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去過才知道(行程篇)

作者: wl2000

導讀三亞,去過才知道(行程篇)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度假已經成為大家日常生活的一項必備開支。尤其是自助游,因其靈活自由,因人而異的個性化安排,成為大家出外度假的首選。但是如何能夠合理安排好行程,做到在有限的時間和經費下,又能夠玩的盡興,還是有點學問的。下面將我12月去三亞旅游的經驗和感想共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先說游的方面 ...

三亞,去過才知道(行程篇)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度假已經成為大家日常生活的一項必備開支。尤其是自助游,因其靈活自由,因人而異的個性化安排,成為大家出外度假的首選。但是如何能夠合理安排好行程,做到在有限的時間和經費下,又能夠玩的盡興,還是有點學問的。下面將我12月去三亞旅游的經驗和感想共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先說游的方面,說到三亞游的行程,一般旅行社和網站上的主流產品都是3天兩晚,我想這主要是照顧大家周末出游的需要而定,實際上因為去程大部分是晚班飛機,真正玩的時間只是兩天兩晚而已。所以,如果你有額外假期,建議酌情增加時間(這正是自助游的好處啊)。在出發前,我通過網上查閱咨詢以及與去過的朋友取經, 確定了4天4晚(也就是旅行社的5天4晚)行程安排,行程的指導思想是度假為主,同時也想安排適當時間輕松旅游。走前計劃行程安排如下:

亞龍灣至少一整天,住兩晚;

蜈支洲島安排一天(往返);

南山、小洞天(一天);

機動時間一天(主要是根據情況靈活定);

我是12月7號出發的,8號三亞就遭到了南下的冷空氣襲擊,事實證明行程安排適當流有余地是明智之舉,這樣可以到達後根據天氣和玩的情況適度調整。

我的實際行程如下:

D1:晚上乘7:35 的晚班飛機出發,1小時左右到達(深圳起飛),在酒店周圍轉轉,吃燒烤;

D2:上午亞龍灣海灘,散步,游泳,中午用餐後到蝴蝶谷參觀,傍晚到周圍轉轉,去亞龍灣廣場(等售票員下班後)。有關亞龍灣的美景前面有很多人描繪,我不再多說了。中國的沿海我去過不少,大連、青島、煙台等都去玩過多次,深圳的海年年都看,本以為三亞也沒什麼特別(這也是我很久沒有去三亞旅游的原因),現在認為亞龍灣絕對值得去!

D3:本來還想在亞龍灣多待半天,但是因昨晚突然降溫,更改計劃。上午退房後到市裡酒店,下午因天冷風大在市內和周邊海灘參觀,鹿回頭等,晚上到一品海鮮火鍋城吃海鮮火鍋;

D4:天氣還冷,故改原定去蜈支洲島行程,改去南山風景區游玩,南山路途還比較長,號稱中國最南端的山。靠海的一面都是礁石,海中正在建造108米高的南海觀音塑像,底座已經接近完工。當天風浪很大,海水大在礁石上發出隆隆的響聲,比照亞龍灣的碧海銀灘,又是另一種不同的意境。LP興奮地跑到礁石之中去找貝克和小蟹,我則躺在一個平坦的大石上“聽海”,感覺人在宇宙中實在是十分渺小,心中的塵世煩惱一掃而光。直到肚子咕咕叫,才將我拉回到現實。於是去緣起樓用素齋,按照網上大俠們的建議,沒有吃自助餐,點了幾樣,果然不同反響。下午返回,來去南山路上都要經過海角天涯,有興趣可以去轉轉,我沒有進去,隔著鐵欄杆看了看後走人。下午感覺氣溫上升,於是找司機定好明天到蜈支洲島的車;

D5:不出所料,天氣轉暖,海南的氣候就這樣,即時有寒流,只要有一兩個晴天,氣溫立馬回升。早晨8:30出發,經過40多分鐘車和30多分鐘船的路程,上午10:00左右上島。在島上從事了一些娛樂項目後,去觀日岩。蜈支洲島不大,北高南低,低的一面可以游泳和看珊瑚礁,高的一面是懸崖峭壁直插入海,有浪時驚濤拍岸,很有幾分壯觀。最好的觀看地點就是觀日岩了,謀殺了我數碼相機的不少內存,呵呵。午飯後主要是揀珊瑚和泡在沙灘上。蜈支洲島上珊瑚很多,有些離岸很近,不過建議大家不要去海裡面掰,注意環保嘛。我和 LP只在岸上撿了幾個,不是特別好看,但是大小也是個紀念。島上的沙灘比亞龍灣差,下面都是碎珊瑚礁,扎腳得很,不過說的清澈程度可以絕對不輸亞龍灣的哦。到4:00左右開始返回,到達市內用餐,買特產然後由司機送到機場上飛機返回。

經驗總結:

1、行程最好在4天以上,否則太倉促,難以盡興,身心都太勞累,違反度假的初衷;

2、亞龍灣建議至少住一晚,值得!

3、如果還想去其他地點玩,可以考慮住在市內一兩天,生活方便,也能夠親身體會一下三亞;

4、蜈支洲島值得一去,但我個人認為不值得住一晚,因為島上生活條件很一般,價錢也貴;

5、最後一點,安排行程是一定不要全部定死,要有靈活性。因為“人算不如天算”像我這次就正好趕上北方寒流降溫,如果按照原計劃,蜈支洲島之行必然無法盡興。只有靈活處理,見招拆招,才能體現自助游的美妙之處。


精選遊記: 三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