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夏日行

作者: heartfly1688

導讀五一加了幾天班,加上年假,休假結余居然有10.5天,著實小高興了一下,與於的北京之約終於有了實現的可能。 請假過程很順利,其他就都放下暫時不管了。於的妹妹一家在北京,很負責地盡到地主之誼,為我們做好了計劃表,包括游覽項目、餐飲地點、交通方式,很是感謝。早早地買好車票,就整裝待發了,一行五人,兩對母子,加我一個單飛的。 去程:D310,2010年6月30 ...

五一加了幾天班,加上年假,休假結余居然有10.5天,著實小高興了一下,與於的北京之約終於有了實現的可能。

請假過程很順利,其他就都放下暫時不管了。於的妹妹一家在北京,很負責地盡到地主之誼,為我們做好了計劃表,包括游覽項目、餐飲地點、交通方式,很是感謝。早早地買好車票,就整裝待發了,一行五人,兩對母子,加我一個單飛的。

去程:D310,2010年6月30日22:36 ——2010年7月1日07:44,硬座:301元,臥鋪下鋪:670元,上鋪:600元。

從預算出發,我選擇了硬座。動車就這點好,硬座的角度是可以調節的,所以半躺了一夜也不累。

D1:2010年7月1日

下了火車直奔旅館,放下行李就開始游玩了,9個多小時的勞累早已不知蹤影。原計劃是去頤和園,結果北京下大雨,就改去科技館。考慮到小朋友比較多,買了兒童樂園(適合3-10歲)的票。門票:小孩20元,大人10元。小朋友們玩得比較High,大人們比較無聊。如果沒有小孩,可以去主展區,科技含量比較高。

午飯:老邊餃子。餃子算是北方比較有代表性的主食吧,個大餡多。

接著去樂酷,一個大型的電玩城,小朋友們的最愛。裡面的玩客以成年人居多,且年齡跨度比較大。會玩的能把很少的游戲幣玩出很多倍,我們連菜鳥都算不上,只能屬於菜瓜級別,所以買多少吐多少,一分不剩地出來。

因為午飯吃得晚,晚飯就在旅館裡叫了份蛋炒飯+番茄蛋湯,比較清淡,大受歡迎,已經吃過晚飯的某小朋友居然又吃下兩碗,讓我們驚訝不已。

D2:2010年7月2日

北京的天亮得很早,4點多就大亮了,湛藍的天空鑲滿了大朵的“白花”,與旅館的紅牆一起,形成了鮮明的視覺衝擊。我趴在窗台,看了很久。以前學校的天也是這樣的。久違了,北方的藍天。

7:30向鳥巢進發。

白天氣溫很高,人也不是很多。拍了幾張外觀,就買票進場。鳥巢的50塊門票真是很不值,進到裡面就看到一片紅色的看台,還有中間的田徑場。兩者之間是隔離的,游人不能進入跑道。惹得某小朋友說要寫信告小胡同學^_^。

中午去前門逛了一圈,都沒找到什麼好吃的。本來想找喝大碗茶的地方的,走著走著就忘了。據說KFC旁邊就是老舍茶館,我們只是遠遠地看到KFC就返回了。

把溫飽問題解決之後就往故宮趕。故宮的門票算是這次行程中最貴的了,但是相對某些城市來說,卻是相當便宜。故宮門票:大人60元,小孩20元。每年的11月1日到次年的3月31日是北京的旅游淡季,景點門票會更便宜,大人門票只要40塊了。進入故宮大門,有自稱是導游的人自薦,說是裡面的房間都差不多,自己看的話會沒成就感,會感覺都是重復的。想想也是,對於我們這群沒多少歷史基礎的,跟小朋友講解起來會被問倒,又不能誤人子弟,就花了100大洋,請了個初級導游。

亭台軒榭,奇花怪石,在故宮裡隨處可見。當聽說這裡的假山絕大部分是來自無錫的太湖石時,心裡油然升起小小的自豪感。行走在被稱為龍脈的中軸線上,體會著讓人不自覺的肅然起敬,想像著幾個朝代在這裡的盛衰演變,仿佛身邊走過的每個人都是匆匆拜見帝王的將士。牆院幽幽,深不可測,多少冤家奇案埋藏在這裡。或許故宮4:30關門也是因為怕夜深了,空氣裡多了些陰森吧,雖然夏日的北京20:30天還亮著。七月的北京是很熱情的,難得的幾天大太陽天氣全為我們留著了。沒什麼綠化的故宮,顯得更加灼熱。正當我納悶為什麼這裡沒有參天大樹環繞的時候,同行湯大姐的一句“謹防刺客”點醒了我。沒有科學依據之前,這個解釋應該是最合理的吧。

到北京不做很多事就不算去過北京,比如,吃烤鴨。晚飯就在於妹妹的帶領下,在京味樓落了座。田爸(於妹妹老公)是北京人,點菜的重任就交給他了,他也不負眾望地點了一桌很有北京特色的菜,豆汁(感覺就是餿了的豆腐做的豆漿,很難下咽)配油圈、鹹菜,驢打滾、艾窩窩,油澆豆渣(菜名應該不是這個,我忘了,只是這道菜就是這些原料)等等。當然最具代表性的還是烤鴨,雖然沒有全聚德名氣大,感覺還不錯。不過在我看來,其實跟無錫的烤鴨差不多,優勢在於那張薄餅,真的很薄很薄,讓我很沒出息地想到了原來學校後面的那家春餅店。

水足飯飽之後,田爸又驅車帶我們去了世貿天階,一個由南北兩翼商業廊和兩座寫字樓組成、同時擁有階梯廣場等戶外場所的商業區。據說這裡經常有明星出沒,於妹妹就曾見過李小璐。商業廊為全石材建築,風格現代而又蘊含古雅醇厚的內涵,它的上空,亞洲首座、全球第三大規模的電子夢幻天幕凌空而起。天幕長250米,寬30米,總耗資2.5億元,由曾獲奧斯卡獎和四次艾美獎的好萊塢舞台大師JeremyRailton擔綱設計。據說天幕會定時放映什麼影片,不過正值世界杯,大家都等著集體觀戰,我們等了好久都沒見天幕上的短信祝福有變化。

D3:2010年7月3日

今天的計劃和第一天的計劃對調了下,目的地——頤和園。門票:大人30元,小孩15元。

頤和園曾經是皇家的避暑勝地。給我的感覺是,跟深圳的錦繡中華、世界之窗差不多,將幾個城市的特色移植到一起,讓不能經受長途跋涉的皇親國戚,能足不出戶就能感受異地風情,比如,蘇州街、昆明湖、藏廟等。

我們准備把一天都貢獻給這裡,但還是因為地方太大,最後還是雇了個初級導游帶路。請導游的好處是,可以節省時間,能夠聽到或真或假的很多傳說,給觀賞增添了許多趣味。比如,為什麼當年八國聯軍會入侵中國,那是因為馬可波羅看到當時的中國都是金黃的琉璃,以為是黃金,就在他的游記裡寫下,中國到處都是黃金,於是就把強盜引了進來。也許真的有這個因素吧,忽悠我這樣的歷史半文盲用這點小故事就能簡單搞定了。請導游不好的地方就是她只帶我們走了從後門到前門的一條直線,故宮那個導游也一樣,旁邊的好多景點都沒有介紹,一個小時後就在長廊和我們結束了很短的“友誼”,另尋目標去了。

當年慈禧太後以籌措海軍經費的名義動用3000萬兩白銀重建頤和園,作消夏游樂地,簡直腐敗到了極點,清朝不久就壽終正寢也是咎由自取。

今天的行程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圓滿,下午3點多就結束了。想想來北京的機會不多,跟同學見面的次數真是少之又少,雖然已經習慣孤單,卻還是偶爾會很想念在一起的日子。給大傻發信息,約定了見面地點,然後就直奔那裡,路上居然迎面相向,怎一個“緣”字能解釋,雖然還是她先見到我。其實大家都沒怎麼變,大傻依然那麼迷糊,弄得李帥同學一路抱怨。歡歡喜喜的如歌歲月,打打鬧鬧的青春年華,最終還是成就了他們,我當然只有羨慕加祝福的份了。之後又見了剛到北京不久的棟棟弟弟。跟他聊天,很有收獲。我必須得承認,心智上,他比我高很多個級別,我也只有吸收的能力。這天也釀造了我連吃兩頓晚餐的杯具,一直胃脹,回去跟兩位同樣吃撐了的大姐姐聊天一直聊到凌晨2點多才勉強入睡。吃多了真的很難受,尤其是晚上,以後一定要吸取教訓,不貪吃。

D4:2010年7月4日

為了看升旗儀式,我們3點就起了床,3點半出發,4點多的時候到天安門廣場。本想我們應該算比較早的,不成想,放眼望去,黑壓壓的人群早已在前面迅速占領了較好的位置。小朋友們個子小,不一會兒就鑽到最前面去了,我也跟著擠了上去,盡量讓旗杆能完整地出現在相機鏡頭裡。

天安門廣場的升旗時間每天都不一樣,根據北京天文台提供的北京地區太陽出沒時間表確定。太陽上緣露出地平線,下緣離開地平線為升旗時間,下緣落入地平線開始至上緣消失為降旗時間。天安門廣場每次升旗的時間根據太陽升起的時間確定為2分零7秒。每年1月11日到6月6日,升旗由早晨7時36分逐漸提前到凌晨4時36分,平均每天依次提前約1分鐘;6月22日至12月30日,升旗時間由4時46分逐漸推遲到7時36分,平均每天推遲52秒鐘。12月31日到1月10日與6月7日到6月21日,每天的升旗時間分別為恆定的7時36分與4時46分。國旗的降旗時間同樣分為逐漸推遲和逐漸提前的兩個時段。遇到陰天、雨天和雪天,升旗和降旗的時間與前一天相同。每月1日、11日、21日天安門廣場升旗時由軍樂隊奏國歌,整個升旗持續時間為2分零7秒鐘。

今天是個陰天,所以升旗時間和昨天是一樣的,大概4:50的樣子。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當國歌奏響,升旗手甩旗的那個瞬間,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稍微拍了點“到此一游”的紀念照,就趕去長城。途徑鼓樓,順便就吃了早飯,據說很有北京特色的鹵煮,只是我們來的不是時候,人家還沒開始賣,就改吃同樣是北京特色的炒肝。看名稱,應該是一道菜,怎麼也不會跟早餐聯系起來。端上來一看,原來是豬肝、大腸做成的像糊糊一樣的東西,頓時食欲全無,兩位姐姐也是。北京特色,我們真是不習慣。回到車上,因為路程比較長,沒多久就只剩司機田爸一人挺著了,其他人都又重回夢鄉了。

到達八達嶺長城腳下,一陣小雨若離若即,給我們的登高望遠增添了些許涼意,算是一個好的開端吧。長城門票:大人45元,小孩25元。

崇山峻嶺間,巍巍長城,蜿蜒連綿,雄偉之勢顯而易見。大青石,巨石板,糯米漿,居然就能構成如此堅固的城牆。贊嘆古人的智慧之時,更覺奴隸們的艱苦。有多少妻離子散,有多少悲歡離合。靜靜地爬過,默默地悼念。

路過好漢石,就剩我和湯大姐、張天暢小朋友了,我們的目標是——不到最高點非好漢。不過計劃終究沒有變化快,沒走多遠,就聽隊長於來電,迅速撤回集合,回市區解決午飯。無奈,望一眼就快到達的最高點,一步三回頭地掉頭。下長城的時候坐的是滑車,跟過山車差不多,不過車速由坐第一位的司機控制,安全性相對比較高。山下有個熊樂園,慵懶的大狗熊們在這個炎熱的夏季四仰八叉地躺著。一直都想不明白,為什麼好多人喜歡罵“笨豬”,而不說“笨熊”,豬應該比熊聰明呢。

午飯吃的是銅爐火鍋,價格稍貴。畢業這麼多年,一提火鍋,還是念念不忘川王府。下午繼續圓明園之行。圓明園門票:大人10元,小孩5元。有聯票,不過有些景點沒什麼好看的,買門票就可以了。

盛夏是荷花的季節,有湖有荷葉的地方,必定有荷花的倩影,或含苞待放,或爭芳鬥艷,好不熱鬧。

當年八國聯軍的一把大火,把曾經的秀麗園林摧毀得只剩西洋樓的斷壁殘垣了。傳說中的十二獸首也只剩還原品了。

從圓明園出來,又約了田偉弟弟。依然高高瘦瘦,還是那麼樂觀堅強,這也是我這圈人的共性吧,當然除了身材,因為我就是個例外^_^。

背井離鄉,在哪裡漂都不容易,雖然我還是很想如果我是個男兒身,一定義無反顧地投入這股洪流。雖然薪資水平跟二線城市相比會高出很多,但競爭的激烈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於是許多人都抱著年輕的時候多奮鬥幾年,總有一天會衣錦還鄉這樣的夢想,在車水馬龍中穿梭,在水泥森林裡前行。

關於愛情,異地戀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毅力的,否則注定是失敗的結局。所以我不主張異地戀,既然相愛,就在一起,因為變數太多,最終會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邊走邊聊就到了王府井。覺得最有意思的就是“新中國兒童用品商店”,用店名就說明了他的成立年代,耳邊也回響起了好多電視劇裡關於“新中國”的聲音。還有小吃一條街,不過我一個都不敢吃,蠍子、海馬、海星都被穿在長長的竹簽上,只要顧客手一指,小販熟練地拿起竹簽就在油鍋裡炸開了。

想想夜晚的鳥巢應該是更漂亮,拉著田小弟就往那邊趕。晚上的游人果然還是比白天多。鳥巢熄燈時間為22:00,趕緊拍了幾張夜景。不過因為自己的相機早就沒電了借了於妹妹的,用不順手,夜景都拍虛了。

D5:2010年7月5日

今天是我們在北京的最後一天,行程單上就剩下北海了。早上終於不用著急起床,一覺睡到自然醒,優哉游哉地吃過早餐,一行五人,沒有於妹妹的陪伴,徑直向北海行進。說來也怪,我們所到的幾個景點都是進的後門,正門都沒見到,也許後門公交比較方便,正門都留給旅游車了吧。

北海也曾是皇家園林。北海其實就是個大湖,怎麼會被稱為海呢?據說是因為當年蒙古人入侵,看到如此大湖,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海子,於是就有了北海之說。北海裡的宗教建築比較多,偏重於藏族文化。這裡最著名要算是白塔了,小時候常唱的《讓我們蕩起雙槳》裡的白塔就是它。不過也就遠觀好了,又不能進去,所以到北海買門票就可以了,沒必要買聯票。北海裡最珍貴的應該是九龍壁了,目前全國僅存三塊,北海的這塊是唯一的雙面的。

出來看時間尚早,就去了秀水街,像一個大型的批發市場。這裡的東西質量還行,如果能砍價,回去一定會偷笑,因為太物超所值了,但是如果不會砍價,那就只有回去後悔了。顧客很多都是外國人,會說中文的直接和老板殺價,不會說的拿著計算器說話。置身在這樣的人群中,反而讓我感覺來到了異國他鄉,自己倒成了外國人了。很多旅行團也會把游客帶到這裡來購物,一樓還有方便快捷的港澳快遞。

回程:T103 22:09-09:54 硬座:165元

恰逢暑假學生潮,我們很幸運地買到最後5張坐票。車廂當然很擁擠,只要有空間,都被人占領了。聽了一路的歡聲笑語,途中還被人親切地喊了聲久違的“同學”,仿佛又回到了幾年前的場景。不過保持將近12小時的坐姿真的很不舒服,真的不知道當年的26個小時是怎樣一年又一年地挺過去的。昏昏沉沉地醒了睡,睡了醒,終於還是熬到了終點。拎上行李,跨出站台,心中大喊,“我回來了!”

TIPS:

由於吃住玩都由於妹妹安排好了,所以之前也沒有做功課,所以吃住面也不好做什麼推薦。

1. 裝備:

北方的夏天白天很熱,一定要准備防曬霜、帽子、遮陽傘、運動鞋、長褲。於第一天傳了短褲,兩條玉腿被曬得通紅,嚇得我們後來幾天一直穿著每人僅存的一條長褲。湯大姐穿的涼鞋,5天後,腳背上就是涼鞋印。

2.交通:

北京的交通很便利,公交車多是1塊錢,地鐵都是2塊錢,不管距離多遠,不管中轉幾次。我們一直覺得很不好意思,坐得暈頭轉向,還只要2塊錢。當然如果辦張交通卡,那是更便宜了,打4折。在交通方面,因為有於妹妹的帶領,我們節省了很多時間。當然地鐵也有很擁擠的站點,比如1號線,比如1號線的秀水街那邊的站點。當時我就在那裡等車,車門一開我就傻了,人擠人的車廂,居然沒有一個人下,連一點空隙都沒給我留。我只要一個箭步跨上旁邊的車廂,然後開始拽被車門卡住的包包,多謝在外等車的好心的帥哥,一直幫我往裡塞,最後終於成功上車。

3. 景點:

因為去之前一點功課都沒做,於是釀成了很多遺憾。回來朱師傅問我,這裡有沒有去,我搖頭,那裡有沒有去,我還是搖頭……他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那你去干什麼的?我也不知道到底干什麼去了,走馬觀花了一圈,感受一下京味而已。

只能談論下去過的。

鳥巢、水立方看看外觀就好了,買門票進去都會覺得不值。

故宮還是應該早點去,除了中軸線,還能有時間去看看珍寶館和鐘表閣,以及其他一些小館,因為故宮關門很早,4點就開始陸續關門了。

頤和園、北海去一個就可以了,皇家園林都差不多。圓明園去不去就無所謂了,差不多都燒光了,看看遺址,緬懷下歷史是可以的。去這些園林最好不要買聯票,只買門票就可以了。

長城是一定要去的。一般都會爬北長城,我們也是。不過我更想去南長城,因為那裡沒什麼人,很安靜,更適合冥想吧。

天安門也是應該去看看的,走走金水橋,穿過天安門就能到故宮。所以這兩個景點可以連在一起看。

每年的11月1日到次年的3月31日是北京的旅游淡季,門票都會下調。

4.特色小吃、特產:

說實話,北京的特色小吃、特產,對於我這樣一個對吃很沒有要求的人來說真的很不喜歡,果脯太甜,烤鴨還是現做的好吃,糕點太實、太甜,早餐要麼太油膩,要麼怪味,還不如傳統的大餅油條。回來也就去稻香村買了點小糕點,分給大家,也算是北京回來的紀念吧。

不過北方的玉米一直是我的最愛,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就是,超級糯,而且也不貴。水餃也還行,個大餡多。

拖延了很多天,連自己都快淡忘的時候才把思緒抓回來,把游記寫完,已經不止一次這樣了,我就是“遲來大師”^_^。

北京之行,有收獲,有遺憾,以後有機會再去就冬天去,感受想念許久的北方的冬天,彌補未至的遺憾。


精選遊記: 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