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和老公曾一起去過三亞,但今年國慶故地重游,主要是為了讓最遠也沒出過市的2歲半女兒,能夠有一次出遠門的經歷,所以自然跟2006年那次的情況完全不同了。網上關於帶小小孩出游的游記似乎很少,希望我這個游記能給准備帶寶寶旅游的爸爸媽媽一些幫助。
先來介紹我的具體游程。
**酒店**:個人認為亞龍灣的環境和酒店更適合小小孩,但考慮到女兒頭一次出遠門,飛機都要坐2小時40分鐘了,再坐40多分鐘車子到亞龍灣,不一定能吃得消,所以最終選擇了住在三亞灣的萬嘉戴斯,離機場大概10分鐘車程。
和我們以前住過的亞龍灣仙人掌和天域相比,萬嘉戴斯實在有點小。不過設備還算全,有兒童泳池(0.5米)、沙池、兒童游樂區。雖然都比較小,玩具也不多,但給2歲半的小孩玩,已經差不多了。酒店到沙灘只要穿過一條小馬路,而且沙灘和泳池在一個方向,進出挺方便的。
**游玩景點**:原本打算都在酒店裡泡著,但後來發現不現實,時間很難打發。所以,第一天上午,我們先去了旺豪超市,然後在附近的解放路步行街逛了一下(附近有個電子游樂中心,女兒終於坐上了每天都要坐的搖搖車),最後在kfc吃中飯,女兒在裡面玩。
第二天,去了亞龍灣。坐了半潛玻璃船,3個人550元,看了大概10分鐘不到的魚。國慶期間人多得一塌糊塗,排隊累,天氣熱,女兒煩躁得哭了好幾趟。後來在沙灘上玩了一會兒,全身被海水浸濕,衝淡排了好久的隊。本來想在亞龍灣百花谷吃中飯,但時間耽擱得太多,女兒已經昏昏欲睡,只好不吃就打道回府。總體上,這一天的安排很失敗。
第三天,就那裡都沒去了,在酒店玩。
**吃**:三亞灣吃飯挺不方便的。在酒店的中餐廳吃了三頓,每頓都要200多元。後來發現有個“藍色海岸美食街”,離酒店打的大概20元出頭,馬馬虎虎還算近,也有七八家店可選擇,有海鮮店,也有意式餐廳,就去吃了一頓。價格因為沒和其他地方比較,不知算不算實惠,反正比酒店是便宜多了。
**出行**:相比2006年時,三亞的出租車規範多了,基本都是打表,只有最後去機場時是議價的。
有一班“亞龍灣—大小洞天”的旅游車,在酒店後門口就能上車,旅游者主要去到的地方基本都囊括了,很方便。不過好像天黑後就沒末班車了。
帶這麼小的孩子旅游,真的非常非常辛苦。我和老公抱到最後,手酸得勺子都拿不穩。有一些心得,給爸爸媽媽參考:
**關於選酒店**:應該住兩個酒店。老在一個酒店裡玩,還是會厭倦的。換一個酒店,等於增加一個新景點,孩子能保持興奮。
個人覺得,只要小孩能坐車,還是應該住在亞龍灣。三亞灣從各個方面來講,都遜色許多,沙灘很窄,沙子很粗,海水也不是很干淨;酒店普遍都小,而且不像亞龍灣,可以從沙灘上一路走過去參觀各家酒店;整體環境也不如亞龍灣漂亮、寬敞,沙灘旁的綠地比較窄,植物也比較單調。
**關於坐飛機的不適反應**:主要是耳朵脹氣。除了起飛降落,飛行過程中不時都會有脹氣,所以如果一脹氣就吃東西,那不知要吃多少東西,而且容易引起小孩上火和不消化。我後來想了個辦法,我女兒吃糖吃得很慢,我就拿一柄棒棒糖,脹氣時給她舔幾口,不脹氣了就擱一邊。所以說,對付脹氣的食物,主要是為了產生唾沫、引起吞咽動作的,而不一定吃到肚子裡的。
**關於小孩的必備物品**:首要就是防曬霜,我買的是貝親的防曬霜和曬後保濕水。記得一定要帶潤膚露,游泳和暴曬後皮膚很干,一定要擦,不然小孩很癢。
其次,為了克服水土不服,我帶了益生菌和清火寶,每天都吃。還有為了應對大量出汗,我給小孩喝的是電解質飲料粉末泡的水(淘寶網上很多日本代購店有賣的)。
再次,就是玩具。貼貼紙書很實用,在飛機上拿出來玩也不占地方。還帶了一個巧虎的磁鐵拼圖組和廚師玩具組,也都是方便攜帶的。此外還帶了橡皮泥什麼的,但沒怎麼派上用場,其實需要玩玩具的時間並不是很多。
最後,衣服。三亞早晚溫差不大,晚上也沒什麼機會在室外吹風,倒不用很擔心。問題是三亞和我們本地,已經是夏天和秋天的區別了,需要防備的是上下飛機時的溫度轉換。衣服沒關系,帶一件長袖外套就行了;長褲穿脫不方便,我帶的是一雙長襪套,事實證明很實用。
暫時只想到這麼多,爸爸媽媽們有什麼想問的,就在評論裡盡管問我吧。

(萬嘉戴斯泳池一角)

(三亞灣的海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