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珠穆朗瑪

作者: 石頭河

導讀西藏啊,西藏(一) 珠 穆 朗 瑪 把星空攬在懷間,把高原攬在懷間,把群山攬在懷間, 您就這麼靜靜地坐著,億萬年不動 夕陽和朝霞是你眸中慈愛的眼神,白雲和薄霧是你唇間和藹的笑意,潺潺的溪流是你胸中輕柔的吟唱。 多少的委屈在您的眼神中融化,多少的憂傷在您的笑意中消散,多少的焦慮在您的吟唱中平復 於是,枕著您的臂膀恬然入睡,一夜無夢。 也許, ...

西藏啊,西藏(一)

珠 穆 朗 瑪

把星空攬在懷間,把高原攬在懷間,把群山攬在懷間,

您就這麼靜靜地坐著,億萬年不動

夕陽和朝霞是你眸中慈愛的眼神,白雲和薄霧是你唇間和藹的笑意,潺潺的溪流是你胸中輕柔的吟唱。

多少的委屈在您的眼神中融化,多少的憂傷在您的笑意中消散,多少的焦慮在您的吟唱中平復

於是,枕著您的臂膀恬然入睡,一夜無夢。

也許,對很多人來說,珠峰只是個旅游的景點,是個攀登的目標,是個朝拜的聖地,

而與我,那是個靈魂的皈依地。

如果真有靈魂,我願意是您額際的一抹雲霞,是您懷中的一片山石,是您腳下的一股清泉—永生永世。

所以,我將堅守著我的修練,寧靜而聖潔

——題記

從日喀則到珠峰,只要5-6個小時的車程。 “千萬、千萬 ,潛完瑪吉(千萬莫急)”。藏族司機索朗傑布一路上都在教我用漢藏雙語說著這個詞。“珠峰是要一早一晚看的,中午雲霧多,很難看見。”傑布很有經驗的說。

本來,上海的同伴是要先去扎什倫布寺的,一早過去被告知有重要的法事活動,不開放,所以決定回來時再看。一路上,每個街口都有荷槍實彈的警察,我們猜測不會是一般的法事活動,算算時間估計是十一世小班禪要進京參加國慶60周年大典,臨行前的活動。後來證實果真如此。

9點半出發。

豐田450沙漠王沿著平坦的318國道從日喀則行駛一個多小時,就來到了318國道5000km處,這裡是距離318國道的起點--上海人民廣場5000km的地方,想想一個星期前還在人民廣場流連,記起了我家老太太的一句話:人是活神仙啊!

路邊有一藏族民居,有裊裊炊煙升起,院子靠路邊的矮牆上趴著一個藏族婦女,我們歡欣地跑去和她打招呼:“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見她也友好地回著“扎西德勒!”便進一步提出要看她的家。比劃了一番,她似乎懂了,打開一扇扣著的門,原來是一簡陋的小賣店,有飲料和食品等,她說了一通,大意是讓我們買東西。我們並不要,她也不惱,於是又“扎西德勒”地告別。

(傑布告訴我們,藏語和其他方言一樣,不同地區語言不一樣,藏人自己也不完全懂。)

從日喀則到珠峰要過3個5000米以上的山峰,分別是海拔5000米左右的優弄拉山口、海拔5248米嘉錯拉山口和海拔5100米的遮古拉(藏音譯,有不同說法)山口,每個山口都有飄揚的五彩經幡(也叫風馬旗),在藏族人的信仰中,風是傳遞的使者,五彩經幡則代表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在風中經久飄揚的經幡則像征著五行的循環往復、萬物的生生不息。對旅行者來說,遠遠地看見在風中飄揚的經幡是一種喜悅,一種希望,它預示著艱苦曲折的盤山路就快過一半了,而且你經常可以在峰回路轉時看見讓你驚喜不已的風景。

(傑布告訴我們,在藏語中,“山”有兩種說法,有路通過的山叫“拉”,沒有路的叫“日”。所以我們常常聽到“某某拉山口”而沒有“某某日”山口。)

每個山口幾乎都有當地人叫賣經幡的,說掛一個可以祈福。不過一路上我很少見漢人買。

下山不遠便是拉孜縣,像大多數西藏的縣城一樣,拉孜不大,兩、三條路而已,但那是去珠峰的重要咽喉之地,也是唯二的縣城(還有一個定日),所以,大多數游客選擇在這吃午飯。

而我們是做好了野營的打算的,省錢只是小部分的原因,主要的是想在個好山好水的地方多待一會。

於是我們的車駛過拉孜縣城在一個我們叫不上名字的山谷裡停下。上海的小伙子就是細心,連一次性桌布都買了,鋪開,拿出面包、蛋黃派、牛肉干、牛奶等,這一攤子交給傑布看著,而我們四個,則各自玩去了。

一塵不染的天空像被融雪清洗過明麗,而白雲柔軟得像“沙圖什”。(藏羚羊絨制作的披肩和圍巾商品名為“沙圖什”,意思是“絨中之王”。由於它能很容易通過一枚戒指,也被稱作“指環披肩”。是世界上最輕柔的羊絨制品),渾圓的蒼穹覆蓋著的是莽莽的高原,一大片連著一大片狼毒花燦爛地開放著,艷艷地染紅了半個山坡,在高寒的土地上展示著生命的美麗與活潑。

而我更傾情於溪流旁的石頭。那一顆顆溜圓的鵝卵石,或靜靜地鋪墊著在溪水,或散亂地簇擁著溪水,有的顯現著斑斕的花紋,有的閃爍著金屬的光澤,哪一顆都是億萬年造化所賜啊,看看這個是寶貝,丟掉那個更舍不得,但長路漫漫,只能舍棄。人生許多的美好是注定只能經過,只能看看,不能擁有的啊!

收拾好垃圾,上路,珠峰的氣息就越來越濃了。首先是此次路程中最高的山口——嘉錯拉,山口上除了常見的風馬旗外,醒目的是歡迎游客來到珠穆朗瑪峰景區的標志牌。下了山不久就是新定日白壩村。這是繞不過去的地方,我們要在這裡買珠峰的門票。每人180元,傑布不要,但他的車要,一個輪子一百,備用輪免票。

考慮到後面艱苦的路程,我們還是在這裡的一家“成都飯店”吃了簡單的午飯,其實沒有想像的貴,5個人,三菜一湯——炒青菜、清炒土豆絲、萵筍肉片、紫菜雞蛋湯,味道不錯,吃得飽飽的,110元。擔心後面天涼,每個人又都加了衣服。

出了新定日, 車行向左,2km左右到達魯魯邊防站,游人要在這裡檢查邊防證。這我們早都知道,在居住地的公安機關辦妥了。檢查的年輕武警很認真地抄寫每個人的身份證號碼和邊防證編號等等。到我們的時候,抬頭看了一眼,“安徽的?合肥的?”“是啊,你是……?”“銅陵的。”怪不得呢,我於是很高興地說“原來老鄉啊!”他卻又一臉嚴肅不搭茬了。邊防武警果然紀律嚴格。

過了邊防站,是一個“丫”字形路,分向兩邊,一條繼續平坦的柏油路指示通往樟木——中尼邊界重鎮,另一條102km的土路是通往珠峰的。傑布說,本來珠峰的路也是可以修好的,但是為了保護珠峰,減少游人,國家故意不修。不知道准確否。

珠峰門票要在兩個地方驗,第一個是叫“切村”的藏族小村莊,車被攔下驗了門票。過了村子,便是沙石土路了,而且開始盤山。遮古拉山勢雖然不陡,但海拔高,更重要的是土路,所以一路顛簸著100多公裡要3個小時以上。

西藏一路的好路使我們四個外地人都輕視了,而這兩個小時的盤山土路才真正使我們認識到原來去珠峰到底是艱苦的。豐田車一路繞著“之”字盤旋,傑布把方向盤一會兒打滿到左,緊接著又回旋到右,而我們更是顛得東倒西歪,剛吃進去的午飯,一個勁地從胃裡往嗓子眼跳。北邊的山坡在高寒的天空下只覆蓋著青淺的苔蘚,偶爾有一群麻雀撲楞楞飛過,讓人不得不對它們的堅強行注目禮。

就在我們一路疲累不堪昏昏欲睡的時候,鮮艷的風馬旗在獵獵風中高揚的身影預示著山口到了,傑布在一個左拐後,把車停在風馬旗下,“下來吧”。他看著我們詭秘地笑著,神情裡滿是自豪。

拉開車門,跳下車,我們就呆了,除了“哇!”的驚嘆外,似乎發不出任何的聲音。沒有語言能描述這種攝人心魄的美——湛藍的天宇渾圓地覆蓋著莽莽蒼穹,在天的盡頭,在白雲的守護下,一長排雪山,在陽光的照耀下發出銀色的光芒。那是遠古的神話嗎?為什麼又那麼清晰!那是天神的巡視嗎?為什麼又那麼親切?在那一刻,我痴痴地看著,仿佛靈魂已悠悠地脫離軀體,飛向那一片晶瑩剔透的聖地。

傑布指點著,那正對著我們像一艘巨輪的是卓奧友峰(8201m),最西邊挺拔秀麗的是希夏幫瑪峰(8012),最左邊被雲霧遮擋的馬卡魯峰(8463),還有這中間看起來平緩的是洛子峰(8516),在她的右後方,珠峰藏在濃厚的雲霧中,莊嚴而神秘。

我們遺憾著,一個勁著急地問:“今天能看到珠峰嗎?”傑布笑嘻嘻地用藏漢雙語說起了他的名言:“千萬、千萬,潛完瑪吉!不用著急,我們今天住在珠峰腳下,好人好運就一定能看到珠峰。”

上車時,我們的眼睛再也舍不得離開那片聖地,車子左右盤旋,我們的脖子邊隨著一會扭向左,一會扭向右。

穿過扎西崗鄉,行進到一片開闊的河谷時,一座金字塔型的雪峰突然顯現在山谷中間,濃霧在他的頭頂緩緩升騰,只一片紅雲輕輕拂過他的額角,雖然只是山頂,但那威嚴的雄姿卻令人震撼。“是珠峰嗎?”坐在副駕駛位置的我不敢相信地問,專心於盤山路的傑布猛一抬頭,“正是,正是!”我們一片歡呼,一個勁地喊著“停車、停車!”傑布依然不慌不忙,經驗老到地說“千萬莫急,再轉幾個彎,到前面的山口拍照位置更好。”

果然珠峰越來越清晰,只是萬分可惜的是幾分鐘時間祥雲飄走了,成了我們一路上很少的遺憾之一。看來“千萬莫急”固然是很好的人生態度,而“搶抓機遇”有時也是必不可少的境界啊。

車過絨布寺時,我們沒有停下,滿心裡只有快進珠峰,其余的一切,已經不再重要。

到達珠峰大本營營地(5100m)在傍晚6點半左右, 西藏天黑得晚,這時還是亮堂堂的。營地在絨布河谷,幾十個油毛氈帳篷挨著山腳河灘圍成四方形,每個帳篷就是一個藏式家庭旅館。傑布帶我們到一家叫“嘎吉旅館”的帳篷內。屋裡溫暖簡潔又干淨,屋子正中燃著火爐,爐上坐著兩個水壺,一個開水撲撲地吹著熱氣,一個奶茶飄著淡淡的乳香。屋子的四周每一邊都是兩張藏式床,床前的茶幾擺著水瓶和簡單的茶具。藏式的床很像我們的木質沙發,上面鋪著厚厚的絨毯,晚上拉開被子是床,白天掀了被子是椅。老板是離營地20多公裡的扎西崗上村的藏民(帳篷旅館的老板大多是那裡的),會三種語言,除藏語外,漢語懂得和英語差不多,不過有傑西的翻譯,交流沒有任何問題。

在帳篷內換上厚厚的冬衣我們就急急地奔向了室外去看珠峰。

屋外是狹長的絨布河谷。從珠峰胸前的絨布冰川融化的雪水流過河谷間渾圓的鵝卵石,形成一條清亮的石頭河。河谷的東西兩邊是逶迤的群山,雄渾而莊重地列隊兩旁守衛著。在群山的盡頭,端坐著至高無上的天父——珠穆朗瑪。

我一步步地迎向他,把歡呼的人群拋在後面,把閃爍的攝影機拋在後面。一個黑色的披著長長絨毛的犛牛好奇地停下吃草,打量著獨自遠離營地的我,輕輕地“哞--”了一聲,是善意地提醒著我嗎?我感激地衝它笑笑,依然執拗地往前走。

太陽正在下山,給兩旁的群山投下了大塊大塊的陰影,珠峰也一點點地由晶瑩轉為金黃,而這金黃也一點點地向上隱退。

一抹微雲從珠峰寬厚的胸間升起,輕輕地拂過他威嚴的面龐,又悄悄地從他嘴角蕩開,這時,夕陽的余暉正把最後一片余光射在他的額上,發出一道金光!在那一剎那間,我看見珠峰向我笑了,那麼慈愛,那麼溫和,那金光閃爍的眼眸把我肉體連同靈魂照得透亮,那淺淺的笑意足以化解人世間一切的侵擾。

山風在臉龐輕撫,雪泉在身旁低吟,一顆顆寒星在越來越深的天幕中探出晶亮的眼睛,一切是那麼莊嚴而聖潔,我不由自主地屈起雙膝,雙手合十:久久地仰望,久久地叩拜,但心裡卻一片澄澈,沒有任何欲求,沒有任何祈盼,只用心聆聽著天父的教誨。

天越來越暗了,我終於把魂魄收回,趁著最後一絲余暉,收集起身邊的石頭,堆起一個瑪尼堆。每揀一個石頭,我都會默念起一個名字,我的父母,我的姊妹、我的愛人,我的子女,我親愛的朋友們……。最後我揀起一個小小的滾圓的石子,送給我的旺旺小狗。我望著珠峰輕輕地笑了,不需要祈求,他知道我的心思,他明了我的期盼。

那一夜,在海拔5100米的帳篷,當眾多游客在高反中痛苦時,我卻沉沉地睡去,一夜無夢。

第二天清晨我們一早起床,守著星星一點點隱向天幕,守著曙光一點點染紅珠峰,守著群山一點點明亮。然後每人花25元錢坐環保車顛簸20來分鐘,去向4公裡外游人所能到達的離珠峰最近的地點——有軍隊把守的珠峰大本營(5300km),在通過身份證和邊防證驗明正身後,一個持槍的武警威嚴地警告我們:只可以上到前方觀景台的小山包上,不許從山下繞行。這裡是邊境。

都知道這裡觀珠峰未必比營地好,因為有一道山梁的阻礙。但來到珠峰又怎麼能不去呢?畢竟是最近距離地仰望啊。

在喝完滾燙的醇香的奶茶後,我們告別珠峰,去往另一個聖地——納木錯。踏上車的那一瞬間,我再次回望,早晨的雲霧還沒上班,珠峰依然那麼清晰。沒有揮手,不要道別,我知道從此我的心裡有了一個聖壇,而我的靈魂找到了歸宿。


小貼士:1、去珠峰最佳線路為:拉薩——羊卓雍措——日喀則——珠峰——納木錯,約四——五天,最好是包車,不僅安全,而且常跑此線路的司機往往是好導游。價格以天論,一般1000/天。四人包最合算。2、帶足干糧和水,一路的美景讓你看不夠,在餐館吃飯太浪費了,不僅是金錢,最重要的是風景和心情。3、邊防證在當地公安機關提前辦好,可節約時間和精力;邊防站不容許拍照。4、帶足棉衣,珠峰晝夜溫差大,太陽一下山氣溫急劇下降,而且有很厲害的山風,所以走出室外一定要加棉衣,而且要戴帽子系圍巾。我們看到帳篷旅館裡有棉大衣之類,估計如果自己沒有帶可以租。感冒對有高原反應的人來說是致命的,生病了可就什麼心情都沒有了。5、提前買好明信片。珠峰郵政局一張明信片要35元,蓋個戳要5元。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