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5日,一個普通的日子,大多數人都還在睡夢中的時候,我踏上了雲南的流浪之旅。難以抑制心中的激動,期待太久了已經,數著日子,終於盼來了出發的這一天。
趕到虹橋機場的時候,大廳裡已經人頭攢動,櫃台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還好現在換登機牌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不一會兒就拿到了,一切都很順利,7:55分,飛機起飛了。
東航的駕駛員果然和傳說中的一樣彪悍,一路飆機,比預計到達時間整整早了20分鐘,由於我們下一班飛機是下午14:45從昆明飛麗江,所以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在機場裡晃晃,吃個飯,再去轉機。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我們的心情越來越激動,感覺麗江越來越近了,然而意外總是不期而至,以前也聽說過南航總是晚點,但因為沒碰到過,所以也沒有在意,依然訂了南航的航班,而且一訂還是三程。14:00,眼看還有五分鐘就能登機了,突然,一個南航的工作人員拿了個喇叭開始說話:“搭乘14:45從昆明到麗江的乘客請集中一下,航班晚點了,我們將安排各位入住酒店。”
我們一聽就傻了,入住酒店,意味著飛機至少要晚四個小時,再進一步問一下,更讓我郁悶,飛機目前在長沙,先飛廣州,再從廣州飛昆明,就算今天能飛估計也要半夜了,那我們的行程就完全被打亂了。當機立斷,改其他航班。當我們衝出候機室,跑到航空公司櫃台前,才得知,最早一個能買到票的航班是晚上19點的,還有五個小時,而且是全價,當時我感覺就快要瘋了。
古人有雲: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幾乎快絕望的時候,在我們面前出現了一個黃牛工作組,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群體。
“你們去哪裡?”其中一個問我們。
“麗江”,我隨口回答,當時沒想過他們能幫到我。
“14:45的,現在還來得及,要嗎?”
“延誤了,登機牌看到嗎”,我沒好氣地回了他一句。
“是嗎,沒看到公告嘛,我問問看”,全部黃牛開始打電話,“是的,這班延誤了,要麼改簽17:20的,我還有票,行嗎?”
我們對望了一眼,這總比在這裡傻等不知道啥時候會起飛的航班要好,“多少錢?”
“補個差價,兩個人六百。”
這也太貴了,差不多是加收50%,趕上全價了要。開始討價還價,最後以兩個人四百五十成交。就這樣,還沒有到麗江,一個人就花了兩百大洋,意味著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我們要節約一點,把這些錢給省回來。
有一個黃牛,看上去是team leader,就叫他“尖嘴維”(為什麼?先不要問,往下看),他開始打電話,把我們的身份證號碼和名字報了過去,然後跟我們說,“等一下他會報兩個編號過來,拿紙寫下來,你們拿到南航的櫃台,找一個戴眼鏡的男的,把編號給他看,它就會幫你們辦的。”
不一會兒,電話響了,他叫他的一個team member紀錄,“尖嘴維”,我們兩個對望了一眼,啥?紀錄的人應該不是經常跟他搭檔的,很實誠地在紙上寫了個“尖”,旁邊一個牛看到了,立馬把紙搶了過來,寫下了“V”,我們還沒有回過神,又聽見“丁鉤節”,紀錄的人又寫下了“J”,我們兩個開始很不厚道地開始放聲大笑,“尖嘴維”很不好意思地看看我們,“不要笑,我們沒文化”。
說真的,還真不是笑他沒文化,是覺得表達方式太有趣了。最後聽寫下來兩個編號,在紙上歪歪扭扭,“尖嘴維”覺得很不好看,就再抄了一遍,不抄還好,一抄我就更忍不住了。在編號的最後一位,我看到了“尺”,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還有中文,他又很不好意思地把這個字塗了,旁邊一個牛幫他寫了一個字母,“R”。
“兩位小姐,你們有文化,我們沒文化,不過我們賺錢,但是不騙人的,快點去櫃台改簽吧”。
果然,剛剛還說沒有位子的人,一看到這張豆腐干大的紙,二話不說,開始為我們辦改簽的事宜,雖然多出了點錢,但是能早點到麗江,也算值的吧。
但有前車之鑒,我們還是很擔心這班機會延誤,於是就在服務台一直盯著那個小姐問,飛機會不會晚點。直道問到飛機已經從深圳飛出來了,我們才放心地過安檢。最終,在晚上18:00飛機起飛了,到達麗江已經是18:45了,終於到達麗江了!馬上就能看到青山,綠水,還有古鎮了!我正在興奮著,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到了,我要吃桂林米粉”。我一愣,轉過頭看G,她也看著我,“做錯飛機了嗎?怎麼到桂林了”。
麗江的機場還真是小,從下機到出機場,一共走了大約2分鐘,取行李的地方就在大門口。我們預先訂了車子來接的,客棧老板娘說已經到了,但是我們就是沒見人,正在等的時候,看見一對男女准備打車,我們連忙叫住他們,問是不是去大研古鎮,我們有車,可以拼車過去,他們欣然同意了。雙贏,他們省了錢,我們也省了。
上了車開始聊天,才知道他們夫妻是從廣東過來的,客棧沒訂,路線也沒訂,聽說我們打算後天去瀘沽湖,就要跟我們一起,想著路上有伴,也挺好的。當時也沒覺得什麼,後來在相處中發現,他們兩個那麼有趣,真是慶幸當時的決定。
一路上,G不停地在笑,像朵花一樣,一直笑到了客棧——子非魚。老板娘是一個年輕女孩,大家都叫她“可笑”。我們幾乎是衝進客棧的,院子不算很到,但是種滿了花,還有小橋,還有秋千,還有遮陽傘……總之,一切都如想像般美好,房間不大,中間一個大大的雙人床,浴室裡布置得也很優雅,頂上是木制的架子,裝飾著綠色的藤蔓,水池和籠頭上都帶著綠色的花紋。
這時已經快八點了,但是天還很亮,我幾乎以為是下午四、五點,轉念一想,我們下飛機都已經六點三刻了,這裡的日照時間還真長。
晚上,在大研古鎮裡面閑逛,這裡的道路很復雜,沒繞幾個彎,我們就迷路了。原來大研古鎮是為了木府而建的,明朝開國的時候,雲南的土司曾幫助過朱元璋打天下,於是朱元璋登基之後,就從“朱”字裡拆除一個“木”,賜給土司,於是就有了木府。為了保護木府,大研古鎮才修建起來,而且是按照五行八卦來建的,因此,這裡有很多死胡同,一不小心就會迷路。當時在這裡的納西人都沒有姓氏,於是土司就在“木”字基礎上,按照當地人在干活時的打扮,戴了個帽子,背上框,變成了一個“和”字,所以,納西族很多人姓“和”。納西族以黑為美,以胖為貴,男的叫胖金哥,女的叫胖金妹。
過去的大研古鎮可能真的很不錯,但經過了一米陽光和千裡走單騎,這裡已經完全商業化了,幾乎沒有當地人住在這裡,都是外地來這裡做生意的。酒吧街上,隔河相望的酒吧,都發出震耳欲聾的音樂,真不知道裡面的人怎麼能忍受,而且這裡那麼多酒吧,幾乎只有三個名字,全都叫“一米陽光”、“千裡走單騎”和“櫻花屋”。商業得讓我受不了,櫻花屋甚至還要最低消費,很快就讓我有種想逃離的感覺。
在回客棧的路上,有個意外的收獲。來之前就聽F說過,古鎮裡有一家“咱家水晶”,老板會給有緣人看相,而且很准,位置她記不清了,只記得門口有個橙色的沙發,還有個留言板,上面都是游客的留言。當時也只是聽過,對於能找到這家店沒有抱啥希望,可就在回去的路上,在不經意間,突然聽到G說,“看,橙色沙發,是不是F說的那家?”
我停下腳步,定睛一看,“咱家”,“是是是,就是這家。”
我們很興奮地跑了進去,裡面只有一個小姑娘站在櫃台裡,不像是F說的老板,一問之下才知道,老板不在,去寫書了,不知道啥時候回來。我有點失望,看看這家店,不算小,牆面上貼滿了游客的留言,有對老板的贊美,有對麗江的評價,更多的是美好的祝願,雖然沒有見到老板,但是留下心願也是好的,我和G都在店裡留下了心願,但願下次來的時候,已經實現。
回到客棧,發現大家都做來客堂裡,可笑、璐璐、烏鴉、楊梅還有廣東夫妻,圍坐在一起,喝著可笑自己釀的梅子酒,有說有笑,突然感覺我不是在客棧,而是在家裡,那麼的溫馨和熟悉,一點也不像剛剛認識的人。可能大家看著有點糊塗,可笑、璐璐、烏鴉、楊梅,都是什麼人呢?介紹一下,首先他們都是朋友,烏鴉和楊梅是這間子非魚的前老板,可笑是嘉興人,子非魚的客人,來這裡住了半年,喜歡上了這裡,於是就從烏鴉和楊梅那裡把店接了過來,打算在這裡經營個兩年,說是經營,其實是玩,賺來的錢,除去租金,大概剛剛夠她在這裡的生活,璐璐是她的朋友,也是來這裡玩的。所以這裡沒有一點點銅臭味,沒有人是為了錢而來的,自家的酒,隨便喝,自家的水果,隨便吃,自家的電腦,隨便用,自家的書,隨便看,都沒有關系,出門的時候如果發現他們都不在,只要把門虛掩就可以了,沒人會闖空門,也不用等待上門的客人。
聽說我們第二天要去束河古鎮,可笑很熱心地給我們指了一條逃票路,原來大研古鎮這裡要收古城維護費,80元一人,挺不厚道的價格,現在還能逃,從小路進來就可以了,好像六月一日起要強制征收,但從小路溜進來不是一樣能逃嗎?我還不明白他們打算怎麼強制征收。束河的門票比大研便宜,但也要50元每人,可笑給我們指了條路,打車從悅榕莊門口的路進去,開到底有個停車場,從停車場左邊的小路進去,就可以不用買票。
這家客棧沒有客棧的感覺,但同時由於沒有被當做客棧來經營,因此顯得有些雜亂,特別讓我們郁悶的是,門因為受潮了很難關上,要用力往上提才能上鎖,如果看過我在普陀山的經歷的話,就一定會明白我當時的心情——怎麼門又是關不上的!不知道是不是我和G兩個人跟門沒有緣分,大研的門是受潮變形的很難鎖;束和的大門沒問題,但浴室的門關不上;瀘沽湖的浴室門是鎖不了的;香格裡拉的大門上的插銷是需要毅力,一點一點往裡挪,才能插上的。除去這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我還是挺喜歡他們家院子的,尤其是我住的庭院小築,狂拍了好多張照片。
順著可笑指的路,我們來到了束河,兩個極沒方向感的女人,走了不少冤枉路,最後才找到了傳說中的小路,溜進了束和。
剛到束河,還沒走幾步路,就被一家客棧給吸引了,正對著門口的庭院有個茅草棚,旁邊是一眼井,順著井往前走,還有一個兩層高的酒吧,其實二樓更像是書吧、咖吧,酒吧邊上進去,裡面還有一個庭院,秋千、搖椅,樹木、花草,美的不像真的,老板是一個北京人,帥小伙,看著年紀不大,最多二十六、七吧,他帶我們參觀了房間,我們一眼就相中了底樓的一個大床房,一面牆是紅色的,特別的搶眼,門邊上的一堵牆是玻璃的,裡面擺著一些裝飾用的古董,燈光一照,非常有書卷氣。實在太喜歡這裡了,經過了一番掙扎,我們決定從瀘沽湖回來就搬來這裡,還托老板訂了香格裡拉的車票,53元的高速快車,比之前在網上看到的140來回要便宜很多。
束河古鎮比大研要小很多,連四方街也小很多,在這裡還住著當地的原住居民,沿河的地方有家音樂餐廳,從早到晚都有人唱歌,在這家餐廳的對面,有一家小鎮雞湯,第一次去吃的時候覺得湯很鮮,但從香格裡拉回來以後又去一次,就覺得這湯差遠了,太淡。不過這家店有一個好處,跟他說住局客棧的,可以打個九折,價格還不算太貴。在小鎮雞湯旁邊有一家可以吃早點的,豆漿油條和包子,都是不錯的。
束河與大研還有一個不同之處在於束和有很多馬,有人牽著在路上走,所以在束和路上走要小心地雷,他們都是拉游客去拉市海的,打一開始我們就沒有打算要騎馬,所以我們沒有去拉市海。
基本上,逛過了大研,逛過了束河,我也就明白了為什麼很多人喜歡住在束河,更為寧靜,更為祥和,更為純樸,也許再開發兩年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