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記憶——廈門四日自由行(第二日)
各位看官,good morning!
早上8點,陽光透過窗簾縫隙裡鑽了進來,好吧,美好的一天開始了,不准賴床的。集結號一吹,全體起床。
早餐在酒店的咖啡廳進行,網上評價都說這是唯一的遺憾,的確簡單了,皮蛋瘦肉粥一碗,雞蛋,饅頭各一個,一碟醬菜,不過對於我們昨晚油膩的腸胃來說,還算般配。
登高日光岩
住的酒店離日光岩很近,所以第一站就去那兒。一早9點日光岩購得鼓浪嶼聯票(100元一人),據說網上事先買好會優惠些。
從昨天上島時就看見有標語“不登日光岩就不算來廈門”, 這標語的氣勢敢情是要趕超“不登長城非好漢”的那條了。所以盤算著日光岩一定要去的,不然咋對得起刷標語的老兄!
趁著體力還行,進行爬山運動。各位看官有所不知,我們一行五人看著健碩,其實大多都是虛胖不是死壯,其中只有一位經常健身,長的那叫高大威猛,他太太既是我的閨蜜,務必要我在這兒聲明一下其中一位不虛胖,省的她的“黑漆板凳(husband)”看了我的攻略,來找我算賬。
我們另外四人平生最愛吃喝,體重一再超支,已經到了自我放棄的邊緣。但一定是景點看出了我們這號人,重錢財愛吃喝的特點,把景區6個景點連在了一張票上,還必須一天玩完,過期作廢。所以一硬頭皮上山啦!
日光岩是鼓浪嶼的制高點,又稱“晃岩”,海拔92.7米,想想100米不到還行呀,咋我覺得越爬越高哪?各位看官,我們明顯是缺乏體育鍛煉,死拉活拽一行終於到達了日光岩頂,到了頂峰還是覺得值得,妖嬈的海岸,沙灘,萬國建築盡收眼底,別有一番趣味。
下行,我很高興的告訴大家我們可以坐索道了,贏得大家一片歡呼。一塊告示牌毀滅了我們激動地心情,索道停開!!!!
各位看官,當時這是怎樣的心情呀,你們現在是在空調房裡,無法體會我們這些個,汗流浹背,衣衫濕透,喘著粗氣的同志們呀,這是一種決絕的感覺呀!
只能靠自己的雙腿,繼續前行。但打亂了我們原本的計劃。
終於下了山,到了日光岩的出口處,我們一行已經為日光岩景區做出了不少貢獻,一路買水無數……,出口處要進行選擇了向左去“百鳥園”,向右是“風琴博物館”,面臨選擇,我們五位已經心有余而力不足。
點芝麻點到哪,就去哪,我們就去“風琴博物館”!




沿途的風景
沿著島上起伏的小路隨意的前行,指示牌忽有忽無,我們所幸欣賞起兩邊的老別墅和一些特色的民宿,
這些名字都曾經出現在瀏覽過的攻略裡,此刻覺得分外親切,好似看見了故友。
途中的老別墅有的在修繕,腳手架已經搭建起來,看得出新主人即將為他譜寫新的生命樂章;也常常看見在某個路口的轉角,一些不知名的老建築,被荒草般植物攀爬,裹住了本來的面貌,門窗不見了,牆面斑駁了,但原本的氣質卻渾然天成。偶然從牆縫裡鑽出的小花,開的無拘無束,當下卻成了主角……
島上的行人都是長槍短炮,信步閑庭,生怕錯過了這好時光。
好時光就是這琴之島歷史的沉澱,腳步慢些,再慢些……
最好就在此刻定格,時光我們是無法停留用手抓住,就用相機紀念吧。管他是單反還是卡片……
其實,沿途的風景未必重要,同行的知己卻是難得,更重要的是看風景的心情!

神秘的八卦樓
一路走了很久,“風琴博物館”像是在跟我們捉迷藏,島上的路起伏不定,彎彎繞繞,問了幾位行人終於遇見了他——八卦樓。
“風琴博物館”就在這八卦樓中,為啥叫八卦樓,我們也很八卦,想知道一下。據說八卦樓是林爾嘉的堂弟林鶴壽所建造的,本想做“最後的基督山伯爵”,為追逐這個夢想傾家蕩產,可惜最後資金用光,這所建築變不了了之的成了荒園。
這是一棟龐大的別墅,古老而威嚴。在一片樹木掩映的道路盡頭,要不是門口的“風琴博物館”的牌子,估計我們會錯過。
八卦樓裡現存有世界最高的管風琴,大約有二層樓高,堪稱震撼,我心裡暗自思量,要是演奏這台風琴,不知道會有怎樣的聲響動人心魄。
樓內的工作人員不多,三三兩兩。每個風琴都很藝術,一樓大廳的電視機裡正在播放風琴演奏,聽來覺得很熟悉,好像威廉王子婚禮時教堂的音樂聲,看了介紹才得知這就是一種西方的宗教樂器,演奏起來很復雜,只可惜未看見現場表演。
各位看官在尋找WC的時候,走入了八卦樓的背面,那是一排頂天的大圓柱,好似豎琴的琴弦任海風彈奏,端莊威武矗立在哪兒,不聲不響,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幾十個年頭,我被他深深吸引,恍惚間一種琴聲與時空交錯的感覺……
後記:
拍回的照片,凡是在柱子那兒的照片,都會有光影的變化,特別有一張,光影中隱約有一個男性的側面。
是否,我們不經意間打擾了追夢者的鄉愁……
神秘的八卦樓,我們在鼓浪嶼巧遇。




島嶼的精靈
沿途的老建築都是沉默的守護者,可愛的小生命卻是這島嶼的精靈,我家小女的心頭最愛。
網上做攻略時瀏覽過無數鼓浪嶼寵物明星的照片,抱著仰慕的心情一一拜訪了,島上最有錢的貓老板——張三瘋,最萌的baby cat——大白貓……結果小女一位也沒遇見,獻花歡呼都沒機會,直嘆氣沒有緣分呀。
也許是游人太多了,那些小朋友樂得自找清閑的地方,談情說愛去了。
但一些沒准備,偶遇的小家伙,卻彌補了這些遺憾。
街角Judy‘s cafe門口,站著一只黑白相間的小貓,老遠就看見它怵在那兒,小女那個興奮,貓明星未見到,看看其他貓貓也一樣歡喜。小女輕手輕腳往貓咪身邊靠,怕驚擾它,把好不容易看見的咪咪也嚇跑了 。
那貓明顯是見過大世面的,抬頭看看小女,估計覺得人類很可笑,干嗎走的如此躡手躡腳?隨即一側身倒地睡在了馬路中央。是不是最近“新水滸”看多了,咪咪說:“此路是我開……”,這不,立刻被周圍的游客攝入了鏡頭,說不定哪天它就成了鼓浪嶼著名的“攔路貓”。
小女惜別 “攔路貓”,在一處民居前看見一只貓媽媽,帶著兩只小貓在散步,小女就遠遠眼饞的看著,數不打擾了。
說過小貓,鼓浪嶼的“小豬”各位可知否?看官不要悶了,我說的是一只叫“小豬”的狗狗。狗叫豬名,好玩!
也是在沿途參觀老別墅的時候,門口台階上一團黑白的肉球,細看是貓?不像!原來是一條鬥牛犬,養的胖乎乎圓嘟嘟的,見有人張望,搖搖擺擺的滾了過來,
門童說:人家是這裡的吉祥物,人家有名字喚作“小豬”,“豬舍”就在入口處,很精致,是松木搭建的原始別墅樣子。看來是只好命的“小豬”。
在這個島嶼所有知名或者流浪的精靈都和諧的生活在一起,高貴抑或無名的共同相處,尋求一種平靜和悠然。



雀之靈——百鳥園
往回折返,就去了離日光岩出口不遠的“百鳥園”。走了這麼一大段的路,同志們其實早已力不從心了,但為了不浪費這聯票,還在死撐呀!多麼樸實的一群人。
地圖上一直找不到“百鳥園”,原來她別稱“琴園”。其實五人中就那一小孩對“百鳥園”很是向往,果然看見門口迎賓的金剛鸚鵡,色彩斑斕,威風凜凜,小女立刻上前拍照,湊前一看牌子上寫“請勿靠近,當心鳥兒咬人”,那時小女只離開那鸚鵡近在咫尺,原本笑面如花的臉上頃刻只有尷尬害怕的表情,卻還要假裝歡顏留影,這就是苦笑吧,拍照留下!
接著一路看見很多孔雀,有站有臥的,不再一一描述,也許是長大後沒有了童趣,看著跟其他動物園所差無幾,各位看官更重要的是,這群可憐的沒坐到索道的人們,此刻沒有多余的力氣,欣賞所有的美景。
打道回府,飯去!

海上花園自助餐
中午12點半到達。
海上花園自助餐68元一位。在一棟樓的地下室。空調尚可,有葷有素,海鮮若干。對於我們中的喜好肉食者,還算滿意,關鍵是餓了,吃啥倍香!
各位看官,我們當時是“飢熱交迫”,所以不承擔對這次自助餐評價的責任,在這種狀態下,誰還會有判斷,你們懂的。
美麗的海岸線——菽莊花園
大約一點半左右,我們進入了菽莊花園,這是個沿海岸線建造的私家花園,獨特的地理位置,原來的主人很有想像力,把大海也融入了人自家園林,形成了有園景有山景更有海景,有亭台有假山有九曲橋的格局。
穿過四十四橋,看著驚濤拍岸,海中快艇奔馳……可惜了人流如織,要是能安靜的步行其中應該會很愜意。正午的陽光就是殺手,火辣辣的直射,幸好我們剛剛儲備好能量,不然多悲劇。
走上台階,移步換景來到了鋼琴博物館。這裡有無數名貴的鋼琴,造型各異,超出了我們所能想到的鋼琴款式,好似竟成了家具擺設的一份子,他們歷經百年仍然完好無損,像世人闡述它們的故事……
鋼琴我就讓學琴的小女慢慢參悟,我到是被掛在柱子上的一張張照片吸引,都是一些生於鼓浪嶼,或者在鼓浪嶼學習過名人,之後成為了音樂家、鋼琴家。這是怎樣迷人有魔力的島嶼,占地不過1.87平方公裡,卻成就了如此多的音樂人。不愧為“音樂家的搖籃”。
希望小女沾沾這兒的靈氣,不指望成為音樂家,卻希望多份藝術氣息。
寥寥數筆了結一天
各位看官,到此我們實在是撐不住了,天空也陰沉開來,飄起了雨。
聯票裡還有兩個地方:“刻字博物館”和“皓月園”我們就只能浪費了,美其名曰:“給未來留個念想,給再次的到來一個理由”。不錯吧!
我們打道回府,繼續穿越民國公館去做客了,讓我休息一下,休息一下,就一下。
晚飯原本打算離島,但苦於這腿早已不是自己的了。大家就近找了龍頭路邊一家海鮮大排檔,點了幾個海鮮:七星魚兩吃,鮑魚貝,螃蟹……五人700元,食材還算新鮮,比小眼鏡貴不少,所以就不推薦啦。
小女飯後繼續腐敗在龍頭路的各種小店,昨日的豬肉脯店再次光顧,流連忘返……
那夜,雨後的涼夜。任憑海風伴我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