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印像】⑻黑龍潭映潛龍飛龍

作者: 老楊yjr

導讀黑龍潭映潛龍飛龍 從束河古鎮回到麗江古城時,雨小了,我們一看還有時間,又去了黑龍潭。黑龍潭又名玉泉公園,位於城北像山腳下。從古城四方街沿玉河溯流而上,約行一公裡就有一處晶瑩清澈的泉潭,那便是黑龍潭。潭水從石縫間湧湧噴出,依山斛清泉彙成四萬平方米潭面。四周山表水秀,柳暗花明。依山傍水造型優美的古建築點綴其間。黑龍潭始建於乾隆二年(1737 ...

黑龍潭映潛龍飛龍

從束河古鎮回到麗江古城時,雨小了,我們一看還有時間,又去了黑龍潭。黑龍潭又名玉泉公園,位於城北像山腳下。從古城四方街沿玉河溯流而上,約行一公裡就有一處晶瑩清澈的泉潭,那便是黑龍潭。潭水從石縫間湧湧噴出,依山斛清泉彙成四萬平方米潭面。四周山表水秀,柳暗花明。依山傍水造型優美的古建築點綴其間。黑龍潭始建於乾隆二年(1737年),其後乾隆六年、光緒十八年均有重修記載。舊名玉泉龍王廟,因獲清嘉慶、光緒兩朝皇帝敕封“龍神”而得名。黑龍潭內隨勢錯落的古建築有龍神祠、得月樓、鎖翠橋、玉皇閣和後來建於此的原明代芝山福國寺解脫林門樓、五鳳樓、原知府衙署的明代光碧樓及清代聽鸝榭、一文亭、文明坊等建築。一進入公園就會看到一座漂亮的廊橋——鎖翠橋。它也是拍攝玉龍雪山的一個絕佳的地點,站在橋上可以將潭水、雪山、潭上的五孔石拱橋、一文亭和水中的雪山倒影都放入取景框。龍神祠為黑龍潭主要建築,含戲台、得月樓,分布在一組造型典雅、和諧而又變幻無窮的主軸線上。祠坐東朝西,為四合五天井大院,有門樓、兩廂、大殿,南面辟有方,自成院落。大殿為單檐歇山頂,面闊進深三間。前有月台,施作垂帶踏跺,四周游郎回互貫通。大殿和門樓高聳突兀,極富廟堂氣息。繞過正前方平面呈品字形的九脊懸山戲台,有長橋直通亭亭立於湖心的得月樓。得月樓炻重檐鑽尖頂樓閣式建築,樓匾額及正面兩副楹聯為郭沫若先生親筆。其中一聯曰:“龍潭倒映十三峰,潛龍在天,飛龍在地;玉水縱橫半裡許,墨玉為體,蒼玉為神。”一群游客站在聯前,爭論著潛龍和飛龍在那兒。其實,北面玉龍山如玉筍屏列,如逢日麗天青,就能看到“雪山四萬八千丈”倒映湖中的奇觀。這正是潛龍在天,飛龍在地。那天的雨霧太重,沒有辦法拍到清麗的玉龍雪山。於是,拍了珍珠泉和湖中的樹。



(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