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北之旅之三:撩開長白山神秘的面紗

作者: 東方之子2006

導讀根據行程安排,我們的第三站是吉林省延邊的長白山風景區。長白山脈是指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東部山地的總稱,長白山是指吉林省東部與朝鮮交界的山地,為東北山地最高部分,地處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白山地區境內,為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的發源地,是與五岳齊名、風光秀麗、景色迷人的關東第一山。主峰海拔 2691米,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總面積8000余平 ...

根據行程安排,我們的第三站是吉林省延邊的長白山風景區。長白山脈是指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東部山地的總稱,長白山是指吉林省東部與朝鮮交界的山地,為東北山地最高部分,地處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白山地區境內,為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的發源地,是與五岳齊名、風光秀麗、景色迷人的關東第一山。主峰海拔 2691米,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總面積8000余平方公裡,是關東各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搖籃、東三省地區的生態屏障、滿族的發祥地,清朝時期定它為聖地。1980年列入聯合國國際生物圈保護區,同年夏天鄧小平登上山頂,題寫"長白山"、"天池"橫幅,並發出贊嘆:"人生不上長白山,實為一大憾事!” 2007年5月成為國家5A級旅游風景區。長白山天池實際湖面高度為2194米,是我國最高的火口湖,湖面9.8平方公裡,平均深度204米,最深處達373米,是我國最深的湖泊,不愧為“天池”之稱。

7月17日,我們乘車6小時從牡丹江的鏡泊湖景區來到吉林延邊的二道白河鎮,第二天早上冒雨登長白山。一路上幾個導游為我們祈禱:我帶的團隊一定能看到長白山天池,你們也一定能看到。但早上冒雨前程,我估計大家百分之二百的沒有報希望能看到天池。昨天晚上同伴買的雨衣倒是及時派上用場了,即擋雨又防寒。長白山有三個登山口,分別為北坡、西坡和南坡,我們是從二道白河鎮乘車30公裡來到最近的北坡山門。景區門票100元、觀光車票68元、倒站車80元,感覺和九寨的價格差不多。我們進入景區,乘觀光車19公裡到達倒站口,再乘倒站車行駛10公裡到天文峰氣像站,還要步行登山一段路程才能看到神秘的天池。據開車的師傅講,景區共有130輛三菱越野吉普和部分奔馳面包車供游人倒站登山。因為師傅剛從山上下來,我順便問了一句,今天我們能看到天池嗎?回答說:能看到。此時我們大家就一塊石頭落了地。師傅們開的越野車簡直像電影裡的飆車一樣,爬坡、轉彎基本不減速,坐在後面的每一個人都都要手抓住拉手,否則誰也坐不住。下上時我們乘一輛奔馳面包,我坐在副駕駛的位置,手拉住把手,還差點兒把我甩出座位,後面更是一片尖叫聲。這乘倒站車也成了來長白山的一大樂趣。長白山森林茂密,依海拔高度不同形成了四個自然景觀帶:即針闊混交林景觀帶在海拔1,100米以下,針葉林景觀帶在海拔1,100—1,800米,岳樺林景觀帶在海拔1,800—2,000米之間,高山苔原景觀帶處於海拔2,000米以上的火山錐體中、上部。在上山時看到的景色真應了一句導游詞: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

登上山能看到天池是大家一致的願望。下了倒站車,大家調整一下平衡狀態,徒步往上走,感覺很涼,但有了雨衣就頂事了。大家邊走邊拍照,不知不覺的到了一定高度,拍照的人積聚在一堆,天池到了。透過崖石的缺口,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天池的水汽、霧氣。大家的表情開始激動了。哇塞,我們真的看到天池了!哎呀,又沒了,來霧啦!哎,霧散啦!上帝保佑我們的游客全部看到了神秘的天池。導游昨天講:百分之三十的人能看到天池,百分之七十的人是看不到的,但願我們不要留下遺憾。當年江澤民主席來看天池,上面傳來消息說可以看到天池了,從倒站口到山上這短暫的十幾分鐘,卻因為瞬息萬變鬼天氣而沒有給老人家面子。我們做導游的經常帶團來看天池,也不是每次都能看到的。而且青天白日的時候看天池也不是最好看,而是在輕霧繚繞的時候,時而顯現、時而迷霧,一陣輕霧、一會顯露,一種神秘的感覺,那是最最漂亮的天池。也就是說,由你們自己親自撩開天池神秘的面紗,此時才是最美的,就像新婚之夜,新郎親自撩開新娘子的紅蓋頭一樣。此時大家只顧拍照了……從天池下來,導游又安排了幾個景點,小天池、綠淵潭、長白山瀑布、熱泉等,最後還有一個地下森林,大家在看了天池之後覺得既滿足又疲倦,年齡大的和沒有興趣的就休息了,我還是興致勃勃的走了一圈,替他們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看看原始森林的蒼天大樹、茂密的植被和真正的感受地下森林。

東北之行這是第三站,用導游的話說,這是精華,確實如此。哈爾濱是現代化大都市,鏡泊湖的天然景觀也不錯,而長白山則是此次之行的最大看點,正如小平大人所說:人生不上長白山,實為一大憾事!我們來到了景色迷人的關東第一山——長白山,親自撩開了她那神秘的面紗,看到了最最漂亮的天池!

未完待續:找北之旅之四......


精選遊記: 長白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