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進花海踏入清涼*——行游青海(七)

作者: sandoy02

導讀 (7 月 28 日 梵音繞經堂 五彩築壇城) 今天我要在當卡寺待一天,出發前,我的一位朋友已經和這裡的大喇嘛打好招呼了,讓他安排人帶我拍一些蓮師法會以及寺廟裡建築的照片。因為今天是法會的第 5 天,早上 7 點半他們就要進入經堂開始做法會,所以,我必須在 7 點趕到寺裡。 一大早,離約定時間還有 10 分鐘,昨晚約好的的士司機鄧和平就給我打電話確定是否需要趕過來 ...


(7 月 28 日 梵音繞經堂 五彩築壇城)

今天我要在當卡寺待一天,出發前,我的一位朋友已經和這裡的大喇嘛打好招呼了,讓他安排人帶我拍一些蓮師法會以及寺廟裡建築的照片。因為今天是法會的第 5 天,早上 7 點半他們就要進入經堂開始做法會,所以,我必須在 7 點趕到寺裡。

一大早,離約定時間還有 10 分鐘,昨晚約好的的士司機鄧和平就給我打電話確定是否需要趕過來,昨晚約他的時候他還猶豫了好一會兒,真沒想到他是個責任心很強的人呢!確定好後,稍微收拾了一下就到樓下等他,他的車也很准時地過來了。

當卡寺位於青海省玉樹州藏族自治區首府結古境內東面約十公裡處,倚山而建,氣勢非凡,莊嚴神聖。

沿著平整的水泥路,我很快就到了位於山腰上的當卡寺,寺裡大經堂前為了做法會活動搭起了很大的帳篷,帳篷下幾個小阿喀笑著看我,我問他們才旺喇嘛住哪裡,雖然他們不會說漢語,但明顯是聽得懂的,其中兩個很熱情地給我領路,到了才旺喇嘛家,他們弓著身向裡問候了一聲,聽了回應才掀開門簾請我進去。

才旺喇嘛大約三四十歲,和老母親住在一起。一見我就很親切地招呼我進客廳坐下,他兩室一廳的家裡陳設樸素,客廳靠窗的長椅邊放了不少藏文經書,茶幾上放著撒子糖果等一些小食。他先給我倒上一杯酥油茶,然後告訴我因為他今天要參加法會,所以等會讓寺裡的大管家帶我參觀寺院。我連忙點頭,說在他們這麼忙的時候來打擾真是很不好意思。

聊了一會之後,聽到一聲鐘響,應該是做早課的時間了,才旺喇嘛把我帶到大管家家裡,大管家也非常親切,還從櫃子裡拿出風干肉給我吃,可惜剛才吃得飽了,實在撐不下去。因為我對當卡寺並不是很了解,所以,大管家給我先看了寺裡拍的宣傳錄像,再簡單講了一些寺裡的情況,算是給我掃盲了。

當卡寺是第一世的都穆曲傑巴查道代受其上師杜松欽巴的囑咐,至康地結熱山區的噶松嘎母山洞修行建造寺院。由第一世都穆曲傑仁波切創建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在 1958 年至文革期間,當卡寺被嚴重破壞,寺院房舍全毀。在 1981 年時,第十八世都穆曲傑仁波切也就是現在寺裡的活佛親自帶領喇嘛們重新修建。

現在寺裡舉行的是每年藏歷六月都會舉行的蓮師法會,主修蓮師法七天,聽到大管家說 30 日寺裡的喇嘛們才會跳蓮師八變的金剛舞我實在後悔自己為什麼定了 31 日回廣州的機票……之前在藏博就曾聽說能參加金剛舞法會,功德無量,等同持誦蓮師心咒十萬遍。這麼個絕好的積功德又能拍好片的機會就從眼前溜走了,不過,沒有遺憾就沒有再來的動力,希望下回再來時能補足這個遺憾吧!

我跟著大管家走進了華麗的正殿大經堂,經堂四壁和天花上都繪制了精美的壁畫,色彩絢麗的密宗繪畫完全不像某些寺院裡那樣遮遮掩掩,而是大大方方任人參觀。

都穆曲傑仁波切活佛坐在正中最靠蓮花生大師像的高台上講經,其他喇嘛不時齊聲頌念。每一小節經文念完,坐在中間的喇嘛們就敲響豎在左手邊有著龍紋浮雕的綠色大鼓,後排的喇嘛則吹響裝飾華麗的長號和喇叭,因為聽不懂,所以總覺得經堂裡洋溢著一種神秘肅穆的氛圍。



(蓮師法會)

我注意到每位喇嘛的身前放著一匝長條形的藏語經文,記得在省博的時候薛美人介紹過,這些經文都是手工木版印刷的。這裡很多寺院都有印經院,有的工匠為了長時間保存經文,在紙漿中加入狼毒(甘遂)草汁防腐。看著這些經卷我不禁問大管家這些經紙是否也有著毒性呢?大管家笑著說,只有一些用於保存的經文和文檔才加狼毒,一般的經卷都是沒有放狼毒草汁的。

除了正殿,從側門還可進入一間配殿,殿的正中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像,左右還供奉著蓮花生、瑪爾巴、岡波巴、彌勒日巴等噶舉派始祖的造像,佛像均為鎏金彩繪泥塑,面目栩栩如生,手持各種法器,身覆刺繡精美的錦緞袈裟,佛光和蓮枝等背景為彩陶鑄造,色彩鮮艷,工藝繁復,精美異常。偏殿的四周鑲嵌了千佛龕,每個小佛龕裡都供奉著一尊鎏金小佛。佛像的對面閣樓的佛壇上供奉著像征“三寶”中僧的八座佛塔。配殿裡還有淨水、飲水、香華、燒香、燈明、塗香、水果、樂器這八供來進行供養。

在偏殿的房間裡,管家小心翼翼地捧出了寺裡的寶貝——一石頭自然顯生的白財神,據說是活佛的弟子契美竹貝旺布在參訪江多特聖地時得到的。這尊財神很重,造型麼,我覺得很抽像,仔細看看有點像密宗的雙修造像。

我們出了正殿又去拍攝了一些佛堂,有供奉供養人捐造的菩薩的,也有供奉 18 位仁波切活佛的。我們一間間殿堂走過,看著寺裡精美的造像和唐卡,讓人不能不驚嘆工匠和畫師們的耐心和虔誠,他們的作品能讓完全不懂藏文和藏語的人能看懂和聽懂一部分藏傳佛陀的故事以及藏傳佛法的教義,並有了探詢更多的欲望。可以說這些藝術品在佛教的傳播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在大管家屋裡簡單吃過中飯後,大管家帶我來到一個簡陋的小屋子,裡面彌漫著濃濃的酥油味,房內唯一的桌子上擺著兩排法器形狀色彩鮮艷的酥油花,對門的窗下坐了兩個喇嘛,正在低頭做著什麼,看見我們走進來,都抬頭看著我們,其中一個我早上在大管家屋裡見過,當時他手裡拿著一面手鼓大小的鎏金銀盤。現在這面銀盤正放在一張方凳上,天!銀盤上面居然是即將制作完成的壇城!沒想到我能親眼看到彩沙壇城的制作啊!真是激動萬分!(壇城梵文叫作曼荼羅,在古代印度,原指國家的領土和祭祀的祭壇。但是現在一般而言,它是藏傳佛教密宗的一種儀式,通過彩沙繪成佛菩薩等尊像,或種子字、三昧耶形等,依一定方式加以配列的圖樣。具體的說壇城就是一個想像中的宮殿,如果把它稱為畫的話,它就是在平台上或正方形織物上的圓形繪畫,多數壇城是用七彩的沙子或岩石粉末、谷物這些非永久的材料用手捻撒而成,過程有嚴格的規定和細節要求,結構、位置、長度、名字等關鍵的地方絕不能搞錯,一般都是由經過訓練的僧人執行,在法會儀式結束後,壇城會被毀壞,這些沙會被打掃干淨並且倒進附近的溪流或河裡,這一創作過程也契合了曼荼羅存在的意義。漫長的創作,成功後短暫的喜悅,然後是毫不猶豫的“毀滅”。這就是所謂成、住、壞、空的道理。從漫長的付出和堅持,到短暫的收獲,再到最後空無一物的坦然。昭示佛之事業始於一無所有,而能建立具足莊嚴之壇城,進而展開化渡之力用,終究還歸一無所得。)

這裡沙壇城的制作過程和其他地方有小小不同,屋子裡開著窗,陽光大量透進屋內,只有那位我見過的喇嘛用手捏著六色彩沙仔細地按鉛筆繪制的紙稿樣式灑在銀盤光滑面那方寸之地上,最後用一頭尖的小木棍勾出周圍的曲線,還有一位喇嘛只是在一旁觀看。時間如沙粒灑落般輕輕流走,但在這安靜的午後,看著一件藝術品從無到有慢慢形成,又有誰會在意時間的流逝。

完成後的沙壇城色彩過渡自然,整體造型精致,鮮艷而有立體感。我想到後天法會結束這漂亮的沙壇城就會被毀去,雖然知道不應該,但還是有著淡淡的遺憾,終究我是個俗人,還看不破這世間得失。



(沙壇城)

看完沙壇城後,大管家帶我去了一個舊經堂,這是仁波切活佛為了重建被毀壞的寺院,親自帶領僧眾遠至蘇曼鄉(玉樹產木材的地方)購買木材。一路費盡波折運到山下,然後全靠人力搬運上山,再徒手修建的第一座經堂。經堂雖小,但在寺裡僧眾心中意義非凡,現在雖然已經不常用了,但還是維護得很好。

當卡寺的閉關所很是神秘,平常是不讓人進入的,我隨著護關喇嘛登上木制樓梯,樓梯頂上掛滿了辟邪動物,有犛牛、狼、藏獒等等,仰視的角度讓人感覺這些動物標本無比龐大。閉關所裡天花以及四周佛壇上都是佛像,地上是色彩鮮艷的藏毯,最引人注目的是這裡存放了大量的面具,應該是法會時跳金剛舞時使用。幾位閉關喇嘛正在修行,據說他們在閉關其間,有護關喇嘛專門為其代辦各項事宜,一旦進入關房後,無論發生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就算生病也只能請醫生進入閉關所診治。當閉關結束時,閉關喇嘛會穿著白袍在藏歷正月密勒日巴法會(正月十四日)與全寺僧眾齊聚經堂共修密勒日巴上師相應法和巴查道代上師相應法及密勒日巴上師證道歌一晝夜。到了十五日清晨五點,閉關喇嘛們將白袍浸水穿在身上,在約為零下 20 度左右的氣溫下開始繞寺約一個半小時,以示其閉關的成就……我聽著都感覺寒氣直冒,從醫學角度講,一個兩三年足不出戶,幾乎不進行運動的人,要突然接受這種被凍成冰人的極限考驗,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在這裡,成功的大有人在,光是我認識的大管家就已經完成了一次閉關,而才旺喇嘛已經完成了大圓滿閉關和大手印閉關兩次閉關。只有完成閉關的修行者才能稱為喇嘛。

之後我們還去了寺裡的天葬台,其實這裡綠草茵茵並不恐怖,周圍也打掃得很干淨,沒有刀斧碎骨遍地的景像。天葬台有上中下三座,車禍、被殺等枉死者下台葬之,病歿及普通人中台葬之,僧人及九十歲以上高壽者上台葬之。最高的天葬台上方有座不大的佛堂,據說死者的靈魂在去應去的地方之前會在這裡停留一段時間,佛堂裡供奉的都是亡靈身後會見到的眾神繪像,和其他經堂不同的是,這裡只有少本分神像是寂靜相顯得慈眉善目,其余大部分都為忿怒相看起來面目猙獰。神像采用平面浮雕彩繪泥塑,似畫非畫,立體感非常強烈。

拍完天葬台,已經下午 2 點多了,大管家為我引見了他們的佛爺——仁波切活佛。這是我第一次見活佛,其實還是有些緊張的,不過好在功課做得足夠,大管家又一路指點,所以也沒有什麼失禮的地方,我給活佛獻了哈達再低頭讓活佛把哈達掛回我的頸間,活佛的漢語說得很好,人也很和藹,因為他是我朋友的上師,又多次來過廣州和香港,所以我們聊了一會,臨告辭的時候他告訴我以後來玉樹可以和其他弟子一樣直接住在寺裡,不用去賓館住宿了。

因為寺裡沒有電腦,見完活佛我就去了大管家二哥家裡把相片倒給他,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句,整個玉樹的電腦超市幾乎找不到一片正品的儲存設備,無論是 SD 卡還是 U 盤,基本都是仿品。就像大管家臨時買的這個 U 盤一樣,正面標 4G ,反面標 2G ,讓人欣慰的是在電腦裡能用的空間是 4G ,標稱 USB2.0 ,實際是 USB1.0 的傳輸速度,奇慢無比。電腦在傳輸過程中停了一次電,然後 U 盤裡已經傳好的數據全部清零……囧

雖然這裡的電腦耗材不好,但人可是非常好,我們到大管家二哥家時,他哥不在家,正在放暑假的侄女非常熱情把我迎進她家小院,水果、酸奶零食一樣都沒拉下地招呼我。後來他二哥和嫂子下班回來,我終於明白為啥大管家漢語說得這麼好了,原來他們家看電視都是看漢語頻道。呵……呵……開玩笑的 ~ 大管家學漢語那時家裡還沒電視呢 ~ 拷完相片後又和這熱情的一家人聊了好一陣子,然後大管家的二哥和嫂子開著他們去年買的新車送我回賓館。



(9 月 29 日 佛雲聚當卡 信徒會經院 )

今早為了拍當卡寺全景,昨晚約好鄧師傅 7 點在賓館門口等我,他很准時地把我送到當卡寺對面的山上,當汽車開過一座木橋的時候,看著那單薄的橋面和底下湍急的通天河水,我都為他捏了把冷汗,但他居然完全不在乎地過去了。後來大管家來接我的時候,他的小面的都不敢過這木橋……

我繞著山間小道,爬上半山腰。支好三角架,裝好相機坐在草地上等著光線照上寺裡。早晨的空氣真好,空曠的坡地上只有我一人,一些可愛的小犛牛在山坡上悠閑地啃著草,山下梯田邊不時有戴勝和紅嘴鴉飛過,溫暖的陽光緩緩地從東方升起,為周圍起伏的山巒鍍上一層金色,我悠閑地拿著微距拍著身邊的漂亮小花打發時間。

因為當卡寺處於兩山夾角向內凹陷的位置,所以光線照上寺廟金頂的時候已經是 8 點半了。 9 點多的時候,原本團塊狀的雲朵漸漸向當卡寺後山聚攏,邊緣的雲層漸薄漸消,變得如絲如縷,從我這個角度看過去,猶如沐浴在晨光中的當卡寺佛光散放,真是可遇不可求的“佛光雲”呢!我趕快按下快門留住這神奇的景像。

下山後我把剛拍的照片給大管家看,他也嘖嘖稱奇。因為昨天還有佛學院沒拍,所以我坐著他的小面的又來到寺裡。

從外觀上看佛學院是僅次於大經堂的建築,大殿的朱紅色大門上鑲嵌著華麗的手工銅鑄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對雙龍聚首門環,龍眼龍鬃龍鱗纖毫必現,曲線流暢,足以說明鑄造工匠的高超工藝水平。大殿正中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左右分別是文殊菩薩和強巴佛,四壁全是色彩繽紛的佛教故事壁畫,連大殿的紅漆大柱上都繪制著優美的藏族紋飾。不是親眼看到真是難以想像這個性格豪爽的民族會制作出這些精細繁復的藝術品。

我們來到佛學院的時候,學生們正整齊地坐在大殿裡,兩位身披黃色袈裟的喇嘛正在講經,聽大管家說其中較年輕的那位是位活佛。因為並不是所有活佛天生就是喇嘛,他們要做上師也是要經過嚴格的修行和學習的,這位這麼年輕就能教授弟子,實在是讓人佩服。

在課間休息的時候,正好有一對藏族老夫妻來寺裡請求年輕的活佛給他們灌頂,他們謙恭的俯跪在活佛面前,鄭重地接受灌頂水,然後弓身倒退出大殿。大管家送我下山的時候見到他們正往山下走,就停車讓一直合十感謝著的他們上了車,通過大管家我才了解到為示虔誠夫妻倆是從州裡走過來的,這也讓我再次感受到了佛教在藏族人民心中崇高的地位。



(灌頂)

中午回到鎮上,在大管家的大姐家裡幫他們拍了全家福,然後在他家蹭了中飯,讓我吃驚的是大管家的老母親居然能聽懂漢語,而且簡單交流沒問題。下午,我回賓館把攝影器材放下就去長途客運站買了明天最早一班回西寧的長途汽車票。然後就是漫無目的地在只有兩條主干道的鎮上閑逛。

*躍進花海踏入清涼*——行游青海(一)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251020.html

*躍進花海踏入清涼*——行游青海(二)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251024.html

*躍進花海踏入清涼*——行游青海(三)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251030.html

*躍進花海踏入清涼*——行游青海(四)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251036.html

*躍進花海踏入清涼*——行游青海(五)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251039.html

*躍進花海踏入清涼*——行游青海(六)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251129.html

*躍進花海踏入清涼*——行游青海(七)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251131.html

*躍進花海踏入清涼*——行游青海(八)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251135.html


精選遊記: 西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