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詳細文字和超多圖片,歡迎參閱我的BLOG:
http://***/ikongho
http://***/ikongho 謝謝大家觀看 祝願您也有一個美好的舒適假期:)
Grand Circle
7:00am出發:ta Prohm--Preah Khan聖劍寺 –Neak Pean涅槃宮–Ta Som –East Mebon --
Banteay kdei班迭哥迪 - Pre Rup Sunset比粒寺日落Sunset-- Old Market
著名的ta Prohm塔布龍寺,前一天路過驚見門外車水馬龍,所以決定一早第一個參觀這裡,避開旅行團大部隊。ta Prohm是高棉國王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為了祭祀他的母親而修造,也叫“母廟”。也就是拍《古墓麗影》的地方,大樹遮天蔽日與廟糾纏,視覺上頗為震撼。
塔布隆寺的游覽最好從東門進、西門出,看得全還不走重復路。
藏大樹下的佛像,據說與佛有緣的人才可以看到。
第三層圍廊內南北兩邊塔門正對有一座塔,分別供奉著阇耶跋摩的哥哥和他的宗教老師。其中南面的東塔門上刻有著名的浮雕“偉大的離別”。
第二層圍廊西邊有個木棉樹騎在牆上的照相點,牆兩邊的場景不一樣。
第二層圍廊東邊是塔布隆寺的標志性景點。
不過,我們走到這時,已經很隨心所欲,沒有那麼辛苦的照書本宣科了。







Preah Khan聖劍寺,是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於公元1191年與暹羅軍作戰取得勝利,為了紀念勝利而修建,也是國王父親的家廟。是當時最著名的佛學院。
這個龐大的建築群包含了城市、寺廟和佛學院的元素,鼎盛時期有近10萬官員及家屬、佣人、普通市民居住,其中舞女和教師就各有1000人,可見當時規模之大。據記載當時聖劍寺裡裝飾有金、銀、寶石和11萬顆珍珠,還有鍍了金犄角的牛像,現在只剩下一片石頭和雜草。人少,很有看頭。






Neak Pean涅槃宮的名字中包含有“纏繞在一起的大蛇”的含義,所以也被譯作龍蟠水池。很小,需要穿過長長的水上小樹林----令我回想起了電影《戰火屠城》諸般感想,不一一雜呈。
中央殿堂建於中央水池中央,四周附有小水池,水流通過中央水池的出水口流向四周的小水池,像征著治水技術以及對治水的信仰。
Ta Som塔遜寺很小,東塔門被一顆大樹的根系完全覆蓋,是這裡標志性的景觀。東西塔門的頂端都雕刻有四面佛,古跡中的女神像多種多樣,姿態優美,表情豐富。
East Mebon東梅奔是印度教寺院,本來位於一座小島上但現在卻變成陸地。東梅奔就像是縮小版的比粒寺,寺院的角上由大像石雕據守,它們中的大部分至今依然保存完好。保留最完好的石像在第二層平台的西南角。第三層平台上幾座磚塔正門門楣上的浮雕值得駐足欣賞。
Banteay Kdei頗有看頭。中央殿堂的牆壁處,蒂巴特女神在此競相展現其美貌。寺院是吳哥古跡國際調查團進行教育研修和調查研究的對像。門框套窗框或是窗框套門框,從任何角度看過去都那麼美。



Pre Rup比粒寺據說是用來舉行已逝國王火葬儀式的廟宇,又叫“變身塔”。
第二層平台東北角的亭子,有衝洗火化後骨頭用的帶下水槽的池子。
第三層平台上5座塔正門兩旁的浮雕值得留意,東邊2座為男性守護神,西邊2座為女性。


更詳細文字和超多圖片,歡迎參閱我的BLOG:
http://***/ikongho
http://***/ikongho 謝謝大家觀看 祝願您也有一個美好的舒適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