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添一道獲得世博金獎的美食

作者: 月光寶鐮

導讀 楓涇古鎮孕育的美景美食 你一定熟知那句“玉液佳珍奪金牌,飄香萬國招遠來。時人不酌丹桂酒,太白遺風在茅台”。國人都知道,茅台酒因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而躋身世界名酒行列。 但這其中藏著什麼故事,很多人並不知道詳情。 當時,身著長袍、梳著長辯的中國人被視為“東亞病夫”,用土陶罐盛裝的茅台酒無人問津。展會即將結束,一位中國代表心生一計 ...



楓涇古鎮孕育的美景美食

你一定熟知那句“玉液佳珍奪金牌,飄香萬國招遠來。時人不酌丹桂酒,太白遺風在茅台”。國人都知道,茅台酒因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而躋身世界名酒行列。

但這其中藏著什麼故事,很多人並不知道詳情。

當時,身著長袍、梳著長辯的中國人被視為“東亞病夫”,用土陶罐盛裝的茅台酒無人問津。展會即將結束,一位中國代表心生一計,佯裝失手摔壞了一瓶茅台酒,頓時酒香四溢,評委們立即被吸引,經品嘗後一致認定“茅台酒”是世界上最好的白酒,於是向茅台酒補發了金獎。

憑借香味獲得金獎的,不只是茅台。

知道麼?

金山的楓涇古鎮就藏著美食界的“茅台”。



楓涇丁蹄包裝中

位於上海西南的楓涇,可謂上海美食的重要聚集地,素有“吃鎮”之稱。“正月螺螄二月蜆,桃花三月甲魚肥,出洞黃鱔四月底,五月拉絲吃不厭,暴子彎轉六月紅,七夕要吃四腮鱸,八鰻九蟹十鰟鮍,十一十二吃鯽魚”。來到楓涇,一年十二個月,新鮮美味吃不厭。

當然,有一種美食,楓涇人可不會隨隨便便就讓你吃到,他是楓涇人過年過節和招待貴客的專屬菜肴。

它之所以珍貴,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它和茅台酒一樣,也曾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萊比錫博覽會等國際頂級展會中屢獲金獎,可謂美食界的“茅台”。

它到底是什麼呢?

沒錯,它就是烹制方法獨具特色的紅燒豬蹄“楓涇丁蹄”。

你一定會問,這麼普通的一道菜肴為何會和“茅台”齊名?

千萬不要小看這道美食,它成名於清代鹹豐年間,聲名在外,廣獲好評。我們今天品丁蹄,講故事,為你的年夜飯增加一道特別的美食



丁蹄作坊的蠟像,極富生活氣息

清鹹豐二年(1852年)春,在橫跨吳越的界河南畔,古老的致和橋西側,有一家小店在熱鬧的南大街上開張。這就是以後聞名遐邇的丁蹄作坊前身——丁義興小酒店。

燒菜掌勺的是老板娘,這位老板娘人勤手巧,燒得一手好菜,特別是扎肉,燒得香氣撲鼻,鹹淡適宜,一度招徠了不少顧客。

但好景不長,一些飯館見扎肉生意好,就紛紛效仿,使丁氏小店失去了特色,生意日漸冷落,度日維艱。

小本經營的丁老板為此吃不下,睡不著,百思無計,整日愁眉苦臉,老板娘當然也擔心。

一天,老板娘燒了幾樣好菜,為丈夫開開胃口,其中一只紅燒蹄膀,色澤紅潤,香氣濃郁,特別醒目,但是丁老板被愁雲籠罩,對桌上的酒菜不感興趣,最後經不住妻子一再勸慰,才懶洋洋地夾了一筷蹄膀放進口裡,只一咬,頓覺齒頰生香,再一嚼,鮮中帶甜的味道從內到外透發出來,而且皮酥而不爛,膘肥而不膩,肌精而不韌,口感實在好極了!鮮美的滋味如一股清風,吹散了他心中的愁雲,思緒也豁然開朗,不禁連聲叫道:“好,好,有救了!有救了!”

這一餐,丁老板特別開心,把蹄膀連肉帶湯吃了個精光。

第二天,丁義興小酒店張燈結彩,門口的一長幅酒幌上寫著“特制冰糖蹄膀,又糯又鮮又香”的廣告詞,店內擺著一大盆紅澄澄香噴噴的蹄膀,吸引了不少顧客,大家一嘗,味道果然不錯,於是紛紛購買,不到半個時辰,一大盆蹄膀就已賣完,從此,丁家生意漸漸好轉。

我們終於吃到了丁蹄,楓涇丁蹄鹵法制作,配料講究,湯汁清純。

具有色、香、味三全之美,“酥”、“嫩”、“糯”老幼鹹宜的特色風味。其入口皮酥肉嫩,肉質油而不膩。冷切成塊,湯凍皮不硬。熱吃入碗蒸熱,湯汁滲入皮肉,鮮美入味。

香味醉人,吃上一塊,真的要醉了,於是,朋友笑道,這丁蹄比茅台厲害,吃上一塊就要醉倒了。

丁蹄為何如此美味?

飯店老板笑而不語,讓我們去丁蹄作坊看看。



世博美食

冷的丁蹄味道為何會如此獨特?

“這個就是丁蹄的獨家秘訣,不會泄露的。”問了很多當地人,都沒得到答案。

好。現在分享在家簡易做丁蹄的方法:

主料: 豬蹄 1500克

調料: 味精 2克,冰糖 50克, 醬油 100克, 丁香 4克, 黃酒 100克, 姜 5克,桂皮 4克

做法:

1. 將楓涇豬蹄去淨茸毛,刮洗干淨,抽掉管骨,經開水焯去污血,修整齊;

2. 將豬豬蹄碼入鍋內,倒入水或老鹵,加入醬油、冰糖、黃酒、丁香、桂皮、姜片,先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燜煮,俗稱“三文三旺,以文為主”,使豬蹄外酥內熟濃汁原鹵浸入蹄內層;

3. 出鍋時,經旺火燒煮後,使鹵汁稠濃時,加入味精,去除丁香、桂皮、姜塊的余渣,使鹵汁緊包豬蹄而入味;

4. 食用時,切片裝盤上桌即可。

小小丁蹄,不但老百姓愛吃,一些富商雅士也愛嘗,胡雪岩就是其中一位,他常用丁蹄招待或饋贈達官要人,據說胡雪岩上京時把丁蹄送給封疆大吏左宗棠以及他的下屬官吏,他們吃後一致叫好。



三百園“灶頭飯菜”

丁蹄作坊並不大,完整地陳列著丁蹄的制作過程。楓涇丁蹄采用當地土種肉豬(楓涇豬)四蹄為原料,前後要經過蹄形整修、焯水、拔毛、文火燜煮、加佐料、出骨等8道工序,道道工序一絲不苟。

丁家用料十分講究,他們選用體小而壯、身黑蹄白、皮薄而嫩、精多肥少的優質豬——楓涇豬為原料,配以有名的“錢萬隆”天然特曬醬油、楓涇黃酒以及精鹽、冰糖等優質佐料,同時選用上等的十幾種香料,用桑枝作燃料,經過三旺三文的煨燜,才烹制出色、香、味俱佳的丁蹄。

楓涇丁蹄還有一大優點,冬天凍而不硬,夏天熱而凝結,炎熱天在沒有冰箱的情況下也能保存五至六天不變質。它確是送禮上品,深受大眾歡迎。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