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瓦格博山峰下的珍珠---雨崩村

作者: daihuilangg

導讀 (梅裡雪山) 咱們時常聽人說起一個地方風景如畫,山水似錦。於是懷著十二萬分的希冀前往,只每每被眼前的殘酷所打破。就如同一位貌醜的廣播員,那些地方是可聞不可見的。 但夢中的雨崩也無親見的雨崩美。 雨崩在梅裡雪山的腳下,須翻過一座山才能到得。這個夏天,終於實現去年沒有完成的畢業之旅,要不是在麗江自助游論壇的DIY經典活動版塊裡看到那麼多去過雨 ...


(梅裡雪山)

咱們時常聽人說起一個地方風景如畫,山水似錦。於是懷著十二萬分的希冀前往,只每每被眼前的殘酷所打破。就如同一位貌醜的廣播員,那些地方是可聞不可見的。

但夢中的雨崩也無親見的雨崩美。

雨崩在梅裡雪山的腳下,須翻過一座山才能到得。這個夏天,終於實現去年沒有完成的畢業之旅,要不是在麗江自助游論壇的DIY經典活動版塊裡看到那麼多去過雨崩回來的朋友發布的活動照片,去雨崩的心也沒那麼強烈,但還是畏懼那三天的徒步,猶豫著去梅裡雪山四天還是雨崩六天,然而,在電話給自由生活驛站定房間時,因為從論壇裡知道石頭之前經常帶隊走這個線路,順便咨詢了一下他,也正是因為和石頭的那一通電話,讓我豁然開朗,雨崩,才是我的目的地,讓我這趟雲南之旅沒有留下遺憾。

從西當開始徒步,一路上,碗大的杜鵑花開滿山道旁,紅的,黃的,白的,競妍爭芳,卻只落得個孤芳自賞,幸好有我們這些賞花人,寫她們入詩歌,賦她們以艷詞,他們便也有了生存的意義。這段杜鵑林已經讓人醉了五分,讓人飄然而不知前行了;而剛一翻過埡口,那雲雪相交的五六座山峰猛地並排兀立在眼前,灌了大家一個八分醉,開始胡思亂想起來了;只待有了些清醒,慢慢恍過神來,卻又不經意地瞥見了雨崩半間房屋的白茫屋頂。復而驚慌失措,只如懷揣小兔般偷偷地往前探,那藏族的山村也如一幅畫卷一樣極慢地展開在這山谷之中,雪山之下。直展到完全,恍惚的眼才頓開,耳才頓聰,酒亦全醒,心中有了波瀾,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腳也由探而走,由走而跑,一口氣奔下山坡,尋到客棧前的木樁前坐定,呆呆地賞著這幅天成的山水畫。而頃刻間沉澱的酒意復湧上來,只逼得人倒在木樁前傻乎乎地笑了。

想盡覽著眼前的美景不是?想讓這數日的每絲疲勞都能盡超所值不是?那麼,就帶上一壺青稞酒吧。可以走到溪邊的小山坡上躺著,也可以就著這木樁閑坐;可以靜無聲息地獨自享用,也可以約三五個初識的隊友同飲。但我覺得還是獨自一人的好,這般的夢就需一個人極度的自私欲,哪怕多一個人,也將奪去一半的心情,使人分心去對付這身邊的累贅,更別提那壺不多的青稞酒該何去何從了。

眼前的溪流是雨崩的生命,是左右兩座雪山的雪水生成,是雨崩人純潔心靈的來源!溪水千萬年地流,把自己藏於小密林中。浪漫的人聞聲而見形,聽了一曲《高山流水》,溪作伯來,我為子期;單純的人只讓這嘩嘩聲使盡殷勤;伺候好自己雙耳,便是極大的滿足了。雨崩分為上村和下村,中間是一座滿身肥綠的小山,做了一個自然的分界線,把兩村分了個清清楚楚。上村就在這溪流上游的山坡上。村後是一片草甸,草甸後便是原始森林。夏日裡草甸上飄滿飛絮,細細看去卻似是蒲公英,只是由樹梢上散飛開來,隨風而動。這還有一條小道,通到獨木橋前。而跨過橋往前走,翻過埡口,穿過一片森林,來到神女峰下的草地,逆溪而上,便到了溪的源頭冰湖了。雨崩下村則是在下游的草甸上。那兒滿地的牛馬豬羊,自由地吃草,自由地行走,頸上掛一塊鈴鐺,弄地草地上“叮當”滿滿,做了一個動物們的擊打樂。屋頂則都是木板疊成,木橋上再放上大石塊,雪白而美,就像幾朵梅花隨意散落在綠水上,繡了一塊春冬合一的梅花綠水圖,卻不見半點扭捏之態。下村後面也有一條小道,逆著溪的支流而上,兩邊也是一片森林。小道先是泥路,到了上坡的路段則變為石階石路了。走過半途中的一個小驛站,再往雪峰處走,爬上幾塊億萬年的神石,就見一條白練從雪峰上直掛下來,這便是雨崩人神的崇拜——神瀑。

假如找不到小道的入口,便問這村裡的老人吧。這些老婆婆終日無事,下雨時就坐在屋檐下的木凳上,晴日裡就坐到溪前的草地上,手裡永遠搖著似與自己同年代的轉經筒,像是一部幾十年前的黑膠電影。她也聽不懂別的話,若你問她神瀑怎走,只需打個手勢,她便手指著雪山的方向,嘴裡呢喃兩句,便算又幫了一位苦行者了,而自己的生命也似乎變成了在此指導行人前往神瀑朝聖的使者了。

這裡微雨的日子並不難尋,揀一個,往山裡去覓這神瀑吧。這村民鋪就的林間小道,在這雨天更似專為人而設。只顧向前,甭管這清溪,亂石,玉樹,瑤草;也甭管路邊的牛馬如何地抬頭看,又如何地低頭吃草;甭管這雨是打在石縫間,松苔上,泥土中,心坎裡;更甭管風敲竹韻聲,水擊石亂響,雨落泥生芳。直到終於攀上神瀑前的那塊神石,直楞楞地喘氣,氣定神閑時,再回頭望:山谷載著溪流與山道綿延千裡,直入雲天。近處煙雨朦朧,絮滿山谷,兩邊的青山把這雨霧裹了個嚴實;遠處卻是一片霽靄霏微,山川與雲空被太陽照得發暖;而耳邊響著神瀑亙古不滅的祁福聲。彷佛這時候我便是這一切的唯一領略者,無人與我搶這成仙般的感動。在瀑下石頭圈中順時針繞上三匝吧。傳說虔誠與勇敢之人都會受到神瀑的賜福,淋得福水滿身,好運滿年的。可愛的是,起先還半誠半疑地在神瀑下走他一圈,但只繞了一百八十度,寒意就逼得我誠意盡失,立馬敲響退堂鼓,直直往山下走,尋那有著爐火暖身的驛站了。好容易到得驛站,卻發現爐火卻早已熄滅,只剩我在此哆嗦,無奈一路地下坡去來。從一片煙虛柳綠走到草色霽光中,越行越明,竟不曾想到路的盡頭暗設了一段極難行的上坡。哈!我的懲罰被安在了這裡。其實這上坡本不難行,可之前的路途已經讓腿腳品足了辛勞,現在面對這樣的上坡卻不甚尷尬。無妨!不見三五個姑娘在那邊坐地嗎?只收起羞心,在她們邊上揀塊地兒坐下,看一些肥林翠綠,聽一些流水潺媛,講一些閑言碎語,等有了些氣力,便起身告別,一口氣登上坡去。再往客棧廚房覓一頓美食——酥油茶和糌粑——這是藏民們所愛,是極補充你體力的。第二天的行程不用多想,先把這天的疲勞化作清夢,散入這山谷與溪流中隨風隨水飄走。

不等太陽照徹山上的積雪,又得起來赴另一個美麗的約會了。有趣的是,才剛一起步,眼前就是一條三十余米的泥濘路。更有意思的是,當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地尋找著腳點時,身後幾個當地人卻“噌噌噌”,似蜻蜓點水般一閃而過,早在前面的草地上回頭看了。嗨!還楞著做甚,趕緊跟上他們,不然前面的那片森林會讓人不知南北的;千萬別忘了帶上巧克力,不然他們依然會把你遠遠地拋在身後的。去冰湖的路在此便預兆難行,到處是泥濘。假若身心放不開,不去享受這一路的美景,而盡盯著腳下的泥路,那麼不僅光耗時光,也增了不少無謂的煩惱。在城市中的那些外衣在這裡也盡可剝去,做回一個真我。只一路上飲些山澗清泉,吃些巧克力。翻過埡口,再走過溪上的木橋,便到了一片小樹林中。順著腳下的羊腸小泥道一直向前走,賞些古木參天,夏光照林。這的樹木極富人情味的:樹與樹之間都隔著三五米,其間便有了這條小道,生怕人行不明白;五六十米高的大樹枝葉卻不多,都是一條條直直地往上衝,只讓陽光撲入林中,生怕人看不分明。出了這片林子,是一片開闊的草地。上面是剛起不久的幾間木屋,幾個小伙兒正在那邊玩耍。沿溪而上,到了盡頭,就是冰湖了。站在這裡,便可看到雪峰,仿佛伸手即得。於是高興起來,直想著自此可以輕松了。哈哈!別得意,“近在眼前,遠在天邊”的俗語在這裡是最好的驗證。前行的路有兩條:可以順著溪流邊的石堆而上,手腳並用;也可以鑽溪邊小林子中的狹窄小路。去光顧一下石堆子吧。之前走過的泥路還不能讓人感到厭倦嗎?在石堆子裡攀爬或行走,絕無樹木來阻擋那尋美的眼光;渴了喝上幾口冰爽的溪水;累了在大岩石上躺著靜思冥想。嘿!是否感受到一點旅途中的樂趣了?

攀上眼前的這塊大岩石,一泊小湖便兀地出現在面前。盡管是七月,卻是半湖的清涼半湖的冰涼。一米多厚的冰層足以讓人在上面放心行走,無意間給了我們一個夏日的避暑地。冰層最下面是密密的細沙狀的冰粉;中間卻是一根根似筷子形狀的冰條,一碰盡皆散開滑落去,伴以脆脆的“咣啷”聲;而最上頭是玉米粒般大小卻圓的冰粒——這是數日前冰雹的遺留了。湖邊擺著一座座到此一游的人們用石頭壘成的小塔,數目比神瀑邊上少得多,這不免又給了人幾分驕傲。爬上另一邊的石子山,登臨送目,竟得了個天藍白雲飄,日盈山谷秀。如果神瀑的山谷是曖昧,那麼冰湖的山谷便是清朗。在湖冰上看明綠亮白,聽風吟冰語,身心頓覺開朗清爽,只想在湖邊築一小屋,享她幾夜的寧靜。——真是得寸進尺了,全世界可沒幾人有我們這般愜意的苦旅了!

不過雨崩的夜的確值得整宿的廝守。這的天直到九點多才黑。憑闌凝望:已是銀盤高掛,冰鏡如霜;草色塗灰,山林浸墨。整個山谷只此飲酒賞夜處有孤燈一盞,惹得人思緒萬千,愁腸滿肚,只身化為一位與世隔絕,狂放不羈的詩人。待天黑到發藍,月羞冰山後,驀地抬頭:早已是滿天的晶瑩剔透,似嵌了無數的鑽石。那一條橫亙於頭上的不就是銀河!於是這滿腦的醉意頃刻間幻化升騰。人也早飛到了河邊,濯一回足,戲一回水,尋幾塊獨美的星石,坐一坐星岸,與牛郎織女相敘一回——這又是何等的痴想!

只道回到城市再不見如此美的天,所以不想從此間離去。我想就算在那片紛繁蕪雜中,在任何的艱苦困難中,我們都應該有一顆尋美的心。在十二點無人的夜裡抬頭望一望天,也能偶爾發現那瞬間劃過的星。只要我們的心靈始終保持一份純粹,無時無刻不在尋找,就是只做了個美夢也感到滿足,那麼那些悲傷的煩惱的痛苦的無聊的羞人的纏綿的記憶終將在醒後的晨光中蒸發飄散去,只留你唇邊那絲酥軟的微笑。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