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廈門行--聆聽鼓浪嶼之波(大家多送花花,少拍磚哦)下

作者: 暖暖冰雨

導讀四、美麗的環島路 下午,我們依依不舍地擠船離開了鼓浪嶼,返回廈門本島,住的是位於環島路上的家庭旅館--“榕樹下咖啡旅館”。為的是方便在環島路玩水。 很有農家小院的感覺 這是我們住的房間,感覺如何?反正我兒子是很喜歡 離海邊近就是好,吃過晚飯後可以到沙灘上散步 這個小朋友在這玩什麼呢? 早上的環島路沙灘 書法廣場 環島路是廈� ...

四、美麗的環島路

下午,我們依依不舍地擠船離開了鼓浪嶼,返回廈門本島,住的是位於環島路上的家庭旅館--“榕樹下咖啡旅館”。為的是方便在環島路玩水。

很有農家小院的感覺





這是我們住的房間,感覺如何?反正我兒子是很喜歡







離海邊近就是好,吃過晚飯後可以到沙灘上散步



這個小朋友在這玩什麼呢?



早上的環島路沙灘







書法廣場





環島路是廈門馬拉松的賽道,因此在環島路上有非常多的馬拉松雕塑









胡裡山炮台



等待表演的游人,還真是不少啊



炮王



歷史在訴說



五、最美麗的大學

廈門大學,這個人稱全國最美麗的學府之一的地方,的確值得一去。



她太大了,而且綠樹成蔭,像極了一個大公園。



芙蓉樓前的芙蓉湖,幾只黑天鵝在追逐。



人類博物館,據說人類學院的教授在裡面收藏了很多有趣的藏品,可惜去的時候並沒有開放。



如鯽的游人並不妨礙學生們在球場裡揮汗如雨。久違的陽光出來了,溫暖和熙。

在這裡隨性漫步,大學校園的青蔥歲月仿佛就在昨天,一轉眼間時光飛逝,物是人非,真有點恍如隔世之感。



建國大會堂正對著大球場,爺兒倆忍不住也運動運動!



走累了,就賴在自欽樓(連學生活動中心的名字都那麼文藝)的湖畔咖啡廳裡。



喝喝茶,吃吃餅,發發呆。人生至此,夫復何求?有人說一生人最好混的是幼兒園,不,我認為是大學。

六、美食篇

出來行,始終都要吃……好的~!

既然提到了美味海鮮,當然要來一輯美食特輯!

近來都流行問一句“你挨宰了嗎?”上天保佑,我們這一行都順風順水,吃得好睡得好。

話說我們第一天到碼頭,就已經光顧了台灣小吃街。當晚我們就在鼓浪嶼龍頭路大排擋吃的海鮮。

看那紅蟹大得~~我一見就傾心!旁邊那幾只碩大的海貝乃“響螺”,煲湯滋陰一流的!還有各種海魚海蝦。貨比三家後,我們挑了人最多的(後來證明從眾是錯的),對所謂的時價,當然也先問好了。



在我們大快朵頤之際,完全忘記了留影,當想起來時,已經快吃完了……這是超大紅蟹的空殼在海瓜子殼上的殘影……都說紅蟹沒有花蟹結實,但這紅蟹勝在新鮮,真心好吃!



鼓浪嶼名小吃之一的魚丸湯和雙椒炒魷魚。我們選的這家真不行,米飯是冷的,那魚丸湯還真是清湯掛面的,炒魷魚也不對味,白白浪費了這麼新鮮的大魷魚!



我們一邊吃,一邊聽著鄰座投訴不斷:“你這龍蝦是不是掉包了?”“這龍蝦為什麼一只鉗大一只鉗小?”“你們居然沒有發票?!”……呵呵,人太多,店家根本應付不來,也難怪炒的菜味道走樣了。

我們點了三葷兩素一湯,買單290。

吃完飯游蕩的時候,發現了這家餡餅店,居然提供各種品味一個的試吃小袋裝。這麼賣沒兩下手藝的也不敢吧?於是立即嘗嘗。果然好吃!



第二天,我提前暴走去了,兒子和爸爸在蚵仔煎對面的大排擋吃早餐,據說味道不錯呢!



鼓浪嶼名小吃:涼拌章魚,土筍凍(其實就是沙蟲凍糕),拌著黃瓜絲、香菜、芥末和辣醋醬油吃,哇噻~~~!



臨行前一天晚上,我們又回到中山路,吃了廈門著名的“黃則和花生湯”。看那門口的蜂湧人潮,我真不明白自己是搭錯了哪根筋,竟敢擠進去排隊!



這家店店面不大,可是客流卻是驚人!想吃還要先買小票再自己去拿食物……我這碗花生湯還真是冒了生命危險去搶的!

鑒定:生命誠可貴,美味價更高……

……說實在的,這家的點心和花生湯都還不錯,只是不值得這樣子蜂搶。



最後要隆重推薦的,真心的,是這家廈門沃頭蠔干粥店!

那蠔干粥裡除了蠔仔干,還有蟹腿肉、帶子肉……粥底綿滑,聞著開胃,入口香甜,令人回味無窮。最重要的是,這裡的價格非常平民!!!它的王牌四人份海鮮粥也不過幾十塊大洋啊~~~~



兒子在中山路發現了捏面人的,現在的面人工匠都與時俱進啦,好多憤怒小鳥、叮當貓和kitty貓……



我為在廈門倒霉挨宰的游客深表遺憾,作為消費者,還是要把自己練得周身刀好,消費前問清楚,算仔細,理智消費,避免挨宰!

至於三亞嘛,就算了,引用南都的一段評論:“海南被定位為中國唯一的國際旅游島後,大興土木,到處都人滿為患,到處都有人在大灑金錢。光是盯著那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豪華工程,你會覺得海南是一個人類貪欲的典範;但與此同時,它又是中國地域中最與眾不同的一個,在沒有令人艷羨的基礎產業的情況下,想無中生有地創造出某種經濟繁榮……”

THEEND.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