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激動的心情,我開始了這次西北之旅。無論是甘肅還是陝西,我都是十分陌生但又極度向往的地方。甘肅的莫高窟,月牙泉,嘉峪關,蘭州拉面,陝西的兵馬俑,黃土高原,都讓我魂牽夢繞。5月16日晚,乘去烏魯木齊的T52次列車,經過沿途33小時一天兩夜的顛簸,終於在5月18日上午到達了柳園火車站。
非常小的車站,卻給人無比溫馨的感覺,抬頭是只有在照片中才能見到的深藍的天,清新的空氣仿佛能穿透我的身體。不需要走長長的通道,幾步路就出了車站。
事先已經了解到,所謂的柳園火車站離真正的敦煌市還有130公裡之遙。車站口停滿了大大小小拉客去敦煌的車輛,面包車20元一人,出租30元一人。司機在外面大聲吆喝著招攬生意,出站人不多,我們自然成為了所有司機爭搶的目標。
為了省錢,我們徑直走向看著坐的最滿的一輛面的,身後的一個出租車司機還不甘心的上來吆喝,被面的司機一把攔腰抱開,訕笑著把他打發走了。我一下子對這片陌生的地方產生了好印像。這是個與我二十多年生活截然不同的地方。這邊的人們過著與我截然不同的生活,忙碌而又快活地活著.
面的坐了一半人,所以又等了半小時坐滿了人才走。柳園市邊上有很多小土山,搞笑的是有些土山上有人不知用什麼辦法寫上了旅館的廣告和聯系方式,還有人占上為王,在山上寫上XXX之山。這是個可愛而又充滿夢想的地方,我想。
一出柳園市,公路兩邊立即變成了茫茫的戈壁,一眼望不到邊,興奮得看了一會,很快就視覺疲勞了。快中午了,太陽漸漸的直射下來。我開始感受到大漠日照的力量,那強大的光線讓周圍很大一圈的天空都無法逼視。
繼而讓我領教的是干旱,其實從火車進入甘肅開始,我的嘴唇就開始干燥,現在已經開裂,塗了潤唇膏也不見效。直到幾日後來到蘭州才不治而愈。
車開到大半的時候,窗外的景色開始發生變化,兩邊出現一片片剛出苗的棉花地,伴隨著的是一排排的胡楊樹。可以想見當年人們在開出這片耕地時付出的艱辛。後來我才了解到,一般的口糧作物在敦煌附近很難生長,而且產量也不高。所以基本上敦煌以種棉花為主,經濟作物,效益比較高。至於吃的全是從其它地方買來的。看來敦煌人靠旅游賺了不少錢,才能有這樣的大氣。
開了差不多兩個小時,終於到了敦煌市汽車站。下了車站,照例的有司機上來拉生意。因為敦煌的雅丹魔鬼城、陽關、玉門關、榆林窟、鎖陽城等著名景點都是沒有公車可以到的,必須包車前往。由於前面一路的好印像,我已能毫不排斥的接受這樣的拉客。很快就談攏了價格,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一日游150元,雅丹、玉門關、漢長城、陽關這一線450元,榆林窟、鎖陽城450元,小型五座MPV。基本上與網上的價格相差無幾,司機潘師傅人很老實,我們也就沒有再壓價。
其實後來在甘肅的一路包車或者購物,都讓我們感受到,甘肅人買賣不成仁義在的性格。對於我們這樣的外來游客,無論能不能做成交易,他們都會盡心盡力的幫助你。這給了我們旅途增添了安全感,也讓我們對這城市產生了親切感。
根據原來的計劃,我們找到了鑫鑫快捷酒店住下了,離新建的汽車站不遠,可以步行過去,價格和網上寫的一樣,標准間88元一天,全天熱水洗澡,免費寬帶。
放完行李已經餓得不行了,車上頓頓泡面讓我的腸胃近乎崩潰。讓司機拉我們去了達記驢肉黃面。一人一碗黃面,一斤驢肉,一瓶當地的西涼啤酒,大吃了一頓,一掃一路的頹唐。特別是驢肉的味道真是香,讓我至今在提筆寫到這的時候還直流口水。這一路值得留戀的東西太多了,這才是開始。
吃完了就直奔莫高窟,大約半小時的路,順便捎上了兩杯杏皮水,1.5元一杯,果然名不虛傳,酸酸甜甜,沁入心脾,重要的是喝完後解渴但不留味,不似可樂喝的時候舒服,喝完了嘴巴可以粘半天。不過這還不是最好的,月牙泉邊的杏皮水差點喝得我掉牙。
下午兩點左右到了莫高窟,雖然不是五一十一的國定假日,但依然熙熙攘攘的很多游客,還有大量的外國人,可見莫高窟的聲譽和魅力。在外圍拍了幾張照,買了門票,一人160,進入了游覽區。照相機必須寄包,這是為了保護壁畫,因為閃光燈會讓壁畫的色彩產生氧化。
很快集滿了20多人,就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開始參觀洞窟。據說莫高窟495個洞窟,以前全部向游客開放,憑著一張門票可以在洞窟內轉悠一天。後來過多的游客加速了壁畫的氧化,而且不利於壁畫的管理和保護,這才變成今天這樣,只能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十個洞窟。
我不是一個繪畫愛好著,同樣的對於壁畫也缺乏足夠的鑒賞力。然而面前的敦煌壁畫依然給了我足夠的震撼。這裡充斥著無邊的想像力,極度自由的思想,以及在空前繁榮支撐下的腐朽糜爛的生活。這代表著一個鼎盛的年代,一個集浪漫,權力,力量與一身的王朝。
但凡宋代以前的作品,無論是傳統的飛天,反彈琵琶,亦或是反應當時宮廷生活的仕女,馬球圖,還是反應佛教歷史的佛祖,涅磐像,簡單的筆觸之間無一不跳動的飛揚的創造和想像。從兩晉時期開始,經過南北朝的發展,在唐朝時期達到鼎盛。從歷史教科書中大致了解過唐朝的強盛,然而直到今天,我才能體會到其強盛的真正內涵。權力超越了道德,力量勝過了真理,人性伴隨著浪漫釋放,欲望在繁華中空前膨脹。
尤其讓我感觸的是130窟的一尊唐代大佛雕塑的左手,解說員說,這只手被譽為東方第一美手。直到今天我仍然無法用准確的語言來形容那只手,但在那一刻,我感到了在那溫婉潤滑的肌膚和飽滿豐滿的關節下滲透出的無盡寬容與欲望。她仿佛能包容一切,她仿佛又渴望占有一切。那一刻,我的心為之跳躍,我的身體為之躁動,此刻倘若真有這麼一只手在我面前,我願為之付出一切。
天,那該是怎樣的一個年代?那跳動著的青春血液的下面是包容著怎樣的征服力量和浪漫情懷?今夜,我能否夢回唐朝?
然而與之相對應的右手,卻讓我倒足了胃口。幾根粗壯的餑餑,直直得豎在空中,毫無任何美感可言。解說員說,那只右手是在宋代修繕過的,怪不得。和後來我們看到的其他宋代以後的雕像壁畫一樣,無一不是空洞呆板,缺乏哪怕是一點點的想像力。而在之後的西安的旅途中的所見所聞也一再的證實了這個結果。老婆說,那些東西看起來匠氣太重。匠氣,用這個詞彙來形容宋代以後的藝術品真是最恰當不過了。其實又豈止是藝術品,回首我這二十多年的生活,讀書,工作,全都能用這一個匠氣來概括。以為理所應當的生活,卻不知不覺中掉入了一個套套,越陷越深。竭盡全力想把自己鍛煉的完美,結果依然是個失敗的作品。突然有了仰天長嘯的衝動,在這飽經歷史洗滌的洞穴中,在那茫茫無人的戈壁上。
究竟是什麼,讓一個民族的創造力與想像力在幾百年中喪失殆盡。陳朱理學?元清的外族統治?還是朱元璋打擊富豪來實現社會平均的政治方征?原因可能復雜,但可以想像,一場席卷全民族的文化革命在最近的一千年中悄然發生,其影響恐怕遠遠勝過了三十年前的那場文化革命,直到今日仍揮之不去。(我想,三十年前的文化革命可能正是這場千年文化風暴的延續吧。其實,現在看來,毛澤東通過打擊小資產階級,富農及知識分子來達到社會平均的方式與朱元璋打擊富豪貴族來鞏固其中央集權的作法,無論從方式上還是目的上都是驚人的相似,而這兩位歷史上的風雲人物,其出生,都是農民。)
我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直到康雍乾盛世依然站在世界最前列的中華民族,會在百年之間淪為人人可以蹂躪的東亞病夫。教科書中的所謂閉關鎖國,滿清政府腐敗無能都難以給我滿意的答案。而今天的莫高窟給了我最好的答案:一個民族的文化沒落了,所有的性格在道德的約束下扭曲僵化,宛如那只粗如餑餑的右手。失去了所有的創造力與想像力,那麼,這個民族離衰敗也就為時不遠了。當我們至今還在歌頌的幾位明君掀起封建王朝的末代盛世的時候,殊不知,他們離開正確的道路已越來越遠。
走出莫高窟,我仿佛已經經過了一次洗禮。我依然不知前路在何方,但這洞窟中的壁畫雕像已給了我最好的啟示,我將追隨著他上下求索。
好多日本旅游團在身邊悄然而過,目光寧靜而虔誠。隱隱的,危機感油然而生,當這些外族人比我們更了解我們的時候,那該是多麼可怕。
帶著滿滿的收獲與更多的疑問我離開了莫高窟。莫高窟是一壇陳酒,越品越香。它不是一道美景,卻足以讓我回味良久。
旅游小提示:
1.敦煌溫差大,帶件保暖外套,隨時加減衣服,以防著涼。
2.陽光火辣,紫外線強,做好遮陽准備(防曬霜、穿長袖、大遮陽帽、墨鏡)。
3.大風沙塵天氣多,帶個脖巾,以防止沙塵。
4.空氣十分干燥,注意多喝水,多吃水果,帶點保濕的化妝品。
5.景點路途較遠,帶足水或食物以備充飢。
6.參觀莫高窟最好自備手電筒,切記洞窟內禁止拍照及觸摸壁畫。
7.在鳴沙山游玩時保管好自己的相機、手機等,防止沙塵進入損壞機器。
8.市區內出租車價格都是五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