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
21:30北京-拉薩的列車駛離了北京西站。
7月19日
盡管是臥鋪,仍然難以入睡,一大早就醒來。在火車上,除了吃飯和觀景,我們能做的只剩下打打牌。幸好早有准備,我們事先買了有趣的“地產牌”,於是就百無聊賴地玩了起來。當然,期間還督促peter背了一會兒英語單詞,畫了兩張速寫。
不知不覺,傍晚,已經過了蘭州,到了西寧。加掛了車頭,准備上行。
咣當了一天,很累。熄燈,睡覺。無眠。
7月20日
凌晨,列車駛過格爾木時,換了車頭。這意味著真正高原行程的開始。與此同時,車廂內開始供氧。——供氧的噪音夾雜著空調的冷風吵得人無法入睡。
“醒”來得很早,卻不想起來。頭有點沉。趴在床上看風景已經迥然不同:一片一片的白色,遠遠近近鋪著薄薄的雪,霧茫茫的。沒有人。一個也沒有。再走,不錯眼珠地看,偶爾可以看見傳說中的藏羚羊和野驢。一閃即逝。
下午時間,已是滿眼綠色。高原草甸。成群成群的穿著裙子的牛——犛牛,悠閑自在。更美的還有高原湖泊——錯那湖。列車由遠及近,處子般的湖水便也由點拉成了細線,由線鋪成了滿眼的藍綠。靜謐。湖水如碧透的鏡子倒映著藍天。四周沒有人,只有幾只白色的水鳥。幸福。
分不清哪裡是羌塘草原的起始,分不清哪裡是可可西裡,也分不清念青唐古拉山口是哪個谷口,我們努力用已經變得不太清醒的大腦指揮著手中的相機,抓拍每一幅畫面,同時感嘆青藏鐵路的偉大。
隨著時間的推移,車上不少人開始吸氧,不少人開始嘔吐。我們慶幸自己還只是頭有些重。行至那曲車站,我們興致勃勃地下車留念。笑談4500m又有何懼!
晚點兩個小時後,車到拉薩。拉薩火車站有防暴警察站崗。我們感到很安全。
拉著行李出站,滿街找接站的導游。旅行社居然給錯了接站的人名和電話!—— 這就是著名的中國國際旅行社的服務。失望。
入住天海酒店後,到附近的川菜館解決了晚餐。再回酒店,已經十點半。我們沒有聽導游的話,痛痛快快地洗了澡。——此後的每天我們都洗澡了。事實證明,第一天不能洗澡不是絕對的。
這個“天海酒店”臨街,而且樓下是歌廳,吵得要死。換房無效。我們為此付出了三個晚上免費聽歌的代價。
7月21日
8:30到酒店餐廳用早餐,居然只剩小菜和稀粥。強烈要求下,酒店給了餅干做主食。——如果進藏,千萬不要住這間酒店!
9:00出發去大昭寺。從寺前的廣場走過去,兩邊皆是防暴警察守衛。從國家安全的角度考慮,我們沒有拍照。
大昭寺籠罩在煙霧之中,神秘至極。寺前的廣場上,滿是朝佛的民眾。他們不停歇地俯身-起立-俯身-起立,口中念念有詞。我們也順勢買了些小花,准備獻給佛祖。
隨著參觀的人群,我們步入了神秘昏暗擁擠坐滿佛祖點滿酥油燈的大昭寺。朝佛的藏民提著酥油排著不見首尾的隊伍,從寺外一點一點向前挪,依次拐進每一個佛祖的小屋,朝拜,許願,添酥油。而我們這些游客只是在大殿中按照規定的路線“看看”,聽導游講講。很黑,看也看不清;很吵,聽也聽不清;很擠,想進也進不去。我們請裡間的管理人員替我們給佛祖獻了花,匆匆就出來了。——當然,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第一天在3600m的地方走動,感覺呼吸困難,頭疼。
大昭寺外就是八廓街,沒有逛,直接給孩子買了個轉經筒。——孩子一路轉著,很虔誠的樣子。
劣質午餐後,我們去了布達拉宮。
安檢。入院。一路台階上去,實際並不算高的布達拉宮,差點要了我們的小命。——我們在這裡深深體會到了傳說中的“高原反應”。拉薩不愧是日光城,曬得我們汗流浹背,還不敢脫了衣服暴曬。
天真的很藍!雲真的很白!布達拉宮的紅宮白宮真的不是用語言可以形容的!精妙的建築結構,數不清的殿堂,數不盡的經書,講不完的故事,燃不盡的長明燈,……。在這依山而建的宮殿裡,一切都是那樣神聖。——如果想好好體會布達拉宮的神聖,建議到藏三天後,適應了高原生活,再來參觀。
一個小時後,我們離開了布達拉宮。在導游的帶領下參觀藏藥+天珠+犛牛干,還有綠松石。
吃完劣質晚餐,我的安排就剩休息了。
睡前,慧琦送來了半個西瓜,我和peter很高興地享用完,就不爭氣地到廁所吐了個干淨。吐的全是西瓜。吐完就跟沒事人一樣。浪費。
隨後,我倆一起吃了泰諾林,感冒衝劑,睡覺。——聽小松的話,每天吃一包感冒衝劑,一路平安。
7月22日
一早起來,前往納木錯。
慧琦已經趴窩了。很晚才下來集合。勉強跟去。
天陰陰的。8點多,老公發來短信,說日食已經開始了。北京大霧。
小松來問候是否適應高原生活,還說我們的頭疼是最輕的反應。這倒是不錯的安慰。
拉薩是離天最近的地方。可是,天還是陰陰的,越來越黑,懷疑要下雨。就在我覺得觀日食無望之際,車轉過了一個山口,太陽出來了!
路上的車都停了下來。靠邊,下車,用兩個偏光太陽鏡重疊,看太陽!
^_^我們真的看到了!孩子興奮得不得了!盡管看到的是日偏食,大家還是紛紛按下了快門。
車過當雄,越走越高。那根山口5130m處,停滿了拍照的人。於是,我們聽導游的建議,計劃回來時再拍照。
再往前,納木錯漸漸露出了本來面目。但是,車並沒有停,一直前行。估計又過了20分鐘,我們才停在觀景地的停車場。納木錯就在眼前了。
我不想在4700m的高原耗氧,就和peter一起騎馬到了湖邊。湖水很漂亮。——如果沒有看見過喀納斯的湖水的話。沒有看見傳說中的彩虹。只有聚在一角的游客和經營騎犛牛照相的藏民。好不容易上來了,Peter也騎上犛牛照了幾張照片。了事。
前後一個小時的時間。下山。再路過那根山口5130處,全車只有我和另一位男士下車匆匆按了兩張照片,其他人都反應得不想下車了。
那根山口的風好大啊!我覺得自己的大頭都要被風吹跑了!難怪藏民在這裡掛滿了經幡!——藏民認為風每吹一次,就是替他們念了一遍經。所以,他們總是在風口掛滿經幡。
在當雄用午餐的時候,已經是下午2:00多。回到拉薩,已經沒有什麼高原反應。估計是適應了。申請自己吃晚餐。——如果再吃團餐,恐怕都要趴窩了。
我們帶著徐公子找到了出天海酒店大門左側那條街上的一家東北餃子館。大快朵頤。餃子可煮可煎可蒸。好吃不貴。服務好。推薦。
餃子吃得太飽了,沿街往南走,找到了一家很大的超市,買了一大兜子吃的:派+奶+果凍+水果罐頭+牛肉干,准備明天下林芝的路上享用。
7月23日
一早出發。天海酒店給我們准備了路餐。兩個冷包子,一根火腿腸,一個冷煮蛋,一盒優酸乳。我們大都只吃了優酸乳和雞蛋。
離開拉薩,再過工布江達地區5013m的米拉山口,我們已經沒有任何高原反應。下車,照相,以證明自己上到過這樣的高度!不爽的是,導游以車速太快為由,讓司機把我們拉到一家賣茶的店鋪“停車30分鐘”。我們也不願和她較勁,喝了茶,了事。此後的路途有了成片的綠色,特別是有了尼洋河的陪伴,似乎一切都美麗了起來。
所謂的“中流砥柱”,無非就是江心的一塊巨石。毫無新意。拍不拍照,都可以。
再行,巴松錯。
也許因為沒有了高原反應,大家的心情都好了很多,紛紛贊嘆巴松錯的美麗。——其實,西藏每一個湖的顏色都是一樣的幻化,只是觀者的心情不同罷了。
走上傳說中的浮島,並無什奇觀:一寺,一石,二樹。倒是巴松錯的游船給了我們更多的內容。
穿行在藍天白雲下的巴松錯,觀望著兩側成片的樹林,遠眺閃閃發光的雪峰和冰川,愜意。大家登上船頭,頻頻按動快門,擺出各式各樣的姿勢,很是興奮。更多吸引我的是那個黝黑的開船的藏族小伙子。他從16歲開始工作,已經工作了10年,這一代的大山他都有徒步。據他講,山裡還有更美的湖,更美的景,只是很少有人上去過。還有他帶電視台人員和科考人員去過的可可西裡,珠峰大本營,……。說這話的時候,他平靜而自豪。可我想,他的心或許在更遠的地方。因為他對船上的兩個孩子說“有條件上學多好”。
離開巴松錯2個小時,就是林芝縣八一鎮。我們被安排在一個賣松茸的商店吃的晚飯。奇怪。之後,回酒店休息。旺財大酒店,三星。——這是我們這次行程中唯一一個真正夠得上三星的酒店。旁邊就是大超市,買零食也很方便。酒店後身就是“香港步行街”,街上居然有“百麗”專賣店!
2900m,舒適。
7月24日
早上5:30起,6:00出發,去娘歐碼頭。前往世界上最大的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
7:00雅江快艇准時駛離碼頭。
天漸漸亮了。雅魯藏布江兩岸,山連山,蔥綠;雲牽雲,透白。雅魯藏布江的寧靜在我們這第一班快艇的攪擾下,破了相。江上導游很職業地講著佛教傳說,可惜我一個也沒有記住。只記得一彎一風景,一山一片天。一個多小時的水上行程,在越來越亮的天色中,醒來。上岸。
車,在山間疾駛,一步一景。大度卡——大桑樹(1460年)——“情比石堅”(石頭中間剛好長出棵樹)——南迦巴瓦峰觀景台。導游說,南迦巴瓦峰平均一個月能看到3次,現在是雨季,更難看到。即使如此,我們仍然和眾多游客一樣,使勁地看呀看呀,盯著游走不定的雲朵,渴望奇跡出現。無望。
遠眺雅魯藏布一號二號大拐彎,滔滔江水洶湧而去,遠非上游行船那段的平靜。下到支流,用手探水,冰冷。——雪水。
車行盡頭就是有名的直白村。——這裡聚集了很多准備徒步進入墨脫的探險者。他們大都在這裡住一宿,然後背上90斤的物資,進山。——這真是勇敢者的游戲。我們不是,只有羨慕。
原路返回。依舊沒有看見羞澀的南迦巴瓦。
乘船返回。烈日當頭。無心賞景。
上岸。搶飯。——西藏聖地旅游公司開發的這個景區的旅游,所以,這裡的一切都是壟斷的。包括飯。無論你是上午一班游覽,還是下午一班游覽,午飯都要在這裡解決。(整個景區游覽770元,包括每人30元午餐。)據說,就這樣,散客還常常訂不到票。
返回八一鎮的路上,我們順便去了“世界巨柏園”。私下以為,雖然沒有什麼所謂的“景”,但是如果有時間,這裡還真是個很清靜的去處。可惜,我們人心浮躁,只是跟柏樹王照了張相片就走了。
幾天來,團餐巨差無比,我們已經快餓暈了,遂決定晚餐自行解決。導游很高興。晚飯魚香肉絲+牛肉粉條+炒牛肝菌,撐得半死!因第二天要下波密,所以晚飯後,我們去超市買了很多吃的——派+牛奶+果凍。
7月25日
清早出發,沿著尼洋河風光帶下去,前往我們此行最神秘的童話世界——波密。
傳說中的色季拉山一片蔥綠,恐怕一切要到秋天才會多姿多彩吧。再望南迦巴瓦,仍然不見真面目。
大約兩個小時後,魯朗林海呈現眼前。停車。拍照。藏族孩子們抱著藏袍圍攏過來,穿藏袍照相,10元一位,言語誠懇,幾近哀求,不拍不散。同行的每個人都披上了一身厚實鮮亮的藏袍擺著各種姿勢留影,煞是有趣。
轉過山梁,豁然開朗。魯朗草原野花遍地。大家下車,擷取各式野花,拍取美麗風光。全然不顧腳下堆堆牛糞。這時,一位藏族婦女和有幾個藏族孩子牽著一匹馬,默默走近我們,並不言語,只是看著。我們問他們是不是一家人,他們並不答話,只是笑笑。很是純樸。我們試探著問“能否合影”,他們連忙點點頭,並迅速高低錯落的排在了一起,當老陳舉起相機的時候,他們居然出人意料的異口同聲地喊出了“茄子!”——我們笑了。或許這就是開放的西藏的剪影吧。——孩子們憨憨的笑感染了我們,大家回到車上,拿了薯片等小吃送給他們。——錢是不能給的,這是我們的原則。
經過一段土石路面,到了“排龍吊橋”——雅魯藏布大拐彎徒步入口處。下車,拍照。短暫的停留後車內飛進了很多形似馬蜂的“大蒼蠅”。男士們齊上陣,消滅蒼蠅大戰隨即開始。
下波密的路,比想像中難走。因前一段時間下雨,不少路段都在維修。這使得本來就狹窄的土石路面更加危險。而“臨江棧道”更是上下急彎並存,大小車輛並行。一邊是岩壁,上有碎石;一邊是懸崖,下有滔滔江水。看得人心生怯意。
走出險境,我們在通麥停車用午餐。店家還算實誠,弄了個蘑菇燉肉,不錯。路邊有買向日葵的,一個3元,顆粒飽滿。老玉米一個2元,孩子們很是喜歡。
有騎行者說,318國道波密段東西150公裡最美。我們在古鄉湖停留時,證實了這一點。天上飄著小雨,走上伸向湖中的棧道,亭子裡觀景還是很有情調的。況且,四下沒人,很是詩情畫意。
波密是一方很小的地界,我們住在了最高級的紫鑽酒店(准三星),臨帕隆藏布江。鎮上不少店鋪門前都擺放著一只很大很漂亮的鸚鵡,據說是從山上捉來的,每只賣到5000-1000元。孩子們蹲在籠子邊,用葵花子喂鸚鵡,教鸚鵡說話,飯都顧不上吃了。有趣的是,吃飯這家的小二居然染著一頭鮮黃的頭發,時尚有余,卻不善言辭。
吃過晚飯回紫鑽的路上,我們沒有找見來時那只被拴在小樹旁的小貓。——或許是我們自己養貓吧,一路上,我們的貓緣真不淺呢!
陰天,沒有看到滿天星鬥。
7月26日
早上吃了包子,上路。——米堆冰川。
江水時隱時現,青山繞繚著白雲,人間似仙境。——如果僅僅是這些,也沒什麼特別了。而我們還間或地看到雪山、冰川、溪流、村落。
一個多小時後,我們到達了米堆冰川入口。從這裡進去7公裡就是米堆冰川了。我們要換小車。
在等候的時間,我們遇到了三個從四川一路騎行上來的大學生。出乎意料的是,其中一個男生居然從懷中抱出一只月余的小貓,瘦骨嶙峋。他說,這兩天斷糧了,他已經讓朋友把貓糧郵寄到波密,晚上就有的吃了。這真是一只勇敢的奶貓!於是,我們立即掏出書包裡的魚腸。男生說這貓還小,不會吃的。可事實證明,沒有哪只貓不吃“魚”(魚腸)。小貓的鼻子很尖,聞到味道,立刻有了精神,喵喵地叫著。我用手把魚腸碾碎,小貓吃的很開心。
小車行進的7公裡路段泥濘而顛簸。由於雨水,大小水坑布滿土路,而下的汩汩冰川融水絲毫也不客氣地吵嚷而去。開車的藏族小伙子放著我們聽不懂的高亢的歌曲,一路歡歌,全然不顧我們的緊張。
下車。已到谷地。老陳一家快步前進了,我和peter則慢慢賞玩。——反正後面還有兩家人沒上來呢~~。
遠山,綠草,木屋,山間溪流,道旁未熟的小麥,放養的牛羊,刻滿經文的石片堆,掛滿枝椏的經幡,從腳下流過的冰川融水……。
Peter逢水必摸,冰冷。
走過一片草地,翻過一座陡坡,大約1個多小時,我們走到了“觀景台”。也就是景區的盡頭。冰川就在眼前,一大片,冰湖也鏡面般睡在冰川跟前。拍照!
原以為,走到這裡就可以了,可是越來越多扛著三腳架背著專業裝置的人不顧“前方非景區,冰川融化,危險”的提示牌,繼續往裡走。於是,我在peter的強烈要求下,也不顧危險地前行。
沿著融化的冰水,向上,冰川越來越近,水中已經出現大塊大塊的冰坨。
又走過一大片瓦礫,我們來到一座極陡的瓦礫山前。爬!據說,翻過去可以摸到冰湖!——其實,這就是最近的冰山,她被厚厚的巨大瓦礫和塵土覆蓋著。這是後來才知道的。
手腳並用地爬上去,還是瓦礫,甚至連冰湖都看不到了。走,走,走……。很累。又聽說,還要翻過三座山,才可以摸到冰湖。我們放棄了。——peter切實感受到了“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往回走。才發現,很多巨石下有水,冰水,而巨石包裹下的,竟是巨大的冰!——我們在冰山上。
返回的路走起來很快。太陽也漸漸出來了。曬。
世界上最低的冰川最美的冰川——米堆冰川正在融化,而且融化的速度在加快。當地人說,她的雪線越來越高了。
離開米堆冰川,前面就是然烏鎮。午餐。
店家養了一只母貓,我們到的時候,它正抱著小貓喂奶。自然,這對母子成了我們一行關注的焦點。為此,我們拍了不少照片。孩子們大叫:“看!看!看貓的奶頭!多大!”^-^
餐後,我們前往傳說中的睡美人——然烏湖。可惜,因為我們的旅行車太大,沒辦法走懸崖窄道,只能在一個山腳以外的大道邊,遠遠地望望。遺憾。——最美的地方通常是無法達到的。——這話一點沒錯。
回波密。無語。
7月27日
早飯後,回林芝。
剛剛離開波密縣城不遠,我們就遇到了泥石流禁行。泥水從一側的山上衝下來,夾帶著大大小小石子,一直衝到另一側的江水中。路面已經看不到了。一個駕駛著三輪蹦蹦車的藏民,放下老婆和孩子,開足馬力,左搖右晃地衝了過去。那老婆則背起孩子,趟著水流深一腳淺一腳的泥水,慢慢地走去了。而禁行牌旁,已經停了三四量轎車。估計底盤低的都沒戲了。
我們的司機走到高處看了看,招呼我們上了車,說是可以過去。於是,我們用33秒,搖過了泥石路段。(有錄像為證)。有驚無險。因為是原路返回,我們都知道,更艱難的土石路和臨江棧道才是真正的考驗。
果然,在狹窄的臨江棧道,幾輛運送推土機等大型修路機車的大貨車擠在了拐彎處。堵車。窄窄的土石棧道早已變成了大泥塘,有經驗的司機在地面人員的指揮下,一點點錯著車身。這時,我們不得不驚嘆於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高超的車技。
幸好,沒有堵更長的時間。要知道,即便是前面出了狀況,後面的車輛隔了山崖是看不到的,只有轉過彎來,才會發現,已經沒有機會倒車讓路了。而後面的車仍然在跟進。
車過排龍,大家都松了口氣。
我們在魯朗鎮用了午餐。這是整個行程中吃的最舒適的一頓。我們10個人自己犒勞了自己——石鍋雞火鍋。鍋底可是用各種山珍煨過的藏香雞!——藏香豬沒吃上,藏香雞總要嘗嘗吧!
這天剛好是張先生的生日,他請大家喝了有名的青稞酒。Peter居然喝了4小杯!還一個勁說“很好喝”。
午餐後,我們和導游大吵了一架。在我們的堅持下,司機師傅很無奈地把車開到了“魯朗風景區”。——這本就是個路邊沒有售票的在建景區,導游就是以各種理由不讓司機停車。——這個景區的經理說,8月1日開始售票。
鬥爭是有意義的。這個景區太美了!大片大片的草原,遍地不知名的野花,溪水小湖錯落其間,牛馬自在走動,不知名的大鳥時而飛起時而滑翔,……。遠處還有民俗村落和經幡陣。
路上,幾根圓木攔住了去路。我們幾個文明人正猶豫著能否翻過去,一位藏族大媽看到了,熱情地揮揮手,示意我們可以。於是,我們徐公子立刻以其180的大個從離地僅40釐米的圓木下面鑽了過去。大家笑成一片!藏族大媽也笑得合不攏嘴了,趕忙走過去,和我們一起把圓木搬至一邊,讓我們自由通過。原來,這些路障是用來攔牛馬的。可惜,藏族大媽不同意我們拍照,也不願和我們合影,否則,我們真的可以留下那最美的微笑作為魯朗最珍貴的紀念。
盡管我們沒有走完景區的全部,也還算心滿意足。甚至覺得,冒險下波密都沒有太大的意義了。不如當初在這裡住下兩三天,悠哉悠哉好好享受一下。
回到林芝八一鎮,沒有再吃晚餐。因為中午吃的太多了。只是到超市轉了一圈,買了當地的酸奶(很純香)和一些零食全充晚飯。想給朋友帶些特色回去,轉了又轉,卻真的沒什麼可帶的。小買幾袋“犛牛肉干”意思意思吧!——我也不覺得有母親牌牛肉干好吃。又想買些“酥油茶”回去,卻想起徐公子說“極難喝”,自己也沒有喝過,就換成了“西藏甜茶”。好歹這個喝過,味道還不錯。
明天回北京。
7月28日
一早到達位於林芝米林地區的機場。很小。兩個登機口。只飛成都。安檢很嚴格,要求脫鞋。
一個小時到成都。轉機的間隙(三小時)我帶peter這個大肚漢在機場吃了“上島咖啡”的意大利面。——追求!
落地北京近六點。走機場二線回家,居然趕上了罕見的車禍——五方橋大貨車翻越圍欄壓癟三輛小轎車造成七死一重傷的惡性交通事故。封路。到家,近八點。
注:照片太多,都在這裡:
http://cid-6f77e8c315448ec5.skydrive.live.com/play.aspx/20090718-20090728%20%e8%a5%bf%e8%97%8f%e8%a1%8c%20%e6%8b%89%e8%90%a8-%e6%9e%97%e8%8a%9d-%e6%b3%a2%e5%af%86?ref=1
西藏之行結束了。總結經驗教訓如下:
第一:千萬別報中國國際旅行社的團,不靠譜。這話不是我說的,是中國國際旅行社自己用事實說的——
1.簽合同的時候說“中國國旅西藏分社地接”,結果換成了“西藏聖地國旅”。
2.留給我們的導游聯系方式“舒迪139…7…”,到拉薩一打,查無此號,接我們的導游是“沈笛139…1…”。
3.我們這一行4家都是自己坐火車到的拉薩,到拉薩才見的面,根本沒有北京過去的國旅全陪,我們卻在沈導手裡的單子上看到“全陪:陳公子(一團友),139……”的字樣。
4.合同中寫有:到達拉薩第一天“醫生酒店免費巡診”,實際沒有。
5.合同中寫有“旅行車配有氧氣枕一個”,實際沒有。
6.拉薩天海酒店早餐供應不上,團餐的衛生不能保證。
7.合同中寫有包含“魯朗林海門票15元”,實際“魯朗林海”不是什麼景區,也根本沒有門票。
8.合同中寫有“購物不超過3次”,實際除已知的3次外,又以其他明目進店2次。(導游一路都在跟我們訴苦,說“不掙錢”,說司機只掙進店的50元停車費。不勝其煩。)
9.合同中原有景點——巴松錯附近的“童話般的結巴村”,沒去。原因是,導游說不認識,就是不去。(同時,導游極力推薦另外兩個額外的自費的景點,我們也沒同意。)
10.合同中原有景點——然烏湖,沒去。原因是,旅行社“為了我們的舒適”,給我們10個人派了輛33個座的大車,根本無法駛入通往然烏湖的必經之路。——由於同樣的原因,從318國道到米堆冰川的6-7公裡路程,也是我們自費租車到達的。與合同不符。
11.聰明的沈導在鼓勵大家參加自費項目時說“每人每餐退費20元”,後來聽說我們想退一次餐費集體自費吃石鍋雞時,又說“你們的標准是每人每餐15元”。無語。——整個行程中我們有人三餐未吃,有人四餐未吃。導游簽字的退費單據已復印,由張先生交給中國國旅。核實至今,未果。
回京後,我們與運作此行的國旅張先生溝通,他的態度不錯。並說,原定我們之後出行的團隊早已全部取消。除了退餐費再核實,沒再說別的。
——這就是著名的中國國際旅行社。事前,我100%相信他,把我第一次參團出游交給了他,而且選了個“品質之旅”(每人7620元),要的就是省心,踏實;現在看,……也是最後一次了。太累。
第二:身體不好,不要冒險。海拔很考驗人,難受不難受,由不得你自己。
第三:建議:身體不太好的,可以直飛林芝。海拔不到3000,問題不大。可以前往巴松錯和雅魯藏布大峽谷游覽兩日,再到魯朗風景區小住2-3天,或到其他附近景區游覽一下,很愜意的休閑游。
第四:大昭寺內空氣不太好,第一天到拉薩的人或是有高原反應的人,最好暫時不去。布達拉宮值得認真游覽,最好事前作做功課。如果可能,進藏三天後,適應了高原缺氧,再游覽布達拉宮和大昭寺會更有心情。
第五:如果去過新疆的喀納斯,或是游覽過其他藏地聖湖,身體和時間又不是特別允許,納木錯就可以不去了。——路遠,海拔高,很累。風景大同小異。
第六:進藏必備:
l高倍防曬霜,防曬唇膏,曬後面膜,保濕潤膚霜。偏光太陽鏡,防紫外線大檐帽。防紫外線傘。(就算陰天也要用,紫外線超強!)雨衣。7-8月是雨季。而且,山間的雨,說來就來了。
l短袖,長袖,長褲,外衣,厚實絨衣,甚至棉背心或薄棉襖。這些我們都用上了。(如去珠峰大本營,應該帶羽絨服。)
l提示:拉薩比想像的還要干燥,每天晚上洗的衣服,無論是內衣還是普通的短袖或褲子,一律一夜就干!睡前一定在床前潑足水!我的經驗是雙人間每夜4-5升。還要在睡前抹好唇膏和保濕霜,備好夜間飲用的冷水。
l身體好的人,必備藥品:止疼片(我帶的是泰諾林,有效抑制高原頭疼)。黃連素(難免吃壞肚子)。感冒衝劑或板藍根(每天一袋,可防感冒,可通大便。^-^)再有,我還准備了維生素C泡騰片(扔到水裡,好喝,還可以提高免疫力),果蔬纖維咀嚼片(吃不到順口的菜品,就暫時吃點藥片補充吧)。——身體不好的,您就自己看著帶吧。
第七:沒有時間的人,盡管雙飛進藏游。火車的優勢在於可以看到青藏高原的美麗風光,而不是傳說的“便於適應高原反應”。因為,過了格爾木,全車供氧。下車一樣暈!而且,兩天兩夜的路程也極大地消耗了自己的體力。還不如一早飛過來,下午在酒店自行適應為好。——當然,最好是到了拉薩,先休息三天,再開始行程。(這在跟團游是不可能的。)
第八:進藏第一天洗澡,沒有問題。但要根據自身習慣和身體狀況。像我們一年四季習慣天天洗澡的,沒事。而且,我們反應不嚴重,可以承受洗浴時更少的含氧。
第九:沒吃過藏餐,不要狂吃。我的朋友就是在第一晚又吃藏餐,又大喝酥油茶,喝青稞酒後,嘔吐,趴窩的。——嘴痛快了,胃不干了。
第十:實踐證明,孩子進藏沒問題。Peter9歲,同行的女孩10歲,高原反應都比大人輕。孩子對藏傳佛教沒有什麼知識積累,一切都源於眼前所見——樸實的藏民們的虔誠與執著。只要大人適時引導,他們會從小學會“尊重”的。而且,以peter的年齡,他沒有僅僅看到西藏的貧窮落後,看到處處飄動的經幡,或者說,這些表像已經不是他關注的了。在他時不時的“為什麼”後,留下的是“沒有從史至今中國的偉大,就沒有今天的新西藏”。這是事實。比從課本中學習要直接深刻得多。
旅行10天,回京10天。草草寫完。近萬字。紀念。
也希望對向往西藏的朋友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