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都僻巷的小樓教堂
在天街,我們發現偏僻寂靜的街巷之中,也有些兒傳統文化的遺址。在山城步道路上有一棟名叫“厚廬”小樓。夕陽下,陽光落金般地透過樹葉撒在小樓上。小樓有一小牌上有簡介:“抗戰時期,由於國民政府的統治中心移至重慶,大批政府要員、軍閥、買辦、地主等達官貴人也雲集陪都,他們大肆修建公館。這些官邸建築雖然量不大,但做工考究,與當時的普通民宅形成了鮮明對比,在建築風格上有的模仿外國近代小住宅形式,有的還有地方建築特點。此宅為抗戰時期,四川軍閥劉湘下屬蘭文斌師長官邸,具有上海石庫門建築特點,現為渝中區房管所房產”。小樓裡仍然住有人家。沿山城步道的棧道往前走不遠有一石碑,上寫“法國仁愛堂”。也有簡介:“魚鰍石至山城巷之間,有一座西式建築,名為法國仁愛堂,前身系1902年法國人創建的仁愛堂醫院,1944年改名陪都醫院,也就是重慶市第一中醫院的前身。如今,仁愛堂舊址猶在,華麗仍然依稀可見”。於是,我們拾階而上,看見的是荒涼與冷寂,大家開玩笑說,太荒了,拍鬼片的地方。有一路人告訴我們,看仁愛堂要從前面進去。我們又掉頭回到山城巷往上而行,來到仁愛堂,一進門就被看門的婦女喝令“不許拍照”!那神情和臉色,活脫脫地像入了法籍的人兒。哈哈,仁愛堂不能拍照,頭一次遇上。咱不惹麻煩,也就不進去了。不拍,咱也沒有損失。再往金湯街去,也就看見了路邊的做飯人家,由於這片屬於危房,沒有通天然氣,做飯還是用柴。嘿嘿,快看,汽車居然開進了這有台階的小巷。猜猜,小轎車是怎樣開進來的。

(陪都僻巷的小樓教堂)

(陪都僻巷的小樓教堂)

(陪都僻巷的小樓教堂)

(陪都僻巷的小樓教堂)

(陪都僻巷的小樓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