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服的“概念”是什麼?

作者: e09794342

導讀 日本和服的“概念”是什麼?關裕年在日本游覽期間,導游專門安排我們參觀了一家和服織造場,這次參觀使我們明白,日本的和服不僅僅是一件衣服,它是財產、富有、身份以及文化的綜合像徵,是一個家庭的財產的一個“量級”的標致。一件和服從幾萬人民幣到幾十萬、幾百萬人民幣都有可能,那是個無法估量的價值,是手工、設計、制作等等一些列評價 ...






















日本和服的“概念”是什麼?關裕年在日本游覽期間,導游專門安排我們參觀了一家和服織造場,這次參觀使我們明白,日本的和服不僅僅是一件衣服,它是財產、富有、身份以及文化的綜合像徵,是一個家庭的財產的一個“量級”的標致。一件和服從幾萬人民幣到幾十萬、幾百萬人民幣都有可能,那是個無法估量的價值,是手工、設計、制作等等一些列評價的綜合體現。對於一個中國人想體會他們日本的國情,那是很困難的事情。這就像我們國家北方老人用手揉搓的“山核桃”一樣,有的價值幾十萬元人民幣,讓很多外國人“不可理喻”一樣的道理。不過,經過參觀看表演,我們知道這裡集中很多刺繡、編織、印染與制作的功夫,彙集成比較出類拔萃的精品,再加上有錢人的炒作與對功夫的認可,才出現比較高價錢的和服。從日本的電視連續劇也可以看出來,女兒的嫁妝主要表現在和服的檔次,隨著家裡的條件好壞,和服的購買價錢也會隨之升降。在我們中國人看,這些說法都無法讓人信服,就好像我在前一篇文章說,日本人很重視吃飯,極其講究。我們隨團的人就會說,“怎麼搞的跟上輩子沒有吃過飯似的”。對於這樣重視和服,同樣也會議論“怎麼跟上輩子沒有穿過衣服一樣”。所以,一個國家的好惡都有自己民族的本性在根部生長的基因。我們中國人對高考上大學那樣重視,人家外國人也是很不理解。我女兒當年考上世界排名次較高的“西澳大學”時,她的同學最大的比我年歲還大,人家都這樣對她說:“這麼年輕上大學干什麼?”,工作幾年再來上也不晚。可是我們中國,就好像不上大學全家都沒有面子,考上個“清華、北大”就不得了了,上了天的感覺,這些,人家外國人看我們也是一種“鄙夷”的神情,不是也很不理解嗎?


精選遊記: 日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