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游記-6月世博游(3)

作者: y2ksoud

導讀http://user.qzone.***/57754204/blog/1277544185 有詳細圖片介紹 游世博,先選擇一個晚上去了解世博園的各種信息,知道怎麼走以後再找一個白天去攻它。 15日下午2點多,坐地鐵4號線來到西藏南路的2號門世博入口,本來打算先在這提前買晚上的票,但是去到問了售票員才知道當晚夜票要在下午4點才開始發售,所以只好晚點再來買。到了晚上6點趕過來,買了票馬上進去,不需要排隊, ...

http://user.qzone.***/57754204/blog/1277544185 有詳細圖片介紹

游世博,先選擇一個晚上去了解世博園的各種信息,知道怎麼走以後再找一個白天去攻它。

15日下午2點多,坐地鐵4號線來到西藏南路的2號門世博入口,本來打算先在這提前買晚上的票,但是去到問了售票員才知道當晚夜票要在下午4點才開始發售,所以只好晚點再來買。到了晚上6點趕過來,買了票馬上進去,不需要排隊,很暢通,先安檢,再驗票。

那天可是破紀錄54萬人啊。進去後有志願者在門口發園區導覽圖,這個一定要拿。西藏南路入口主要看的是E和D片區。 走在長長的高架橋上,眺望著遠處一座座逐漸出現在眼前的各個場館,有一種莫名的興奮,終於來到這次旅行的目的地,終於來到世博了!

我們首先來到D片區,先找不用排長隊的場館進去。第一個進去的場館:中國鐵路館,不需要排隊,直接進去。這裡主要介紹中國鐵路史,有仿真的鐵軌,有和諧火車模型。
上海企業聯合館:排長隊,沒進去。有網上預訂服務,www.expo2010scp.com可以提前一天在網上預訂進館的時間。因為沒有預料到這天會進園所以之前沒有預訂,只好預訂了17號的進館時間,誰知道17號那天台忙了又沒時間來這裡。

石油館:看到排隊那豎著一個牌寫著“排隊一個小時”,不敢排了。

可口可樂館:堆滿了買東西的人,沒進去。

太空家園館:不是很多人排隊,問了工作人員只要20分鐘,那就排隊了,果然很快就進去了。

坐電梯上去的過程中就有太空人在太空上跟游客打招呼了。

國家電網館:有網上預訂服務,www.magicbox2010.com可以提前一天在網上預訂進館的時間,之前預訂了17號下午6點,既然現在不需要排隊,就進去了。進去之後發現裡面的人也不少,因為他們都在裡面等排隊進入“魔方”。“魔方”是第一個給我帶來震撼視覺效果的4D。站在“魔方”裡,猶如親身感覺到大地的變化: 雷電、暴風、火山爆發、山崩地裂……

因為之前沒有買護照,進去幾個場館蓋的章都是隨便拿張紙蓋的,後來在園內買了本,30元一本有40多頁,每頁都印有一個場館,要蓋哪個館就翻到哪頁去蓋,但不是每個場館都有,我覺得自己拿個本子去蓋更好。

到了晚上8點多,在一個買日本小吃的地方買了盒章魚吃,這個章魚可真是日本師傅做的,30元一盒,不同於我們平常吃的就是裡面的魷魚確實是比較大,有實在的感覺。

之後坐園區內地鐵到C區,看看歐洲館。
澳大利亞館:沒人排隊,進去逛了一下。
菲律賓館:沒人排隊,而且也快閉館了。裡面不大,就餐廳也占了一半,其他地方就是賣紀念品的。
斯洛伐克館:沒人排隊。只記得蓋章的是一位大帥哥,本來還忙著蓋章,看到我要照他,還特意停下來看我鏡頭,謝你了。
捷克共和國館:不多人排隊,很快進去了。進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座浮雕,在布拉格每天都有市民去觸摸這個浮雕,期待帶來好運,可惜那時我不知道那浮雕的意思,沒有觸摸,可惜啊。
法國館:因為9:45停止排隊,所以趕緊來到。隊伍疏疏落落,馬上衝上去,在世博裡面的人都是跑的,不是走的,因為慢一步就要多等好久時間。雖然法國館隊伍一直在動,可是要拐幾個大圈,所以人其實也不少的。其間有好幾個人在人群中插隊,被工作人員嚴厲斥責,更被遵守規矩排隊的人高聲吹噓。排隊大約用了半小時,雖然排隊很煩躁,身體也很疲憊,但一進法國館就看到一個露天的綠化展示廳,眼前一亮,好像剛才的等候都是值得的。接著進去大屏幕展示法國各景點,猶如置身於浪漫巴黎。透過玻璃櫥窗可以看到法國廚師正在做法國大餐。還有生動活潑的機器人和各種不同香味的香水味道。當然還有5件來自法國的藝術之寶。法國館確實是值得一看。看完法國館下來之後在法國館的小餐廳買了一個法式面包,45元一個,買一送一,第一次嘗法國面包,很有韌性,吃得嘴很累。

出了法國館,馬上跑去對面的波蘭館,游客還是忙碌在閉館之前跑去排隊,排了大概20分鐘可以進去參觀。

從波蘭館出來,其他館也已經閉館了,游客陸陸續續地回家了。但是還有一些攝影愛好者就專門等人少了拍攝各個場館的夜景。

17號選擇了世博4號門白蓮涇出入口。主要想法是這個入口一進去就有日本館和韓國館,這兩個館都比較好看,一拿到中國館預約票之後就可以到其中一個館去。早上7點20分來到門口,已經有數百人在那裡排長隊等候了。在等候的時間裡,發信息預約了芬蘭館的綠色通道進去時間,這個要當天預約,很有用。

到了9點,終於開門,氣氛突然緊張起來,大家緊緊地貼著走,目標都一致,想要快點進去拿中國館的預約票。到我安檢、驗票之後,馬上跟著人群跑去,但在驗票出口有個工作人員遞給我一張小卷,我也不知道那是什麼,只知道要趕緊跑,反正拿了就是了,一邊跑一邊看,噢,原來是中國館的預約門票,時間是16:30-17:30,呵呵,真想不到就這樣給我拿了預約票。

進去的人都趕緊跑啊跑啊,給我感覺就好比逃難還要賣命。遠遠就看到日本那粉紅的場館了,可是怎麼跑都還沒到,突然聽到廣播中國館預約票已經發完了,就那10分鐘時間而已。讓我更沒想到的是,一進去就排日本館的隊伍,也要排一個小時,真是太熱門了。而旁邊的幾個小館,越南、緬甸都沒人排隊,可以直接進去。排日本館的隊,也不是站著不動,是不停地在走,而且還走得很緊湊,只是不停地在走圈子,不知走了N個圈了,才看到正式的入口,這時才有點安慰。入口有小扇子派發,這個扇子在園區內真是很實用,去到哪裡都能用上場。

日本館的主題是聯接,闡述中國與日本的聯接,未來城市生活的發展。那個高科技的生活方式,以前似乎只能在電視或電影中看到,現在日本館給我們帶來了,展示了他們對未來生活的熱誠與盼望。家裡電話來了,可以直接在屏幕上看到對方並且與他交談,電視機不再是一個固定的物體,它可以隨著主人走到哪裡,影像就在哪裡出現,還有很能干的機器人,它還會拉小提琴,奏起耳熟能詳的“茉莉花”。

從日本館出來,韓國館的隊已經看不到哪是尾了,只好轉移陣地,坐公交到C片區的非洲聯合館。那裡不需要排隊,進去多少人都可以。

非洲聯合館裡有幾十個非洲大大小小國家場館,要每個館都看一遍可要花上3、4個小時,我只看了一半,也用了2個小時了,看得很累啊!場館裡有很多來自非洲各地的小店鋪,可以買到當地制造的小飾品,非洲人大多不懂漢語,要問價格,他們只能拿著計算機在上面按數字告訴游客價錢。

出非洲聯合館已經是下午1點了,看到旁邊的突尼斯館不用排隊,進去觀摩了一下。

之後坐公交去到中國館附近的美食街,填飽肚子再戰鬥。在一個吃快餐的館子吃了一個飯,超難吃,超貴,什麼特色飯,簡直就是騙人,所以千萬別在那吃快餐。

吃完午飯,趕緊到中國館排隊,進中國館不需要按照預約票上的時間,只要有票,啥時候去都可以。在中國館排隊也就是半小時的時間,很快就進去了。

中國館:第一個展區東方足跡,有陸川導演的3D電影展示了從1978年到2008年中國的巨變,之後有更加具體的家庭擺設來體現生活的變化。看著擺在展區的家具用品,特別有感覺,因為這是自己也經歷過的年代,家裡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用品,是老古董了。

接著就是萬眾期待的“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放大了原來的好幾百倍,從早上變化到晚上間隔時間是2分鐘。從頭看到尾,注視著某個畫面人物的變化,這幅巨作整整花了我差不多2個小時的時間去欣賞,欣賞完之後心中只有“精彩“兩字對此贊揚。

第二展區尋覓之旅,坐著小火車,探尋古代到現代“橋”的演變。

第三展區低碳行動,這裡種植著一片的荷花和袁隆平先生栽培的“超級水稻”。

出來中國館已經是下午4點多了,本來打算到比利時館在下午5點發的巧克力,可是那裡排的隊超長,就轉到已經預約好的芬蘭館去參觀。芬蘭館推出了發手機短信預約入館,85401+查詢的時間段 (如查詢上午9時30分至 10時 30分的時間段就發送854010930;查詢下午18時15分至19時 15分就發送 854011815)到1066666620,我的預約時間是16;30-17:30。非常方便,只要給工作人員看一下手機信息就可以進去了,避免了排長長的隊。

芬蘭館:主要展示了水資源的利用和非常有名的諾基亞名牌。
拉脫維亞館:無心插柳,原以為這是比利時館的隊伍,在那排了快半小時之後發現排錯隊了,想要掉頭走的時候,可以進館了,就進去觀賞了空中飛人。

出來之後馬上到旁邊的比利時館排隊,不用半小時進去了,每人得到一塊餅干。

18:30從比利時館出來又轉到西班牙館,也是半小時排隊進去。進去一開始大屏幕電影,展示了西班牙的足球、鬥牛等等熱血沸騰的畫面。接著一個漂亮西班牙女郎跳起了熱情的西班牙舞蹈。

再進去就是最令人喜歡的大頭BB,表情又哭又笑,真可愛極了。

晚餐到了西班牙館的餐廳裡享受了一頓外國餐。點了一個牛肉和一個炒飯各壹佰多大元,加一杯西班牙啤酒,總共2百多大元。

20:05分來到瑞士館排隊,40分鐘後進入館。

瑞士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館頂的纜車了,其實館裡也沒太多東西呈現,只是去坐纜車的途中有很多望遠鏡,透過望遠鏡可以看到瑞士很出名的大山。纜車就轉了一圈,可以看到其他館的夜景,其他的就沒什麼好看的。
英國館:排隊20分鐘進去。館裡主要呈現每根塑膠館裡的種子,沒有別的看。還不如看看英國館的外觀更漂亮。
意大利館:21:45分出來英國館馬上跑去隔壁的意大利館,10分鐘能進去,因為快要閉館了。意大利有很多值得慢慢欣賞的藝術,可是到了閉館時間,工作人員催促,只能看過就算了。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