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打泉和桑拿浴池
利家咀村裡有一口蘇打泉,做饅頭無需發面引子,直接舀水用就可以了。蘇打泉旁邊就是一個浴池,以前的時候浴池的一側是草場,一側是溪流,馬幫把馬放在旁邊吃草,在草地上喝酒唱歌跳舞,然後將蘇打水舀入石頭砌成的浴池,放入燒紅的大石頭,立刻煙霧騰騰,好似桑拿一般。可惜,知道的晚了些(清洗的工作量巨大)我是真的想體驗一下洗石頭桑拿的滋味呢。以後,還會有機會嗎?
水磨坊
利用流經村莊的河流,在河邊設置了水磨坊,通過流水的動力帶動磨盤轉動,兩戶人家合用一個這樣的磨坊。早上將玉米倒進去,晚上來收磨好的玉米粉。
水磨坊的工作原理是非常機巧的:
1。先將玉米豆倒入最上面的木鬥中
2。用木鬥中下部位的那個短木棍控制出玉米豆的速度。木棍是扭在繩子上的,通過扭松扭緊來控制豆子出口處的流量。
3。最下面的長棍隨著磨盤的轉動跳動著,每跳動一下,玉米豆就從出口處和長棍的縫隙間跳到磨盤上的磨口裡。
4。磨好的玉米粉就留在磨盤下面的木頭框架中。
養蜂筒
利家咀的人吃蜂蜜,是將大樹砍成一米長左右,從一頭將樹的中間掏空,然後再將其封上糊上泥巴,留些空隙給蜜蜂進出,需要時敲開封口取出蜂蜜即可。但取走蜂蜜時會留下蜜蜂使用的蜂蜜,有時不夠,還需要添加糖水。一般放在牆邊或院子周圍蜜蜂進出的地方。
當然利家咀留給我們最深的記憶之一還有跳蚤,第一夜住下來,我的右膝以下,就被咬了17處(出來時全身上下總共六、七十處),最大的腫塊長2.5cm寬1cm,痛癢難忍,白天不停搔癢,夜晚無法入睡。同行之人無一幸免,程度都差不多少。回到大落水後不停地用鹽巴相互搓洗,疼的呲牙裂嘴嗷嗷直叫,笑侃終於體會到了互相捉虱子的友誼和溫馨了。調侃之余有著深深的隱憂,千萬不要把跳蚤帶回上海哦,千萬不要留下一身的疤痕哦。還是強哥最豁達,回滬後給大家發來短信:據說跳蚤咬的痕跡是永不消失的,這是利家咀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感恩啊!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紋身。大家都可互稱“同咬”。莞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