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寫詩的古人,就是不一樣,那般平淡無奇的西湖也能濃妝淡抹,讓人心向往之;登個幽州台也能吊古悲今,愴然而淚下
去甘肅西北看黃土墩,若非懷古,除了蒼涼,可以說幾乎一無是處了
因為那裡的景點多為古跡,而所謂古跡,又因年代太過久遠而化為黃土墩了
譬如敦煌,玉門,陽關,河倉城,漢長城……貌似隨便一個土堆,圍起來,便成景點
而那個黃土墩,怎麼看它也還是個土墩,只不過多了個圍欄而已
只有配上歷史和詩句,才有故事和情愫,滋味也就不一樣了
於是我們仨一路窮盡邊塞詩句,以應此情此景;行萬裡路讀萬卷書,出來玩畢竟不是來只看黃土高坡滴
8過,這三個臭皮匠的文史地理水平麼……
不望祁連山上雪,錯把甘州當江南
7月19日21:00左右
沒有買到臥鋪票,只有N857硬座,蘭州到嘉峪關,全程約9個多小時
“我已經很久都沒有坐過這麼長時間的火車了。”要麼臥鋪要麼飛,晚上啊誰受這份罪
沒辦法,出來玩,不就是找罪受麼
17:58分開車,晚上9點多,過張掖
我又犯了從制定西行方案時就開始的祥林嫂式絮叨,雖然不舍但因為時間關系不得不砍掉的張掖:“張掖城郊有油菜花開的皇城草原,遠處有祁連山上雪,山丹軍馬場有萬馬奔騰,那個什麼昭君出塞就是在這裡拍的……”
“行了行了還有完沒完,看景不如想景,而且到了新疆有的是草原馬匹。”ellen
“但是那裡沒有祁連山啊,不望祁連山上雪,錯把甘州當江南,甘州就是這個張掖……”
“怎麼念的那詩?”
“不望祁連山上雪,錯把甘州當江南……”陶醉狀。忽見ellen又欲發問,“不要看我,我也不知道誰寫的。”
“哎,不就是雪山嘛,看得見摸不著,去年去日喀則還沒看夠麼。”
“但是甘州可見有江南景致哎……”
“你大老遠從江南跑來西北,還看什麼江南啊”
我被打敗了,不過是暫時的
因為在走過沙漠,終於去到喀納斯的時候,無奈的發現,同來自南方的我們,對青山綠水有著天然的依戀
後來在去敦煌的火車上,終於看到祁連山上雪,但敦煌周圍的地貌,或千溝萬壑,或沙漠戈壁,全不似江南
想來,“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無生息”的所在,還是在甘州附近吧
秦時明月漢時關
7月20日03:30左右
還是這列火車,行至嘉峪關
盛夏時分,嘉峪關深夜的空氣,卻是清冽無比
買好21日去敦煌的火車票,便出站了
抬眼看到的除了殷勤的出租車司機,便是明月當空
夜黑如墨,月朗星稀,火車站有仿古城牆的建築,站前有楊柳依依,頓覺詩興大發(僅限背誦,而非創作)
“秦時明月漢時關……後面呢”我的詩興打了個嗝,忘詞了。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ellen
“嗯,對的,飛將軍李廣。”我附議,“那第二句呢?”
“古來征戰幾人回嘛。”Joy
“嗯,對的……”我又附議,掰著指頭數來剛好7個字
“對什麼對,那句對的是醉臥沙場君莫笑……”ellen駁之
“沒有,我是記得有個什麼征戰的。”Joy復駁之
“那古來征戰幾人還的下一句是什麼?”me好讀書但求甚解
“¥……*?不記得了。”輪到ellen被問住
亂了,全亂了
次日短信拜豬豬查之,得《出塞曲》如下: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 – 王昌齡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7月22日上午
在敦煌,我們遇到了一位四星級司機,帶我們去了玉門關、漢長城、雅丹、陽關
早晨天陰,在將離開玉門關小方盤的時候,始雲破天開
(小跑一下:很奇妙,即便西北如敦煌,天的藍色是清爽而冷冽的……似乎除了上海,所有的天都是藍色的,所有的夏天也都不那麼悶熱)
玉門關設關至今,只剩下土堆一座
關前的疏勒河古道,也因上游安西攔河築壩,而斷流
然游客依然如織
貌似大家都是衝著詩來的
因為幾乎所有游人都在小方盤前的石碑前拍照留影哪怕排隊輪上連站
(附典:
嘉峪關一景點,曰長城第一墩,每人蹲墩前拍照,三人輪流三蹲,是以名之曰輪蹲(倫敦);而今玉門關前,每人長立留影,三人連續三站,是以得名連站:)
石碑一面刻“玉門關”一面刻的便是全詩(至此,我們方才記起這首詩的前兩句):
黃河遠上白雲間,千裡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唐 – 王之渙
比起風蝕成土的玉門關,我們對斷流後的疏勒河更感興趣
河水斷流後,河床上一片綠草無垠,間有沼澤濕地;
綠色亮的搶眼,在沙漠裡越發奪目,並不因黃沙蒙塵而黯淡
據說這疏勒河下游河谷便是古絲綢之路重要的水路,往東連至西安,往西流入羅布泊
絲綢之路古道,在此就是沿疏勒河谷西行,到羅布泊才分為南北兩路的
不難想見千年以前,玉門關隘必是商賈如雲,來往各色船只,絡繹不絕,何其繁華
西出陽關無故人
7月22日下午
《渭城曲》是此行唯一記得完整的詩句
而且是從嘉峪關起就一直念叨到陽關遺址
嘉峪關是個大出我所料的地方,位處西北,卻是柳樹成蔭,街道房子干淨整潔,直讓人誤以為江南小鎮,或如詩中所寫“客舍青青柳色新”
在嘉峪關的那天,天陰;雖未雨,卻見彩虹
我們到陽關的時候,已是下午三點多,這裡的拉面比蘭州好吃多多,而且很便宜,才3塊錢/碗,也許因為其時飢腸轆轆,碗面下肚,大有天下無面之感
陽關故址附近,修有一個私人博物館;陽關大道旁邊,也新修了長亭
是否古人便曾在陽關長亭外,撫琴陽關三疊,以酒踐別友人
也許正是因為這首詩,又或者因為我們恰是往西去,沿途很少買旅游紀念品的我們,在陽關博物館裡,每人交關稅30大洋,從都尉大人手裡買了竹簡所制的通關文碟
然後傻傻地,跑去陽關大道舊址邊,腰別關照,是以留念
留念這個詞不錯,留個念想
我確實記下了泛紅的陽關大道,大道前方濃密的疏勒河谷綠洲,以及蒙著白色紗巾的美女導游
至於陽關關隘,不過又是一個被圍起來的黃土堆;經年後,可能更只剩一抔黃土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權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 – 王維
PS.如果大家熱衷懷古,想見識關外風光,還是請早吧
N年風蝕後,黃土堆都沒了
葡萄美酒夜光杯
7月23日上午
吐魯番,交河古城;或者說車師,安西都護府
到現在也不清楚這個安西是否就是《送員外使之安西》裡面的安西
這個曾經距敦煌那般遙遠的地方,我們火車軟臥只用了一宿,便到了
是出上海以來,睡的最好的一覺,雖然半夜裡我從床上掉下來了
不過還好,呵呵,掉下來的時候都有被子墊在下面——貌似是尾隨棉被而下地
交河古城相當壯觀,很大,也很熱
萬分驚訝於千年之後的今天,東城門下,古井內居然還有水清如鏡
吐魯番自古盛產葡萄水果,想來在此做都護府,大約也是美差:P(就是辦公室小了些)
葡萄溝我們舍不得再掏門票錢就沒有進去(葡萄3塊錢一公斤,門票40塊錢,可以買多少葡萄啊:),倒是在坎兒井的葡萄園裡,垂涎了很久
吐魯番的葡萄都是大串的,連葡萄架都特別高,讓你即便想摘也摘不到
於是我們從省下來的門票錢中,拿出來10塊,買了一個維族小姑娘的葡萄
7月底的葡萄,青亮小巧,入口美味,香甜得沒有一絲酸澀
只是用水衝了一下,就整串的捧起來啃,爽……(後來吃著吃著發現自己打擾到了葡萄裡面的蜘蛛和它的窩)
哎在這種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連葡萄都是大串吃的地方,民風能不彪悍麼
窮盡原本就貧乏的辭藻,也想不出形容葡萄美味的詞句,就湊合用葡萄酒吧: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誰寫的?
——李白吧好像是。
——哦……
回來後才查出來,原是王翰所寫《涼州曲》,而且其下文便是我們在嘉峪關討論過的: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呵呵,古來征戰幾人回原是結尾,本就沒有下文的。
7月23日下午
K452/3次火車上,一行三人邊啃葡萄,一邊對過半行程小結
“敦煌的司機真不錯,景點也不錯,除了宰人的鳴沙山。”me
“嘉峪關也不錯。”Joy
“嗯,總的來說,甘肅都是不錯的。”me
“甘肅?我沒去過甘肅。”Joy
“¥#……¥#%*”me & Ellen欲噴葡萄皮。
以上經典橋段,不能不記:P,是以留文為念

(斷流後的疏勒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