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游長城。沒有去得勝門坐公交車前往。公交車雖然便宜,但路上時間長,且怕路上交通擁堵,浪費時間。於是我們選擇乘火車去。在北京北站,也就是在西直門地鐵站旁邊,乘上開往延慶的列車,到八達嶺站下。盡管是國慶假日,車票仍然很好買,隨到隨買。列車的環境也很好,干淨,整潔。一個小時的車程中,可以看到慕田峪長城,看到茫茫山脈中的殘長城,領略到中國鐵路奠基人詹天佑之字型鐵路的傑作。
八達嶺秋天的長城格外壯美。雄偉的城牆在無邊無際的山脈中延伸,像一條巨龍盤旋在山野上。長城內外,茂密的植被給大地披上漂亮的盛裝,綠樹叢中,早霜染過的楓葉微微發紅,一些不知名的樹也稍稍泛黃。遠遠望去,綠中透著紅,綠中簇擁著黃,在綠色主基調的山野中,星星點點布滿了淡黃和微紅,煞是好看。與上次春天登長城,漫山遍野一片翠綠相比,秋天的長城色彩更豐富,層次更豐滿。
熙熙攘攘的游人,迎著微微秋風,也迎著燦爛的陽光,興高采烈疾步攀登。我們夾在人群中,懷著對祖國美好的祝福,懷著對古人聰明智的欽佩,懷著對中華民族不屈不饒傳統的敬仰,也懷著老人家那句“不到長城非好漢”詩句,向著八達嶺最高的烽火台一路登去。
回到市區,天色尚早。車站旁不遠處是北京展覽館,正在舉辦建國60周年成果展,於是領票入場。展覽內容非常豐富,最難忘的是神州七號返回艙,宇航員翟志剛穿的宇航服,30年前安徽小崗村村民私下簽訂的包產到戶的契約原件。
第五天,去天津游玩。乘高鐵,200公裡路程,350公裡時速,半小到達,那麼的神速,那麼的神奇。感覺和上海浦東機場到市區的磁懸浮相差不大。
畢竟是兩個特大城市,畢竟是國慶假日,每天數十班車次往返京津之間,不能滿足游客需求,車上人滿為患。
在天津去了濱海區嘗了海鮮。海鮮雖好,但地處偏僻遠郊,不太值得。隨後游覽了著名的五大道。綠樹叢中,歐色小洋樓點綴其中,或者說歐色小洋樓的街區,綠蔭點綴其中。這使我想起了廬山上的別墅,想起上海衡山路得酒吧,想起廈門鼓浪嶼上的老房子。夜色降臨,街上人煙稀少,而各色各樣的古老建築在泛光照明映襯下熠熠生輝,更顯五大道的古樸,夢幻和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