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及周邊地區9天攻略

作者: kerryitrip

導讀麗江及周邊地區9天攻略9月中旬(暑假過後,國慶之前,絕對是“忙裡偷閑”的日子)去了一趟雲南麗江。完全自助,自我感覺行程安排既充分、又不失悠閑,而且時間上僅僅請了5天年假,利用前後的周末,共呆了9天(比一般旅行社實際多出2天),花費也不算高(4000元,主要是來回飛機占了2000),下面將比較詳細的行程記錄在這裡,供准備出行的朋友們參考。 第一天, 乘 ...

麗江及周邊地區9天攻略9月中旬(暑假過後,國慶之前,絕對是“忙裡偷閑”的日子)去了一趟雲南麗江。完全自助,自我感覺行程安排既充分、又不失悠閑,而且時間上僅僅請了5天年假,利用前後的周末,共呆了9天(比一般旅行社實際多出2天),花費也不算高(4000元,主要是來回飛機占了2000),下面將比較詳細的行程記錄在這裡,供准備出行的朋友們參考。

第一天, 乘早8點飛機至昆明(6折票940元),中午11點到。吃點雲南小吃(很便宜),去汽車西站乘下午2點的大巴(沃爾沃150元)直抵麗江,時間長了點,要晚上10點才能到。沿途風光還不錯,傍晚時分可以看見大理巍峨的蒼山、靜靜的洱海。(當然,資金充分的朋友可以選擇乘飛機到麗江,大概400多元)。晚上住在麗江古城,我們住在一家名叫“納西人家”的客棧,他們家堂前屋後都是鮮花,走近月亮門,“八月桂花香”,一點不假。房間很干淨,每晚每人20元,一般是兩人間。其實這樣的民居客棧在麗江古城很多,出門就是古巷,就是石橋,就是流水,很愜意。當晚我們就去河邊的酒吧泡到夜裡1點多鐘,奔流的河水早把一天的旅途之苦一掃而空。席間會有納西族的小伙子上來彈唱自編的曲子,在銀色的月光下,何不慷慨一下呢?(10元),而且小伙子會友好地告訴你,游客散去的時候,他會在四方街繼續吟唱他的歌謠,歡迎我們去聽。後來我們真在夜裡1點多鐘,坐在青石板的小廣場上,任憑心情和音樂在古城的夜空裡交會、游蕩。

第二天, 一早6點半,我就起來了(也不知哪來那麼大的勁頭),延著路標可以登上古城的最高點——萬古樓,7點之前看園人還沒起,可以溜進去,省了一張門票:)。9月的天氣還不是很晴朗,看不見正對面遠方的玉龍雪山;但可以看見腳下的古城從晨曦中蘇醒過來。層層的黑色屋檐下,僅有的比較高大的廟宇式建築就是木府了(木府是以前納西族統制者土司的官邸),天完全亮了以後,可以順著沾滿朝露的青石板小路走回四方街,沿途不斷地有人家木制的房門“挨乃”一聲的開啟,走出穿著納西人傳統服裝(好像叫什麼“七星”,背後有7個圈圈)的老太太。四方街上有很多包車拉客的司機,我們跟人談好了中甸、虎跳峽3日的包車計劃,“小面”剛好坐下我們一行6人,750元(條件是我們的景點門票由司機去買)。早9點出發,直奔中甸,也就是所謂的“香格裡拉”——夢開始的地方。沿途要翻山越嶺,橫跨金沙江。進入迪慶藏族自制州後風景就完全與江這邊不同了,丘陵之間盡是草墊、藏民居、青稞架、和說不上名字的植物,綠得滴翠、紅得似火。下午3點到中甸,我們直接去了松贊林寺,這是我國西南部最大的喇嘛教寺院,占了半面山,很氣派。排著隊可以請活佛摸頂,記著說一句“扎西德勒”就可以了,香火錢隨便自己給。從松贊林寺出來,直奔屬都湖。路上經過碧塔海(其實據說碧塔海是高原湖泊裡最美的,可惜下著雨,走進碧塔海需要騎兩小時的馬,只好作罷)。傍晚時分,到了屬都湖,我們馬上決定今晚就住在這裡(每人25元,兩人間,不能洗澡),而不是按計劃回中甸縣城,盡管管湖的藏民朋友告訴我們這裡沒電(是停電)、手機沒信號。因為在我們眼裡這裡就是世外桃源:靜靜的湖水、細雨中飄渺的遠山、干淨的小木屋、還有我們這唯一的6個游人。晚上我們圍著燭光和藏民朋友一起喝酥油茶(老實說不敢恭維)、吃犛牛肉、對歌,藏族人的嗓子真好,《青藏高原》可以毫不費力地唱上去,可就是太害羞,那幾個“卓瑪”千呼萬喚始出來。小木屋比較潮濕,晚上睡前要用碳火烤一下,就可以睡個暖暖活活的覺了。

第三天, 早起,踏著薄霧,可以順著木板搭就的棧道走到湖邊,來兩下深呼吸對著遠山和湖水高呼兩聲“你好”;還可以跟晨練的犛牛群問聲“早安”。9點半出發,按原路返回,去虎跳峽。沿途不盡的藏區風光,你可以隨時隨地停下車來拍照。這就是包車的好處了。中午在虎跳峽鎮(橋頭鎮)吃午飯,直奔中虎跳。路上,過了上虎跳(未停車),就進入了大峽谷。天剛剛放晴,天空一隅出現了湛藍色。江對過,玉龍雪山遙遙立在我們需要把頭仰酸才能看到的天外,你可以想像,你所見過的最高的高山只是像個孩子蹲在玉龍的膝下,而她慈祥的面容永遠都在高高的雲端如隱如現。我這才明白藏民為什麼視雪山為神物,頂禮膜拜。車要在半山腰的土石路上顛簸1個小時才能到達中虎跳。無疑,對於坐在車內懸崖一側的人,心理上是個考驗。因為半只腳已經落在空中,而腳下深深的峽谷裡咆哮的金沙江在這兒聽來也只是嗚嗚低鳴了。下午3點,我們來到TINA’S(中文是中峽客棧)住下,老板TINA是個熱情的姑娘。因為我們是當天最早的客人,於是我們選擇窗對玉龍的房間住下,房費10元每人,我始終不明白,這建在峽谷的半山腰上、風景絕佳的小店何以這麼便宜(還有公共淋浴可以洗熱水澡)。推開窗,就是巍巍的玉龍、山腰上盤旋的雲霧、和看不見底的峽谷,我不知道神仙是不是就住在這樣的地方。一杯清茶過後,我們就准備下中峽。現在已經不止張老師客棧一條路,我們選擇了旁邊另一條,還是每人收了10元。下到峽底大概1個半小時,這裡尚未開發出來,人可以爬上江邊的大石,和怒吼的江水零距離接觸。夏秋之際,因為雨季的衝刷,江水非常渾濁,恰似黃河壺口瀑布的感覺(我沒去過,電視裡看到),但壺口沒有兩岸巍峨的青山,所以反而不及“兩岸青山相對出,一江咆哮天外來”的虎跳來得雄渾壯闊。回到TINA’S已經天黑了,洗過澡,酒足飯飽之後,在露台打會兒“神仙牌”,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第四天, 這是麗江之行中最辛苦的一天,因為20多公裡的山路要從腳下走出來。都是網友“惹的禍”,極力宣揚什麼徒步虎跳峽,於是同行的JJ/MM一大清早就英姿颯爽地背起行囊,催促我們出發了。8點半,從TINA‘S旁邊的小路上山,其實這一段是最艱苦的,山高林密,道路崎嶇。累得擦汗都來不及,別說看什麼風景了。1個多小時後,環繞的林木少了,一陣清爽的山風吹來,帶走了疲倦,眼前是又在1000米以上蜿蜒的羊腸小道了。小道在山梁間忽隱忽現,綿延向遠方。腳邊的是懸崖,是宛如細線的金沙江,是山中升起的裊裊炊煙;在莊嚴神聖的玉龍雪山和遍布山泉的哈巴雪山之間,我們輕松前行。不時地迎面走來三三兩兩或是孤獨的金發碧眼背包客,他們會友好地向你微笑,用硬硬的中文說“你好”,這條趕羊人走出的小道也許正是在他們的腳下走向世界的吧。11點,我們到了HALFWAY,一處很像TINA的小客棧。稍適休整,繼續前行,大概一兩點鐘吧,就到了茶馬客棧,吃一碗熱乎乎的面條,曬曬山中午後的艷陽(擦防曬霜,切記),聽鳥鳴,看遠山,“吞雲吐霧”,那份悠閑可比星巴克的下午咖啡醇多了。休整之後,我們兵分兩路,體力好的,接著走28道拐,而像我這樣:走了5,6個小時山路,腿打軟的,就直接從茶馬下山。下午4點左右,下到半山腰,就到了上虎跳,這是一處開發好的景點,游人如織;下到峽底也只能擱著欄杆老遠的張望;甚至還有個惡心人的“虎跳峽,照相收費1元”石碑。其實,實事求是地說,上虎跳的落差比中虎跳大,水流急,更壯觀,可是什麼東西都經不起人工造作的破壞,這也許就是網上大多朋友推崇中虎跳的原因吧。叫來司機,從上虎跳出發,在橋頭鎮接上我們從28道拐下來的英雄(好像也不像想像地那麼難走),向“大本營”進發,晚上8點左右回到了燈火闌珊的麗江。

第五天, 幾天奔波下來,大家都有些累了。今天決定不去遠處,只登玉龍雪山。去的時候還是包車,一天80元。路上經過一大片寸草不生的荒石灘,據說是遠古時的海底,沒有可供植物生長的泥土,現在只好不長植物長貝殼了。我們來的前幾天,這荒石灘上搞了個什麼雪山音樂節,崔健好像領著大家伙狠狠嚷嚷了一把。說是“登山”,其實是乘大纜車(挺黑的,索道加門票、古城維護費共170元)。山下的真會做生意,租羽絨服20元、租氧氣罐20元。我什麼也沒用,在山頂也倍兒歡,一個姐姐全副武裝上去,沒10分鐘就下來了。其實,全看自己。天公不作美,山頂飄著細雨,上山的纜車始終罩在雲霧裡。能見度最多10米,10多分鐘的索道旅程,只感覺樹木越來越少、霧越來越濃,感覺跟《人鬼情未了》裡的“登天”似的。哪知道出了索道才明白,不是來了“天堂”,而是到了“地獄”。因為雲霧裡看不到白雪和藍天,海拔4600米以上根本沒有生命的跡像,四周都是亂石,慘白的亂石。恢弘的冰川橫亙在眼前也顯得很詭異,像是煉獄裡沸騰的石灰水。老實說,我不喜歡這個地方。好不容易,天空放晴了10分鐘,瓦藍的天空和一屢耀眼的日光擠出雲層撒滿山頂。剎那間,山頂的積雪輝映出了藍天的光芒,慘白的山石倏忽地亮麗起來,“地獄”瞬時間化做了“天堂”,我開始理解了登山運動員的追求,和追求過程中所面對的心理壓力了。下山後,司機帶我們去了幾個附近的景觀,無外乎了解麗江納西人的歷史沿革、納西民俗、納西古樂。有一個“萬泉之源”比較神奇,泉水從樹洞裡湧出,說是全城河水的源頭,我深表懷疑。

第六天, 跟司機商量好了價錢去瀘沽湖,包車兩天600元。早9點出發,翻越5座大山,再次度過金沙江,下午4點才揭開瀘沽湖神秘的面紗。湖面不及千島湖廣大,山巒不及西湖秀美,但瀘沽湖給人最深的印像是她的靜謐和清澄。哪怕湖邊漫步著髒兮兮的小豬,半尺之遙就是清可見底的湖水。溯舟湖上,聽搖船妹曠遠的歌聲在廣袤的藍天下和碧翠的湖面上飛行,如果身旁有佳人相伴,想當年的範蠡和西施也不過這樣了吧。瀘沽湖是摩梭人的“母親湖”,這個僅存的母系社會,至今保留著走婚的傳統。簡單說就是男人一輩子住在母親家,帶姐妹的孩子,只在晚上去相好的女子家過夜。當然,人家也不像我們想像的;今天走東家,明天走西家;而且外面的人也不可以隨便亂走。別聽司機吹得天花亂墜,打算有什麼艷遇?趁早歇著去吧,再說,摩梭姑娘的相貌……嘻嘻。我們住在落水村的村長家裡(每人25元),距離晚上開篝火晚會的地方很近。篝火晚會只有一個詞形容——“鬧烘烘”,大概是我晚上“康巴漢子”喝多了,沒跟摩梭姑娘小伙蹦達幾下,就頭暈得回村長家睡覺去了。也算給同去的弟兄們第二天吹牛的機會了。

第七天, 高原好像的確比北京亮得晚,6點半了天還半黑。我起來,順著昨天小豬走的路沿著湖邊漫步,端詳著瀘沽湖醒來。早上,在我們的堅持下,司機跑半小時山路,帶我們到湖更深處的裡格島去。裡格是個半島,我們去的時候漲水,變成整島了。湖水一樣靜美,游人很少、店鋪很少,於是我們城裡人的心情也就格外的好,直後悔昨晚沒有住在這邊(這邊劃船也便宜,每人10元;在落水村要25元)。離開裡格的時候大概已經是上午10點多了,扎西大哥家的“小狼”一直把我們送到半山腰乘車處,才趴在地上,吐著舌頭戀戀不舍地望著我們的車子遠去。一路顛簸(路還有一段沒鋪好)6,7個小時,我們下午5點鐘回到麗江。“醉花陰”的“納西人家”客棧已經滿員,當家的大媽和大姐很不好意思地告訴我們得換了一家客棧了,並盛情邀請我們中秋夜來她家吃月餅。很方便地,我們在不遠處一所大宅子住下,天井裡有潺潺的河水流過,三兩姿態各異的菊花在如水的月光下飄逸出幽香。堂前有一個根雕的矮桌,一圈草凳,於是這便成了我們酣戰的舞台。夜裡12點,我們終於把對家從“J”勾了回來,夜裡2點,我們勝利以“A”莊終局。

第八天, 早上,不用管它什麼時間,美美地睡到暖暖的陽光,透過花窗,撒滿床頭。10點鐘,從旁邊的國際青年旅社借來自行車(每天10元,押金100,要好好挑,我的那輛就很不好騎),擦好防曬霜,戴好太陽帽,我們去遠足!按地圖索引,大概花上1個半小時吧,就可以來到“束河古城”。其建築風格與“大研古城”非常近似:從大石橋上望去也是布滿山坡的黑屋檐,也是家家戶戶門前流淌著清冽的山泉。少了的是喧鬧的店家、熙熙攘攘的游人、和精致的裝潢,人們安詳地在自家門前洗衣洗菜,全然不在乎我們這幾個推車的外來戶傻乎乎地東張西望。從“束河古城”出來已經是下午1點鐘,幾個朋友執意去附近的拉市海,我不想多跑,自顧自地回麗江古城鬧中取靜去了。回到客棧洗把臉,拿上本帶來的閑書,信步走到一個室外茶室,找一處鄰河的位置坐下:一本書、一杯茶、一屢午後的陽光、一份河對岸的喧囂、還有一份“浮生半日閑”的心境……就這樣打發了一個下午。馬上就要走了,晚上是購物時間。東巴文的木刻、土布的休閑服裝、銀飾,都可以選購一二,送朋友家人的不錯選擇(玉器就不要碰了,除非你是行家)。

第九天, 乘早上8點的大巴,下午4點到昆明。飽飽地吃頓晚飯(決不會超過100元),再買上大把的鮮花(各種顏色的玫瑰20支一束的6元)直奔機場。午夜前就回到北京了。夢醒的時候,該上班了。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