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去香港純屬偶然,由於買不到直飛的機票,只能在香港轉機,因為像這樣的情況,可以無需任何手續,在香港最長逗留七天,於是就索性呆上兩天,游覽下傳說中的購物天堂。
由於事出突然,一方面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因此計劃只在香港逗留兩天:一天去迪斯尼,剩余的一天是不完整的,下午到香港,上午離開香港,滿打滿算一天,在這個零星的時間內逛逛比較有特色的店。
在訂機票的時候,當售票員得知要進入香港後,要求支付被稱為“入境費”費用,大概每個人要200多人民幣。立刻上網查找,幾乎沒有相關的信息,最後終於還是找到了:香港政府的確會對過境的入境游客,征收這筆費用。售票員也信誓旦旦地說是交給香港政府的。不過本人總是感覺這筆費用是可以減免的。但也沒有足夠理由,只能掏錢。
雖然只有貌似不到兩天,但好歹也需要好好計劃一下。由於對香港根本一無所知,就先咨詢了買機票的人,本來想找個離飛機場近點的賓館,離迪斯尼也可以近點。結果人家告訴說,飛機場離開購物中心比較遠,如果想逛得方便的話,不如住到市中心的油尖旺地區,這個建議倒符合最初的想法,也挺合理。
接下來就上網找資料,定行程。還是從攜程開始找,也包括其他網站,網上資料很多,也很詳細,真希望能把提到的地方都逛個遍,後來漸漸地也想明白了,世界上任何城市都有很多值得玩的地方,總不可能都逛遍,況且至今也沒有逛遍老家的角角落落,更不要說旅游了。從網上收集了以下本人出行前關心的主要信息:
氣溫:一月份香港大約在11度至19度。
交通:交通應該很方便,但問題是不熟悉。
從機場出來要麼坐機場巴士(出機場後找A打頭的線路),要麼坐普通公共交通線去東湧(推薦S1),再轉地鐵。兩種辦法,第二種價格要便宜。
香港還有其他各種巴士交通,也沒有去仔細找需要的線路,因為想想畢竟逗留時間短,不會去太多的地方;同時,也覺得香港主要旅游地點,三條地鐵東湧線(東湧-香港)、奎灣線(奎灣-中環)和港島線(香港-柴灣)基本就能覆蓋,也就失去了尋找的耐心。但是如果有時間和精力的話,仔細研究一下,也挺好的。
交通卡八達通卡還是有必要買的,一則可以省去零錢的煩惱,二則據說坐地鐵也有優惠,另外據說很多地方可以用它來刷卡付錢,不過本人沒有試過。壞處是如在三個月內退,會收取7元的行政費用。
錢,自由兌換,可以刷信用卡。
旅游地:由於有太多的地方,後來索性就沒有定具體目標,主要就油尖旺地區,在住處附近隨便逛了。
龍城大藥房,想買些化妝品了,必須去的。
星光大道,坐坐天星輪。
迪斯尼,花了一番工夫研究功略,但是最後由於種種原因還是沒有去。
吃:香港的食也很著名。
和旅游地點一樣,有很多很多,因此決定隨遇而安,如果碰到的話就嘗試一下,就不專門去找了。記下了幾個被多次提及的:許留山、雙皮奶以及雪糕車(這個似乎並不著名)。
住處:這個花了比較長的時間才搞定。
最開始是問了售機票的地方,三星的,在油尖旺地區,兩個晚上大約一千多人民幣,後來上攜程找,三星的價格也差不多吧,本來就想訂了,偶然看到有評論說,香港的房間都很小,甚至連有些四星的也很小,就決定再多看看。
於是著名的重慶大廈進入了視線,總結起來有以下特點:應該是香港最便宜的賓館; 位於尖沙咀;是世界上背包客青睞之處;大廈內有很多很多的賓館;貌似大多數賓館都有政府執照;房間都非常非常小;集中了很多外國人,有相當的非洲,印度人;本質上就是國內招待所;一二樓是商場。
鑒於只有兩個晚上,重慶大廈內的賓館無論是位置還是價格倒挺適合的,關鍵問題就是房間是否干淨。找了幾個比較著名的旅游網站,有些還包括了點評。結果就和中國股市一樣,對於同一個賓館的互相矛盾評論也不少,簡直就是無所適從,目標賓館也換了多個,更為有趣的是在某個網站上出現的竟然都是好評,讓人覺得五星的也不過如此,而有的網站上基本都是差評抱怨。真不知道在網絡上究竟應該相信些什麼?唯一讓人覺得可信的是,無論是正面還是反面的評論,都提及了房間太小的問題。
綜合這幾個網站,排除一些主觀因素,選了一家,網上下的訂單,是通過銀行轉賬,先付的全款,然後對方發電子郵件確認信,打印出來,到時候帶著去就可以了。
主要該注意的事項都有了了解,於是行程也基本確定:大約兩點半左右到香港機場,坐巴士到東湧地鐵站,轉兩次地鐵到尖沙咀,去賓館注冊入住,然後就在附近逛逛,同時解決晚飯問題。第二天,自然醒,去龍城大藥房看看;如果累了,就回賓館休息,晚上去星光大道;如果還有時間,就去油麻地逛逛。第三天,早起吃完早飯,就去機場了。
當時換了三千多港幣去的,主要解決吃、行和普通購物的花費,通常應該也夠了,也不想買太多的東西。還備有信用卡,非銀聯通道,咨詢了發卡行,說結算是要先換成美元,無轉換手續費。
盡管做了准備,但由於還是不熟悉,到了香港後多少還是有些生疏。
一月二十七號,下午兩點半到達香港機場,雖然飛機晚點起飛,但是還是在預定的時間到達,很不容易啊。
在飛機上有發入境卡,進關時,把護照和填好的入境卡一起給官員,在護照上敲上章就放行了,圖章上說明可以自由逗留7天。不知道為何,官員還問我要了身份證,看很多人都不需要出示身份證。
忘記當時氣溫多少了,一件棉毛內衣,外套休閑服,正好不冷不熱。看看其他人也差不多,但誇張的是竟然也有人外穿羽絨服。
在機場,留意了下兌換處的彙率,不是很好。如果急用,實在要在機場換,可以先少換點,然後再去市內再換。
沒有找到網上所說的領取香港地圖的地方。
出了關口,進入接機大廳後,首先找賣八達通卡的櫃台,其實很容易找,在接機大廳正中間相隔不遠,有兩個圓形的櫃台,這兩個櫃台就是買賣八達通卡的了,運氣好的話,出關口門就能看見。
然後找巴士站,根據箭頭方向指示,要下到一樓右轉就是。根據網上的信息,應該坐S1去東湧地鐵站,郁悶的是,這些信息都打印下來了,結果可能是理論和實際脫節,也可能是太匆忙了,竟然沒有找到,隱約只記得S開頭的。不過一出機場門,就能看見公交線路指示牌,找到另外一輛巴士S64到東湧。
上車後,剛開出一站,就傻傻地問司機東湧地鐵站是否到了,司機說現在還是在機場,再問:在哪裡下車,可能司機看我不熟悉,感到難以回答這個問題,於是就說沒有那麼快到。我估計再問下去,也沒有什麼結果,既然還需要一段時間,就只好自己留意路標什麼的了,於是開始了這一段糾結的巴士之旅。
記得機場到東湧的話,要跨海的,但這個重要的標記卻始終沒有出現,一路上多次看見東湧的指示牌,卻總是開往另外一個方向;多次看見國泰航空公司那架傳說中的飛機;還有竟然似乎回到了出發地第一站(還是第二站)的馬路對面。於是意識到這輛車是在機場內轉啊轉的。當終於看見汽車開上了指示去東湧站的道路時才放下心,但仍然不知道在哪裡下車。如願以償地過海了,左轉了;看見纜車站了,進了一個建築物的下面,貌似到了吧,連忙問司機,正是東湧。終於拿上行李,走下巴士,走出糾結。
正如網上說的,東湧地鐵站也是個聚集眾多商店之地。但沒有任何的逗留,直接坐地鐵。留下比較深刻印像的是,那幾座樓,應該是住宅樓吧,底下大約有三四層樓高的樣子吧,是柱子,就是這幾根柱子撐起了整個大樓,好像從來沒有看見過如此的樓房。
香港果然是寸土寸金,從地鐵站就能看出一二,無論是入口;電梯;站台;軌道以及地鐵車,都顯得空間狹小,其實人也不算多,但就是覺得擁擠。經過了去迪斯尼的地鐵站,經過了跨海大橋,經過了青衣,此間上來一對老夫妻帶著個小孩子,老奶奶和孩子坐在了我邊上,我起身給老爺爺讓坐,結果老爺爺不要坐,說下一站就到了。
去尖沙咀需要再換奎灣線,有兩個地方可以換,一個是荔景站,另一個是終點香港站,去香港站要少一站,於是就坐到底,結果換線的時候走了很長很長的一段路,不知道荔景站是什麼情況。
按賓館確認信的指示,從尖沙咀C1出口出來,高樓挺立,霓紅閃閃,人來人往,好一派熱鬧繁華景像。眼前是一個T字路口,左手邊的豎馬路就是著名的彌敦道,面前的橫馬路,後來才知道是北京道。重慶大廈就在彌敦道上,門口正對北京道。
又如網上說的,重慶大廈門口有很多人,白人黑人,有聚在一起談話的,有拉生意的;有很多錢幣兌換中心,這裡的彙率和國際接軌,比機場的優惠很多。
重慶大廈有多個分座,每個座有兩部電梯,電梯門很小,單雙層分開,有保安維持次序。牆壁上都是賓館的廣告牌,應該屬於大廈管理,挺整齊的。到達時人不多,等了一會,電梯也來了,電梯裡面的空間也同樣的狹小。遇到一個印度胖大叔,很熱情地問到幾樓,幫忙按扭,有人下電梯,還前後張羅,很熱情。經過兩天的經歷,其實人多的時候需要排隊,而且還會拉起欄杆,會讓老人孩子先上。至於等的時間可以接受吧,通常五分鐘左右吧,只有一次大概也就等了十分鐘樣子。
到了目標層,出電梯間後,大概有四個方向的走廊,基本都是賓館。只有一間房間,某次看見位奶奶帶著個背書包的小孩開門走了進去,住在這裡,應該挺好吧。
賓館有兩個男生在打理,第一印像還不錯,人挺和善的。拿出確認信和護照,順利入住。
房間……真的真的很小很小。由於有充分的心理准備,倒也沒有太多的抱怨。訂的是大床房,包括衛生間,總共五六平方米樣子。衛生間一平方米左右,大床占了兩平方米左右,剩下的地方也就一平方米左右,放著個小床頭櫃。正對門的,是衛生間的一面牆和門,房門開不全,會碰到衛生間的門;門左邊是一米二左右寬度的床,兩個人睡的話,有點擁擠,床腳上方懸掛著一個大約12寸的電視機,床下廢紙簍一個;床頭櫃在門背後,靠著門右邊的牆,床頭櫃上放著電話,一次性牙刷牙膏,拖鞋,衛生紙,基本生活用品倒也齊全;床頭櫃另外一邊靠著的那面牆的外面就是天井了,這面牆上有扇窗,窗上方裝了個窗式空調,試了下,效果還行,也沒什麼噪音;衛生間台盆也很小很小,有熱水器,洗澡轉身不容易。行李箱需要換方向搬運,才能勉強進門的。關上門後,人轉個身都不容易,也沒有椅子,即使有也坐不下。又發現廁所的衝水是壞的,拉杆有時候不工作,每次都要叫其中一個男生來,男生不厭其煩,搗鼓一會,總能衝下去;沒有問是否可以上網,應該是可以的;飲水機在門外,公用的,冷水出水口是壞的。
房間算干淨,廁所,地板沒有污跡,擦得亮白亮白的,還有消毒水的味道。床單,被子也很白,看上去也挺干淨。不過,有點擔心晚上冷,又要了一床被子,那個就髒多了,黃兮兮的,看了覺得挺惡心,後來就沒有用。房間每天都有人收拾打掃。
窗外是天井,搭了竹子的腳手架(據說這個也是香港的特點之一),也有晾衣服的,能曬到太陽?很破舊滄桑的感覺,很有特色。
晚上睡覺是挺安靜的,不過由於本人房間對著接待處,每天早上都聽見有人在外面說話,而且挺大聲的。
賓館接待處也是一間包括衛生間的房間,放著個大床,一張大寫字台,剩下的空間挺寬敞,於是就問是否還有像這樣的房間,男生抱歉地笑笑說,這個是接待處,只有這樣一間了;又問其他房間如何,他說大床房間都差不多的大小,雙床房的話會大一點。了解。
按計劃應該出去吃飯逛街了。此時距機場出來,大約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半,大部分時間花在了路上。
出重慶大廈,正對北京道,沿北京道一直走,就是著名的海港城;左轉是海邊方向(南方),可以去星光大道;右轉是油麻地方向,剛到的時候,真是不分南北啊!
由於肚子餓了沒有專門去找吃的,從網上找的資料裡發現了這家叫“大家樂”的就在右隔壁的二樓,應該也是屬於重慶大廈。樓梯口的右邊,就是他家的收銀處,先買單;然後再拿著單,去領取食物;堂吃的地方,應該不算小了,去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了。那個收銀員服務態度非常不好,問她有什麼特色推薦,她愛理不理地冷冷地說了句,都在旁邊寫著呢。隨便點了個油雞飯,大約二十港元左右。味道嘛看個人了,覺得一般般吧。飯比較少,吃了還覺得胃有點不舒服,可能是菜沒有弄干淨。吃完後,立刻覺得精神百倍,雖然飯只是一般般。
飯店對面就是個超市,旁邊還有賣化妝品的,走馬觀花地轉了轉,就出去了。
來到馬路上,不由得仔細打量四周。
重慶大廈外觀很舊,說是破敗也不為過,但絲毫掩飾不了它的活力。兩層樓的大屏幕,不斷地播放著時尚廣告。旁邊的大廈緊緊挨著,粗看下,分辨不出是否是不同的大樓,就這樣一幢一幢地沿彌敦道一路過去,有新的;更多是舊的,和重慶大廈一樣。
這些大廈的底下就是商店了,一眼望去店面鄰立。一般一幢大廈被分成同樣不算大的店面,有一定的縱深,占兩層樓面。有幾家應該是實力不俗,包下了整個大廈的這兩個樓面。
路邊的行道樹也被保護得很好,看得出有些年頭了,樹上的燈,店裡的燈,相映生輝,火樹銀花。
這一帶,金店特別多,周生生,周大福,六福,往往隔開幾個店面,就是同一家分店,想起網上說的金店集中地,大概就是這裡了,其實看來看去,就這麼幾家;雜貨店(姑且這麼叫吧)也很多,基本上門口擺滿了魚肝油和奶粉,至於賣的其他商品,卻是怎麼也記不起來了,總體感覺像是國內賣中藥的,很傳統的布局;還有就是商場了,裡面有小店,中小型超市,賣什麼的都有;剩下不多的就是各式小店了,賣化妝品的,賣電子品的,賣手表的等等。
本來就打算看看黃金的價格,既然有那麼多金店,當然就不能錯過。從遇到的第一家開始,周字頭的,只見,黃金櫃台周圍都是人,都是從內地來的,但是還好,只有沿櫃台一圈,沒有第二圈。而其他櫃台,像鑽石,則是一個人都沒有。門口有專門的迎賓員,無論有多少人,看見你進去,馬上主動招呼,並引到一位服務員前,然後自己回到門口,繼續迎接下一位客人;同時,有專門的人會給你端上一杯水,請你坐下,而先前那位服務員,則遞上名片,介紹自己,接著就開始詢問,推薦和介紹首飾,他始終跟在你身邊,如果由於看樣品,你跑去其他位置,他也會在櫃台內隨你移動;如果是那種開放式櫃台的話,他則保持一定距離地跟隨。當然也有人太多,而忙不過來的情況,但一旦有服務員空出來,就會馬上來招呼。
每個服務員,都拿著個鋪絨布的盒子,是放你想仔細的首飾,一本訂單,還有一副手套,當給你拿首飾,或給你演示首飾時,就會戴上。從語氣上來看,服務員明顯地極力勸說你購買,但我覺得尺度還是掌握了比較好,並沒有讓人覺得不舒服,不由得感慨,這樣的服務,看似簡單,但真的很到位。逛了幾個金店,基本都是這樣的情況。
香港的黃金一向比內地便宜,主要是沒有稅,當時大約每克便宜60元左右,加上人民幣升值,真的很劃算。既然這樣,本來也就有想法,就不能空手而回了。在猶豫和糾結中,在一個挺熱情的小伙那裡,在花了不短的時間後,終於出手了,其實開始就基本定了,後來就在那裡瞎扯了,從金飾開始,談了房子,談了旅游等等,記得問香港人怎麼不買黃金,他說,十多年前香港已經熱過了,那時有很多人買,但現在不流行了。價格由黃金價格,加上手續費,再加上服務費,其他兩項不高,網上的打折卡,其實就是對手續費打折,很少的,沒有什麼意思,有的店,本身就會打折,怪不得黃金打折卡,網上也不多。基本上金店都有回收業務。總體上看,各家金飾雖有不同,但真的說不出哪家哪個特別好,大同小異,看多了眼也花了。完成了一個任務。
在逛的路上,看見了美麗華大廈,另外一個以賓館出名的大廈,網上有說,這個大廈要比重慶大廈好,其實是一樣的,外面都破破舊舊的,主要區別就是美麗華大廈樓下沒有店鋪。突然注意到,不僅僅是這兩座大廈,很多大廈都有很多賓館出租,我們就是沒有途徑知道而已。
在逛街中時間過得真快,肚子又有點餓,晚飯份量不足啊。又逛回重慶大廈,沿北京道,來到和彌敦道平行的第一條道上,一看好多標准香港茶餐廳式的飯店,看看菜單,也沒有特別想吃的。後來到路頭,看到個類似中國街頭麻辣燙,沿街店面,沒有凳子,很多人站著吃。於是買了幾樣,忘記都有什麼了,只記得一碗酸辣湯(他們不叫這個,名字挺復雜),每樣大約十多港元。香港半天就這樣過去了。
晚上,想買張電話卡,不需要太多時間,賓館的人推薦一種,可以在座機上撥打的,包括一個小時,叫“UNITY phonecard”,卡上標二十港幣,實際十五港幣,應該是很劃算的,問樓下一個小店買的時候,老板都不想賣。
第二天,大概十點多樣子起來,就在那條路上,隨便找了家店,有很多當地人,估計是吃午飯了,點了一碗炒飯,一碗蝦仁混沌,一份蝦卷,大約每樣二十元左右,蝦仁混沌貌似小混沌做法,但大小堪比大混沌,裡面有整個的大蝦仁。
接下來的目的地是龍城大藥房,邊走邊找,這才發現,和彌敦道縱橫交錯的馬路上也有很多商店。大約走了十五,二十分鐘樣子就到了,外面看起來還挺破的。雖說是大藥房,但其實不大,布局是開放式的超市,一些比較好的化妝品,擺在一進門的櫃台內,需要向服務員購買。種類也算蠻多,除了化妝品,還有一部分擺的是藥,中藥居多,很多竟然是新加坡出產的,像驅風油之類的,這不是典型的中國貨,怎麼會以國外的居多?沒有看見有賣奶粉的。人挺多的,但不算非常擁擠。也沒有網上說的那麼誇張,說轉一圈回來,東西就被賣完了,貨還是很多的。關於價格,現在來看,有些化妝品,龍城大藥房並不是最便宜的;本人還注意了某些同樣的化妝品,只能說總體上要比旁邊的化妝品店便宜不少。
往回走,竟然看見一家許留山,店面不大,大約六,七張台子那樣。好像大多數都有芒果,點了個招牌的,共三個。大約一個十多港元吧。味道還行吧。可能因為天氣冷關系,吃完後越發覺得冷。
有點累了,於是繼續往賓館走,才覺得,今天刮風了,比昨天冷了很多,怪不得有人穿羽絨服了。
在重慶大廈樓下又逛了一圈,主要是賣小電子產品、服裝、還有很多印度飯,估計有很多印度人。
回賓館後,又睡著了,到五、六點樣子,出去吃晚飯。開始往海邊方向走,結果沒有找到吃飯的地方,後來只好又回到北京道,到第二條橫馬路上,又有一些飯店,看上去比第一條橫馬路要高檔一點。路口有一家雲南米線,點了牛肉米線,大約三十多港元,還有一個忘記了,是招牌米線,裡面很多丸子,很大個的丸子,魚肉的,蝦肉的,豬肉的,要四十多港元,不過分量很足,尤其那個有很多丸子的,有種魚丸子,裡面包的蟹黃,味道非常好,值得嘗試。
吃完飯大約八點左右,目的就是星光大道,朝海邊方向走,有路標,要走一段地下通道,然後隨人流走就可以了。到了地方,看見女神像,看見了黑暗中的鴨靈號,由於是晚上了,東張西望也沒有看見一個手印和腳印,也不知道在哪裡,真是失敗;也沒有看見所謂的幻彩詠香江,時間應該也差不多啊。沿海邊一直往尖沙咀碼頭走,想去體會下小天星輪,其實就是香港人的擺渡船。如果想坐游船的話,需要破費一筆,想想還是算了,重在參與,體會生活。感覺又是一個黃浦江,對岸就是中環,香港另外一個購物旅游地,沒有時間逛了。五光十色的霓虹燈使人沉醉其中,仿佛忘記了時光的流逝。路程不算短,走到碼頭,旁邊就是巴士總站了,有不少小店。突然看見雪糕車,記得網上有人提起,八港元一個,嘗一下,的確比較滑。小天星輪分上下兩層,在入口處就要分,建議還是坐上面比較好,視野大概要寬廣一點,我是選擇了下面。小天星輪,也比較舊了,比較有特點的,它的長凳靠背可以滑動換方向。
很快到對岸了,其實已經走了不少路,不想走回頭路,於是打算去坐地鐵。沒有想到,又是一次漫長的路程,從海邊走到地鐵入口就要走很久,地鐵入口到奎灣線又是很長一段路,就是昨天換線的地方。
在地鐵上,人還是很多的。一直在猶豫是否去油麻地逛逛,到了尖沙咀,一咬牙,去,難得來一回,多走走吧。
到了油麻地出地鐵,和尖沙咀一樣,路兩邊都是同樣的店,還在彌敦道上。想去廟街,不辯東西,於是到旁邊小店問了一下,是朝尖沙咀方向(這個也是後來才知道的,當時還不知道),就又開始了11路的歷程。
走不多遠,猛抬頭,突然發現義順雙皮奶就在眼前,連忙進去,人不算多,點了份熱的,原來雙皮奶就是牛奶凝結成塊,樣子像我們常吃的蒸雞蛋,是甜的,還有賣冰的,由於天氣較冷,沒有敢嘗試。快吃完的時候,來了群人,估計一個是在香港住了很長時間了,不能確定是否是香港人,帶朋友特意來吃雙皮奶的,其他人對那個人一頓吹噓,說幸虧有他,否則都不清楚有些什麼特色,也不知道這裡就有雙皮奶。吃完後,覺得肚子脹鼓鼓的,才意識到今天晚上吃了很多東西了。
一路朝廟街走去,發現路邊很多大樓都是很舊的了,新的很少,很難想像,香港如此發達之地,會有如此景觀。在某條橫馬路右轉,就看見許多路邊小攤了,不用說廟街到了,小攤大多是賣小工藝品,感覺和城隍廟差不多,如果是行家,說不定能淘到寶,也有衣物等,買的人很少,基本沒有。順著灘,一路走來,看見了個類似牌坊的大門,裡面才是正式的。
進去一看,都是賣工藝品,小玩具的。基本全部都是外國人,很少有中國人,本地人。終於看見廟街小吃了,其實就是大排擋,很多人在吃,由於太飽了,也就沒有興趣停留了。這裡看見了另外一個大門,已經到佐敦地鐵站了。
繼續走,就看見熟悉的地方了,路上看見一個人牽了條很特別的狗,很大,毛茸茸的,圓滾滾的,像個小熊。
又回到了重慶大廈,有很多人在排隊,前面好像是對爺爺奶奶帶了個小孩,後面是女孩,帶了行李箱,估計都是旅游的。大家都擠上了電梯,此時老爺爺就又說起了香港地方小,要有准備,這個應該是對女孩說的,因為她像剛過來的,並說,他們已經有很充足的思想准備了,還說,其他好一點的酒店,也這樣,我想大概不是那種非常好的吧。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就又去“大家樂”吃早飯,其他沒有什麼,因為實在方便,去的時候人還真多,點了一碗粥,一份牛排,還是半飽。吃完後,又逛了下金店,的確要十點開門,有的都要過十點半,此時看見港警巡邏。
最後收拾下行李,准備去機場,等電梯的時候,看見一個非洲人,帶來了大包小包的,估計是做生意的,在用中文講電話,我聽不懂,不由得很佩服電話那頭的人。
由於不想在轉地鐵走很長的路,就直接去馬路對面做機場巴士A33,很方便。A33沿彌敦道一直開,又瀏覽了香港的市容,車水馬龍,很熱鬧,一路上都是各種各樣的店,一眼望去都是招牌,油尖旺地區真的是老城區,還是那句話,房子老舊的。車子在亞皆老街轉彎了,看見了一個菜場,也有賣水果和吃飯的,這大概才是真正的香港生活。接著路上店就基本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檔住宅樓,很多樓就像東湧地鐵站看見的那樣底下用幾根柱子撐著,很高很高才是住房;另外就是港口了,許多起重設備。走的應該是高速吧,很快。總共才半個小時,就到機場了。
在候機大廳,退了八達通卡。
肚子又餓了,在旁邊的什麼粥店裡,點了粥和油條(是油條包著什麼,名字忘記了)。
離港時,官員收回了那張入境卡,在護照上又蓋了個章,就出關了。
最後不得不再說下住的賓館,我遇到主要問題是一個是廁所,由於住的時間短,加上老板態度也的確不錯,就懶得計較了。另外網上對重慶大廈的賓館是有很多議論的。主要集中在房間小,吵,髒,外國人多。其中房間小,外國人多,屬於總體環境問題,是沒有辦法的,像就看見有說小姑娘看見外國人被嚇哭了,倒覺得也沒有必要,首先是安全的,地處鬧市,又有保安,通常是沒有問題的;其次,都是人嘛,只是平時看不見,心理不習慣而已。很多歐美人也住在那裡,就看見一個白人來看房間。至於像吵,髒,房間設施問題,大概在不同賓館有可能會遇到吧,這個就比較難以控制了,看人品吧。如果不想體會一下那種經歷,還是找好一點的酒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