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風情(1)

作者: arirang

導讀(1)摔跤摔跤,旗級那達慕,一般256對摔跤手(布魁)參加,不分旗內旗外,每對摔 跤手摔跤的時間不加限制。賽出名次大約用三天時間。 冠軍要過幾關。 發獎 範圍有冠軍、亞軍、第三、第四,上八名、下八名以及16、32、64名等不同規 格。 布魁的服裝為結實而全體的“昭都克”( 熟牛皮坎肩)、蒙古靴、闊襠褲、 祥雲圖案的套褲等。 還要系花腰帶子,項戴纓圈。 比賽前 ...

(1)摔跤摔跤,旗級那達慕,一般256對摔跤手(布魁)參加,不分旗內旗外,每對摔

跤手摔跤的時間不加限制。賽出名次大約用三天時間。 冠軍要過幾關。 發獎

範圍有冠軍、亞軍、第三、第四,上八名、下八名以及16、32、64名等不同規

格。

布魁的服裝為結實而全體的“昭都克”( 熟牛皮坎肩)、蒙古靴、闊襠褲、

祥雲圖案的套褲等。 還要系花腰帶子,項戴纓圈。

比賽前,將列成為左右兩隊的布魁、首尾交叉配對子。布魁入場時,各方

的指揮和四位歌手唱歌,唱到第三遍時,以特殊的舞步入場。這時,大會主持

人宣布布魁的姓名和家鄉。布魁到賽台前躬身行禮,繞場地右轉一圈,同各自的

對手交手。由老布魁和懂得摔跤規則的人當裁判。

分出名次之後發獎品之前,有兩位年邁並且跳躍姿式好看的布魁,也以常

規進行表演賽,但不等摔出結果就被人拉開,讓他倆分別坐於紅布魁兩邊,同

樣授予獎品。

在全旗比賽中多次奪魁的布魁得到“健將”稱號,成為榮譽布魁,享受食

祿。 旗級那達慕授予冠軍“九九獎”。亞軍、第三名等分別發獎。

候賽布魁按次序坐在各自位置上。得勝者到賽台前行禮,然後跑到對手前

向對手行禮。比賽規則主要有:

1、兩布魁同樣倒下要算平局,重行比賽;

2、倒下的布魁被淘汰。只要頭、肩、胳膊、膝蓋、胯、手上沾了土 ,就

算倒地;

3、參賽布魁均穿摔跤服;

4、入場不能遲到;

5、比賽中出現傷亡事故,對方要脫下一只靴子,用一頭三歲公牛作補償,

不追究刑事責任;

6、裁判有權干涉故意失敗等越軌做法。

(2)賽馬

馬為五畜之首,蒙古人對賽馬很重視。多數牧民平時發現好馬,進行調教,不

是那達慕也進賽馬,馬,分快馬、走馬和顛馬。快馬,八歲以上的賽程60裡;八

歲以下的40~50裡;走馬,賽程30裡。旗級那達慕的冠軍馬,授予“駿馬”稱號,

佩戴纓子和彩帶。快馬驏騎比賽;多由兒童們進行。賽馬時,有若干騎馬裁判參

加。一二三等馬分別授旗做記號。

(3)射箭

射箭雙賽是男子漢的一大榮耀,一般距離70或45弓。弓身外用竹片,內襯角

片制成。兩角兒相接處是堅木做成的把兒。弓的兩端用皮筋弦打緊。用於比賽的

弓,其強度為25弦或50弦。箭用柳條做杆,鷹羽做尾,長3尺。

射箭比賽時,選手們從指定距離,用同樣數目的箭,向靶射第一輪。選優參

加第二、第三輪比賽。以中靶心、內環、外環數折計分數。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