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正開著電視做家務,忽然聽到關於黃山的介紹:正值冬季,黃山大雪紛飛,銀裝素裹,玉樹瓊花。美景當前,游客稀少雲雲,又提到黃山淡季的門票、住宿均有優惠……,我一聽,大喜過望,游黃山是我的夙願,因為太近而始終沒有列入考慮對像。現在既是景美,人又少,兼之便宜,如此良機,我焉能錯過!決心既下,開始做准備工作,在網上看大量的游記,抄錄下有用的信息,又去向大俠們請教有關事宜,爭取設計一條最合理的線路。很快,那些陌生的地名便印入腦海:西海、北海、夢幻景區、翡翠谷、蓮花峰等等。網友們的經驗之談被我一一記下,作為日後參考。
考慮到登山有一定的危險性,又是冬季,便上網發貼,呼朋引伴。不知是貼子發得太晚還是什麼原因,竟無人捧場。也罷,那我就當一回獨行俠吧。
11號中午,當我從朋友手中接過火車票時,天哪,才只要34元!簡直難以置信,我有多少年沒坐過這麼便宜的火車了!2240次,南昌-南京西,14:32分開,到達黃山站的時間是23:06分。一路無話,到站後已是夜深,碰上一群拉客住宿的“托兒”,網友們說得不錯,這麼天寒地凍的還有人做生意,且鍥而不舍,佩服!我在站台邊的“鐵路招待所”住下,明天要爬山,我要早點休息,養精蓄銳。用30元的價格,住120元的標准間,說起來劃算,可那天竟然停水,服務員說整個黃山市停水32小時,瞧瞧我的運氣!就那麼別別扭扭地用存下來的水洗漱,被子太薄,哆哆索索的捱過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結帳離去。
簡單用完早點後,便在火車站附近搭上屯溪開往湯口的中巴(黃山市原名叫屯溪,因為黃山名氣大,就改了名字,黃山離屯溪還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湯口位於黃山南大門),車行一個半小時,車費13元。到達湯口後,我在路邊一家飯店買好了網友們在游記中提示應該准備好的黃山地圖(2元,新版)、釘鞋(8元,山上10-15元)、雨衣(1元)、手杖(1元)。在線路安排上,我原計劃是乘玉屏索道上山(參考其他網友的游記),可店老板說,這條線上山比較累,因為路會比較陡,還是乘雲谷索道比較好,上山後山路比較平坦,如果一開始體力消耗太多,後面的行程必然大受影響。我采納了這個建議,結果證明是對的!
我自知體力不夠,加之又是一人登山,所以很早就決定乘索道上山,再徒步下山。根據網友的意見,去雲谷寺有中巴可坐,只要5元。可我忘了這是淡季,中巴每天只有一班,我肯定是沒趕上了。不過有面的和出租車可坐,司機們說上山要20元,要不然去不了,所以得和人合伙,10元或15元,就看運氣了,如果車上人多,車費就會便宜一點,我是花了15元上山的。
車走盤山公路,到達雲谷寺門口,黃山門票和索道票都在這兒買。因為淡季,門票價格從旺季的130元降到85元,學生票65元;但索道票沒有優惠,56元/人。纜車半小時一趟,我等了十幾分鐘,纜車裡也不過稀稀拉拉不上十人,還包括黃山上的工作人員和專程來攝影的非游客。人少,正合我意!
黃山大約一周前下了雪,這幾天陽光燦爛,積雪逐漸融化,不過背光處還是有很厚的冰雪。我穿上釘鞋,拄著手杖,小心翼翼地行走在時有冰雪覆蓋的山道上,按圖索驥,往始信峰方向前進。早就聽聞“黃山四絕”為奇松、怪石、雲海、溫泉。果不其然,一路上有名列黃山十大名松的“連理松”、“豎琴松”為伴,還有各色造型奇特的無名松樹在搖曳生輝,似在歡迎我這遠來的游客。“始信峰”之名緣於一個傳說:一位古人不相信人們所說的黃山之美,於是親自登臨,當看到這座山峰時贊不絕口,才相信人們所言非虛。“始信峰”由此得名。
行進時也碰上一些游客,幾乎都是山下組團上來的,因為都有導游領著。我有時跟著他們,可免費聽一聽解說詞。有時他們忙著照相,我便走到前面去了,一個人就是自由啊。
大凡風景區都喜歡給景點命名,看它像什麼,就取個好聽的名字,再人為杜撰一些故事,黃山也不能免俗。諸如沿途看到的筆架峰、獅子峰,後來在西海景區看到的仙人掛靴、仙女曬鞋、武松打虎等,我是不喜歡的,什麼鐵拐李無意中忘了一只靴子,何仙姑故意來曬一只鞋子,什麼亂七八糟的!我只要風景美便罷了,那些所謂的傳說就不要告訴我了。現在的導游迎合某些顧客的心理,編些莫名其妙的故事,實在是沒有必要,幸虧我是不花錢來聽的,趕快走開。
路上走累了,便找個有太陽的石凳歇一歇;餓了,便掏出我的干糧,就著水吃。當我正抱著一個枕頭面包啃著,一個挑夫路過,說是那麼大一個面包怎麼吃得了,我笨笨的沒有反應。結果他接著說給我吃點吧,我大吃一驚,乞丐討東西吃是司空見慣的,可他是挑夫,怎麼也……?我很為難,因為我第二天才下山,我還要留著下幾頓哪。還好,他也沒怪我,說聲沒關系便走了,後來又碰上兩個討吃討喝的挑夫,我婉言謝絕後,自己也有點訕訕的,趕快收拾東西上路,心想著他們怎麼不帶點干糧上山呢?雖然是件小事,但多少有損黃山的形像。要是他們向外賓討,那多不好啊!
關於住宿,我心知黃山物價貴,就把承受標准從三十提高到百元以內。由於前一晚在鐵路招待所沒睡好,今天爬了山,第二天還得接著爬,所以覺得應該確保睡眠,不要太計較價錢。在去始信峰的路上,有導游甲問我住哪兒,他的團隊住排雲樓,這也是我計劃中要去參考的一個住地,他說有暖氣的房間105元/床位,而他去要只需85元,我列入考察對像。山上溫度低,早晚尤甚,所以找個有暖氣的房間是有必要的。我走得快一些,走到排雲樓時,遇上了另一個團的導游乙。我先進賓館問了價格,果然如導游甲所說。我便出來請教導游乙,他說他要一個105元的床位只需80元,好呀,便宜了5元。我大喜,也忘了還價,便請他為我要了一個床位,但說好第二天一早就得還鑰匙給他,早上5:20,天哪,“這也太早了,看日出也不用這麼早吧”,他說“要的,我給你設morning call”。我心中暗笑,還是個挺洋化的導游!
稍微減輕了一點負重,我便向西海大峽谷出發。來之前,網友們極力推薦夢幻景區,說一定不能錯過。風景果然是不錯,而且越往下走,風光越好,只是我心裡有點發愁,現在是下坡,等我回來可怎麼辦呀?路上碰到一個身著警服的同志,我是不懂他屬於哪一類的,反正也累了,就休息一會兒吧,順便和我們警察同志聊聊。一聊才知道,原來他是屬於消防的,黃山是禁煙區,更禁用明火,他就是查這個的,我還以為是抓壞蛋的呢!他說,黃山治安挺好的,基本上沒有什麼搶劫偷盜的案件。那就好,要不我一個孤身女子上路還真有點害怕呢。消防同志建議我不要再往下走了,由於天氣的原因,下面有些路段封了,冰雪覆蓋,不安全。要走到步仙橋是不可能了。這時從下面上來兩個游客,也是這樣的說法,他們氣喘吁吁的,我就有點打退堂鼓,可心裡其實是不甘心的。於是,我又往下走了一段,才打道回府。回來的路可是真累啊,上坡路太陡了!有一段我走得急,在一個平台休息時,只覺眼冒金星,眼前發黑,天哪,我從來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剛巧又碰上先頭兩個游客,和他們說話時,明明是我自己的聲音,卻仿佛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的。不行不行,我一個人可別出狀況!接下來的路,我就走得比較慢了,走走停停,回望來時路,又是一種不同的風景了。走過排雲亭,回到排雲樓,稍微休息了一下,又出來逛逛。四五點鐘,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候,很多人在排雲亭那兒等著看日落,我也找了塊大石頭坐下來,看著鐵拐李的那雙靴子,瞧著遠處那“武松打虎”,眼見著太陽一點一點的下墜,籠罩在山巒上的光芒漸漸的消失,寒氣也一點一點的湧上來。我忽然想起一句歌詞:“夕陽的余暉,已經沒有暖意”。周圍三三兩兩的人群逐漸散去,我心底卻有股莫名的憂傷,為了什麼,我不知道。
晚餐吃的是方便面,賓館24小時供應開水,總算還不錯。我去餐廳看了一下,一份青菜20元,一碗米飯5元,還不包括服務費,算了吧,我悻悻然回到房間。“面”後便去洗澡,明天要早起,還是早點睡吧。房間雖有暖氣,可還覺得冷,幸好六人間只住了三人,於是我們每人蓋了兩床被子,才安然入睡。
也不知幾點,我醒來,外面黑漆漆的,我盼哪盼哪,怎麼morning call還不來?我睡去又醒來,迷迷糊糊的聽到了鈴響,鈴聲不大,那兩位小姐也沒起來,我跌跌撞撞爬起來接,還給椅子絆了一下。當我拿起電話聽筒,那邊傳來一個婉轉卻又機械的聲音:“您好,你設置的時間已到……”。我掛了電話,呼喚一聲:“同志們,起床了!”然後開燈,大家洗漱,預備去光明頂看日出。
我的准備工作是很充分的,除了山下購買的那些“裝備”外,我還帶上了明亮的手電,所以在大廳集合時,有導游看見趕快讓我等一下,要我跟他們一塊走。當時還不到六點,外面漆黑一片,又是走山路,我也就做個順水人情,隨大部隊一塊走了。
清晨六點,我們出發。我手執電筒,一馬當先,率著眾人往光明頂方向前進,哇,當時好有成就感哪!可惜的是,我的身體不爭氣,走著走著便累了,氣喘吁吁,只好讓路。可憐我從開頭讓到中間,最後落到最後,悲哀啊!平時不鍛煉,現在徒傷悲!不過,我體力不行可耐力不錯,當別人休息的時候,我慢慢的趕了上來。所以在走過飛來石後,我又到前頭去了!!飛來石好像是拍《紅樓夢》時用到的那塊石頭。可能是拍攝角度的原因,我們看不到它的全貌。很多人上去摸石頭。因為導游說摸一下如何,摸兩下又怎樣,我只記住了摸三下表示有桃花運。我沒有去摸,這樣的玩意兒在風景點太多了,不值一提。
經過飛來石後,路好走多了,天也慢慢的亮了。天氣預報說日出的時間是7:04分,所以我們也就不著急,邊走邊說起了笑話。在金大俠的《倚天屠龍記》中,明教總壇便在光明頂,張無忌好像是在光明頂大敗眾英雄豪傑才當上明教教主的,我們說笑著要去光明頂比武論英雄,至於迷惑張無忌的妖女,我們則互相謙讓,彼此恭維。有一段下坡的路,聽後面一男孩抱怨:“又下坡了。”他女朋友奇道:“下坡不好嗎?”“下坡有什麼好,等會兒又得上,等於前面白上!”我忍住笑,心想爬這500米我們花了四十分鐘時間,也算是快的了。
終於到達光明頂了!海拔1860米的光明頂只比黃山最高峰蓮花峰低4米,在這兒,也算是一覽眾山小了。清晨的空氣清新無比,雖然溫度很低(我的臉都凍僵了),可心情好得不得了。有件有趣的事,那就是我覺得光明頂那個圓圓的頂和我們學校的校門很像,以前總說校門那個圓頂像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墳,現在可不能這麼說了,像光明頂呀!
遠處的山巒輪廓從隱約到清晰,天色逐漸明亮,在遠山上有棵松樹,太陽就從樹的後面探出了頭,扭捏著,羞澀著,一不注意,紅紅的臉就露出來了,山巒籠罩在一片光輝之中。這是我發現自己還是少帶了一樣東西:太陽鏡!昨天的日落和今天的日出,其實都挺傷害視力的,眼睛比較疲勞,要有副墨鏡就好了。
從光明頂下來後,按地圖指示就是往天海景區前進了。我跟著旅游團在路上一個賓館的大廳吃了早飯,當然還是我的枕頭面包。干糧吃起來當然是快了,我收拾好行李獨自上路,往玉屏樓方向出發。這一路我的心情真是好啊,因為太舒服了!獨自登山的好處讓我滿懷喜悅,自由,隨心所欲。雖然是一人行走,可溫暖的太陽在陪伴著我,黃山完善的管理讓我毫不擔心。我可以高歌,我可以對著空谷呼喚,我可以在看到某個奇特的自然現像時傻傻的笑,我可以天馬行空!這一路都在山間行走,太陽暖融融的手指輕輕的撫摸著我,看著眼前壯麗的山川、空曠的峽谷、蒼勁挺拔的松樹,令人心曠神怡,心馳神往,一首不知什麼時候讀過的詩湧上心頭:
我仰望群山的蒼老,
它們不說一句話。
陽光渺出我的渺,
小草在我的腳下。
我一人停在路隅,
傾聽空谷的松籟。
青天裡有白雲盤踞,
轉眼間忽又不在。
我想,徐志摩在寫這首詩的時候,也應該是在登山吧,或至少是山給了他靈感。後人將它譜成了歌,廣為傳頌。而此時此刻,我將這首詩(歌)在心中反復吟唱,伴著壯美的風光,走向黃山的標志性景物——迎客松。
一路上,會突然碰到一兩個環衛工人,穿著黃色馬甲,正勤勤懇懇的收拾不多的垃圾,對於孤身登山的我,總是熱情的介紹周圍景點和前方線路,讓我在幾乎不見人影的山中行走卻無所畏懼。
玉屏樓到了,迎客松來了。各種媒體中大凡提到黃山,一定會有迎客松的介紹,不過,我卻有點失望。因為我發現它有人工的痕跡!為了長成人們想要的那個樣子,黃山管理處做了一個鐵架子,用堅固的繩索往下拉“迎客松”的樹枝,將本來是要往上長的樹枝硬是往下拉,於是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形狀。不能讓松樹自由的生長,限制它的發展,我不喜歡!
在迎客松,我照完了最後一張膠卷。山上的膠卷自然是不敢買的,我只好悻悻然離開,看著許多好風景而後悔不已。我只好心中安慰自己:“反正你的攝影技術也差得要命,拍出來也羞於見人,算了,沒有膠卷就不拍了。”可畢竟還是有遺憾。所以上黃山來的游客記得要多買幾卷膠卷,免得碰到我這樣的狀況。
離開迎客松就是下山的路了。山路或陡峭或平緩,總之我是不太敢走快,走走停停,看看風景,“聽聽空谷的松籟”。路上碰到少許爬山的游客,我心中暗自慚愧,索道上山雖然省力,其實是少了一半的風景哪!又碰上一些挑夫,看他們滿頭大汗挑著山上酒店、工地等處要用的東西,真是不容易!一問之下,每天一個來回,挑一百多斤的重物上山,居然只有二十多元!老天!我心中充滿了同情。這人跟人真是不一樣啊,可憐多少勞苦大眾在為一日三餐而奔波!
從迎客松至慈光閣,我走了一小時四十分鐘,主要是休息頻率比較高。因為一人上路,不敢走太快,爬山太多,小腿肚子直發抖,萬一摔交那可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安全下山後,找了個出租車回湯口,飯後搭中巴回屯溪繼續我下一步的行程:老街、歙縣。
這次游黃山,包括後面的線路,總共花費不過五百余元,飽覽了祖國山河的壯麗,參觀了全國獨一無二的牌坊群,欣賞了獨具特色的徽派建築,收獲還是比較豐厚的。唯一的遺憾是沒有看到黃山雲海,因為它只有在雨後或雪後才能看到,對於我這樣匆匆的游客來說,只有等待以後的機會了。
黃山歸來不看岳,九寨歸來不看水。看來,我下一步就是要計劃九寨溝的行程了。
新年將至,一切的計劃等到明年再說吧,好好休息,這樣,我才能走更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