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黃龍-成都,美景美食全攻略

作者: 飛天小牛1982

導讀吃著燈影牛肉,開始整理這一段難得的旅行。要真正的自由行,對於我這種強迫症的人來說,做功課可謂花了不少功夫做計劃。感謝很多網友分享的攻略。所以,簡要的總結,貼在我做功課尋覓過的地方,送給後來人,希望也能夠有所幫助。 首先,概括下我的行程,9月10日至9月16日共計7天,第1天成都轉機去九黃,宿川主寺,第2天黃龍游玩後宿九寨溝溝口,第3-4天九寨溝,第 ...

吃著燈影牛肉,開始整理這一段難得的旅行。要真正的自由行,對於我這種強迫症的人來說,做功課可謂花了不少功夫做計劃。感謝很多網友分享的攻略。所以,簡要的總結,貼在我做功課尋覓過的地方,送給後來人,希望也能夠有所幫助。

首先,概括下我的行程,9月10日至9月16日共計7天,第1天成都轉機去九黃,宿川主寺,第2天黃龍游玩後宿九寨溝溝口,第3-4天九寨溝,第5天返回成都,第6天成都游玩,第7天中午回程。

說是攻略,更多算是我之前疑問和之後感悟的小結。接下來,我會用我自己的方式來敘述。

(一)關於出行

1、飛機

排行第一的感觸,九黃機場果然對得起它的傳說。我們往返的飛機,一個在下午3點半,晚點了三個多小時。一個在上午10點半,晚點了四個多小時。運氣的是還沒有驗證到傳說中的取消航班。

九寨很容易起霧,我們返回的那天就趕上了,去機場的途中眼睜睜車子就開進了雲裡,經驗豐富的司機師傅馬上替我們提前宣布了延誤的消息。果然,從第一班開始,全部航班統統延誤,成都飛來的也只能返航。可憐那些趕早班起大早的人,瞌睡成一排。好在是個艷陽天,中午左右霧氣逐漸被陽光趕走,這才開始陸續登機。

不過我們為往返九寨安排的都是單獨一天的在途時間,即使晚點,也沒有對游玩的時間或者心情造成影響,只是增加了在機場打牌消磨的光陰。

所以,如果你的行程允許,就建議像我們這樣,留出單獨的在途時間,最好別安排什麼早班飛機到九寨然後接著游玩,或者當天游玩結束後晚班飛機返回,盡量買中午左右的航班。

2、汽車

我們一行四人,因此包車是比較靠譜的事兒。九寨溝到黃龍或機場也有班車,只不過包車在時間上更自由一些。春哥在博客上搞定了包車安排,整個行程安排下來,薛師傅幫我們排的車點都挺准,師傅駕駛技術和服務態度也都ok。在這裡打個小廣告,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聯系。

整個在九寨溝走的公路真可謂九曲十八彎,尤其是過了川主寺往黃龍的路上,途中要翻過一座海拔4千多的山,霧氣重不說,彎道也是一個接著一個,很多都是接近調頭的360度彎。和九寨溝聞名的九道拐不相上下。一路上光是車禍就看到三起,不是老駕真就別考慮自駕了。

(二)關於裝備

出發前最糾結的,就是帶什麼衣服。網上關於九寨溝天氣預報的不靠譜程度,可以與九黃機場相媲美,從陰晴到溫度,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參照價值。抵達九寨溝溝口的當晚,看四川的天氣預報可謂是全省大大小小各種雨,心情郁悶之極。結果第二天起來一觀望,隱隱的藍天白雲,居然是個大晴天。看來在這小高原,是晴是雨,還是運氣的成分更多一些。

至於九月中旬該穿什麼衣服,我只能說,溫度與海拔休戚相關,黃龍的高處已經是純粹冬天的感覺了。九寨溝在長海和原始森林部分也是冬天,海拔慢慢下來,溫度會暖和一些,如果趕上大太陽,那麼處在暴曬之下就熱了,與蔭處的體感溫度起碼5度以上好相差。

綜合以上情況,我認為這個時間段去九寨溝,衛衣和衝鋒衣各帶一件比較合適,冷的時候組合著穿,海拔低一些的地方衛衣就夠了。單穿一件T恤的時候幾乎沒有。9月12號的夜晚,九寨溝的第一場雪悄悄降臨,盡管溝口沒有留下什麼積雪,但借此想像一下早晚的溫度吧。

至於晴雨麼,雨衣還是備著,黃龍那天就莫名其妙的下起了雨,水霧縈繞四周,確實不是雨傘可以匹敵的。高原地區的紫外線威力也絕不容小覷,趕上好太陽,一定做好防曬措施。那種陽光,是不能逼視的燦爛,久曬一會兒,肌膚都有明顯的疼痛。

另外,感冒藥建議帶上,有暈車史或者有暈車擔心的,也預先備好暈車藥。結束黃龍之游往九寨溝的途中,沿路看到好多人趴在路邊吐著吐著就習慣了……

(三)關於高反

作為第一次去高原的人,高反是免不了的擔心。不過對於紅景天我沒有掙扎過,基本在網上也沒看到什麼靈驗的評價。倒是考慮過是不是買個瓶裝的便攜氧氣,最終盲目自信的什麼都沒整就去了。

實地的體驗是,剛到九寨黃龍機場,就控制不住的咳嗽了一陣,喘氣稍有費勁。不過適應了一陣就有緩解。在去黃龍的路上聽著歌,轉移了注意力,翻過4千多的最高點時也沒有多少感覺。在景區裡上台階比平時吃力,除此之外,只要走的舒緩一些,晚上休息的充足一點,大體上應該都可以安然度過。

前頭提到的瓶裝氧氣,在黃龍的時候看到有游客帶著,不過黃龍有好幾處免費吸氧點(軟管收費一元),帶著反倒有些累贅了。九寨溝的海拔相對黃龍要低,最高點也才3千多點,如果熬過黃龍都還相安無事,那麼就接下來的行程基本可以安心。

話說心理作用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放寬心,也有幫助。

(四)關於黃龍

黃龍去是不去?步行上去還是纜車上去?

相信不少朋友與我一樣都有過這樣的疑問。

對於第一個問題,我個人的觀點是,黃龍與九寨溝是不一樣的美,除非時間上不寬裕或高反比較嚴重,不然還是建議去黃龍一游。

我們是第一天晚上下飛機後直接宿川主寺,第二天早上出發去黃龍,中午10點半左右到達,在途時間約1小時。纜車上行,步行下山,近四個半小時的游覽時間。其實緊湊一點的話,3個半小時是可以完成游覽的。

關於纜車的問題,我覺得這裡有個悖論:

纜車上山、步行下山從體力上肯定是優選,畢竟從海拔高處往下走,舒適度也好一些。而且纜車點確實和很多網友說的一樣,有點遠,從五彩池走到纜車點的時間沒有刻意去記,總在半小時以上吧。下山時遇到很多步行上山的人,氣喘吁吁,走不到一半的路就花了近兩個小時。

但是黃龍最美的五彩池在最高處,其次我認為應該是爭艷池,在五彩池下行幾百米處。看完這些流光溢彩的池子往下走,看到那些黃黃黑黑的鈣化層或是清水小池,難免在相形之下失了顏色。

悖論也就在這兒。步行往上,越走越美,但是太累且費時。纜車上、步行下,輕松省時,但是對黃龍的美就越走越soso。各位自己權衡吧。

再有一點是,我建議先去黃龍再去九寨溝,雖然各有各美,但畢竟九寨溝是一個相對黃龍大很多的景點(總共三條溝,每條都十幾公裡長),看過九寨溝再去黃龍,我覺得還是有落差感的。而且黃龍與九寨溝之間相隔近3小時車程,如果最後一天從九寨溝出發去黃龍,起早不說,中午之後游覽,也會趕上人流高峰。我們早上10點半去坐纜車,隊伍都不用排,下山的時候才開始陸陸續續人群上湧,很多團隊都是早班飛機到了直接拉到黃龍,基本上就是下午的點。我們第一天下飛機直接宿川主寺、第二天奔黃龍後宿九寨溝溝口,都在晚飯時分完成了入住,保證休息時間這一點對於盡興的游完全程也是挺重要的。

(五)關於住宿

第一晚的川主寺和第2-4晚的九寨溝溝口,我都是網上訂的草根人家。拖著行李找酒店,也是件麻煩的事情,因此還是建議提前預定,尤其是重大假期。

關於草根人家不多評價,只能說這是一家網絡營銷比較成功的店。沒有住其他酒店,所以對200+的房價是否有性價比沒有發言權。不過住宿條件十分一般,和平常正統的青年旅社完全不沾邊,要有心理准備。

優點倒也不是完全沒有,單就其主店而言,有空調、有獨衛,還算安靜,位置也是熱鬧的溝口附近(宣傳說的離溝口800米應該只是傳說,我們都是打車往返,10元/車,雖然木有看具體的裡程數,但是絕對沒有800米那麼樂觀),吃飯買東西都算方便。

總體來說,景區附近對住宿我看都要降低期望,周邊挨挨擠擠都是個青旅,雖沒看過房間,外觀上揣測也屬於類似的羊頭狗肉之關系。其他什麼三星之流,旅游大巴成排,真要想住的安逸,就去九寨天堂吧,貴總有它貴的理由。

(六)關於九寨溝

九寨溝我們停留了兩天,雖然多花了310元/人,但是大幾千的機票都出了,還是得好好玩上兩天才劃算。之前做計劃的時候摘錄了很多網友的線路推薦,先走什麼景點再走什麼景點,哪一段坐車哪一段步行,准備到了溝口據此好好開個內部小會商議一番。結果計劃不如變化,攻略被偽青旅的破網絡擱置在了郵箱,杯具。所以線路上就完全自由發揮了。

現在反過頭來看關於線路設計的問題,我的觀點是,只要不是十一這樣的假日,怎麼走線路都可以,如果是十一,估計怎麼設計都逃不開人群。現在旅行社的線路也不是那麼一成不變,有些先走老虎海、犀牛海,有些先走長海,有些直奔原始森林……起早的勁頭也不輸給自由行的散客。因此,就別太迷信幾點哪裡可以避開團隊了。反正團隊的行程永遠那麼匆匆,你只要稍微在原地休息一會,總是會有人流間隙供你好好欣賞的。

多坐車、跑一天,九寨溝也看的完,經典景點都不會落下。不過我們三條溝走了兩天,最大的感觸就是安逸。人多了我們就原地歇歇,選擇走了很多的棧道,好幾段安靜的要命,四個人閑散的走走停停,有時排坐在棧道邊對著深邃的海子發發呆,有時干脆躺倒在棧道上曬曬太陽,沉醉在美景中。我想這才是自由行的迷人之處吧。

這麼景點中,我最喜歡的是長海和五花海。長海因為團隊通常只停留20來分鐘,我們去的時候人滿為患,干脆就坐在路邊吃午飯,等到午飯結束消遣一會,就只剩下三三兩兩的人了。長海貌似是最大的一個海子,目前還沒有開發完,因此倒成了最原汁原味的一個點,遠處的雪山和廣闊的水域呼應,令人內心寧靜。而五花海則當之無愧最美的一個海子,那繽紛的水色、縱橫的樹珊瑚,美的幾乎都不真實。

如果再給我去一次的機會,我願意花半天對著長海發呆,下午半天沉溺在五花海。那麼多美景已不太貪心都看完,毋寧有更多的時間花費在自己愛的點上。這裡要慶幸一行四人脾氣對路,珍珠灘、蘆葦海等景點直接忽略都無異議,寧可在箭竹海的棧道平台上靜靜的多坐一會兒。

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喜好。其實九寨溝處處是景,怎麼玩都可以,只要你自己覺得舒適。但是在什麼地方上車什麼地方走棧道就要注意了,不是每個大景點都有雙向的上下車點,一定要看好門票上的標注,不然有些景點一間隔就是1公裡往上,對體力不自信的朋友尤其看清楚。

另一個小提示是,箭竹海、熊貓海、五花海的棧道是環形的,挨著公路有一條,沿著山體有一條。大部分人走的都是公路邊的一條,這也是受下車點限制造成的。所以沿山的更安靜,適合觀景。箭竹海環山棧道這邊有個小平台,視線開闊,景色秀美。又勝在游人稀疏,小推薦一把。如果有和我們一樣享受悠哉的朋友,可以從箭竹海與熊貓海中間的聯通點走到山邊再折轉回去,坐上一會,真的愜意。

“藏迷”這個演出,算是臨時起意去看的,托薛師傅買的票,比正價少了30元。位置雖然是一樓的倒數第三排,但還算中間,所以看起來也還好。如果可以選擇,買16、17排的應該正好算會場中間,位置麼數字越小越好。總體來將值得推薦,舞台效果和主題都不錯,小伙子帥姑娘兒靚!那天去看的時候幾乎爆滿,演出時間是晚上7點40開始,大約1個半小時結束。

(七)關於飲食

九寨溝很本土的藏民特色我們沒有挑戰,全程基本上都是川菜在支撐。在川主寺吃的是個叫“誠都”的川菜館,味道還挺好。和景區沾邊麼,就沒什麼實惠可言了,不過也可能是我們此行尚未發現。

到了溝口之後,草根人家的早餐都是要另算錢的,6元一個人的稀飯雞蛋饅頭,難吃的可以。街邊自己尋覓的也沒太多長進,湊合著吃吃吧。

飲食紅黑榜上,上黑榜的是溝口附近的“重慶豆花魚莊”,開始注意到它是那個偌大的燈箱,上面標注的幾個菜品價錢著實靠譜,回鍋肉才不到20塊。於是出溝後欣然前往,結果坑爹啊,除了燈箱上的菜,價錢都離譜的很,一個炒飯15塊,一鍋白粥18塊,其他帶點肉的都在30往上徘徊,虛假廣告的很。味道也是近日吃的最一般的,如果有看官要去吃,那就只點他們的豆花魚吧,其他的保不齊吃了有想掀桌子的衝動。

說完瘦身餐館之後,說說紅榜之首。這是第三天出租車司機推薦的一家火鍋店,雖然為此多花了5塊錢跑到鎮上去吃(九寨溝溝口算是個村),不過“炊牛大王”對得起這5塊,味道經正宗川妹子鑒定後也是贊不絕口,大大安慰了我們近日來的食不甘味。乳牛肝菌那個鮮美啊,強烈羨慕當地人民。四個人吃了260左右,葷葷素素,可是吃到四個人撐的量哦。

其次要推薦是溝口的一個燒烤店,普通的路邊攤,叫“九寨農家燒烤”,味道不錯,價格公道。

至於溝裡面麼,諾日朗中心是唯一的餐廳,沒有去吃價格離譜的自助餐,68元/位起,主要對吃的質量沒有信心,所以也沒有什麼有價值的評論好說。溝內的泡面是15元一盒,如果自帶方便面,也要在小店消費了才有熱水給你泡。所以晚上都去超市事先買了干糧,選個風景美麗之處吃個“自助餐”也不錯。

(八)關於成都

成都之行就都概括在這一章,主要是因為我們光奔著吃去了。住宿有點歪打正著,是機場巴士上導乘員拉的生意。鵬飛君元大酒店,大床房298元一間,四星的酒店。房間雖然不算大,但是很新很干淨,設施也很先進舒適。離寬窄巷子步行5分鐘,頗為符合我們的需求。缺點是不含早餐,不過在琳琅滿目的成都小吃面前,酒店38元/位的早餐本身也沒有什麼吸引力。

剛抵達的那個下午因為飛機晚點,午飯時間直接被耽誤,飢腸轆轆的尋了一圈,決定去吃有名的陳麻婆豆腐。結果人家5點鐘才開門營業,只好在附近瞎晃等著開飯。陳麻婆的麻婆豆腐名不虛傳,一個小砂鍋端上來就是感覺不一樣,味道很入味,下著飯吃,那叫一個香啊。不過我最念念不忘的還是他們家的“風味眼睛螺”,被名字吸引點的一個菜,沒想到那麼好吃,香鮮麻辣都占全了。恨不得吃完還打包一份帶回杭州。要品嘗眼睛螺的童鞋記得要去二樓(我們去吃的是西玉龍街上的分店,二樓上去是貴賓廳,沒有最低消費,就是和一樓的菜品有所區別)。

吃完陳麻婆豆腐,可謂心滿意足,寬窄巷子晃了一圈,挑了“聽香”這個餐吧去喝酒。與第二天錦裡的“繁花似錦”相比,都有歌者彈唱著舒緩的音樂,但更愛後者。兩條街都有很多家酒吧,各有特色,還是到了之後自己選選。

要說這兩條街的比較,錦裡比寬窄巷子古樸一些,也商業化一些。寬窄巷子有一點像杭州的西湖新天地,都是有風格有情調的餐廳、酒吧居多,雖是古街的樣子,卻透著都市的氣息。而錦裡就比較像杭州的河坊街,很多手工藝台子和小賣店,並且有專門的小吃一條街。精華都在晚上,紅燈籠相互印照,在沿街的酒吧坐著,或者喝上一個蓋碗茶,或者在錦裡的“三國”茶樓要個小包間,20元/小時(茶水另算,25元一位起),喝著茶搓搓麻將,感受一把成都人的愜意。

寬窄巷子頭上就有幾家特產店,出來之後的天橋邊有家廖記棒棒雞的門店,就是飛機帶回來太費事(有湯汁),不過味道真的很好,機場的那家廖記不知道是不是和這個棒棒雞是同宗,反正貨品不太一樣,不過機場的廖記燈影牛肉很出彩。成都小吃就不用專門推薦了,各種好吃,一定要街邊店裡都吃吃,才能吃到不同的地道風味。

下次有機會,一定要重游成都,眼睛螺,等著我呀!


精選遊記: 九寨溝-黃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