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攻略

作者: 胖熊球球

導讀西藏旅游攻略 跟凱凱大嬸從西藏回來已經有些日子啦,因為小二黑要我寫個旅游攻略,所以思緒才不由得被拉回了在西藏的那段美麗日子。 先列一下所帶物品清單: 隨身用品:身份證、走活的護照(即出過境的護照,是用來代替通行證滴,去西藏的部分地區會用的上,如:珠峰),如果沒有就得提前辦好通行證啦,機票(萬一改簽好用),錢包、銀行卡、手機、相機(實 ...

西藏旅游攻略


跟凱凱大嬸從西藏回來已經有些日子啦,因為小二黑要我寫個旅游攻略,所以思緒才不由得被拉回了在西藏的那段美麗日子。

先列一下所帶物品清單:

隨身用品:身份證、走活的護照(即出過境的護照,是用來代替通行證滴,去西藏的部分地區會用的上,如:珠峰),如果沒有就得提前辦好通行證啦,機票(萬一改簽好用),錢包、銀行卡、手機、相機(實踐證明最好帶個專業點兒滴相機,沒有的MM也可以先借一個,因為那邊的景色實在是太美啦!如果用專業機拍,出來的簡直就是極品!)、(手機、相機的)充電器。包包嘛,帶個普通的背包,再帶個隨身裝貴重物品的小包就OK啦。

藥品:(高原安--當地藥店有賣)、板藍根--建議買一大包、PPA、(加合百服寧、芬必得---網友強烈推薦,治頭痛)、西洋參含片(可緩解高原反應)、感冒藥(平常自己在家吃哪種管用,就帶哪種好了)、無極膏(治蚊叮、蟲咬)、防暈車、暈船藥、紅霉素軟膏(西藏氣候干燥,為避免一早起床流鼻血,晚上睡覺前建議塗一點兒在鼻孔裡)。

日用品:睡袋(我去之前沒買,去了之後被蚊子、跳蚤好一個叮,且奇癢無比,還被我撓出了水泡,去當地醫院看醫生說我得的是“帶狀皰疹”,讓我每天喝板藍根衝劑治療,牛呀!),水杯、手電筒(有的地方住宿條件不是很好,半夜起床上廁所用)、毛巾、牙刷、牙膏、洗發精(袋裝)、沐浴液、肥皂(洗衣服用)、洗面奶、防曬霜(SPF60)--推薦上淘寶網買美國產水寶寶牌滴)、衛生紙、紙巾、濕巾、雨傘(有兩種用途:1、雨天遮雨; 2、野外上廁所,呵呵。。)、黑巧克力、牛肉干(可以在當地超市買犛牛肉干)、拖鞋(洗澡時穿)、登山鞋、羽絨服(或衝鋒衣)、長袖T恤衫、睡衣、圍巾、帽子、墨鏡(那邊日曬很強)

--- 大體上就是這些,其實很多東西可以到了拉薩再買,如登山用品,那邊到處都是,而且價格跟內地的差不多。MARK筆、膠棒、白紙(發帖子用),一毛錢的紙幣(進寺院添香火錢用,因為那邊不流通硬幣),鉛筆(願意帶的MM就帶上,這次去感覺那邊的小孩子簡直是在搶鉛筆,給他們,他們覺得是應該的;不給,反而是我們的不對啦),水果刀(切西瓜)、指甲刀、大一點兒的環保購物袋(用來裝MM們從八角街掏回來的寶貝,嘻嘻。。。)

准備出發前,要提前至少3天吃抗高原反應的藥。

青島沒有直飛拉薩的航線,一般從3個地方中轉(重慶、西安或成都),這次我們是從成都轉的,來回四飛,往返機票是4290元,真不便宜呀!出發之前我還出了點兒小狀況---扁桃體潰瘍啦!醫院的大夫說我這樣去了也會被抬回來,建議最好放棄,可把我給嚇壞啦,但出的是特價票,四千多塊錢呢!怎可輕易放棄呢,而且如果我不去,凱凱大嬸也去不成了,連累了人家,多內疚呀!後來堅持打了5天吊針,早晚各一針,最後硬著頭皮坐上了飛機。

8月22日 我跟凱凱大嬸興奮的坐上了從青島到成都的飛機,在飛機上我才敢告訴大嬸偶晚上睡覺打呼嚕,嘿嘿。。。這招夠狠啦吧!

到了成都機場順利轉機,傍晚時分就降落在拉薩貢嘎機場了。

一出機場看到機場大巴(25元/人),見有個大叔在車旁拉客,感覺像是青島多年前的小公共,不是很正規,一開始我倆不敢上,擔心被宰,嘻嘻。。。貢嘎是拉薩旁邊的一個縣,坐大巴從機場到拉薩市中心需要1小時20分鐘,路上景色很一般。

從大巴站出來,就可以看到布達拉宮啦(以下簡稱布宮)!給人的感覺很是雄偉,哈哈!(不過千萬不能激動,我家皇後說過到達後要保持心情平靜,不能激動,而且動作一定要慢,否則會有高原反應滴。在此大家要好好謝謝我家皇後,她真是個成功的“小白”,嘿嘿。。。),隨後我們花3塊錢兒(在拉薩市內坐三輪車一般就是2-5塊錢)坐到了我們提前訂好的“平措康桑青年旅館”(訂的是老樓,馬路斜對面有個新樓,早上吃早餐是在那裡,旅館地址:朵森格北路(青年路)48號,靠近四方購物廣場,訂房電話:0891-6915222-8112/6915048)。友情提示:房間一定要提前訂好,而且一定要在淘寶網上用支付寶付款才行,否則就算口頭訂好了,人家也不會給留房的,我家皇後就遇到過這種情況,很慘的。我們訂的是普通標間140元。

旅館的具體房型及價格查詢,請參照以下網址鏈接:

http://www.lhasahostel.com/

我們選擇平措的原因有二:1、我家皇後極力推薦,她簡直就像是這家旅館的拖兒!;

2、地理位置優越,出門左手邊是四方購物廣場,裡面有個大超市,買東西很方便,超市裡賣的“聖雪牌奶凍”也是皇後極力推薦滴。走之前,一定要去超市買“奇聖牌沙爹味的仔犛牛條”和“犛牛肉干”帶回去給親戚朋友吃,味道超贊滴!(而且買東西,人家還免費送環保購物袋呢)

右手邊是個大藥房,想買高原安、板藍根。。。應有盡有。

出門先左拐,再右拐直走就是布宮;出門先左拐再往左拐是八角街;

出門往右拐,直行,第一個丁字路口往左拐,是醫院,如果MM有高反或身體不適,可以去那兒看醫生。

平措的前台服務人員的態度很一般,那邊的人好像都是做的一錘子買賣,並不計較會有什麼回頭客,總之意識比內地人還是差了一些。選房的時候記得千萬別要314房間,因為下水道有異味,很臭!)登完記,我們就拎箱子往樓上爬,謹遵皇後囑咐我們滴:行動一定要慢,情緒不能激動,我倆絕對都乖乖地照做,嘿嘿。。。

友情提示:進了房間一定要先檢查一下房內的各種設備、設施是否齊備跟完好無損,如果有什麼不合適的,趕緊找人來修,或直接去前台換房間。

整理好行李,我們出門去買了高原安和碗面、水果(記住:在西藏一定不能吃得太飽,一般吃個6、7成飽就可以啦,否則會引起高反的)。那邊的水果和青菜味道都一般,還買了聖雪牌奶凍(超市大門口有的時候會有個大媽賣自己做的酸奶,用小竹筒裝的,真的超級好喝!)

隨後我們回旅館發了貼子,征集一起去“林芝線路”和“珠峰線”的驢友們一起拼車(據我家皇後說:平措是驢友發帖子最多的地方,其次才是東措、吉日和八朗學旅館,所以在這裡發,成功率會高些。)

8月23日一早起床去布宮側門約了第二天進布宮的門票(布宮的門票得提前一天預約滴,連進布宮參觀的時間也有限制(1小時以內),門票100元(偶跟凱凱大嬸蹭了個軍官證,只花了70元,哈哈。。。),不過之後的景點就沒這麼幸運了,除了巴松措學生證可以半價以外,其他的景點兒人家啥證也不認)

景點介紹: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時期。十七世紀五世達賴喇嘛時期重建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住息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主體建築分白宮和紅宮,主樓十三層,高115.7米,由寢宮、佛殿、靈塔殿、僧舍等組成。布達拉宮是歷世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是過去西藏地方統治者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從五世達賴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儀式均在此舉行,同時又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的地方。

宮內珍藏大量佛像、壁畫、經典等文物,這一民族文化藝術瑰寶,被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布達拉”譯為舟島,是梵語音譯,又譯作“普陀羅”或“普陀”,原指觀世音菩薩所居之島。布達拉宮俗稱“第二普陀山”。

布達拉宮海拔3700多米,占地總面積36萬余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3萬余平方米,主樓高117米,看似13層,實際9層。其中宮殿、靈塔殿、佛殿、經堂、僧舍、庭院等一應俱全,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宮殿式建築群。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有橫空出世,氣貫蒼穹之勢,堅實墩厚的花崗石牆體,松茸平展的白瑪草牆領,金碧輝煌的金頂,具有強烈裝飾效果的巨大鎏金寶瓶、幢和經幡,交相映輝,紅、白、黃三種色彩的鮮明對比,分部合築、層層套接的建築型體,都體現了藏族古建築迷人的特色。布達拉宮是藏式建築的傑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

公元631年(藏歷鐵兔年)布達拉宮由吐蕃松贊干布興建。當時修建的宮殿有999間,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間,後因雷擊和戰亂受嚴重破壞。1645年(藏歷木雞年),五世達賴喇嘛為鞏固政教合一的甘丹頗章地方政權,由第司索郎繞登主持,重建布達拉宮“白宮”及宮牆城門角樓等,並把政權機構由哲蚌寺遷來。1690年(藏歷鐵馬年),第司桑傑嘉措為五世達賴喇嘛修建靈塔,擴建了“紅宮”。1693年(藏歷水雞年)工程竣工。以後歷世達賴喇嘛增建了5個金頂和一些附屬建築。特別是1936年(藏歷火鼠年)十三世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建成後,形成了布達拉宮今日的規模。

拿到了第二天一早7點進布宮的小票,我們坐三輪去了大昭寺(門票85元)

景點介紹:大昭寺位於拉薩老城區的中心,距今已有1350年的歷史。傳說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贊干布曾在此湖邊向尺尊公主許諾,隨戒指所落之處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人湖內,湖面頓時遍布光網,光網之中顯現出一座九級白塔。於是,一場以千只白山羊馱土建寺的浩蕩工程開始了。大昭寺共修建了三年有余,因藏語中稱“山羊”為“惹”,稱“土”為“薩”,為了紀念白山羊的功績,佛殿最初名為“惹薩”,後改稱“祖拉康”(經堂),又稱“覺康”(佛堂),全稱為“惹薩噶喜墀囊祖拉康”,意即由山羊馱土而建的。“大昭”的名字據說與始於15世紀的“傳昭大法會”有關。 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並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式。經歷代多次整修、增拓,遂形成了如今占地25100余平方米的宏偉規模。

大昭寺不僅僅是一座供奉眾多佛像、聖物以使信徒們膜拜的殿堂,它還是佛教中關於宇宙的理想模式――壇城(曼陀羅)這一密宗義理立體而真實的再現。在大昭寺的正門人口處前面,有三根石柱。一根石柱上用漢藏兩種文字刻著公元823年簽訂的唐蕃會盟書。

大昭寺內有很多可以坐下慢慢欣賞風景的地方,給人的感覺比布宮要舒服。無聊的話,在裡面坐上一個下午,曬曬太陽,眯著眼欣賞一下周圍的風景,或是想想心事,都是很愜意的事情呀!大昭寺後門可以看到很多朝拜的人,感覺到宗教氣氛很濃,藏民的信仰十分虔誠。

從大昭寺出來就是八角街了,可以這麼說,八角街就是環繞大昭寺而建的。

8月24日

一大早爬起來,發現天空下起了小雨,我們倆撐著傘,還是很興奮地爬上了布宮的N級台階,進到裡面,隨便跟上哪個旅游團的導游,邊走邊聽.

感受到藏傳佛教的神秘,建議MM計劃來西藏之前先閱讀一下有關藏傳佛教的書籍,了解一下什麼是黃教、紅教、白教。。。及其起源等等。

跟著繞了一大圈,終於出來了,說實話,待在裡面的感覺有點兒壓抑。後門出來,看到了傳說中很有特色的“大茅房”,進去體驗了一下,果真是“強”,有恐高症的MM千萬別進去,裡面真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覺,哈哈。。。

從布宮出來,沒走多遠就會看見一個有點兒像山洞似的甜茶館,沒有門頭,要不是凱凱大嬸小眼聚光,還真是很容易被忽略呀,呵呵。。。在裡面喝茶的大都是當地的藏民,一進山洞就有股嗆鼻的酥油味兒,不過在裡面待時間長了就習慣了,我們在裡面喝了一暖瓶甜茶(酥油茶的味兒太大,實在是喝不慣),吃了藏面(面條感覺不是很勁道,估計跟當地的海拔有關)。

友情提示:在布宮前面的廣場上拍照,千萬別蹲下或坐下,武警哥哥會立馬上前來制止,因為擔心有心懷不軌的人把照片發到網上說是靜坐;還有隨身的包包什麼的,也不要放在地上,會被懷疑是炸彈,反正一切都得小心。

後來我們去了八角街上有名的“雪域餐廳”(大昭寺北側,訂座電話:0891-6364578),吃了我家皇後建議滴“酸奶蛋糕”,一級棒!還點了尼泊爾餐和涼拌犛牛肉,也很好吃呀!吃完後,就溜達到東措、八朗學和吉日旅館去發帖子。

下午終於找到了在吉日旅館院內的一家私人旅行拼車咨詢部,由一個叫“格桑”的當地人(0891-6321015/13989907355,此人態度很好,就是不干什麼實事兒)組織的“林芝三日游”,他只負責提供車輛和司機,路線由驢友們自己選,車型是豐田商務面包。跟我們一起拼車的還有內蒙古兩口子,武漢兩口子,外帶一個四川妹子,大家先一人交了700元的拼車費。

司機師傅叫“強巴”,看起來老實巴交的樣子,可後來發現也並非如此 (比如:出發之前說哪裡都能去的,可真上路了,又說哪裡有泥石流,他車的地盤低去不了啦什麼滴;又帶我們去吃了一只260元的石鍋雞!真是宰人呀!枉費我們看他老實,還主動包了他一日3餐的費用。事實證明不能讓他們牽著鼻子走,路線得大家事先商量好,吃飯、住宿的地方大家也最好自己挑。)

傍晚去附近的市場上買了點兒黃瓜、西紅柿。。的,帶了路上吃 J

8月25日 一早出發,第一站到達“米拉山口”(當時在下雪!哈哈!興奮呀!趕緊發彩信回來炫耀,嘿嘿。。。。)

第二站是“中流砥柱”,其實就是河裡面豎著一個大石頭,不過在流的這麼急的水中發現一塊屹立不倒的大石頭也算是奇觀了吧。

第三站是“魯朗林海”,大家看門票太貴,再加上天色已晚,就沒進去,只是看了看“林海”,真是很壯觀呢!

傍晚在鎮上吃了260元一只的石鍋雞,想想一只雞八個人分,大家怎麼能吃飽呀!其實整條街上都是吃石鍋雞的,MM可以自己下車找一家合適的,不要盲目聽從司機師傅的,估計他們是拿回扣的。

夜宿魯朗鎮的扎西崗村(原生態村),我們自己選了一家叫“平措”的家庭旅館(村裡幾乎全都是家庭旅館),按床位收費,一張床20元,主人是一對老年夫婦,電話:0894-5929740/手機13989045787)。

晚上發現被子上有很大的酥油味兒,而且好像有跳蚤,在我肚子上咬了4個大疙瘩,好癢呀,嗚嗚。。。。(這就是不自己帶睡袋的下場),人家凱凱大嬸就一點事兒沒有。

傍晚我們在村子裡散步,村子裡有個很壯觀的經幡鎮(經幡是藏民用來祈福的,據說風每刮起經幡一次,就相當於念了一次經),四周的景色很美。--這裡應該算是第四站了。

8月26日近中午到達了第五站--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渡口處,聽了前面的驢友介紹,我們選擇了中間那家飯店吃了“雅江魚”(200元一桌,魚是兩吃的,一盆酸菜魚;一盆沸騰魚,都很好吃!最起碼量大,比那只小石鍋雞強多啦!大家都吃的很飽),開飯店的人看起來很實在(這次是真的實在啦),因為吃完後,我們跟他租了他家的兩條漁船,出海溜了一圈,才200元一條船,比渡口大船的船票可要便宜多啦!大船好像是700元一位!哈哈。。。船家帶我們去看了雅魯藏布江跟尼洋河的交界處,還劃到一個孤島,讓大家上去拍照,島上的沙子很細,風景十分美麗!這一趟絕對是值啦!

第六站去了“巨柏園”(門票15元),其實不值呀,滿院子可看的就是一顆大柏樹,實在是沒什麼意思,建議後面的MM就放棄吧。

傍晚到達八一鎮,入住“林芝渡口國際青年旅舍”,電話:0894-5831567/ 13659591010,地址:八一鎮八一大街(人民保險公司對面),標間140元,不錯,最好也提前訂上房間,請參照以下網址:

http://vip10851.zhula.com/

8月27日 早上出發到了第七站“卡定天佛大瀑布”,門票20元,這兒可比那巨柏園15元的性價比高多啦,景色十分秀美,要不是看到四處懸掛的經幡,偶還真有點兒回到嶗山北九水的感覺呢!

景點介紹:卡定溝天佛瀑布位於西藏318國道拉薩至林芝段距八一鎮24公裡處,海拔2980米,地處雅魯藏布江支流尼洋河畔,氣候溫濕宜人,雨水充沛,森林茂密夏季最高氣溫28℃冬季最低氣溫零下6℃,冬暖夏涼濕避暑渡假的好地方。

林芝卡定溝瀑布屬花崗岩峽谷風貌,由於受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影響,峽谷兩側山高崖陡,疊嶂起伏,蒼松巨柏遍布山崖。藤竹布滿溝底,杜鵑等幾十種野花飄香,野草鋪地密不可入,左側山崖200多米落差的瀑布由天而降,更為神奇的是瀑布水中天然形成的一尊大佛時隱時現,天佛瀑布由此而此得名,更為奇特的是陡立的崖壁上天然形成了觀音、女神、男護法神、如來、喇嘛、神燈(酥油燈)神鷹以及"佛"字、六字真言等藏漢文字,等十多處佛教景觀,有如浮雕,有如卷畫,惟妙惟肖。(這些個石像絕對是要發揮人們豐富的想像力的,否則根本看不出來,偶跟凱凱大嬸進去一趟,也就是滑溜滑溜了眼珠子,說實話,什麼像我們也沒看出來,嘿嘿。。。。)

最後一站(也就是林芝線路的第八站)是“巴松措”(門票50元)。

藏語的“措”就是湖的意思,景色不錯,遠遠的可以看到湖中心的小島,島上還有個生殖器崇拜的寺院,很是特色;湖南岸一處小溪邊,還有一充滿神奇傳說的“求子洞”。傳說這個小洞曾被蓮花生大師加持過,來此求子甚為靈驗。哦,還發現一個天葬台(藏族有水葬和天葬,但是他們不喜歡也不歡迎漢人觀看,所以就算我們路過,也最好不要駐足觀看,以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景點介紹: 巴松措又名措高湖,“措高”在藏語中意為綠色的水。巴松措位於拉薩到林芝的318國道(川藏公路)左側約40公裡處,路面良好,僅需約半小時就可抵達。湖面海拔3700多米。湖形狀如鑲嵌在高峽深谷中的一輪新月,長約12公裡,湖寬幾百至數千米不等,最深處66多米,2000年巴松措被評為國家4A級風景區,2002年又被林業部認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傍晚回到了平措旅館。

8月28日 平措房費是包早餐的,早上去前台跟服務員要了早餐券,就去門口斜對面的新店頂樓餐廳用餐去了,早餐很簡單,不過餐廳外的風景很美,可以很近的看到布宮,呵呵。

吃完飯,我們去門口(旅館的左邊斜對面就是車站)坐小公共(隨叫隨停,到站付錢,2塊)去了色拉寺(門票50元),在寺門口吃了好吃的炸薯條和拌涼粉(當地的特色小吃,值得一試)。

景點介紹:色拉寺全稱“色拉大乘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主寺之一。與哲蚌寺、甘丹寺合稱拉薩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

色拉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拉薩北郊3千米處的色拉烏孜山麓。明永樂十七年(1419),宗喀巴弟子絳欽卻傑興建,成於宣德九年(1434)。後絳欽卻傑應召赴北京,受封大慈法王。回藏後將欽賜經像等珍藏於寺內,至今仍存。寺內有結巴、麥巴、阿巴三札倉(經院)。其全盛期寺中有僧8000余,規模略次於哲蚌寺。

寺內藏有大量的珍貴文物和工藝品,如釋迦益西從北京返藏時帶回的皇帝御賜的佛經、佛像、法器、僧衣、綺帛、金銀器等。其中釋迦益西的彩色絲像,長109cm,寬64cm,雖經500余年,但色彩仍很鮮艷。藏在措欽大殿的200余函《甘珠爾》、《丹珠爾》經書全用金汁抄寫,十分珍貴。

下午3點是喇嘛(能稱得上“喇嘛“的,可是得有一定的道行啦)辯經的時間,辯經:是一種佛學知識的討論,也可以說是喇嘛們的一種學習方式。色拉寺的僧人們每天有一次辨經活動。這是一種富於挑戰性的辯論,雙方唇槍舌劍,言詞激烈,辯論者往往借助於各種手勢來增強辯論的力度,他們或擊掌催促對方盡快回答問題,或拉動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來戰勝對方。辯論場上的熱烈氣氛使游人也深受感染。

寺裡還有養老院,估計是喇嘛們老了住的地方,真有特色!後來發現我們去的許多寺院都設有養老院。

8月29日我們此行最幸運的就是遇到了從南方開車過來的一位好心大哥,他的駕駛技術絕對一流!他把我和凱凱大嬸還有一個安徽來的小姑娘撿上,一起去的珠峰線,我們幾個只需要一起拼油費跟餐費有可以啦,哈哈!真是“傻人有傻福啊”!大哥不但駕駛技術熟練,而且還很會修車哦!(駕駛的是一輛越野車,去珠峰線一定要開越野車滴,因為底盤高,經得起折騰。)

一早大家出發到了“納木措”(門票80元)。

景點介紹: 納木措,是藏語“天湖”的意思。它位於西藏拉薩市以北當雄、班戈兩縣之間。湖南是雄偉壯麗的念青唐古拉山,北側和西北側是起伏和緩的藏北高原。湖開狹長,東西長70公裡,南北寬30公裡,面積為1940平方公裡。

大約在距今200萬年以前,地殼發生了一次強烈的運動,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岩層受到擠壓,有的褶皺隆起,成為高山,有凹陷下落,成了谷地或山間盆地。納木措就是在地殼構造運動陷落的基礎上,又加上冰川活動的影響造成的。早期的納木措湖面進非常遼闊,湖面海拔比現在低得多。那時氣候相當溫暖濕潤,湖水盈盈,碧波萬頃,就如同一個大海。後來由於地殼不斷隆起,納木措也跟著不斷上升,加上在距今1萬年以來,高原氣候變是干燥,湖水來源減少,湖面就大大縮小了,湖泊則被抬升到現在的高度。現在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裡的大湖。青藏高原的窩爾巴錯,湖面海拔雖達5465米,但窩爾巴錯面積很小。南美洲的安第斯山雖有著名的高山湖—的的喀喀湖,面積達8330平方公裡,但的的喀喀湖的海拔僅3812米,比納木措低將近1000米。

納木措的湖水來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補給,湖水不能外流,是西藏第一大內陸湖。湖區降水衡少,日照強烈、水分蒸發較大。湖水苦鹹,不能飲用,是我國僅次於青海湖的第二大鹹水湖。

這可是我見過的最美的湖啦!下午跟凱凱大嬸在湖邊蒙著臉(那裡的日照實在是太強啦!)小睡了一會兒,等著看日落,那感覺真是爽呆啦!望著遠處的雪山,看著近處自由飛翔的小鳥,真恨不得跟哆啦A夢借來他的時光機把大嬸趕緊運回青島,把我家大餅子換過來!o(∩_∩)o…想想我們小兩口坐在湖邊一起欣賞日落,該是多麼浪漫的一件事情呀!(嘿嘿。。。此處可千萬不能給大嬸看到啊!非殺了我不可,上帝保佑,阿彌陀佛。。。。阿門)

晚上我們就住在湖邊的活動板房裡,雖然有點兒冷,不過為了能欣賞到第二天的日出也值啦。半夜安徽小姑娘出去上廁所,回來興奮的說看到天上的星星又大又亮,好美!可惜我懶得動彈,又擔心出去被凍死,所以硬忍著沒去,留下了一個小小的遺憾。

8月30日開車經過了羊八井溫泉,傍晚到達日喀則,這條通往珠峰的路實在是太差了,顛簸的很,估計我們車上的防震管也是在這條路上被震裂的。

大家都很慶幸中午沒吃東西,否則非給顛出來不可,呵呵。

夜宿日喀則。

8月31日 下午到達邊防哨所,有兵哥哥檢查邊防證,排隊、登記、通行,呵呵,一切都很順利。五點左右終於到達目的地---珠峰大本營(門票180元,海拔5500米)。

友情提示:賣門票的地方是個很不起眼的小地方,開車快的話,一眨眼就過去了,等到了上面的檢票口,又得被哄回去買票,會走一大段冤枉路,大家一定要留意呀!是我們的經驗之談,呵呵。

景點介紹: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又意譯作聖母峰,尼泊爾稱為薩加馬塔峰,也叫“埃非勒士峰”,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交界的喜馬拉雅山脈之上,終年積雪。是亞洲和地球第一高峰(已知的世界最高峰即太陽系最高峰是海拔27000米的火星奧林匹斯山)。藏語“珠穆朗瑪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藏語“珠穆”是女神的之意,”朗瑪”應該理解成母像(在藏語裡,有兩中意思:高山柳和母像)。神話說珠穆朗瑪峰是長壽五天女所居住的宮室。 西方普遍稱這山峰作額菲爾士峰或艾佛勒斯峰,是紀念英國人占領尼泊爾之時,負責測量喜馬拉雅山脈的印度測量局局長喬治·額菲爾士。珠穆朗瑪峰較近的一次測量在1999年,是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使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測定的,他們認為珠峰的海拔高度應該為8850米。而世界各國曾經公認的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登山隊於1975年測定,是8848.13米。但外界也有8848米、8840米、8850米、8882米等多種說法。最近,2005年5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測珠峰高度測量登山隊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再次精確測量珠峰高度,珠峰新高度為8844.43米。同時停用1975年8848.13米的數據。 隨著時間的推移,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還會因為地理板塊的運動,而不斷長高。有趣的是,珠穆朗瑪峰雖然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它的峰頂卻不是距離地心最遠的一點。這個特殊的點屬於南美洲的欽博拉索山。珠穆朗瑪峰高大巍峨的形像,一直在當地甚至全世界的範圍內產生著影響。

本打算看一眼就下山的,沒想到下車後才發現車的避震走山路給震壞了,大哥找人修車,等修完了,天已經徹底黑下來了,再下山可就危險了,於是大家決定在大本營睡一晚帳篷(20元一個床位)。

好在帳篷裡很暖和,生著爐子,裡面燒的是牛糞(很有特色吧!真後悔當時沒給我爸撿兩塊回來喂花)。帳篷裡碰到一對60多歲的老人,聽口音是陝西人,言語中自燃流露出兩位老人的恩愛,真是羨慕死啦!突然有種莫名的感動,好想哭,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心裡在想,等我和餅餅老了,會是什麼樣子?可會像這對老人一樣這般恩愛嗎?產生一個願望:等我和大餅子老了,我要開車帶他走遍祖國的山山水水,呵呵。。

9月1日 一大早起來坐環保車上到海拔5700米的地方,拍了日出。隨後就動身下山啦。出發的時候還在想昨天在半路遇到騎自行車上山的那兩老外現在該騎到哪裡了?哈哈。。。真是牛人啊!半路還真是又遇到了他們,“強”!

路上經過了“絨布寺”(全稱"拉堆查絨布冬阿曲林寺",始建於1899年,由紅教喇嘛阿旺丹增羅布創建(屬紅教)。絨布寺位於日喀則地區,定日縣境內,距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40公裡處,海拔近5200米。盡管稱不上多麼古老,但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所以景觀絕妙。),一打聽門票很貴,覺得不值,所以就沒進去,只在門口拍了照。

傍晚住日喀則。

9月2日一早開車到了“扎什倫布寺”(門票55元)

景點介紹:扎什倫布寺,意為“吉祥須彌寺”,是西藏日喀則地區最大的寺廟,位於日喀則市城西的尼瑪山東面山坡上。扎什倫布寺為四世之後歷代班禪駐錫之地。它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蔔楞寺並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 扎什倫布寺是全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

1961年3月4日,扎什倫布寺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之後我們又去了“白居寺”(門票40元)

景點介紹:白居寺位於江孜縣城東北隅,拉薩南約230千米處,距日喀則東約100多公裡,海拔3900米。藏稱為“班廓德慶”,意為“吉祥輪樂寺”。

白居寺有兩大特色:特色之一是一寺容三派,和平共處,相安無事。它原來屬於薩迦教派,後來噶當派和格魯派的勢力相繼進入,各派一度互相排斥,分庭抗禮。最後,還是互諒互讓。於是,白居寺便兼容薩迦、噶當、格魯3個教派,因而寺內供奉及建築風格也兼收並蓄、博采眾長。特色之二是菩提塔,又名“十萬佛塔”,它是白居寺的標志。白居寺就是因為這座佛塔才格外富有魅力。這可不是普通的佛塔!是由近百間佛堂依次重疊建起的塔,人稱“塔中有塔”。塔內佛堂、佛龕以及壁畫上的佛像總計有十萬個,因而得名十萬佛塔。它的正名菩提塔人們倒不大提起。

白居寺是一座塔寺結合的典型的藏傳佛教寺院建築,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渾成,相得益彰。其建築充分代表了十三世紀末至十五世紀中葉後藏地區寺院建築的典型樣式,也是其中唯一一座寺塔都完整保存且具有紀念碑性質的大型建築群。白居寺由大殿、吉祥多門塔、扎倉和圍牆四大建築單元組成。

白居寺修建之時具有很好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十四、十五世紀,西藏地方的經濟、文化、宗教、科技和藝術發展極盛。1408年宗喀巴舉辦拉薩祈悉大法會以後,藏傳佛教寺院的興建更是達到高潮。甘丹寺(1408)、哲蚌寺(1416)、白居寺(1418)、色拉寺(1419)、昌都強巴林寺(1444)、扎什倫布寺(1447)等重要寺廟相繼興建。

江孜法王饒丹貢桑帕文韜武略,政治開明,尤其注重宗教文化事業的發展。他於1403年迎請當時名聲極盛的宗喀巴大師的弟子克珠傑前往江孜,任江孜佛教總管,並主持白居寺的修建。1418年,幾經籌措的白居寺開工興建,大殿及主要配殿等歷時八年而成。後來,江孜法王與克珠傑不和,克珠傑離開江孜。但大規模的寺廟營建及佛經典籍編纂印制工作並未停止。1427年,“十萬佛塔”開工興建,歷十年而成。

由於白居寺是在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禮,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建立的,因此它能聚薩迦.格魯、噶當等各派和平共存於一寺,每個教派在此寺內都擁有五六個“扎倉”。展階段,格魯派還未能一統天下。所以白居寺從興建之時就形成了格魯、薩迦和夏魯幾派共存一寺的局面。這種格局以及因此而來的各派嚴謹治學的寺風此後一直保持,使白居寺在林林總總的藏傳佛教寺院中獨樹一幟,聲名遠播。另外,寺存大量精美壁畫及雕刻造像等,也是白居寺吸引大批游人的原因。據說這批壁畫特別是壇城畫,是後藏著名高僧布頓大師的手繪。

其實西藏的寺院結構都差不多,且都歷史悠久,想在短時間內領悟其深奧的內涵是不可能的。

遠望宗山古堡(江孜是日喀則地區的一個縣,位於拉薩和日喀則之間。歷史上,江孜是前藏(拉薩)與後藏(日喀則)之間的交通樞紐,當年是西藏僅次於拉薩和日喀則的第3大城鎮。在宗山上修築城堡,建立江孜宗政府,作為拉薩的門戶,是很有遠見的。

宗山古堡矗立在江孜古城中心的懸崖峭壁上,海拔4020米,相對高度125米,在西藏年楚河平原上拔地而起,有如鶴立雞群。

宗山絕壁延伸到白居寺附近逐漸平緩,山岩裸露有如古木紋皮。往北約六百余米左右,山脊分東西兩支,較長的西支山脊的環抱處即白居寺,白居寺老城散落在宗山周圍。

現在的江孜主要以宗山古城堡(抗英遺址)、白居寺十萬佛塔、帕拉莊園等景點聞名。

宗山抗英遺址所以成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因為100多年前,這裡曾發生過悲壯的抗英激戰。19世紀初,英帝國派榮赫鵬(譯音)率領近萬人武裝使團開進印度、錫金,其中一部進入西藏。英軍的最終目的是占據拉薩,所以江孜成為必爭之地,宗山要塞成為攻擊目標。1904年4月11日,英軍600余人一路進攻抵達江孜。遵照達賴13世指令,江孜軍民奮起抵抗,16歲至60歲的男丁全部參加抗英。藏地軍民以落後武器在宗山城堡與圍攻的英軍進行激戰,傷亡慘重。7月7日,宗山城堡失守,城堡內的藏軍彈盡糧絕,全員玉碎壯烈殉國。

宗山上至今還保留著當年抗英炮台和宗土崖殉國紀念碑。宗山是西藏江孜舊政府所在地,清朝乾隆年間曾派欽差大臣巡視,其中的巡邊石碑仍在山上。為緬懷一個世紀前的抗英英雄們,今天又在宗山下的廣場上矗立起一座江孜宗山英雄紀念碑。電影《紅河谷》,也是根據這一歷史史實拍攝的。)

接近中午的時候,到達了“卡若拉冰川”(位於浪卡子縣和江孜縣交界處,距離江孜縣城71公裡。從羊卓雍錯出來後,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後就來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觀看卡若拉冰川的地方海拔約有5400米,在山口北面5600米左右的地帶,屬寧金抗沙峰冰川向南漂移後形成的懸冰川。

由於長年受公路上的車塵的覆蓋,此冰川整體呈白分層形。山口南面6647米的卡魯峰是年楚河和羊卓雍錯兩大水系的分水嶺,此處雪山高聳,周圍冰川地貌突出,巨大的冰川從山頂一直伸展到離公路只有幾百米的路邊,晶瑩幽藍的冰川寒氣迫人,加上山峰雲霧飄緲,仿佛來到了生命絕跡的天界盡頭。)

冰川腳下有幾塊石頭上寫的XX電影拍攝地,還有當地藏民養的羊呀,牛呀什麼的,建議MM們不要盲目上去拍照,因為會有當地藏民跑過來收錢,拍一塊石頭5塊錢,我們一開始不想給,因為旁邊並沒有立什麼收費的牌子,而且給了錢,他們也拿不出收據來,感覺有點兒像是搶錢,心裡不大是個滋味兒,哎。。。無奈,在外地,忍一時風平浪靜吧。(發一發小牢騷:當地人做生意根本不會考慮拉什麼回頭客,去飯店吃飯,給當地人的菜量是我們的兩倍;一到景點,就會有一群人撲過來要錢,有小孩,有抱著孩子的婦女,也有年輕人,去之前我准備了很多一毛的紙幣,以為可以用得上,可是人家根本不領情,非得要一塊的,氣的我一分錢也沒給他們。還有化妝喇嘛要錢的,不給還罵人,哎。。。所以建議後面打算去的MM出發前最好去超市買點兒吃的,路上給當地人發吃的東西,不要給錢,感覺真的不是很好。)

下午,我們終於到達了珠峰線路的最後一個景點“羊卓雍措”

景點介紹: 羊卓雍措距拉薩不到100公裡,從地理上劃分屬於山南地區的浪卡子縣。羊卓雍措湖槽狹長曲折,形似一只展翅欲飛的天鵝。相傳,有位仙女思凡下界,觸犯天規,上天把她變成天鵝貶在這裡,諸峰的神女們與她戀戀不舍,常來此與她相伴。蜿蜒曲折、連綿不絕的湖岸線,使羊卓雍措比起西藏的另外兩大聖湖,顯得更為婀娜嫵媚、風姿綽約。由於水質清純,湖水的深度變化較大,羊卓雍措的湖面顏色層次分明,可以明顯辨別出由淺綠至深藍的各種顏色,真如鑲嵌在山谷深處的一枚翠玉。

路上下起了小雨,下下停停的,因而有幸讓我們拍到了彩虹,哈哈!

傍晚回到了拉薩的平措。

9月3日 從平措吃完早飯出來,先坐小公共到哲蚌寺,然後過馬路,步行上山,其實可以坐山下的大頭車上去的,不過我跟凱凱大嬸為了省那2塊錢兒,就自己爬上去啦,呵呵。。。哲蚌寺 (門票45元)

景點介紹:哲蚌寺座落在拉薩西郊十公裡外的格培烏孜山南坡的山坳裡,為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之一。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與甘丹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位於拉薩西郊更丕烏孜山下。1962年哲蚌寺列為西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哲蚌寺,藏語意為“堆米寺”或“積米寺”,藏文全稱意為“吉祥積米十方尊勝州”。1951年後,政府非常重視哲蚌寺的維修和文物搶救工作。從1980年至1989年間政府先後撥款162萬多元人民幣,對該寺不斷進行多方面的維修,使這一聞名中外的古寺更加莊嚴華麗,成為國內外佛教徒和游客朝拜觀光的佛教聖地

哲蚌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廟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寺廟,解放前這裡的僧侶數目多達10000人。位於拉薩市西郊10千米處的根培烏山上,海拔3800米,沿山勢逐層而建,占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寺內有7個札倉(僧院)。該寺是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的徒弟絳央曲傑扎西班丹在大貴族朗嘎桑的資助下,於明代永樂十四年(1416年)動工興建的,名為“白登哲蚌寺”,後簡稱“哲蚌寺”。在藏語裡“白登”意為祥瑞莊嚴,“哲蚌”意為堆積大米。哲蚌寺建成後,很快發展為格魯派寺院中實力最雄厚的寺院。1464年,哲蚌寺建立僧院,傳授佛教經典。哲蚌寺內喇嘛大都很友善,若能邀得他們陪同游寺,肯定會有很多的收獲。寺院占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規模宏大。寺內原有七大札倉(經學院),後合並為洛色林、果莽、德揚、阿巴四大札倉,西藏眾多的名僧大都曾在此學經,最盛時有僧眾近萬人,是喇嘛教最大的寺院。現在寺內的主要建築有措欽大殿、洛色林札倉、葛丹頗章、甲央拉康等,大都是明清兩代陸續修建的。寺院的主要建築大經堂雄偉壯觀,有183根立柱,柱上的雕刻十分精美,還有精美的織繡經幢、掛幢、唐卡(卷軸畫)以及佛像、壁畫等加以修飾,同時可以容納八千人誦經。寺內還保存有大量藏族的古代文獻和經籍。

因為這裡是藏獨份子發動暴亂的起源地,所以我們去的時候寺裡仍有武警把守,而且寺院裡的喇嘛也不多啦。

9月4日 八角街購物

友情提示:買東西的時候,千萬別聽攤主喊價,有的實在是太離譜,她說10塊,其實頂多1-2塊錢就能拿下,最好多逛逛,仔細比較一下價格和質量再出手。也有強買強賣的人,千萬別跟她們硬頂,藏民很團結,但也很野蠻的,雖然拉薩到處都是持槍的武警站崗,但是咱們也還是低調點兒好。

如果想買藏刀的話,需要在機場郵寄,不能放在行李裡面托運的。

八角街上還有一家很棒的餐廳,叫“瑪吉阿米”,在二樓上,(2、3層都是他家的),餐廳的布置及菜品都相當有特色,極力推薦。

9月5日 從拉薩飛成都(拉薩的機場大巴最晚到下午3點就停了,所以最好根據自己的航班提前打聽清楚時間表,別耽誤了航班。)

9月6日 從成都飛回青島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