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出發的湘西之行之二(2009年8月1日—6日)

作者: chnhbm

導讀Day4:早上起床看外面,還有不小的霧,但比昨天已好許多,陳大哥八點多鐘已准時來等我們,今天是張家界行程的最後一天,早餐干了很多饅頭撐飽肚子,打點行裝,九點多鐘開始出發到第一站神堂灣。 從下車路口到神堂灣走十來分鐘,神堂灣據說當年土家首領向大坤遭朝延圍剿,兵敗後而在此跳崖自殺,神堂灣的地板上有一個石窟,剛好像一個放大的腳印,當地人形像地比 ...

Day4:早上起床看外面,還有不小的霧,但比昨天已好許多,陳大哥八點多鐘已准時來等我們,今天是張家界行程的最後一天,早餐干了很多饅頭撐飽肚子,打點行裝,九點多鐘開始出發到第一站神堂灣。

從下車路口到神堂灣走十來分鐘,神堂灣據說當年土家首領向大坤遭朝延圍剿,兵敗後而在此跳崖自殺,神堂灣的地板上有一個石窟,剛好像一個放大的腳印,當地人形像地比喻那是向大坤的腳印。陳大哥說天子山曾是向大坤的天下,天子山的天子意指向大坤,但成王敗寇卻是人生的定律,天子的冠冕只會屬於勝者。神堂灣據說是個神秘的地方,下面終年積雪,當年紅軍吊繩索采草藥,下到半山腰就不敢再下去。陳大哥曾數次 攀山越嶺 參加搜救遇難人員遺體的行動,在其他山峰采過藥,唯獨神堂灣他不敢探足。

那天的霧和前一天的卻是不一樣,前天的是重霧鎖山,濃重,凝結得撥都撥不開,有被迷霧重重的感覺。而神堂灣前的山峰離我們很近,我們好像在端祥著某一盆景的局部,那霧像厚厚的白紗布,剛剛還看到那山峰被輕輕的煙霧繚繞著,就那麼幾分鐘時間卻像被白紗布把山峰摭擋住了,過了一會兒,那紗布慢慢繚開露出山峰 的崢嶸。那霧是流動著,如果用煙霧繚繞、過眼煙雲最貼切不過了。如果把這些各種形態的峰巒看作大地精心塑造的作品,眼前的變幻迷離的情景,就是上天藝術般地以流動的雲霧、雲煙為載體通過各種手法做著粉飾,讓這些山峰的身姿盡顯婀娜,我們沒有看到晴好天氣的時候展露真容可能讓我們驚嘆的容貌,但我們卻領略另一種含蓄的美。我一直站在觀景台上默默地看著那煙霧悄無聲息的變化,已經走了兩三撥人,我才不舍離開。

之後我們去的另一處觀景台,處於神堂灣方向相反的一端。我們在那裡呆了一會兒,出來等環保車去賀龍公園。

因為賀龍公園是旅游團的必到之地,,所以特別嘈雜、喧鬧,有的地方隨處看見垃圾,已然沒有以前那般閑情適意,當自然景觀包容了太多的人氣,並在當中留下很多人類不良習慣的痕跡,猶如一副翡翠上面塗了許多的污漬,負面的東西影響你看整個事物。

走了幾處觀景台,卻沒興致呆得久一些,而且霧還濃,看不清景色,這裡已沒有在神堂灣那般的意境,。賀龍公園的主題在於賀龍塑像、賀龍元帥之墓。塑像裡的賀龍手拿煙鬥望著前方的天子山,這個他當初革命奮鬥過的地方,金鞭溪邊的紅軍路聽說就是當年他的革命隊伍曾經走過的。元帥之墓的的正面則是賀龍叨著煙鬥的頭像,吸煙鬥是元帥最愛的嗜好,煙鬥附在他身上的的各種形態也許最能生動地展現他的形像吧。我問陳大哥賀龍的骨灰為什麼現在才遷回來,他也答不上來。元帥在外面奮鬥一生,不只是他,落葉歸根,凋落歸零,魂歸故裡也是許多人的心願。元帥一生歷盡坎坷,文革期間還受到四人幫迫害,我還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有關他的被迫害經歷的電影《元帥之死》的部分片斷,曾經指揮千軍萬馬征戰沙場的堂堂元帥,卻受看衛的小兵凌辱刁難,最後冤死在陰暗、狹小的監獄裡。平反後雖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但天子山才是他最理想、最希望的安息之所。所以政府滿足其親屬的願望,最後安葬天子山。

從賀龍塑像出來,差不多十一點,我們到點將台、御景峰觀景處,這些景觀距離遠些,霧遮著看不甚清楚,我們在周圍看些相片工藝制作和逛工藝品街(覺得沒什麼特色),差不多十二點的時候,已經隱約可以看到點將台、御筆峰,這時也像在神堂灣時的情景,霧在流動、漂移,要抓住短暫的時間才能看到。

十二點多鐘,和陳大哥商議去一個靜一點的地方吃飯,途經天子閣的時候,因為卞先生一家還沒有跟上來,我看到門口掛著張家界佛教協會的牌子,於是想著進去裡面逛逛打發時間,沒想到這個原本打算打發時間的地方卻破壞了這幾天張家界本已給我的美好的印像。。

當時在外面遠遠看到天子閣是深圳市政府所捐贈,所以這幢建築還談不上經年歷史而言,閣是當地的一種建築形式,實際是一所寺廟,我從正門進去本想從右路進去,卻被旁邊的和尚擋住讓我從左路走,在左路的入口准備進去的時候,又被一和尚攔住遞給我一束香要我領香,我一看他的眼神可不是我平時看到的和尚那般慈善,想到曾聽說過的一些旅游景點關於和尚要香客記大額香火錢的事,心裡警惕起來。接著看押式帶著我敬了幾進香後,再帶我到一位記帳的和尚面前坐下,那和尚開口就說些我運氣不好之類的話,看到我防備的樣子,還對我數落一番,我沒好氣地問他到底什麼意思,他立即就直奔主題,叫我在記錢本上登記交錢許個好運,我看上面記著不等金額,少則兩百,多則五六百,每欄詳盡記著姓名、金額、省份,看上面的備注的意思交的錢越多,運氣越好,還有登記的名字多來自廣東,看來這些和尚很勢利,還很費心機的。在我的一番周旋下,這位和尚總算道出真正目的,要我記下兩百塊,,其間經過極不愉快的爭執,我記下一百。這時這位和尚在我的眼裡形像十分醜陋,我仿佛在黑店裡撞上不良奸商似的,利用我們對佛祖的善心敲詐一把。接著另一位和尚領我拜了最後一進佛禮後,發給我一小石佛像和一鍍金佛牌(當然值不了多少錢的)。然後憤憤然地出來了。等不了多久,卞先生一家人也出來,他們也經歷了像我一樣的不愉快的事情。

吃完飯,在卞先生的提議下大家一塊坐索道下山。在這十多分鐘的接近尾聲的纜車行程裡,周圍的景色。下山的時候,右邊的形狀各異的山峰像士兵列隊站立似的向我們行注目禮默默護送我們下山,在張家界看過很多的奇峰異石,如果只站在固定位置上看這些石峰,可能沒有太多的贊嘆,但我們處於移動中看它們從窗邊而過,卻感覺的是另一種的美景,很想拍幾張照片,但纜車的窗遮住,拍不出效果,只好作罷。纜車到達山腳出站以後,我們游覽最後一個景點——十裡畫廊。卞先生他們一家坐觀光車瀏覽,我則選擇徒步方式,和他們約好在觀光車站等。十裡畫廊號稱小桂林,沿途有很多各種形狀的石峰,但對我來說這些東西屬平常,算到此一游吧。來回程大概四十多分鐘左右。

回到觀光車站的時候,卞先生他們也才到站不久。因為陳大哥也要到市區,所以他和我們一起出山。坐在環保車上,又聽到車裡面播放的宋祖英式風格的歌曲,車上同步播放張家界的風光片,我望著那無數的峰巒從車窗後掠過;也許張家界不僅驕傲她那秀美的外表,還透過張家界人的歌與舞向你施展溫婉的無限風姿,那畫面中的風景曾經留下我們的足跡和身影,那畫面、那歌、那舞,仿佛在為我們舉行歡送的禮儀。

出景區後,原本打算和卞先生一家在市區過一宿,第二天再到鳳凰,但這座聞名全國的旅游城市卻令我們失望了,市容市貌的髒、亂、差,交通秩序的混亂,凸顯這個城市軟硬件服務建設的滯後。很難想像世界自然遺產稱號竟和這座城市連結在一起,看來我們找不到在這裡呆下去的理由,我們當即決定趕火車去吉首。在車站門口陳大哥幫我們攔的士去火車站,但這一小段路程司機的亂要價卻讓我們舍棄這一便捷的交通工具,轉而乘坐公共汽車。

我想張家界美麗的風景和市區的所見所遇,猶如我們享用美味豐盛的大餐的時候,缺少別致的餐具,愜意的桌椅,還有周到的服務。坐上開往吉首的列車的時候,似乎我的身上還沐浴著張家界森林的清新,對於張家界的那麼一些遺憾較之於它賦予的許多美好的東西,我想是可以忽略的吧。


(張家界)


精選遊記: 張家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