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 走 邊 看
-Joy在麗江的日子
《序》
現在是2001年12月13號晚上9點左右。
我在吃晚飯,在一家叫dadawa的Pub(dadawa在藏語中是月亮的意思)。
晚餐的內容是一盤揚州炒飯,一碗番茄蛋湯,一份粑粑。
粑粑是一種小吃,是雲南地區納西族的一種非常普通的小吃。
從我的晚餐最後一項內容,可以勉強推斷我現在在麗江的結論。
一個小時前我收到阿敏的電話,因為昨天是他的生日,我給他發了短消息祝他生日快樂順便告訴他我現在在麗江的古城,於是他欣欣然地問我了長短並且叮囑我自己當心的同時別忘了給他帶好的東東-要有麗江的文化味。(阿敏大學的時候就顯得很有文化味,現在更是學院派的中流砥柱,順便恭喜阿敏成為新晉的大研究生)。
--其實今天我分別給若干個人描繪了我現在的桃源生活,直到最後興奮度邊際效益遞減為止,但是這成為了緣由:我把邊走邊看的風景畫給你們看。
--其二,在我從新疆回來的時候,曾經片片段段地紀錄過行走的風景,包括夜行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還有在邊陲小城和田的小酒吧,可是當工作開始的時候,這些片段就愈加的支離了,再後來,連紀錄的心情都泛淡了,可是這忽然在麗江古城的小酒吧裡風湧而起,於是我打開電腦,對了,就是--“Save”the file。
《逃》
《想逃》,張艾嘉以前唱過的歌,於是乎,我從昆明逃竄至麗江,因為如果慌不擇路地找一個“生活在別處”,這裡是最近的選擇。
機場進關的時候,廣播裡又聽到熟悉的名字,那是在催我的,說明滿飛機的人又在等我了,不過我已經老吃老做了!這一次遲到的原因是我在做好我customor service的最後一站--為我的一個客戶買好花送進站。然後,飛機轟鳴,終於,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像窗外的景色,迅速倒退,不留痕跡!
《桃源》
麗江是個好地方,這是我從一份雜志上得到的概念,但是,不是山水之如畫,那是一張古城的照片:午後的陽光斜斜的,石板路上隱著間小酒吧,三三兩兩的人坐在街邊的木桌邊看書,背包客碩大無比的行囊靠在腳邊,好像剛回家還來不及收拾的樣子,旁邊是背了背簍的納西老婆婆,縱橫阡陌的臉寵辱不驚,兩者就這樣的和諧共處著。
於是我在下午兩點左右的時分坐在了那張照片裡,小酒吧比在照片裡更讓人欣喜,窄窄的門面,舊舊的木結構,左邊是一排開放的CD架,從Joans到Seal到達明一派到彝人制造應有盡有;右邊的書架碼著厚厚薄薄的書,有王小波的《青銅時代》,也有新出爐的《家衛森林》,牆面上滿滿當當的照片,是主人游歷的記載,但是鑲了框的幾幅大大的照片,是雲霧繚繞的藏域,年輕和不年輕的藏僧匍拜著,有如魔咒;只有一張CD的封面在牆上:那是朱哲琴的《阿姐鼓》。
只有我一個人,還好只有我一個人,我挑了seal的唱片,因為喜歡那首《Kiss from the Rose》,總是覺得seal是該去打籃球什麼的,沒的浪費了一身好身胚,但是卻將這首歌唱的回腸蕩氣,柔情萬種!小店的酒也很齊全,所以可以有伏特加加青檸,老板還免費幫我洗干淨了一大碗鮮鮮的草莓!
所以我在一個冬天的午後沒有思想地坐在了滿地的陽光裡,我的左邊是叫月亮的小酒吧,我的右邊是縱橫在整個麗江城的河道,河水清澈見底,我的前方是古城層層疊疊的屋檐,透過屋檐,就是在陽光下折射著晶瑩的玉龍雪山。
寫到這裡的時候我覺得進入了一個陷阱,因為我發現這些文字的似曾相識,《新周刊》在年前連續幾期主題分別是:“小資時代”;“我秀故我在”;“忽然中產”,凡是看《新周刊》的人都有習慣性的自我對照,往往一不留神就成了被嘲笑的對像,因此我惶恐起來,我發現了這一切小布爾喬亞的嫌疑,作秀的嫌疑,幸好,離被嘲笑的中產還遠。可是,捫心自問,I LOVE IT!我的的確確的喜歡,看,我又進了另一個陷阱,就是不自覺地標准化生存,如果我喜歡,自然就是喜歡,就不必想關於姿態,關於做秀,如果我還有這樣的庸人自擾,那我的逃就失去意義,那我就無謂在任何一個地方,仍然作繭自縛!
《納西》
納西是一個有歷史有文化的民族,世界上僅存的像形文之一-東巴文就在這裡,聞名於世的納西古樂也源於此,納西的習俗是女人既主內:操持家務,也主外:務農耕作;那麼納西的男人在干什麼?-琴棋書畫!所以可想而之,浸淫此道的當然不乏其人,所以,古城裡即便是自由市場小商鋪亦是飛檐回廊,白牆為壁,滿目皆是古色古香的詩詞文賦。這樣的地方亦是藏龍臥虎的,我從四,五點的光景開逛,原想跟著地圖的指示,不久便作罷,小城阡陌交錯,橋道四通八達,總在路竟處峰回路轉,如果總想著方向便錯過周邊的風景。古城完好地保存了原貌,難得的是開發後游人如織還是道淨水清,最愛行走在小巷裡,鄰家的小孩打羽毛球的有,蹲在門口做作業的有,看到你進了小店,便脆生生地叫了幾句,對門“吱呀”地一聲,深宅大院地門戶洞開來,年長的婆婆邁出來做生意了。當然也不是家家盡然,主干道的商業味已經很濃了,主要是賣當地特色的木雕,銀器,蠟染,織秀,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已經無異於任何一個旅游勝地;但是木雕漂亮得讓人眼花繚亂,現場的手工作坊告訴你他的原創價值,而讓人驚訝的是這些精致的工藝品無論從創意還是手工都是藝術感極強的,主人明顯的都受過專業教育,透著搞藝術的人特有的氣質,自然,小店反而像極了工作室,你走了進去,也是簡潔的一問一答,毫無逼仄之氣,你越發得見他可貴了。我所說的藏龍臥虎是有根據的:
一家小小的畫鋪,主人可能就是中央台專題報道的主角;
在那間街口門面買東巴文T-shirt,店裡的男孩叫Q仔的,幫我扛了大箱子到住處,問了起來卻是東巴文化研究所的才俊;
就連我天天去的小酒吧主人,也是隱在了此處,一天有人慕名而來了,才知道他的網站網絡了天南地北的同道中人。
《對話》
“能不能跟你們老板講,我在這裡兼職做服務生,我可以不要工錢的!不相信啊,我有酒店經驗,而且英語也不錯!”
“我就是老板。”
“啊哦!?可是你不像本地人。”
“我是四川的,來這裡一年了。”
“我猜,是不是也是到這裡來玩,就想呆下來了!”
“是啊,和一幫朋友過來玩,後來我說,我要在這裡開店,然後就辭了職過來,他們都不相信這麼快”
“我真羨慕你,做一個決定這麼干脆。”
“想到要做嘛,就會很快!”
“可是好像並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容易就可以決定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也想在這裡生活下去,但我就沒法這麼干脆。”
“在這裡呆久了,你還是會回去的。”
“我想不會,我喜歡死這裡了,這麼漂亮的風景,這麼閑適的生活,我想這就是我要的生活方式?”
“其實到哪裡生活都一樣,我在這裡開酒吧,一樣存在經營,納稅,盈虧的問題,”
“我想。。。也是,除非我錢足夠多,不是靠它來謀生計的。”
“而且,你以為是桃源的地方一樣有生活的一面,就看這裡的居民,在成了旅游勝地後,年輕的一代比我們還浮躁,他們一下根本接受不了這麼多的資訊,所以,對他們而言,賺錢成了首要的大事,還會顧著享受生活嗎?”
“但是,起碼民風淳樸。”
“為什麼要說民風淳樸,有時候我覺得這不是個褒揚的詞語,你先進,然後你到這裡感嘆他們的無知落後就稱為民風淳樸,並希望他們永遠這樣無知落後,就是保存民風淳樸,誰比誰傻呀!要知道,麗江也是民事糾紛最多的地區之一,就像對門的那老兩口,家裡為了房子還在打官司呢!”
“那不是會讓對這裡有希望有夢想的人很失望嗎”
“所以平心來想,生活在哪裡都是一樣,而且,如果真的讓你在這裡定居下來,你會有另外的不適,另一種壓抑,你會發現你和你原來所熟悉的一切脫離,被原來的生活圈子所拋離,你會有另外的痛苦!”
“所以我想要的理想家園還是不存在的。”
“所以可以作為生活的調劑,住一段日子,你還是會回到你的生活中去!”
有很多時候,我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碰到一些不同的人,總是在諸如此類的對話中一見高低,提醒一向自視甚高的自己會遭遇這樣的對話,會一下覺得自己言語的蒼白和思想的鈍拙,原來你的苦惱都是強作愁的,原來你所念念不忘的理想家園和精神天國顯得這麼姿態,原來你所有的沉重不過是鴻毛之輕,就像河道中的浮草,那是你沒有重量的浮躁。
第二天,我訂好了回程的機票。
《八國聯軍的和平生活》
其實到了麗江小傑是幫我訂了四星級的酒店,在新城;
小傑對我呵護之無微不至:
有了小傑,才讓我一路通途,接送相迎;
有了小傑,讓我無目的的漫游有了規劃,且定時有人知會我的行程何往;
有了小傑,我住行無憂,衣食無愁;
有了小傑,我在雲南肆意妄為,膽敢兜裡一文不名行走江湖。
――所以我在這裡要真心誠意地多謝小傑縱容我在雲南的為所欲為!!!
我到了古城看到客棧後,馬上退了新城的酒店,提留了行李搬進了古城青年旅館。
和古城大多數的客棧一樣,旅館是個兩層的四合院,拾階而上,推開兩扇大門就出落了個庭院,前台是個小小的接待台,唯一的擺設是張小狗的鉛筆素描。牆的一旁貼滿了這裡曾經過往的住客的照片,名片和留言,還有一些實用的地圖,注意事項,短途游程,和當日的菜單,所有的內容都起碼有三種文字:中文,英文,和日文;告訴你這裡的成員英雄不問出處。我在暖意熏然的午後背著行李邁進庭院,院子裡三五成群的散落著黑頭發,金頭發和紅頭發:有的抱著枕頭看書,有的低聲比劃著手中的稿子,二樓的窗口兩個藍眼睛安靜地上網;台階上仰在藤椅中高談闊論的則是大和的後裔。一團絨絨的影子竄向我,前台的阿妹喝了一聲:“阿毛!”,我見了眼熟,就是那張素描的主人了!於是院裡的人們就抬了起頭,友好地對我一一招呼,我也就一一地“哈羅”“哈依”起來;我的小屋位於二樓的拐角,狹窄的木梯上去一個不足10平米的小間只有一張大床和一個電視機,但是卻是六面都是寬寬的木板結構,暖暖的樣子。(想像一下三溫暖的烤箱房吧),床邊也是用木板搭出的小台放置東西,整個房間簡單之極,合理之極!我拉開窗簾,六和格的窗欞竟然是沒有玻璃的,躺在床上,仰頭看屋頂,都會透進隱約的光來!
我在客棧的第一個夜晚酣然入夢,柔軟的被子滿是麗江陽光的香甜。
早上叫早鈴聲響的時候,我還在迷蒙中,兀然覺得脖頸中柔軟起來,然後臉狹上有潮濕的溫熱,還伴有嬰兒嗚咽的低鳴,這是我可愛的阿毛對我清晨的致意!
清早的客棧絕對是一道風景,因為是公用的洗手間和浴室,水房裡人影穿梭,等著洗臉,等著洗澡,等著上廁所,每個人見了面都彬彬有禮致意,雖然有的衣冠不整,有的目光迷離,英語是頗為通用的,無論是美國人還是歐洲人,但是日本人就困難了點,當我在浴室門口徘徊了三次之後,裡面傳來一聲怪叫,隨後不多久竄出一個小個子的黃皮膚嘰哩哇啦喊了一通,見我懵懂了臉,又竄了進去手舞足蹈了一番,非常努力地發著一個音節:“cool,cool!”原來他好心地要告訴我水太涼,不適宜洗澡!於是我也微笑地告訴他:“I just want to get hot water to wash my cloth, I won’t take bath,that’s OK”.隨即就見到小個子懵懂的臉,隨即輪到我努力地對他“阿裡亞多,賽尤那拉”起來!
大院裡的和平氣氛還來自於對阿毛的絕對統一的熱愛,這個萬人迷極盡嫵媚之能事在大伙之間左右逢源,萬千寵愛在一生,表現在他舒舒坦坦地蜷伏在一個又一個人身上,表現在我心甘情願貢獻出早餐的唯一兩片火腿給他,表現出我甘心下廚為阿毛煮粥拌食。當然,阿毛也對我表現了愈加的忠貞不二。
當然,阿毛是條小公狗。
《天生購物狂》
我先前說了,虧了小傑,我在雲南得以三十大元走天下,因為小傑說隨便在哪裡都可以有人送錢過來。
事實上,我一踏上麗江,就開始了購物之旅,俗吧,沒辦法,誰讓我是女人,而且是個開心了喜歡買東西,不開心了也喜歡買東西的標准女人,值得原諒了吧!
我骨子裡對於色彩的,質感的(木質,布質,麻質,銀質)最好我看不太懂的物件有著執著的熱愛,我曾經在新疆的一個大巴扎上買了大堆的木碗勺和擀面杖,曾經為了幾個印有波斯文的小銅盛器耿耿於懷;所以,古城蛛網密布的小店鋪對我的殺傷力可想而之!
旅館對門是個古色古香的小店,店裡的阿婆背著“披星戴月”,一臉和藹,我是去吃晚飯的時候被招呼進去的,我對於古董顯得無知並且缺乏熱情,阿婆眼光犀利,攤出了一條金底繡花的百褶裙,裙擺透著金箔的光澤,擺底壓著厚厚的繡邊,據說是純然的手工,我的遲疑在阿婆抖開裙擺的剎那清晰起來,展開的百褶形成一個豐滿的圓,當我旋轉的時候,裙擺便翻滾起來,櫥窗中的倒影,滿是異域的風情,原來一條裙子可以讓心這樣放任起來,原來,你可以這樣成為一個吉普賽女郎!
我前面提到的Q仔後來成為我的朋友-認識他以後我的免費項目便多了起來。
我是在路過東巴宮時偶然經過Q仔的小店的,因為實在不太起眼,掛在門口的東巴T-shirt也沒有菜根潭有味道,可是滿屋子的東巴像形文讓我駐步了,很快我就發現滿屋子的情趣:套裝的東巴記事簿有著漂亮的封頁,紙張厚實質感,每頁都是手寫體的箴言-東巴文及漢文的對照,言辭淺白而又發人深省,怨不得東巴是作為大智慧的聖人,有著洞悉俗塵的神明;五色的書簽一樣精致,於是我齊齊地碼了一堆出來,腦子裡剛算計著送給誰誰,可惜愈發得混亂起來,這也是狐朋狗友之多的好處,頗為得意的是,分別為周仁,吳東,旭旦三對賢伉儷選了三組東巴情侶裝T-shirt,呵呵,時時刻刻記得姑娘我吧!購物的另一大樂趣莫過於討價還價,一路殺將過來,我正意氣風發的時候,大眼如莫少聰的Q仔不論我施盡渾身解數一如既往的好脾氣:“哎呀,我真的是成本價了呀!”(聽聽,這麼初級的生意經),我於是苦口婆心地教育他:“生意不是這麼做的…吧拉吧拉!”幾番較量,我打不過Q仔的太極拳,敗下陣來!Q仔不忍心看我輸得太慘,主動免費送貨上門!
老話說的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Q仔機關算盡,可是他們小姑娘的數學太差,23×4=71!(不過小姑娘還是清醒後連夜找上門來)。
Q仔在成為我的朋友後,就帶我馳騁古城,並且得意地告訴我他就等於門票了!
而木飾是我尤為醉心的,我說了,納西的男人似乎由了女人們的縱容,潛心做起了學問,想想也是,看著那些黑紅了臉背著背簍穿街走巷的女人,男人們多少也要成點氣候有所交待才是,所以納西的男人十之七八都是長袖善舞的,尤其是對於色彩,圖案似乎有著天生的敏感。其實那家小鋪子比起新華街上的幾家號稱什麼“坊”什麼“室”的顯得太不起眼,屋檐矮矮的,小屋四周只是用麻片布將就了,主人好像無視我的存在,兀自埋頭進行手中的精雕細作,我馬上發現小屋的木飾都是獨立成件的,而不像其他的小店往往一目了然的統一風格,要不就是以東巴的文字為主,要不就是寫實了的水印版畫,要不就是另類抽像到極致。此外,標牌上心平氣和的數字也讓我對主人有了莫名的好感。待我走進裡間的時候主人終於抬起頭來,區別於藝術家特有的細膩和敏感,主人看上去過於粗狂,滿臉的絡腮胡很難讓人想像牆上充滿想像力的作品出自他的手;我的目光被牆上一幅色澤鮮亮熱情的畫面吸引,那是以“愛”為主題,這也許是我認識的為數不多的東巴文之一,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中間一個小孩,多像形,多直白!但是讓我動容的並非這已經泛濫了整條街的“愛”字,而是主人所使用的色彩,那是一種無比溫暖的橙色,在昏暗的小屋裡格外奪目,而木面也經過了特殊處理,介乎木質與石膏之間的主板有著粗糙的紋理。
看到我躑躅的目光主人指了旁邊的一幅畫:“顏色很特別是不是?其實這幅的顏色更豐富”。
順著主人的手指我看到旁邊名為“太陽”的大幅木畫:“應該是太陽,而周圍…這些都是東巴文!”憑著學了不多的東巴文字,我猜測著:“這是牛字,這是草字,這是石字…基本上都是生長的萬物,在太陽神的普照之下,應該是要表達萬物由太陽而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含義。”
也許是見我竟然識得幾個東巴文字,主人眼中有了些許贊許,情緒也明顯的高漲起來:“應該差不多,但是我們納西並不是尊崇太陽神的,這幅畫最主要的一點在於他的色彩,其實這個太陽是分了五個色層,才表現了輻射出去的火焰的蓬勃,其實納西族裡太陽也是男性寓意的,作為男性化的表像,必須是有剛度,有這樣的力量感的!
我才啞然自己的無知,因為乍一看上去,我原以為太陽的光輪是上色後打磨而成,細看才發現原來真的是層層上色,費盡手工的!
這一個傍晚,我沒有遭遇古城的夕陽,卻遭遇了一個迷戀色彩,迷戀太陽的納西漢子,當然,還有我滿載的行囊!
《黑龍潭》
應該說黑龍潭並不是一個值得去的地方,因為它是被歸類到“景點”之內的,可想而之,和其他諸如白龍河,黃龍洞之類不會有太大差異。
事實上黑龍潭也並沒有給我很大的驚喜,因為進門後我發現他只是個風景更為秀麗的公園,背山面水,風水尤佳!
給我驚喜的是黑龍潭的――魚!
傳說中黑龍潭底是住著龍王的,所以整個麗江籍此龍脈才一條玉帶縱貫古城,而潭裡的魚都是龍王的子孫,子孫滿堂,歡樂呈祥,既然是龍子龍孫,那自然是不可以隨意殺生的,因此古城的居民幾百年來都律守著這一天條,因此,(這是重點)潭裡的魚在這樣的天堂中隨心所欲地繁衍起來。
“水清則無魚”,好像在黑龍潭遭到徹底的否定,黑龍潭的水之清是無法用言辭來准確表述,只能舉一事實作為旁證:就是潭裡的水是可以直接來飲用的。
黑龍潭的魚之盛也是難以用言辭來形容的,也只能具一事實來道之萬一:就是魚群過往之處,只得見魚而不得見潭水;
魚壯蕨肥,水碧山青,我向這也許就是詩人所描畫的太平盛世了。
記得大學的時候中哲史的一典故:(同窗兄弟姐妹們一定記憶如新)“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快樂地生活著!”;“你不是魚兒,你怎麼知道魚兒快樂呢?”;“你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兒很快樂呢?”;“你又不是我……..” (以次類推)
非同窗的也會覺得似曾相識:“你說嘛,你不說我又怎麼會知道呢?”(呵呵)
是啊,我怎麼知道魚兒的快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