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照片請至:http://***/s/articlelist_1265083230_0_1.html
十年前,去過一次麗江,公款,跟著導游,住著當時最好的酒店,就在大水車對面,因為在玉龍雪山上,要風度不要溫度,結果重感冒一場,晚上在酒店裡睡了個天昏地暗......那就是我的麗江之旅,沒有住過情調客棧,沒有泡過燈紅酒綠的吧,甚至沒有吃過納西美食,麗江旅游的幾大傻行為,倒是干了不少。當然不如意,可是後來,始終沒有太提得起勁兒來真正體驗一次麗江,大概因為世界太大了,而我太貪心了,總是不很願意走重復的路。就這樣蹉跎中,麗江漸漸名聲越來越大,我便耳聞著她從一個清純少女漸漸變成了如今的嫵媚酒吧女。
現在背包客們提起麗江來,要麼帶著輕蔑,要麼透著曖昧,他們來到這個古鎮,或者希望尋找一場傳說中的艷遇,或者希望為脆弱的心靈療傷,——天知道哪裡有那麼多艷可遇,哪裡有那麼多傷可受。於是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被栽到了麗江頭上,結果麗江不堪重負,而最初為麗江加負的人們開始怪罪她的商業化。
所以我這個神經大條的人,第二次游麗江,一開始就給自己做好了心理建設,我,絕不夢想那些“酸味兒的饅頭”,本來就是十丈紅塵,何必強求方寸淨土。不過,愛好標榜淨土的還是大有人在,比如大名鼎鼎的“納西淨地”,比如小有名氣的“紅塵淨土”,再比如號稱“塵·外”的情調小店。
我們在麗江的第一件事,就是背著大包到處尋找今晚的下榻之所。麗江的客棧不是太少啊,實在是太多,各家各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獅子山上的“憶棧”賣的是居高臨下的風度,青石橋邊的“在路上”則吆喝著“黃河之水天上來”(當然,其實只是清清的小溪水),藏在深巷裡的“梅府”既不靠山也不臨水,但是她家有著可以看星星的透明天窗,而那個很多人推崇的“自由生活驛站”,據說有著麗江客棧們少有的大大的庭院。我們背著行囊,行走在麗江的大街小巷間,不時爬坡上坎,麗江正午的太陽毒啊,曬得我頭暈眼花,選擇太多了,原來真的可以降低幸福的指數。

(麗江1)
但是,我也必須要誠實地承認,相比販賣千篇一律旅游商品的平庸小店來說,麗江的客棧倒是各具風韻,可以說是麗江的一大景觀。我這個人喜歡鑽研睡覺的地方,想當初在三亞,僅僅是逛遍亞龍灣所有的五星級酒店,就花了我一整天時間。麗江的客棧都富有情調,至少也有一個情調小院,情調這個東西,在麗江,就是必殺技,好像比干淨整潔便宜安全等等都要重要。情調的其中一個要素,就是養一只狗,或者一只貓,所以在麗江,你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貓貓狗狗們,它們都有一個酷酷的名字,比如有只巨大的古牧,眼睛完全被淹沒於長發垂髫中,大號“披頭士”,不由讓人肅然起敬呀。想起行前研究攻略,有個朋友發帖尋找客棧,唯一的條件就是,不要養狗也不要養貓。現在看來,這個條件看樣子很難達成呵,我暗暗竊喜,幸虧本人現在不怕貓也不怎麼怕狗了。
直奔客棧而去,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這使我們直覺性地避開了人頭攢動的四方街和酒吧路,一個勁兒地就往彎彎繞的小巷窄弄裡鑽。雖然不是大研古城最美的景觀,卻偏生還原了幾分早年間曾經有過的安寧與幽雅。我說嘛,我從來不相信所有的一切都會被商業占有,再輝煌的舞台也有幽暗的後台角落。今年早間那個因為取消五一黃金周而人潮爆滿的春節,我去了熱門中的熱門的鼓浪嶼,即使是那樣每天有無數帽子黨光臨的小島,有心的人們還是可以尋找到人跡罕至的老街和空無人煙的老宅。真的,世界如此之大,哪裡是可以被占領殆盡的,麗江跟鼓浪嶼一樣,說大不大,說小可也是不小的。而更特別的,其實是那種交界的所在,進一步則投入十丈紅塵,退一步可縮回方寸淨地,正好滿足我們這種對世俗和清淨都欲拒還迎的人類。

(麗江2)
我們最後選擇的一家客棧叫做“玩笑”,也真的像一個玩笑,店主人在大門口放了一塊黑板,上書“院子很美,陽光很好,進來看看又不耽誤什麼......”。enyaya看了就嘀咕,“怎麼說‘院子很差,陽光很好’?差到什麼樣啊?”原來這家伙眼神才叫差,一個“美”字一個“差”字戴了同一頂帽子,就認成了同一個人。因為這個笑話,我們鑽進了這個“玩笑”,內裡也算別有洞天,果然是“院子很美”,臨著水,低矮的椅塌與窗欞,泡一盞普洱茶,可作親水之談,陽光當然也很好,麗江從不缺少陽光。
客棧主人是個剛剛畢業的中戲女生,泡茶給我們喝,一聊上才知道,原來也是成都老鄉。enyaya在北京讀書,跟她聊起了南鑼鼓巷、後海、“蓬蒿”,而我在成都,自然就聊起了錦裡那個“山寨版的麗江”。中戲女生說她過來了半年,之前是來旅行,喜歡上了,就盤下了這個客棧,這個套路好像是很多麗江外來戶的共同故事吧。她說她曾在開一間客棧還是開一家酒吧之間猶豫,我說還是開客棧好,至少安靜而樸素,酒吧太鬧心了,而且很曖昧。
人說不泡酒吧就不算來過麗江。可我還是沒有去泡,我覺得我是一個咖啡館氣質的女人,我喜歡在下午的陽光下坐在臨水的柔軟沙發中,小口地啜飲咖啡,看看書,發發呆,或者睡睡覺,很小資,很優雅,因為我感覺,裝優雅可比裝性感容易多啦。酒吧那種需要性感夢想艷遇的地方,我還是有點膽怯的呀。其實也是泡過的,陽朔西街,那種紙醉金迷,談不上討厭也算不上喜歡。印像最深的還是當年在“慕尼黑1860”看世界杯,白襯衫的克林斯曼干掉了牛皮哄哄的巴西,那時足球的熱血完全壓倒了曖昧的眼神,呵呵。
小眯了一會兒,差點睡著,醒過來,忽然想起還沒有給那個號稱麗江最美的石橋和水灣拍一張照,還沒有登上獅子山去看看古城的全貌,心裡又躁動起來。我還是一個很難完全閑下來的人,那時在“花時間”,Miki都說了“時間是用來浪費的”,可我還是把一泡功夫茶喝得上躥下跳的。
找到了石橋,終於明白當初在天涯上看到的那張美圖裡,倒影原來是這麼出來的。可是我們實在沒有那位老兄的耐心,為了一汪無風的平靜水面,硬是在橋拱下蹲守了兩個小時,我們只是隨緣罷了,風一直吹,吹皺一池春水,干卿底事啊,其實波紋粼粼下的倒影,也是很美的呢。

(麗江3)
最後一道儀式性的程序,上獅子山。沒有買古維費,木府和萬卷樓是進不去了,幸而觀景台還是免費的。其時已是長日將盡,過客們在木欄前舉頭望漫天晚霞,低頭攬古城全貌,涼風習習,心情輕松,擺個POSE,宣告:麗江,我來了,我很快要走了......
腳下的古城燈光已經次第亮起,不過不如我想像中的璀璨。還是蹴進了酒吧街,這裡倒是不負眾望的游人如織,酒吧如麻,隔著一條小水渠,“千裡走單騎”稱霸左岸,“一米陽光”雄踞右岸,都掛著曖昧的紅燈籠,好像打擂台,不知道這兩家是否已經榮登了麗江酒吧行業的寡頭交椅?我們走在中間,左耳朵勁歌勁舞,右耳朵胖金哥胖金妹情意綿綿,酒瓶林立,人聲鼎沸,氣氛不是一般的HIGH啊。有納西姐姐在售賣河燈,有長相清純的少女在放河燈,默立岸邊,許了很久的願,我卻想,這樣喧鬧的吧裡吧外,河神能不能聽見少女的願望啊?
幸虧繁華再長也有走到盡頭的時候。拐出“千裡走單騎”和“一米陽光”的地盤,空氣好像一下子清冽了不少,仿佛忽然有什麼感應,抬頭望見今晚的月亮,竟然很圓,好像正在俯瞰著這塵世中的紅男綠女,很溫柔很寬容的樣子,孩子們啊,你們就鬧吧,青春無罪,折騰無罪。

(麗江4)
清晨出門,中戲女生還沒起床,麗江的客棧就是這點好,走便走了,沒人來查房什麼的,很家常的感覺。巷子裡一如意料中的安詳,再精雕細琢的女人也有洗淨鉛華的時候,就是現在了,走在泛著輕光仿佛水流衝刷過的石板路上,耳畔終於響起了白天人聲遮蓋下的潺潺流水聲,很慵懶又很神清氣爽,滿神奇的感覺。
店鋪尚未開張,找到一家“成都小吃”已經開門營業,開口問老板,“抄手有沒有”,這便知道是老鄉了,雙流的,跟中戲女生一樣,因為旅游愛上了這裡(或者你可以直白地說,看中了這裡的商機),就留下來了。在這個早晨從中午開始的麗江,連向來以悠閑出名的成都人都成了勤勞一族,麗江,不是一般的紅塵顛倒呢。說來滑稽,我在麗江接觸的三個人,阿拉丁的前台靜MM,中戲女生,成都小吃的老板,竟然都是四川人,人家說雲南是四川的後花園,還真有幾分道理。不過,我想,我還是不可能成為麗江的一個小老板,在麗江,我更願意成為一名過客,讓她成為我生命中的一個精彩小站,然後回到我自己的城市和老家。有個瑞士人說過,幸福也許就是“不想換一份工作,不想換一個城市,不想改變很多”,聽起來好像挺死水的,但是瑞士人的幸福指數一向很高,這麼說來,我,此刻也算是過著幸福的生活啦。

(麗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