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的呼倫貝爾我的最愛

作者: whoru

導讀雖然我是南方人,但是卻喜歡春天的大風,風裡面夾著飛沙,很冷、打在臉上很痛,但是讓人感覺很堅強;我喜歡遼闊,因為從小的生活環境就是天廣、地大,沒有擁擠的人群和車流;我難忘秋天白樺樹林一片金黃的顏色,那是一整片一整片的金色,樹干上還有各種靈動的眼神;冬天,漫天白雪,人們卻躲在溫暖的屋裡,每每想到白雪中家家暖暖的燈光,心裡就會被感動充滿 ...

雖然我是南方人,但是卻喜歡春天的大風,風裡面夾著飛沙,很冷、打在臉上很痛,但是讓人感覺很堅強;我喜歡遼闊,因為從小的生活環境就是天廣、地大,沒有擁擠的人群和車流;我難忘秋天白樺樹林一片金黃的顏色,那是一整片一整片的金色,樹干上還有各種靈動的眼神;冬天,漫天白雪,人們卻躲在溫暖的屋裡,每每想到白雪中家家暖暖的燈光,心裡就會被感動充滿。所以我想往草原,那遼闊、那天空、那被放逐的自由!我一直幻想能和親愛的人架一輛破舊的吉普車,行駛在遼闊的草原,藍天沒有盡頭,牛群伴我們奔跑,他開累了我來開,那種流浪的感覺,會讓我流淚。喜歡內蒙,還因為那魂牽夢繞的蒙古長調,馬頭琴的琴弦就像輕輕撥在我的心頭,可是,偏偏,我現在卻生活在這個繁華的都市,生活在這個有夢想的年輕人不斷蜂擁而至的城市,有多少無奈就有多少渴望自由!去呼倫貝爾大草原,去追尋夢想!海拉爾,機票、住宿這個時候非常的緊張!終於,7月13日我帶著老婆和我10歲的兒子踏上征程。我們是取道哈爾濱,由哈爾濱再坐火車前往海拉爾,這條線花費和上海-北京-海拉爾差不多,只是時間要長很多,而且,坐火車睡不好,不過沒辦法,機票難買,只好曲線救國了!7月14日早晨7點鐘到達海拉爾,司機已經如約等在門口。我們開始了呼倫貝爾6日游的旅行,7.14日清早到,7.21日晚上飛機離開,感覺時間有點匆忙。呼倫貝爾的旅游主要分為三條線:西線:海拉爾--滿洲裡,主要景點:呼和諾爾草原、呼倫湖(達賚湖)、滿洲裡 南線:阿爾山,主要沿線的夏天花開,阿爾山秋天的彩色。北線:海拉爾--金帳汗--黑山頭--額爾古納--五卡、七卡--恩河--室韋--臨江--莫爾道嘎--白鷺島這條線最長,也最美。有被稱作呼倫貝爾最佳攝影點的金帳汗部落,有號稱中國最美夏天的額爾古納、中國十大魅力名鎮的室韋俄羅斯民族鎮,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為了方便和不錯過攝影美景,我們接受網友的建議全程包車,這樣可以隨時停車攝影,我們的行程來之前已經和司機李師傅商量好,不過後來行程稍有更改,所以建議人少出游呼倫貝爾時可以先不要定酒店,因為行程可能會根據天氣或喜好有所更改,尤其是攝影愛好者,可能走到哪裡看到合乎心意的美景就不想動了,為了酒店錯過路線就可惜了,總的來說,住宿還算方便,一兩間房間總能找到的,而且,那種隨遇而安的感覺比較適合這裡的心境。我們的行程最終是這樣的:7.14西線:海拉爾—呼和諾爾草原—呼倫湖—滿洲裡第一天的行程非常的完美,也非常的幸運。早晨剛到呼和諾爾旅游區正趕上上級領導來視察(這麼美的地方,經常有人來視察噢),所以有幸欣賞到整套的民俗風情,從下馬酒到獻哈達到摔跤、套馬表演,真的是大開眼界,據說,這一套下來,要7000元的出演費用啊,真的是像劉翔所說的:“我第一要感謝領導,第二要感謝我自己”哈哈哈!然後我們受到強烈感染,也到牧民家騎馬,很想像他們一樣縱馬馳騁,怎奈看起來容易卻根本做不來,花了100大元/人,兩條小腿磕出兩個烏青塊只好戀戀不舍的下馬繼續趕路了,由於在這裡耽擱的時間比較長,所以順理成章的在呼倫湖(達賚湖)看到了落日。其實,呼倫湖的景色一般,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湖裡的魚蝦真的是味道鮮美,由於我們決定晚餐到滿洲裡吃俄國大餐,但又不想錯過美食,就點了一盤白蝦和一條鯉魚當作“下午茶”,那個白蝦是炸出來吃的,好大盤!說實話,生活在魚米之鄉,一天到晚、各種方案的吃魚蝦,還真比不上這裡的味道鮮美,坐在湖邊,等著落日,吃著炸蝦,晚風輕拂,感覺好浪漫呀!晚上到了滿洲裡,天邊的小城,特點就是俄國人多,路邊停靠的全是俄羅斯牌照的車子,餐廳裡也全是俄羅斯人,女孩子非常的漂亮,有趣的是俄羅斯人專點中國菜,中國人專點俄式大餐!7.15 阿爾山早晨起來,去看了國門,正好看見一列長長的火車從國門入境,車上裝滿了筆直的木材。以前我們國家也大量出口木材!今天的路線是往南線,阿爾山,我們接受李師傅的建議,從滿洲裡經金海岸、新巴爾虎右旗、甘珠爾廟、新巴爾虎左旗,住左旗。這一路都是大草原,金海岸灰灰的,甘珠爾廟是我唯一看到的寺廟,也是以旅游為主的,我問他們蒙古人信仰什麼,我喜歡探索一下民族風情和文化,他們說,不信仰什麼,只是在節假日的時候去祭拜敖包,我本來一直以為敖包就是男女約會的蒙古包(受敖包相會的歌曲的影響),原來,敖包是拿石頭在山頭或牧場的高坡上堆起來的類似於瑪坭堆的樣子,分為旗敖包、部落敖包和私人敖包,牧民們一般祈求風調雨順、牲畜興旺。旗敖包就像小型的那達慕大會,摔跤、賽馬都有。風景就在路上,一路地走來,遼闊平坦的大草原,一條大路筆直的開往天際的盡頭,遠處,隱隱的顯示圓弧的地平線,真的能感覺到地球是圓的,以前歌裡唱的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來到這裡才知道,那種廣闊,連一戶牧民的牧場都一望無際,李師傅說有時開車穿過一個牧場,四、五十時分鐘才開過,厲害吧。我們今天主要做的是停在一戶游牧的蒙古包附近,觀看他們的羊群吃草,陽光灑在草原上,沒有一絲遺漏,白雲在藍天靜靜的飄浮,羊群半天也不動,馬兒間或甩甩尾巴啪打蚊蠅,一切都是那麼平靜,如果不怕被牧民家的大狗叼走,真的想在著寧靜的草原睡上一個下午。晚上,又看到了草原的落日,感覺到自然的力量!太陽、草原、清風都是自然賦予的,他們賦予了牧民一切,也承載著牧民的一切,在這裡,蒙古人的心胸那麼開闊,性格還是那麼豪放,那麼熱情好客,歌聲那麼優美動聽!在這裡,快樂與金錢無關!這一路,我們都沒有鎖過車,不會丟東西,我想他們還保持著祖先的英雄氣概,只要豪奪,不要苟且偷竊!來之前,以為牧民的生活一定很苦,讀過很多的關於牧民定居,草原過度放牧的文章,沒想到,呼倫貝爾草原卻這麼富有,這裡的人們過著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這裡的草豐水美,他們的生活就向澳洲的牧場生活,機械化、自動化程度很高,嶄新的摩托車,皮卡到處都有,定居點、游牧包都配有風力發電機。7.16 左旗—阿爾山,住阿爾山阿爾山果然花多,往阿爾山的路上風景不錯,還拍到了7月油菜花海。阿爾山主要以林木見長,如果到得早可以直接從伊爾施鎮(距市區18km處)去景區,因為到了市區後去景區還要返回這裡走這條路,就浪費時間了。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門票已經漲到通票180元,不單買景點門票。我們一路上貪戀美景,到這比較晚了,就決定直接去金江溝洗溫泉,可能是我以前泡的溫泉太好了,這裡的溫泉簡直太簡陋了,露天溫泉泳池需帶泳衣,還要有點思想准備。不過我覺得阿爾山還是春秋游最好,春天花多,秋天呢,我一看到現在漫山的綠油油的白樺樹叢,就喚起了我對白樺林的絢爛回憶,這裡秋天會是整山的濃艷色彩,景像一定會令人震撼! 7.17 阿爾山—海拉爾,住海拉爾。其實這三天的行程還可以緊湊點,15日可以直接開車住在阿爾山,16日就可以整天游玩阿爾山,然後回去可以住新巴爾虎左旗,17日就可以往景色最美的北線莫爾道嘎趕些距離了(比如住在額爾古納),後面的游玩時間更充沛了,攝影迷們更可以拍個夠了!我們住在海拉爾,後面兩天的時間比較趕,照片也沒拍多少。 7.18—7.21 海拉爾—金帳汗—黑山頭—額爾古納—五卡、七卡—恩河—室韋—臨江—莫爾道嘎—白鷺島早上7點我們就出發了,風和日麗,萬裡無雲。我發現海拉爾的空氣真的很好,清新透徹,我們伴著歌聲一路駛向了金帳汗。據說這裡就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呼倫貝爾草原腹地,是中外馳名的天然牧場。號稱“天下第一曲水”的莫日格勒河畔也在這。中國歷史上許多北方游牧民族都在這裡游牧,成長壯大,繁衍生息。(這裡距依托城市呼倫貝爾市36公裡,沿s201線公路轉金帳汗公路可達。)我們到了陳巴爾虎旗草原深處的金帳汗部落,周圍的草原十分美麗,蜿蜒曲折的莫爾格勒河在一旁靜靜地流淌。我置身其中,盡情地奔跑,擁抱這美麗的景色,往日的煩惱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掏出相機,把這渾然天成的美景永遠留住。哈哈~~忽然發現此景比電腦桌面還要美上幾分。喝過了馬奶酒,我們來到祭敖包。敖包是土堆的意思,據說,以前人們在草原上為了辨別方向,就在高處堆放石頭,後來聚集多了,就成了石堆,稱為敖包。每個部落、村子甚至有些牧民自家都有敖包。這裡的人們說,石堆壓住了妖魔,不讓它們欺負草原上的生靈。敖包周圍有一個用繩圈起的圈,踏進去以後不能亂說話,要靜靜地圍著石堆走三圈,在心裡許一個願望,走完三圈後把事先預備好的紅綢布寄在一塊石頭上,然後把石頭放在敖包上。每年部落裡有一個敖包大會,平常游牧分散各處的青年男女趁這次大會可以見面,定下終身。雖然我們不是蒙族人,但還是鄭重其事地祭了敖包,許了願,親手將拴著紅綢的石頭堆在敖包上。從陳旗到黑山頭是走的土路,為的是看看號稱呼倫貝爾草原最美的草甸,果然,這裡的草原覆蓋率更高、草也更茂盛,吃草的動物身上都閃著綢緞般的光澤。我們經過的時候,牧民們大都在打草,打下來的草是給動物們過冬儲備的糧食,一種機器邊打草、邊把打下來的草打成大捆後,一個個均勻的落在草甸上,大家稱它為會下蛋的打草機,真的很好玩!不過這個蛋非常大,每個大概有500斤,要用叉車把它叉到卡車上才能運回家。到了黑山頭看了中俄界河,旁邊是關卡,對面就是俄羅斯的村莊,還可以在界河上劃船,兒子往對岸扔石頭,說是打到俄羅斯去。然後我們趕往額爾古納,來之前就聽說額爾古納是攝影者的天堂,果然名不虛傳,這裡是牧區、農嘗林區交界的地方,景色比較豐富。我覺得最美的應該是農場的耕田,這個時候有成熟的金黃色的麥田、有濃綠的菜田,還有剛翻過的黑黝黝的土地,色彩豐富而濃烈,這種自然而原始的色彩搭配在一起,非常的復合美學的原則,土地時而四方規則的分配,時而依山型巧妙地結合,真的美感非常強烈!額爾古納再往前行,就開始漸漸進入林區了,這裡的植被大部分是白樺樹,現在只能看見白色樹干上的一顆顆大眼睛,我只能憑借記憶和想像來判斷這種成片成山的白樺林,到了秋天,滿地的金黃落葉,滿山的金色葉片在朝霞裡、在陽光下、在落日時是多麼的讓人心醉!所以,來林區絕對是秋天最漂亮,比如說十一假期來這裡肯定是最好的選擇!走走停停,實在不願錯過身邊美景,走到傍晚,李師傅也累了,我們決定到室韋休息了。室韋是cctv是大魅力名鎮,果然別有魅力,這個邊陲小鎮風景十分美麗。這裡也有界河,河更淺、更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誇張)。站在河邊,看著對岸近在咫尺的異國村莊,感覺到叛逃是多麼容易,如果對面是美國,嘿嘿嘿!室韋是俄羅斯民族鄉,多數是家庭旅館,本來因為太累了,想在室韋湊合一晚上算了,沒想到竟有意外的收獲。住房很緊張,我們往裡走了走,結果找到一家純正的俄羅斯家庭住下來,房子的外表很普通,也可以稱破舊,但裡面十分的干淨,令我驚奇的是這麼偏遠的家,竟然有一個像模像樣的桑拿房,還有一個非常巨大的烤箱,俄羅斯人真的很會生活!晚餐非常豐盛,吃著剛烤出來的面包,配上自制的果醬和奶酪,噴香的烤魚、靠土豆、烤盤煎蛋、蘇泊湯、配上大盆的奶茶,純正的俄羅斯大餐!比我們在滿洲裡西餐廳吃得好多了,我自詡美食家,總在描寫美食時還不忘口水直流,不過,饞嘴的不只我們,有一對小夫妻沒事閑逛,看到我們吃飯,頓時垂涎三尺,copy了一份我們的菜單,就與我們共進晚餐了,我們的吃得太猛,忘了拍照,拍下來的還是他們的菜。邊吃邊談,晚餐慢慢品,時間悠悠的過,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小資生活。大家吃得高興,就問俄羅斯大媽有酒嗎,於是開始了喝白酒,喝得高興了,俄羅斯大媽唱起了俄羅斯民歌,大家也跟著放歌,後來,大媽又把它的哥哥瓦西裡,就是幾次去cctv表演為室韋奪得十大魅力名鎮的手風琴手找來為我們伴奏,真的好開心,這是此行最好吃的一餐,也是最難忘的一晚!住宿:30元/床 桑拿:10元/人,早餐:10元/人。臨江屯距室韋10公裡,快到臨江時的那3公裡路很漂亮,有油菜花,有麥浪,有白樺林。有興趣可以徒步走一下哦。臨江屯隸屬室韋俄羅斯民族鄉,多數是俄羅斯族人,小小的村子,一邊是界河,一邊是散養著牛羊的山坡,木柵欄圍著的是牛羊的圈舍和菜地,木刻楞房屋,家家戶戶都有鮮花,秋千,是真正與世隔絕的田園牧歌。早上5點左右,牛羊會被趕上山坡去吃草,6點左右,雀巢公司會有奶車來收奶。 在臨江的幾天,陰雨連綿,雖然沒有看見清晨黃昏的霞光和很亮的星星,但村子映在雨裡更有種水墨畫的韻味。臨江特色美食是當地人做的烤面包,好吃到我想打包帶回家。莫爾道嘎(太平屯),蒙語“上馬出征”之意,出自成吉思汗。這真的是一個小鎮,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穿梭擁堵的車流,沒有匆忙冷漠的人流,沒有絢爛奪目的霓彩。這兒很安靜,水泥路旁有挺拔的白楊,金黃的葉子和著陽光,在清風的吹拂下,光與影跳動著,旁邊是木頭房子,很低,有很大的窗戶朝著陽光,可以看見屋裡簡單的家具。不遠處是連綿的大山,山上是落光葉子的落葉松林,和著白樺,像一幅流動的水墨畫。河流隨意的流淌著,水很淺,可以看到鋪滿河底的漂亮石頭,水嘩嘩的響著,仿佛唱著自由的歌,奔赴遠方。從鎮上到森林公園大約20分鐘的車程,森林公園內是國家一級沙石路。公園面積很大,從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的大門到白鹿島需要1.5小時的車程。莫爾道嘎森林公園享有“南有西雙版納,北有莫爾道嘎”的美譽。一路走來,陽光明媚;我們要走了,淅淅瀝瀝下起了雨,仿佛依依訴說離別之情。這次旅行有幾大特點: * 食物都以牛羊肉為主,菜量很大,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感覺很豪邁。* 一路上民風淳樸,感覺遼闊,車輛很少,路況很好.


精選遊記: 滿洲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