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之漫漫川藏線

作者: 江南過來人

導讀七月六日上午,我們告別安靜空寂的邊境縣城米林,前往林芝地區行署所在地八一鎮。越過橫跨在雅魯藏布江上的崗嘎大橋,我們就從雅江的南岸到了北岸。崗嘎大橋是林芝地區為數極少的過江橋梁之一,戰略地位相當重要。所以,大橋南北兩端各建有一幢兩層的崗樓,頭戴鋼盔全副武裝的哨兵,居高臨下,警惕地守衛著大橋。大橋北邊入口處,還設有一個公安邊防檢查站。 ...

七月六日上午,我們告別安靜空寂的邊境縣城米林,前往林芝地區行署所在地八一鎮。越過橫跨在雅魯藏布江上的崗嘎大橋,我們就從雅江的南岸到了北岸。崗嘎大橋是林芝地區為數極少的過江橋梁之一,戰略地位相當重要。所以,大橋南北兩端各建有一幢兩層的崗樓,頭戴鋼盔全副武裝的哨兵,居高臨下,警惕地守衛著大橋。大橋北邊入口處,還設有一個公安邊防檢查站。我向這些駐守在雪域高原、保衛邊疆的軍人們表示由衷的敬意!就在南邊不遠處,我們國家有近十萬平方公裡的領土仍被印度侵占著!十萬平方公裡的概念是相當於三個台灣省或是一個浙江省。

快到林芝縣布久鄉時,路邊有個提示牌,喇嘛嶺寺就在北邊不遠處。由於是從藏語翻譯過來的,這座紅教寺廟又被稱為喇嘛林寺、喇嘛寧寺,該寺廟因為強烈的生殖崇拜而聞名遐邇。我們團隊沒安排這個點,我也只好過而不入了。

到了八一鎮,車子拐上著名的318國道,開往魯朗鎮。從上海人民廣場出發到這裡,這條橫亙中國腰部的交通大動脈已經漫漫蜿蜒了四千五百公裡。318國道從四川成都到西藏段,又被通俗貼切地稱為川藏公路。川藏公路橫穿了橫斷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地質條件惡劣,塌方泥石流雪崩地震等災難極頻,因此川藏公路又成為危險的代名詞。六十年前,進藏的十八軍和其他兄弟部隊,用手,用鎬,用鍬,用炸藥,用鮮血,用生命,修築了這條世界上最危險的公路。一千多築路的官兵倒下了,但他們的身軀與珠穆朗瑪峰、南迦巴瓦峰等聖潔的雪山一樣巍峨不朽!

我們現在踏足的川藏公路,為雙向雙車道,柏油路面,仍顯狹窄,尤其是在一些彎道坡道上大車交彙,雙方都得小心翼翼地慢行。路兩邊是雲遮霧罩的莽莽林海,郁郁蔥蔥,空氣極是清新,幾乎沒有污染。拜雅魯藏布大峽谷所賜,來自印度洋的水汽才能鑽過世界最高的山脈綿綿而至,才使得藏東南雖地處高原,卻能種植茶葉、香蕉等作物,並造就了我國最大的原始森林區。

繼續翻越色季拉山。隨著海拔越來越高,車上不少人出現了頭疼等高原反應。就在此時,路邊出現了三個正奮力蹬車的車友,其中還有一個是瘦小的女生呢。我忙以此為榜樣,為我們車上這些高反的同伴打氣。想當年,俺也是幻想著騎車進藏的,唉,俱往矣,年歲見長,豪氣漸無。在魯朗鎮,幾輛風塵僕僕的摩托車停在我們吃飯的店外,摘下頭盔,居然是幾個老外,有一個也就十五六歲的模樣。這些進藏的自行車手和摩托車手們,都是好樣的!而更好樣的則是不時出現在我們車子旁邊的叩長頭的虔誠信徒們!他們從青海、四川、雲南等地出發,三步一叩首,以等身長頭叩向拉薩。這種對信仰的忠誠與付出,著實令我為之嘆服!

魯朗林海的觀景台就建在國道邊,停車觀林海,盡管貴為色季拉國家級森林公園,但景色稍嫌單一,“世界植物博物館”的美譽我等“木頭(此處請用閩南話念)”們又看不懂。加之是陰天,也就無法看到南迦巴瓦峰了。山下的牧場,野花也不夠繽紛。據說,等牧場完全建好後,門票將是一百四十元,我聞言為之咋舌。川藏線上隨處可見牧場,那裡花兒更盛,景色更美,而且不收費。這不,在魯朗鎮外,一處路邊美景閃現,我忙叫次仁司機停車,大家一呼拉全下車拍照欣賞。翠綠的青稞田園中,一位紅衣女子正在勞作,蘺芭牆外環繞著淙淙的小溪,湛藍的天空下,潔白的雪山浮在一層白雲上,美不勝收!最美的風景真的是在路上!

魯朗鎮是川藏線上林芝和波密間的一個重要補給點,往東是波密的通麥天險,往西則是海拔五千多的色季拉山,東來西往的旅人們來到這裡,自然早已身心俱乏,飢腸轆轆了。於是乎,營養豐富且又味道鮮美的魯朗石鍋雞就應運而生了。魯朗鎮不長的街道兩邊,幾乎全是家家自稱最正宗的魯朗石鍋雞酒家。魯朗的石鍋雞與南迦巴瓦下直白村巴青農莊的紅湯略有不同,這裡是摻入了佛掌參、貝母和松茸等山珍慢熬而成的原味雞湯,喝上一口,鮮香無比啊!此前,俺喝過的最美味的雞湯只有兩次能與魯朗石鍋雞媲美,一次是在冬夜寒冷的德化九仙山氣像台,另外一次則是在安徽宏村的湖沁樓。能讓遠行的旅人感到幸福溫暖和銘記不忘的,除了美景之外,也就只有走累了能吃到的一頓熱氣騰騰的佳肴了!

經過長途行車,車上眾美女內急,苦於路邊沒有廁所,俺找到一段廢棄的半截土牆,就叫她們繞到牆後,再用幾把雨傘,封閉前面,就地解決。這也是在漫長的川藏線上坐車旅行,以及在整個西部旅行時解決方便問題的一個基本辦法。而女生帶把雨傘,除了遮風擋雨,還有別的大用途喔。

返回八一鎮,順道參觀了世界最大最老的柏樹王,它竟然高壽2600歲啊!那是春秋戰國的時代啊!而且它依然活著,枝繁葉茂著,面對著它,我只能感慨人生易老了。

八一鎮,顧名思義,就可知道它是由戍邊的軍人們建設起來的。直到1965年,這裡還是亂石遍地、禽獸走沒的尼洋河灘。經過四十多年的建設,如今八一鎮是林芝地區最大的城鎮,林芝地區行署就設於此。所以,它雖然只是林芝縣轄的一個鎮,但渲賓奪主,遠比林芝縣城要大上許多。我們到的這當會,八一鎮正在大興土木,到處塵土飛揚,因為鎮裡規劃把所有二層以下的樓房全部推倒重建成三層以上。過不了多久,八一鎮將又一次舊貌換新顏了。

林芝地區是福建和廣東兩省對口支援的地區,所以左一條廣東大道,右一個福建大酒店,隨處可見閩粵兩省的痕跡。昨晚在米林,我們住在“廈大”——廈門大酒店,今晚我們住在“福大”——福建大酒店。我戲言,明天我們去拉薩,一定是住在“北大”,因為拉薩是由北京對口支援的。

七月七日,我們從八一鎮起程往拉薩,距離四百公裡。開出不遠,就迎面碰上一長列正從路兩邊幾座軍營裡漁貫而出的軍車隊,正在行駛的所有車輛包括兩輛軍隊的越野車都被糾察隊攔停在路邊。開路的兩輛軍車上,車頂居然架著機關槍,而坐在駕駛室和車廂裡的士兵們也是全副武裝。軍車隊經常我們的車子時,我們車上眾美女們紛紛推開車窗向軍車上的士兵們招手致意,年輕的軍人們也都笑著向我們揮手示意,體現了軍民一家親。

在巴河鎮,我們車右轉去巴松錯。開了約一小時才到巴松錯,當看到巴松錯的碧綠湖水,車上幾個第一次到西部的同伴連聲嘖嘖。巴松的藏語意思正是“綠色的水”,我個人感覺它的綠偏暗,色澤的美感與同種色系的九寨溝長海有一定差距。巴松錯是紅教的聖湖,湖心的扎西島上有一建於唐代的紅教寺廟——錯宗工巴寺。有趣的是,和喇嘛嶺寺同為紅教寺廟的錯宗工巴寺也是推崇生殖崇拜的,寺廟門口的台階邊放置著幾個由木頭雕成的男女生殖器。

巴松錯湖面上搭有三座浮橋,方便信眾和游客上扎西島。浮橋上的木頭欄杆有些極不牢靠,我們有同伴欲憑杆拍照時,差點掉入湖中。提醒後來游客一定小心,也望管理處能盡到提醒責任。錯宗工巴寺裡正在做法事,誦經聲聲,鼓樂齊鳴,要進入寺內,不管僧俗都得穿鞋套,門口備有兩個放滿無紡布鞋套的大桶。我站在寺門口仔細一看,驚訝地發現寺內盤腿坐著搖鼓誦經的,竟有兩張外國面孔,一個像是南亞人,另外一個則肯定是白種人,竟有歐美人士對紅教虔誠如斯而來這裡當喇嘛?!

過了工布江達縣城,車子慢慢爬升,前面要翻越的是從林芝到拉薩途中海拔最高的米拉山口,海拔5016米。到了米拉山口,山坡上一片銀白,是雪啊!真正的六月飛雪喔。車上不少人又出現高原反應了,於是大家匆匆拍照留念後就下山去了。

西藏的七月,正是油菜花開的季節。在墨竹工卡縣的郊外,一大片盛開的油菜花田出現在車子兩邊,眾人又是一番“停車”的喧嘩,然後一窩蜂地沒入花叢中搔首弄姿與花相艷。正在拍照油菜花時,一隊放學後排著路隊的小學生走到我們車邊。看到臉蛋上兩塊高原紅的可愛孩子們,大家忙取出小食品與他們分享。在孩子們歡笑的再見聲中,我們沿著漫漫川藏路繼續向拉薩奔去。

zmuer@***

2009/08/16


精選遊記: 林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