後,宗教領袖的影響力日漸式微,但作為個人而言班禪大師的魅力仍在,尤其是四世班禪和十世班禪依然非常受人尊敬,從他們傳奇式的生平來看也確實稱得上大活佛的美名

或許我們一行人頗有佛緣,在扎寺內前後有三大意外的收獲;首先是參觀靈塔殿時偶遇開放殿內頂層,頂層是供奉五至九世班禪大師靈位的壇城,壇城的底部正對著一層他們的合葬靈塔“扎什南捷”

此處平日是封閉的,連導游姐姐一時都想不明白為什麼今天會突然開放,據說連她自己都是第一次看見

眾人討論了半天卻仍是在瞎猜,直到遭遇第二大意外收獲時才確認原因——在錯欽大殿前的講經場,我們看到幾個喇嘛正在擦拭班禪大師講經時的寶座,據說這玩意比前面的壇城更難看見,現在拿出來搞衛生,那麼原因只可能是一個——十一世班禪要回來了

之後發現扎寺各處都在大搞清潔工作更確認了這一點,甚至於我們在出寺途中還遭遇了第三大意外收獲——喇嘛們的辯經操練,據說都一個多月沒演練過了;好吧,我們承認沒去色拉寺是搏對了

扎什倫布寺小貼士;海拔:3847米;門票:55元;導游:100元

扎什倫布寺是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其余“五大”是色拉寺、甘丹寺、哲蚌寺、拉蔔楞寺、塔爾寺),由祖師宗喀巴的弟子根墩珠巴(追認的一世達賴)創建於15世紀中葉,後由四世班禪羅桑確吉擴建

游覽順序按大白塔、強巴佛殿、靈塔殿、漢佛堂、錯欽大殿、講經場的順序即可,在強巴佛殿可以見到高達26米的藏傳佛教彌勒佛,非常壯觀;在漢地佛教寺廟,進門拜彌勒、出門拜韋陀是常識,而在藏傳佛教寺廟卻可見識到不同一般的未來佛

殿內照例不能拍照,但可以花錢搞定,不過這個費用之高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扎寺的僧侶都穿著很別致的翹頭靴子,不曉得是否是一種身份的像征

與布達拉宮和羅布林卡類似,班禪也有夏宮和冬宮之分;扎什倫布寺是冬宮,夏宮名叫德虔格桑普彰,在扎寺西南約1公裡處

======================================================================

由於這三大意外的收獲,也使我們的游覽時間延長了不少,結束時已經接近正午;至此我的第一張8G存儲卡的500張照片已經告罄了

雖然知道今天去往珠峰大本營的路會很漫長,不過即便在扎寺耽誤了不少時間我們依然非常篤定;如果知道在接下去的8個多小時內將要翻過3個5000米級的埡口,恐怕也就做不到那麼平靜了

因此想來想去,還是祭出我拿手的分段介紹吧

======================================================================

1)日喀則——拉孜(145km)

今天的埡口有很多,不過第一個需要停車拍照的地方並非這類地方;出日喀則後將會繼續沿著318國道西行,從沿途可見的道碑中得知,318國道延伸至日喀則時的距離是4930左右

所以在1個多小時後就會來到318國道5000km處,這可是真正意義上距離318國道的起點、上海人民廣場5000km且一點不打折扣的地方

此處立有一塊巨大的紀念碑,我想到這裡的人沒有不下來拍照留念的,就算我是純風景流的,也難以免俗來了一張到此一游,我實在不知道是否還有“到此二游”的機會

(318國道5000km紀念碑;距日喀則1小時路程)

過了5000km日喀則平原也會暫告一段落,接著就要開始翻山;路況依然非常好,實際上這種良好的路況會一直持續到定日的白壩村之後,因此不到20分鐘後就能來到埡口

這個埡口叫優弄拉山口,沒有標示所以具體海拔不知,估計也就5000米上下吧;山口處掛有許多漂亮的經幡,耐心點尋找角度應可以拍出不少好照片的

此處也有一些藏民擺攤出售經幡,有興趣的話可以買一根,寫上自己的名字掛在高處;在藏族人的信仰中,風是傳遞的使者,五彩經幡則代表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在風中經久飄揚的經幡則像征著五行的循環往復、萬物的生生不息

不過司機老王則建議我們到下一個埡口再掛,理由是這裡並不是最高處;雖不是最高處,從地圖上看卻是日喀則地區和阿裡地區天然的一條界線

(優弄拉山口;318國道;海拔5000米±100米;)






(優弄拉山口的風馬)

一路平淡到達拉孜縣城,途中可以走25公裡的岔路到薩迦縣參觀薩迦寺,這一點等回程的時候再介紹

拉孜縣城從地理位置上說同樣處於咽喉要地,在進入縣城之前會看到一個三岔路口,沿318國道往西南繼續前進將經定日、聶拉木後從樟木口岸通向尼泊爾;沿219國道向西走則直通阿裡地區,之後將全部都是土路

在拉孜可以進行午餐以及最後的補給,飲水和方便面可以采購一些,其他倒覺得並不是特別的需要,之後的行程將一直在4000米甚至4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活動,如果你有胃口能吃得下去倒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購買瓶裝飲料小貼士:

在西藏的很多地方,由於人們文化程度不高,購買飲料都是按照數量而不是按品種來計價的;比如你買一瓶可樂是3塊錢,買一瓶礦泉水也是3塊錢,只看瓶子、不看品種

除了拉薩、日喀則等大城市的超市外,在一些偏遠地區的小賣店、雜貨鋪、路邊攤等地都有可能遭遇類似情況

至於怎麼做想必不用我教你了,除非你想喝水想瘋了,否則當然是挑最貴的拿咯

======================================================================

2)拉孜——定日(80km)

這段路大約1個半小時就能搞定,途中則會翻越此行的最高點、海拔5248米的嘉措拉山口;這個山口因為建有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招牌而非常有名,在網絡照片中的上鏡率也是非常高的

此處不愧為海拔制高點,懸掛、散落的風馬旗、哈達的數量令人乍舌;這裡也是拉孜縣和定日縣天然的分界線

我想這一生到達這樣的海拔高度的機會,也不會有很多次;放眼地球上公路能到達的最高點,就算是大名鼎鼎號稱6700米的界山大阪,有科學依據的實際海拔也不過5700米-6100米左右

小美、小玉和我都掛了經幡,她們倆各自寫上了自己的名字,而我什麼都沒有寫,因為我並不想祈求個人的幸福;我個人的幸福不等於家庭、朋友、社會的幸福,或者說,如果人人都只關心自己的幸福,那麼整個社會必然不會是幸福的

我們現在的相對幸福,並不是因為敬了多少香火、掛了多少經幡、磕了多少長頭、許了多少願望,而是因為有天地萬物的包容、和那麼多無私奉獻的人們的存在;我希望這一面無名的風馬旗是為他們而掛、祝福能隨著喜馬拉雅之風傳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老王買了一打龍達放在車頭,紙片隨著發動機的轟鳴在數秒內煙消雲散,如滄海桑田中點點生命之火的漸漸消散般璀璨

(嘉措拉山口;海拔5248米;風馬旗大:30元;風馬旗小:20元;紙龍達:2元)





(嘉措拉山口)

3)定日——珠峰大本營(120km)

翻過嘉措拉山口後將到達定日縣的白壩村,在這裡需要購買珠峰自然保護區的門票,毫不起眼的售票處隱藏在一堆飯館和修車鋪之間,沒有老王的指點根本教人沒法找

在這之前老王一直很深沉,沉默寡言的讓人覺得挺內向;但是當作為首席臨時財務官的我走到售票窗口前時,老王躲在售票員看不見的死角處一反常態地露出一絲壞笑,同時很猥瑣地向我伸出了4個手指

這是搞什麼飛機啊?我第一時間完全沒有反應過來,下一瞬間才明白他的用意——噢,這是要逃票啊;逃票都逃到世界最高峰這兒來了,真是面子夠大的

想當年在攜程的第一篇游記就是以逃票為看點的,對於做這種壞事我當然是不怵的(這種不怵還真教人一滴汗);不過老王橫看豎看都是個老實本分的人,怎麼想到干這事呢?

當老王唯唯諾諾地說他也從來沒逃過票的時候,我想這回是要闖禍了,敢情這是拿我們當小白鼠啊;但事已至此了,開弓了哪有回頭箭

(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門票:180元;越野車:400元)

逃票的辦法其實很簡單,藏一個人在後備箱的行李堆裡,躲過兩個卡子的檢票就行了,這兩個卡子一個在距離白壩村10公裡處,另一個在距離大本營10公裡處

如何躲過檢票是一個問題,讓誰躲在後備箱又是另一個問題,要知道這可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本來就呼吸困難,被大堆行李壓著如果出什麼事可就闖大禍了

本來我自告奮勇承擔這個任務,誰叫我在老王的利誘之下就範了呢?但無奈個子高了點,被老王當場否決,差事隨即就硬生生推在了身材最好的小美身上

第一個檢票口順利通過,工作人員甚至就沒下樓清點人數,小美這5分鐘的氣算是白憋了,好在這一段路況尚可,沒憋出什麼事來

下一個卡子是著名的魯魯邊防站,在這裡邊防戰士會非常認真地對每一個進入珠峰核心區的游客進行登記;事先做好了准備的我們並沒有在這裡遇到什麼麻煩,但是直到此時,包括司機老王在內的一行人並不知道,更大的麻煩還在後頭

邊境通行證小貼士:

進入珠峰核心區必須辦理邊境通行證,可以在戶籍所在地免費辦理,不過各處的手續不一、有簡有煩,我所在的上海市浦東新區就非常繁瑣,以至於我寧願到了拉薩花錢辦也不想鬧這個心

在拉薩,大多數旅行社、旅館、客棧都可以代辦,手續費從20-100元不等,不需要照片只需用身份證即可;辦證至少需要半天時間,此時身份證是不在身邊的,有可能會和布達拉宮的游覽發生衝突,僅有這點值得關注

至於護照能否通過網絡上說法不一,就我們的經驗來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無論護照是否激活都沒關系,登記的時候是不會看的

不能用一說大概只是邊防戰士心情不好、或是覺得游客長得太過委婉,故意刁難一下,但其實你那麼大老遠的到都到這兒了,只要有個證有個編號,再求個情說幾句好話,哪有不放你進去的道理

----------------------------------------------------------------------------------------------------------------------

當來到與318國道說再見的T字路口時,良好的路況也將到此結束;我一直在想路況如此之好的原因是什麼,可能是去年奧運聖火采集的緣故才會修繕得如此煥然一新

盡管我個人對在珠峰頂采集聖火的方式不敢苟同——這無疑是一種對我們居住的星球很不友好的行為,但卻由此而使我們獲得了一條通往世界之巔的坦途;小幸福不等於大幸福,甚至可能等於大不幸,在這裡又得到了驗證

此處設立有一塊指示牌,從上面的記錄來看距離珠峰大本營有101km,老王則說實際上只有96km,其中70km左右是碎石路,剩余的則是搓衣板

對這段已經成為旅行者常識的路我們當然是有心理准備的,而且實際走下來情況並不如想像中那麼糟糕,我甚至覺得還不如321國道從三段、習水至桐梓或是318折多山西坡的 35公裡泥路難走

上碎石路後隨即就會開始翻山,差不多1小時候你就會來到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那個埡口——海拔5100米的遮古拉山口

說它絕無僅有是因為全世界只有這一個地方才能同時看到高聳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的4個8000米級的峰群,分別是馬卡魯峰(8463米,世界第五)、洛子峰(8516米,世界第四)、珠峰(8844米,世界第一)、卓奧友峰(8201米,世界第六)

如果再加上這些主峰的衛峰的話,那麼從遮古拉山口的觀景台遠遠望去,一字排開的一堆雪峰裡,在喜馬拉雅山脈不到百公裡的長度之內,在珠峰領銜之下一共有9座海拔在8000米以上的大小山峰——世界第三極的稱號確實是當之無愧

(遮古拉山口;海拔5100米;世界屋脊觀景台)



(遮古拉山口遠眺喜馬拉雅山群峰)

我的狀態依然非常好,一下午連翻了3個海拔5000米級的高山埡口之後,連半點頭痛都沒有;在遮古拉山口上躥下跳的,也沒有腳步打飄或者神智恍惚等情況,這讓我相信自己已經對高原環境基本適應了

小美和大姐的狀況也不錯,出行次數的繁多使她們擁有超強的適應能力;而小玉則飽受盤山公路的暈車之苦,但高原反應的症狀並不強烈,我覺得這一點難能可貴,這位同學可是連長江中下游六省一市都沒跑全、4位數海拔都從來沒有上過的主啊

在山口時還有一個插曲,當時一位擺攤的藏民招呼我過去,然後有點慍怒地指了指地上一個隨手被丟棄的方便面碗,他以為是我扔掉的

我隨即解釋道,自己剛剛上來,垃圾並不是我丟的,不過我非常樂意把它撿回車上帶走,因為自己知道在這種海拔和環境中亂丟垃圾,與在珠峰頂采集火種一樣,都是對地球非常不友好的行為

藏民朋友示意不必了,然後邊把垃圾收拾掉邊對我伸出大拇指說——你是個好人

在這種情況下被發“好人卡”的經歷對我而言當然是第一次,這些生活在世界屋脊之下、淳樸簡單到甚至有些原始的藏族人相信萬物有靈,因此也同樣根據一個人對待大自然的態度來區分其善惡

在回程再次經過遮古拉山口時,我當場斥責了一個亂扔礦泉水塑料瓶的人,如果對方不是女性,我肯定會忍不住劈頭蓋腦一頓臭罵;然而更令人嘆息痛恨的是,當我質問其是否知道在這個環境裡扔一個塑料瓶會有什麼後果的時候,對方竟是一臉茫然

有人說,這是一個需要保衛常識的年代,果然是一點不錯的

環保小貼士:

珠峰核心區海拔較高,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極為脆弱,敬請自覺帶走一切垃圾,類似塑料瓶這種不易降解的垃圾更是絕對禁止隨意丟棄

拯救地球從你我做起,今天只需要你的舉手之勞,就能為我們子孫後代的生存空間多留一片淨土



(巔峰之路)

在山口附近就能看到在寸草不生的山間百轉千回的繞腸公路,那正是之後通往世界之巔腳下的曲折道路;看似敦厚的老王實際骨子裡也是個急性子,外加一點冒險精神,不時離開大路從便道的山坡上就直直往下衝,盡管小美和我看得十分刺激,卻苦了暈車達人小玉了

然而興奮度漸漸提高的老王卻發現車胎正在漏氣,這使他在這之後一直處於糾結之中;常言道,不是不報、時辰未到;一貫老實本分的老王偶爾做了一次逃票的壞事,卻不料報應這麼快就駕臨了

行至最後一個小鎮扎西宗鄉時,在情面難卻之下老王又捎帶了一個在大本營開帳篷旅社的藏族小姑娘次仁央宗;多出來的百十來斤的份量成為壓垮輪胎的最後一根稻草,老王只能心不甘情不願地在途徑的最後一片青稞田邊換起了備胎

(扎西宗鄉;大本營前最後一個村鎮,海拔較低,可借宿此處,條件不好)

令老王哭笑不得的是備胎的氣也不足,此時估計他已經冥冥中對主導逃票一事有些後悔了,第三女神是仁慈的,所以不針對我們任何人,而是把怒氣全部宣泄到了他的4500上

麻煩事並沒有就此結束,在路過珠峰核心區派出所的時候又有一位意欲前往大本營執勤的武警士兵要求搭車,老王這回可是真急了眼了,一部已經半瘸的4500要載8個人,還要藏一個人躲檢票,用他那半四川半甘肅的話說——這可咋整?

或許是看到人家兵哥哥長得挺帥,老王還在半推半就之間小美當即就替他做主答應了下來,帥氣的兵大哥興高采烈地上了車,而啞巴吃黃連的老王的“咋整”也就念叨了一路沒停過,到這時老王已經是追悔莫及了

於是8個人、一部瘸車,開在搓板路上,隨著離目的地越來越近,周圍除了碎石、雪水之外已經沒有任何生物活動的痕跡,所有能喘氣的都擠在巡洋艦裡苟延殘喘

關於怎麼躲過最後一個檢票口的問題,眾人討論了各種方案,甚至說讓我偽裝成兵大哥的老鄉一起徒步過去

我一開始很贊同這個方案,因為不想再讓小美躲到後備箱裡受罪,現在車裡已經非常擁擠,而且路況又是顛得不行的搓板,萬一顛出個三長兩短——這可咋整?

最終在小美的堅持下還是執行了躲後備箱的策略,想必這一切看得坐在後面的次仁央宗小妹妹一頭霧水;老王無疑是最緊張的一個,但是越緊張就越語無倫次,對檢票口的位置判斷也連續出現失誤——“快了快了,轉過這個山坳就是了”,等轉過山坳一看不對,又非常糾結地自言自語“這可咋整”,到這時老王恐怕連腸子都悔青了

在這種欲哭無淚的糾結中連轉了三四個山坳,我則是非常擔心小美的身體狀況,尤其是連喊幾聲卻沒有反應的時候,這種擔心攀升到了極點,一是怕她在顛簸中受傷,二是怕把原本好好的人顛出高反來

事後與小美談到這一段時,小美會笑稱這是她的“顛簸人生路”,然後輕描淡寫地說事後想想真的不算什麼;這個沒心沒肺的家伙真是不知道前面的人們當時有多緊張啊

盡管順利通過了最後一個檢票站,但是在到達宿營地時,幾乎被顛到靈魂出竅的她顯然已經有點力不從心,據小美自己說,當時真的已經被顛出了高反,但是在“大老遠跑到這裡,怎麼能就此倒下”的意志力之下,又硬生生把高反給壓了下去

精神、意志是很飄渺虛無的,卻又是不可或缺的;就算這巔峰之路的一波三折是第三女神帶給我們的試煉也好、玩笑也罷,或許最終還是會被小美這種堅忍不拔的精神所感動,從而揭開了其高貴的面紗,帶給了我們日落金山式的最高獎賞

珠峰宿營地小貼士:

在實地了解後才知道,網絡上很多介紹都有不准確的地方;首先要糾正的概念是,絨布寺、珠峰宿營地、珠峰大本營是三個不同的地方

絨布寺有房屋可以住宿,但也只是一張床而已;宿營地離絨布寺5公裡左右,開設大量的帳篷供旅行者居住,由營地管理者統一收費,只有飯錢是單獨支付給帳篷老板的;大本營離宿營地3公裡左右,是登山的起點,設有邊防站,沒有住宿的地方

宿營地的帳篷住宿條件以我個人的觀感還是比預想的要好很多,不管檔次高低,至少有吃有喝有睡,有火爐子有蓄電池的照明燈光

在這個除了犛牛、烏鴉和人幾乎就沒別的活物、荒涼得如火星一般的地方你能提什麼過高的要求呢?如果硬要帶什麼裝備的話,那麼一個睡袋就差不多了

(珠峰宿營地;床位:統一40元;車輛停車費:5元)



(第三女神的日落)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