咂巴“唐”味兒(敦煌)

作者: 天涯方草

導讀5年前去新疆旅游,設計的路線裡,無意中包括了吐裕溝千佛洞和克孜爾千佛洞,那是一種突如其來的遭遇,沒有任何思想准備,突然面對近二千年前的佛教壁畫,啞口無言只有吃驚!之後,就有了去敦煌的打算,而且希望是一次有准備的出行。 5年一晃就過去了,才發現,敦煌是無法有備而去的,淺淺地翻看市面上的書籍和影像制品,敦煌展現的內容實在太深也太廣泛,藝術 ...

5年前去新疆旅游,設計的路線裡,無意中包括了吐裕溝千佛洞和克孜爾千佛洞,那是一種突如其來的遭遇,沒有任何思想准備,突然面對近二千年前的佛教壁畫,啞口無言只有吃驚!之後,就有了去敦煌的打算,而且希望是一次有准備的出行。

5年一晃就過去了,才發現,敦煌是無法有備而去的,淺淺地翻看市面上的書籍和影像制品,敦煌展現的內容實在太深也太廣泛,藝術、歷史、考古、宗教、貿易、文化交流,一切的一切,不得不承認,准備與不准備,對我們這樣文化水准的人來說,差不多!

盡管如此,去之前,還是詢問了幾位去過敦煌的朋友,得到的提議幾乎都是,鳴沙山滑沙不錯,鳴沙山看日落不錯,可以去看看玉門關、嘉峪關等等,幾乎沒有人顯示出對於敦煌石窟的熱情。而我們,一心一意衝著敦煌石窟去!

通常,說起敦煌石窟,多數人就是指莫高窟,其實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有人甚至說,沒去過榆林窟,等於沒去過敦煌石窟!(摘)“榆林窟同莫高窟在內容、藝術風格、繪畫形成方面一脈相承,同為姊妹窟。在國際國內都有一定的影響。榆林窟25窟、3窟、29窟堪稱為其代表。《西方淨土變》和《觀無量壽佛經變》所描繪的天國世界、樓台亭閣、再現了唐代高超的藝術技巧,再現了唐代歌舞升平的歡樂景像,幻化在漂渺虛無的佛國世界裡。這兩幅大型壁畫臨摹品,作為敦煌壁畫的代表作,現陳列於人民大會堂甘肅廳”。

注意,人民大會堂甘肅廳陳列的是榆林窟的壁畫臨摹畫,不是莫高窟的,可見榆林窟壁畫的水准!榆林窟位於距敦煌市區近200公裡的安西,我們到榆林窟時,看到的是滿目黃土和寂寥,沒有任何游人,或甚至沒有見到人。

在春天的“寒”風中,等來講解員張老師,他說榆林窟很少有游客來,更少見散客,莫高窟屬於旅游景點,而榆林窟還是以研究為主。張老師已經在這裡工作10年了,十年間,外面的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張老師的工資也就長了幾百塊錢。張老師說這席話時,寡淡的面容上夾雜著無奈。

開始講解後,張老師臉上泛起了光芒,言語充滿激情,顯然,他熱愛他的工作!可以說,在張老師的引領下,我們推開了窺視敦煌石窟的門,有機會開始體會“唐”味兒。

唐代的雕塑確實技藝高超,無論人物身材比例、面部造型,還是制作材料品質,都屬於上乘。於我而言,“東方微笑”是此行印像深刻的敦煌雕塑。我們在距離敦煌市區20余公裡的莫高窟,看到“東方微笑”。

進莫高窟前,安排講解員的一位領導了解到,我們竟然先去了榆林窟,而且講解員就是和他同年的張老師,看得出他因此特意安排了王海燕做講解員。王海燕三十歲左右,身穿黑白條工作套裝,個子不高,面容清秀很有知性(敦煌講解員的套裝不同,資歷和級別也不同)。

王海燕領我們進入259窟,用手電筒從“東方微笑”雕塑下方向上照並移動,然後再從上往下,我們驚喜地發現,雕塑隨著燈光的移動,微笑也在變化,這是一尊神奇的雕塑!來自唐代的“東方微笑”,從此常駐我心,那是一種身心合一的狀態,心在哪裡身也在哪裡的狀態(下附“東方微笑”雕塑圖片)。



敦煌壁畫中女供養人面部飾有花卉、飛禽等,栩栩如生,頗為講究,形像地為我們展示了“對鏡貼花黃”是怎樣的一付情形。張老師不無得意地向我們指出,他花了很長時間查閱歷史資料,認為那個時候女性是用魚膠往臉上貼各種飾物的,既達到了美觀的目的,也保護了皮膚;生活在唐代的女人,應該活得很精致也很閑逸吧!張老師的一番介紹,讓我粗略感覺到了他工作的內容和意義,或者說敦煌學涉及的方面可以有多寬泛、有多細微深入(以下是網上下載的臨摹畫,可以看到女供養人臉上貼的花卉和飛禽)。



提起敦煌壁畫,似乎不得不提“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禮佛圖”(下附印刷品上這幅壁畫的臨摹畫),壁畫在莫高窟的130窟,這個窟供放著一尊巨大的唐代彌勒大佛雕塑。很多人臨摹過這幅壁畫,比較著名的有張大千和段文傑的臨摹畫。

對此畫的解釋大體是(摘)“這位都督夫人號太原王氏,是天寶年間敦煌鄰郡太守樂庭瓌的妻子。她本是名門閨秀,隨夫鎮邊多年。敦煌人修建130窟大佛時,王氏夫人帶頭捐了一大筆胭脂錢。所以,按照當時的習慣,她的形像與大佛同在。畫中右起第一位便是都督夫人。身量大,氣派足,頭頂幡蓋,袖籠香爐,一副朝廷命婦的架勢。都督夫人的身後跟著她的兩個女兒十一娘和十三娘,接下去是手捧供品的奴婢群。”

可以注意到,畫中的人物大小體現了地位的尊卑,人物均為女性,但服飾不同,即使同為奴婢,有的著女裝而有的著男裝;唐代的女人們,服飾、發型、化妝各方面開放大膽,她們顯然生活在寬松安逸的環境中,是過著好日子也會享受好日子的女人們!

這幅壁畫也向我們展現了唐代禮佛的風氣及其講究的儀式和排場。



也是在敦煌,聽到有日本人宣稱“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日本”。下附的敦煌絹畫中,女供養人著裝、儀態與現代的日本人很接近,日本人也許從敦煌尋宗問祖找到自己的淵源,也就難怪會投入巨大熱情研究敦煌,在敦煌學方面(也許)有很多獨到的研究成果。日本人那麼瞧不起現代的中國人,同時又如此熱情地追捧唐朝,其實已經如明鏡般地說明,我們傳承祖先的優秀品質遠遠不夠了,如果還不快覺醒的話,難免要落得“敗家子”的地步...

季羨林先生說,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世界!的確,無論是誰,在敦煌學有獨到的研究和見解都是對人類的貢獻!敦煌屬於全人類!我們不必那麼狹隘,非爭個子醜寅卯來不可!否則難免有敗家子嫌疑,只會躺在老老老祖宗的身上過日子!

當然,陳寅恪先生“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那是針對中國知識界發出的沉痛警示!幾十年過去了,這個警示其實沒有真正引起任何的“警示”,中國的文史科學研究一直在頹敗中,幾十年來,活躍在場面上的所謂文史學家,不乏趨炎附勢的文化太監或文化流氓,“吾國學術之傷心史”恐怕仍在繼續,實在讓人痛心不已!



敦煌默默展開的歷史畫卷,有太多讓我們普通人吃驚的內容。下圖是莫高窟第17窟藏經洞的壁畫,樹上掛的背包款式,即使在現今也很時尚!那可是距今近1200年時的款式!1200年對每個在世上只能活幾十年的人來說是漫長的,而對於居於歷史長河中的敦煌而言也許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彼時的時尚無異於此時的,因為彼時與此時只有一眨眼的距離!

想像著這個款式的背包,背在唐朝人的肩上;想像著這個款式的背包,背在現代人的肩上;二個不同朝代的人,在時間隧道中相遇,余光掃到對方的背包上,彼此會心一笑;一個今生前世的版本!



在敦煌看壁畫,突然“看見”了中國畫的線條,下附的女供養人圖像,歲月已幾乎洗盡顏料,而當年簡明的線條仍清晰可見,簡簡單單的線條勾勒出人物的形像、姿態、心情和所做的事情,簡簡單單的線條說出了一個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於是突然感覺到,自己終於“看見”了中國畫的線條。



打算去敦煌時,是打算看敦煌;去了以後,大“唐”轟然聳立在我面前;無論是那些唐代雕塑、壁畫、絹畫、文字,還是沙洲市場上那些臨摹和木刻作品,讓我對於那遙遠的“唐”有了些許具體的感覺,卻又有點無所適從,那講究而又包容的“唐”味兒,僅存在敦煌的歷史中嗎?我們又算哪門子事呢?我們和“唐”味兒有何干系呢?我講究嗎?我包容嗎?

2010年7月於上海

附注1:敦煌吃住行及視聽資料信息

吃:敦煌飯店附近有一家叫做“知味”什麼的餐館,記得在飯店門口的鳴山路上有一家莫高飯店底樓,驢肉不錯

住:敦煌飯店,可攜程預定http://hotels.ctrip.com/Domestic/ShowHotelList.aspx

行:敦煌飯店可以安排購買機票/火車票,提供包車游覽服務。飯店門口鳴山路上有當地的綠色巴士前往莫高窟以及敦

煌火車站

視聽資料:中央電視台(10集)紀錄片《敦煌》,中國文物出版社/日本鐵木真(6碟)紀錄片《敦煌》

附注2:《咂巴“唐”味兒》系列

 相冊:《咂巴“唐”味兒》http://photo.***/hellowf2

 咂巴“唐”味兒 (敦煌)

 咂巴“唐”味兒(敦煌 人們)

 咂巴“唐”味兒(武則天 唐墓壁畫)

 咂巴“唐”味兒(西安 唐玄奘)

 咂巴“唐”味兒 (唐大都-西安的廁所)


精選遊記: 敦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