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自助游攻略記

作者: chu1987

導讀哇哈哈,偶是懷著N激動地心情,來寫這篇帖子的,甚至還在回來的路上我就迫不及待的在打腹稿了,什麼心情呢,就像我現場抓拍到了外星人在我家後院隨地大小便的場景,然後著急的想要全人類都知道一樣,什麼東西讓我這麼興奮尼?哈哈,來看我開天辟地、震古爍今、全宇宙最無敵、奧特曼打不過的5天4晚自助游張家界—鳳凰——大紀實。 我是個N喜歡占便宜的人,還是 ...

哇哈哈,偶是懷著N激動地心情,來寫這篇帖子的,甚至還在回來的路上我就迫不及待的在打腹稿了,什麼心情呢,就像我現場抓拍到了外星人在我家後院隨地大小便的場景,然後著急的想要全人類都知道一樣,什麼東西讓我這麼興奮尼?哈哈,來看我開天辟地、震古爍今、全宇宙最無敵、奧特曼打不過的5天4晚自助游張家界—鳳凰——大紀實。
我是個N喜歡占便宜的人,還是那種占了便宜後總是喜歡宣揚的天下人知道的人,以獲得心理上巨大的滿足感,老公說我這一點很BT,嗯嗯~~這個我承認,但是!!!有錢難買我高興!嗷嗷~~~
出行前我至少研究了100篇攻略,打印了十幾頁的成行資料,累計逛了愈48小時的搜索引擎和各大論壇,甚至得出了各旅游論壇人氣和份額,不同搜索引擎的優缺點。用老公的話說,我很適合做商業調查員,哦,我覺得是總監級別的,嘻嘻~
好了,言歸正傳,總結了這麼多攻略,收獲了很多東西,我就直接把自己的成行過程寫下來,謙虛的說,供大家參考!
行程天數:5天4晚
方式:自助游
地點:北京-張家界-鳳凰——北京
交通工具:火車 北京到張家界的直達火車。我們一行7人決定從北京乘K267次列車到張家界。
游玩過程:
D1天:我們於4月8日的中午12點多到了張家界火車站,在出站口我們看到一個人舉的牌上寫“接北京波波一行”。我們知道這應該就是我們在張家界的導游小楊了。我們接上頭後,導游帶我們上了車。在下午1點多到了張家界森林公園門票站。
在門票站門口不遠的地方,導游帶我們去吃了午餐。4葷3素1湯,還過意的去哦。午餐後我們的行程就正式開始了,沒想到的是張家界的門票查驗系統還很高級的哦—指紋識別系統。進了門票站後,楊導告訴我們今天的行程是游玩世界上最美麗的大峽谷—金鞭溪。
走在金鞭溪看著兩邊如天堂般的景色,感覺張家界的山水比想像中的還要震撼,純淨的天空,全身心的放松到沒有一絲塵世污染的大自然中,體驗那份透藍的清澈,每一根毛細血管都如被清洗了一般。在這樣風景絕美的地方
呀一,呀一呀,來來來來,大家一起來,搖擺!
無論看什麼都是愉快的!看看周圍如天堂般的純淨,後面的發生事讓我氣憤也讓我感動!
氣憤的事:我們看到一個導游帶著2個游客過來,他們3人叼著煙,雲霧繚繞。~
感動的事:在金鞭溪中的一個叫長壽泉的景點的地方,在那有一個別人丟棄的礦泉水瓶子,我看見楊導彎下腰撿了起來放在了垃圾桶中。
在‘雙龜探溪’,我們遇見了盛裝的土家妹妹,驚為天人!不過後來發現是賣銀器的‘托’,大倒胃口。‘紫草譚’的路旁,齊天大聖的子孫向我們伸出了手,公猴不屑乞討,掛在高高的樹上,母猴抱著小猴蹲在路邊用警惕的目光盯著,可惜我們只有方便面,對不起了,猴哥猴姐。
今天下午的主要景點:母子峰、豬八戒背媳婦、師徒取經、神鷹護鞭、文星岩、紫草潭、千裡相會。我們自認為體力還可以,就沒有去坐電梯上袁家界,而是從亂竄坡走了上去。張家界真大氣,把有著兩千多級台階的山叫坡。還好,我們北京的山也多,這一點台階算什麼,爬吧。同行的一位姐姐人有點‘蓬’(湖南話,‘胖’的意思),把包交給一個挑夫,三十元。那位挑夫大爺(七十多了)普通話不標准,‘十’聽起來是‘四’,害得‘蓬’姐姐空高興了一場。一路上,那位大爺言我把包給他挑,我告訴他我是‘暴走一族’不需要,能節約幾個銅板就節約幾個吧。他告訴我今年因為危機,游客很少,今天才第一筆業務,只能掙到點酒錢,不過張家界的人一生出來就有400塊錢,所以飯錢是有了,偶爾當導游,當挑夫,當轎夫掙點煙錢酒錢,生活還是不錯的。終於爬完兩千多台階,滿頭大汗精疲力竭的我們進入張家界的後花園---袁家界。
袁家界號稱張家界的精品。我們先看的是‘後花園’。花園裡沒有花,有的只有奇山怪石,幽谷群峰。在那,你可以充分的發揮你的想像力,把一座座奇峰怪石看成樓、閣、台、榭,看成飛鳥魚蟲。哎,那邊像一只猴子蹲在崖邊;這兒有只海龜在游;那兒是一位將軍拿著戟守衛著後花園。過了‘後花園’就是迷魂台。因為那裡的山千姿百態,氣像萬千,不時有雲霧包圍,猶如浮在雲霧中的天宮一般,故名‘迷魂台’。據說有許多人看了那邊的景色,把魂魄留在了那裡。我們一起去的一位男性朋友在以後的幾天說話顛三倒四,我們笑稱他把魂丟在了那裡,幾度呼喚他的魂快回來。在往前走不久,一座石橋飛架在兩鋒之間,介紹說橋寬2米,跨度50米,這就是‘天下第一橋’。
從傍邊看橋很壯觀,可是走上橋去就沒了感覺,大概是橋的兩邊加了欄杆的緣故吧。對面山峰上有一塊大匾,上書“天橋鎖記”,兩邊欄杆上掛滿了銅鎖,喻義是鎖住幸福吧。
我們環山峰轉了一圈,說這樣會有好運,但願如此。在轉山的時候,我們發現了在許多岩石下有無數的小木棍,不解?猜測了一番後我們認為:這樣能帶來幸運。於是依葫蘆畫瓢我們都用小木棍撐在了岩石下。“一群孔雀”!楊導帶我們來到一處懸崖旁,指著對面的山峰說是‘五女出征’,我們同行的剛好有五個女的,說什麼也要在這照一張。擺好姿勢,我們也是‘五女出征’張家界。剛照完,耳邊傳來的說話聲怎麼聽不懂,“鳥語”!回頭一看,原來是一群韓國人。問了楊導才知道,張家界和韓國首爾是友好城市,張家界在韓國的名聲很響。以後的路程中,我們不斷碰到韓國的老頭老太太,沒有年輕人,我們估計年輕的韓國男人忙著掙錢,年輕的女人被婆婆壓迫在家做家務,嗚---好可憐!下午6點多,我們結束了第一天的旅程。
D2天:早上6點多我從夢中醒來,外面已經大亮了,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我不禁忘卻昨天的疲憊和酸痛。8點多,我們又出發了,今天的行程是‘大觀台’和‘楊家界’。沿著石階往下,我們來到了一個叫‘仙人橋’地方,這兒和‘天下第一橋’有異曲同工之妙,橋厚才2米,寬只有一米,並且沒有欄杆,現在不准上去。再往下就到了‘天子座’,傳說這是向王天子的寶座。在這兒仰望天子峰,峰上雲霧繚繞,我們始終未能一窺向王天子的真顏。下一站‘一步難行’,我們一路行來,不僅發現了黃花菜,還發現了春芽樹,啊哈,中午可以加菜了,並且是天然無污染!
楊家界傳說是北宋楊家將圍剿向王天子時安營扎寨的地方,因為久攻不下,楊家便在這裡繁衍後代,把這裡變成了楊家界。楊家界溝壑縱橫,溪水長清,植被茂密,如果袁家界是張家界的精品,哪麼楊家界就是極品。走在看不見陽光的小路上,沒有背包,沒有汗水,真是輕松愜意,再長的路也覺得沒什麼大不了了。路的旁邊立了一塊牌子‘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我還嘀咕:風景不是邊走邊看的嗎!上了一座山,我們又開始下山,那路頓時陡峭起來,我們的手不得不抓住旁邊的欄杆下行,在半山腰折向另一座山。我把頭伸出欄杆,喔,下面是深不見底的懸崖,楊導告訴我們這就是‘空中走廊’。我現在明白了那句話的意思。拐了一個彎,眼前赫然開朗,一塊不大的平台三面懸空,把眼前的風景盡收眼底。放眼望去,山異鋒突起,猶如溶洞裡的石筍,慘白的岩石上翠綠參差不齊的覆蓋著。這時太陽躲進雲層,我們頂上的天暗了下來,山雨它說來就來了,煙霧從山腳升起繚繚繞繞,烏雲在天上湧動氣勢洶洶,怎一個‘美’字了得。頭頂的岩石成了我們的避風港,我走進風雨狂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山風吹來,我打了一個冷戰,縮著頭又來了一句“高處不勝寒”,惹得朋友們哈哈大笑,不過當時的感覺真好:視野開闊,心胸寬大!我們在那停留了很久不願離去,知道那裡叫什麼嗎----‘一步登天’,都到了天上還願意走嗎?不走不行啊,更好的景色在等著我們,開路吧,下一站‘烏龍寨’!
土匪的槍杆子
‘烏龍寨’使你想到了什麼嗎?不錯,土匪!‘烏龍寨’原來是一土匪窩。進入烏龍寨,路變窄了,好一個土匪盤踞的巢穴,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啊,難怪湘西歷史是一部繳匪史哦.這裡的風光真是張家界一絕.這裡傳說是宋朝楊家將的後人隱居的地方,這裡有張家界最有名的景點天波府.看完後我們返回了住的地方
D3天:我們早早起來,准備去看日出,但天公不作美真遺憾啊.我們先來到了神堂灣.楊導告訴我們這是他們土家英雄向王天子在兵敗以後跳崖自盡的地方.在向王天子跳崖的岩石上還留下了向王天子的腳印和他的戰馬的馬蹄印.這兒是一個很漂亮的觀景台.但見對面群峰起伏,好一個人間仙境,此景只應天上有,卻灑落在張家界,盤古開天地的時候太偏愛張家界了吧.難怪以前我的那些去過張家界的朋友回來後在我的面前說張家界是擴大的盆景,縮小的仙竟.此言一點不假啊.接下來楊導帶我們來到了一個叫"點將台"的地方,楊導說這下面的是向王天子手下的48位大將,在向王天子跳崖自盡後聚集在這化為了石峰.但見他們有的在仰天大叫,有的在低頭沉思,有的在默默的流淚.他們那種不甘失敗的神情表露無疑.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賀龍公園,這最漂亮的Other是西海峰林了哦,真正的一個“擴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境”。我們還去看了江山和美人哦,到了我們才知道是2個景點"仙女散花"和"御筆峰",不過我們可是江山和美人都要的哦。
關於張家界的小帖士:
1。我們在核心景區的3天2晚是全包給楊妍的。500元/人,含:門票248 保險 2晚住宿 5正餐2早餐 3天的導游費。
2。張家界景區很大,最好讓導游帶著走,可以少走冤枉路。
3。建議大家自助游,門票就不受2天有效的限制。
4。很多漂亮的風光是旅行團不到的哦。像楊家界風景區等 。
下午2點半,我們乘上了從武陵源到鳳凰的bus,在下午6點多到達了鳳凰。到了沈從文筆下的《邊城》裡的鳳凰城游覽了一回。記得剛下車時,我被眼前的情景吸引住了,古城中間一條沱江河靜靜的穿流而過,河的兩岸全是古色古香的建築群。讓我仿佛進入了人間仙境。











精選遊記: 張家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