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化的麗江游

作者: Reisender

導讀去麗江之前對雲南其實有很多期待,畢竟彩雲之南是很多中國人的夢想中的旅行目的地,即使是對我那位從不愛旅行的老爸而言。即使只是在嘴裡念叨那些地名都讓人心潮澎湃---西雙版納,大理,麗江,香格裡拉。 從上海去麗江沒有直航班機,必須在昆明經停。這樣一來,本來就遙遠的路途需要更長的時間,再考慮到兩頭機場到市區的距離,幾乎是早上出發,傍晚才能到達目 ...

去麗江之前對雲南其實有很多期待,畢竟彩雲之南是很多中國人的夢想中的旅行目的地,即使是對我那位從不愛旅行的老爸而言。即使只是在嘴裡念叨那些地名都讓人心潮澎湃---西雙版納,大理,麗江,香格裡拉。

從上海去麗江沒有直航班機,必須在昆明經停。這樣一來,本來就遙遠的路途需要更長的時間,再考慮到兩頭機場到市區的距離,幾乎是早上出發,傍晚才能到達目的地。麗江機場的出租車似乎管理還算到位,納西族的司機報了個80元的價格,旁邊的管理人員予以確認。司機後來和我說,如果報價超過80元,管理人員會予以干涉。不過,80元應該是個通用的價格,後來離開麗江的時候,已經和我相處了兩天的納西族女司機也是報了同樣的價格。

住的是皇冠假日。畢竟是旅游酒店,設計也完全和繁華大都市內的皇冠假日完全不同,不管是整個酒店的外觀,還是房間內部,似乎是有意渲染少數民族的風味。酒店並不在古城的範圍內,而是在邊緣。於是步行去古城中心。這正是我的最愛,在一個陌生地方,不管是城鎮,鄉村,海島,還是山區,慢慢踱步,感覺此地的不同韻味。

過分商業化。這是以前在網上看到的對麗江的評價。

漫步走在漓江古城的石板小路上,看著兩邊各式各樣的小店,確實會有“過分商業化”的感覺,和平遙古城很相似,但又遠超平遙古城。走到古城中心的四方街,這感覺更加濃厚,因為酒吧街到了。沿著一條小溪,兩側全都是酒吧,有的放著還算舒緩的音樂,更多的則是亢奮的迪高音樂。這“過分商業化”的衝擊。酒吧門口是一群群的拉客者,大部分是身著民族服裝的年輕女子---這又讓人想起陽朔的酒吧街,只是那裡的拉客者並未身穿民族服裝。酒吧內有些游客似乎已經很嗨了,有看起來像小資白領的女孩已經一手持煙地隨著音樂節拍搖頭晃腦。

這肯定不是我那古板老爸要看的雲南。

只是人是多面的,社會是多面的,雲南也是多面的。麗江同樣如此。我對麗江的“過分商業化”早有心理准備。這麼說吧,首先,沒有商業化,作為普通老百姓的一分子,我也好,其他普通中國人也好,是沒有機會來到彩雲之南,是沒有機會去到雪域高原西藏的,甚至親眼看一看珠穆朗瑪峰的;沒有商業化,王石是上不了珠峰的;沒有商業化,普通人也不會有機會進北極圈看極光的。我們不能一方面享受了商業化的好處,另一方面又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斥責商業化。其次,游客中的大部分小資分子,當然希望晚上有地方能嗨一下,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本來就是西方文化的一部份,陽朔可以如此,麗江又怎麼可能獨善其身?

這是一個平衡的問題----如何在商業化和過度之間尋找平衡。對於我而言,我只是個提問者,而不是解答者。而且,對於另一個問題---普通游客理解的過度和當地希望通過發展旅游帶來更多經濟收入的人群理解的過度是不是一致,顯然答案會是否。

都是古城,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化遺產,麗江和平遙不可避免地會被放在一起比較。它們也確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除了前述的兩個共同特質。但它們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平遙是漢族的城池,而麗江的主體民族是納西族(他們古代的統治者心儀儒文化,因此依照儒文化的風水之說,沒有給麗江修城牆,因為他們姓木,木加牆,則成困,很有意思),平遙旁邊幾乎沒有特別吸引人的自然風光,而麗江除了古城,還有蜚聲中外的雪山---玉龍雪山,及更遠的金沙江,香格裡拉等等。

當然這一切,隨著商業化,都變成了當地財政收入的搖錢樹(希望對當地貧困人口同樣如此)。所有景點的門票費用都不菲,麗江古城還加收80元的古城保護費。當地的管理部門比很多江南水鄉的管理部門要聰明,知道把古城圍起來收門票是徒勞的----偌大的古城是圈不起來的,於是你去其它景點時必須出示古城保護費的單據,比如玉龍雪山。這下你總逃無可逃了吧。

玉龍雪山有三條不同線路,一條是坐最大的索道線上四千多米的冰川(不巧的是,大索道線在維修,要持續到2010年11月),另兩條是雲杉坪和犛牛坪的小索道線。冰川上不去,納西族女司機和小姐(和姓似乎是納西族中比較普遍的一個姓)給我推薦了雲杉坪。從游客集散中心出發乘所謂的環保大巴車向雲杉坪進發,幾乎是圍著玉龍雪山轉了小半圈。索道下方排隊的人不多,幸虧是淡季。索道所費時間不長,但價格依然不便宜。似乎全中國的旅游景點都再沒有便宜的地方了。而在索道上站上下來又是賣票的---賣環保電瓶車的車票。我不甘心又這樣順從地掏錢,問了一個貌似管理人員的當地人,回答果然是有步行道去目的地,而且步行的花費時間不會超過二十分鐘。為什麼要花二十元去乘電瓶車?

所謂雲杉坪是山腰中的一塊面積不小的草場,草場周圍有很多筆直的喬木,不知道是不是雲杉?而這個景點並無特別出挑的地方,只是可以眺望玉龍雪山。從索道上下來,是號稱“小九寨”的白水河和藍月谷。我雖然沒去過九寨溝,但看過資料圖片和朋友拍回來的照片,藍月谷只是稍有九寨溝的韻味,遠遠夠不上“小九寨”的標准。都是宣傳的噱頭。

也許是我的標准太高,拉市海和束河古鎮也是宣傳的噱頭。拉市海是個湖泊,也許是季節不對,除了一面灰蒙蒙的湖面,我沒看見任何值得一看的東西。倒是入口處的當地人起勁地用並不熟練的普通話向我推薦騎馬劃船的項目。賣糕的,我對此類項目從無興趣。此人見我堅決不從,便用當地話對賣門票的說了一番(所謂賣票處也就是一個低矮的小土房),賣票的便要收我六十元的門票錢。幸虧我做過功課,而且出租車司機和小姐也說只是三十元(其實這拉市海連十元都不值),賣票的不得不妥協。想起來曾經有版LP的《埃及》說“埃及人認為所有的游客都是長了腳的美元”,對於現在大部分的國內旅游景點,“所有的游客都是長了腳的人民幣”。

束河古鎮同樣如此。去的路上,和小姐說要收門票,於是開車走了小路,繞了進去。束河古鎮其實毫無特色,看過了麗江古城,不來也罷。不過知名的豪華酒店品牌悅榕莊的麗江連鎖店便是在束河古鎮的邊緣,不知道他們選址於此的原因何在,也許是能遠眺玉龍雪山?

麗江市內的黑龍潭公園倒是眺望雪山的好去處。黑龍潭的公園的整個布置很是漢化,拱橋和涼亭則突出了漢化的特色。天氣好的時候,在潭水中能看見美麗的雪山的倒影。由於就在市區,也有很多當地人攜家帶口地來此休憩。

麗江和香格裡拉當中的虎跳峽也是麗江游的必選景點。從麗江出發,沿滇藏公路前進,很快便來到了金沙江畔。金沙江水是渾濁的。司機和小姐告訴我,往年這個季節的江水都是清澈的,但08年汶川大地震後,江水就一直都是渾濁的。金沙江的這一側是麗江,那一側便是香格裡拉縣(以前叫中甸,和許多地方一樣,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便改名為香格裡拉了)。香格裡拉名氣聽起來很夢幻,但至今仍是國家貧困縣。而虎跳峽就在這個貧困縣和麗江之間。金沙江的這一側是玉龍雪山,那一側是哈巴雪山。不過大部分游客去到的上虎跳,是在麗江這一側。從停車場出來,順著山腰修好的步行道向前走大概兩公裡,便可看見江中的虎跳石。虎跳峽的景致不可謂不險峻,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的山頭不可謂不秀麗,可是我心中卻無絲毫激動之情。也許這樣的美景太容易得來,所以也並無珍惜之意吧。不像珠峰,雖然最後看見珠峰的時刻並無想像中的激動,可是確實是帶著敬畏之情的,畢竟走了一百多公裡的搓板路,畢竟體驗了高原反應,畢竟那是珠峰!

去珠峰的時候,曾經心有疑問:為什麼那一百多公裡的搓板路不能修修好,讓更多人能更舒舒服服地上到大本營看珠峰?現在看來,還是不要修得太好,因為這就是商業化和過度商業化的區別。商業化是讓普通游客可以(通過一些努力)去到,過度商業化就是讓所有普通游客都可以舒舒服服地去到。就是因為太容易,和他日常的生活差別不大,所以游客不懂珍惜。

所以,麗江,我沒有動力再去第二次。

愛誰是誰 2010/7/5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