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系列第一篇:羊城漫漫游 (一)--- 精彩佛山之祖廟(附設葉問堂及黃飛鴻紀念館)
高中時讀六十年代紅遍一時的歐陽山的小說"三家巷",如醉如痴,裡面描述的荔枝灣,西關大屋,和靚仔靚女周炳,區蘇,胡杏一樣,在腦海裡留下了深刻的印像,至今不能忘懷.四十年後才有機會來到小說中故事的發生地,一睹荔枝灣和西關的芳采.
在城市的快速發展中,現在已很難嚴格地說出西關和荔枝灣的所在,只能對他大致的範圍有一個了解而已.由於住在多寶路,逢源路口,離荔枝灣很近,得以能多次進入荔枝灣,西關一帶.我是比照著在某酒家拿到的"西關wen食圖",沿逢源路,過龍津西路,才找到泮塘路的"荔枝灣文化休閑區"和"廣州美食園"的.看到一塊"荔枝灣"的巨石,我想大概是到了有"一灣青山綠,兩岸荔枝紅"美稱的荔枝灣了吧.

到荔枝灣,首先進入眼簾的是"荔灣湖公園",荔枝灣泮塘地區的"荔灣湖公園"是以湖為主的公園,園名為沈鈞儒所書.公園雖小,但植有荔枝樹三百株,綠草如茵,樹木蔥蘢,曲橋臥波,層台疊翠,一派嶺南園林風光.此地昔日有"白荷紅荔,五秀飄香"之稱,今日是一個小巧的公園,也是來廣州的游人必到之處.



荔枝灣畔有一座泰國贈送給廣州的"四面佛",也吸引了不少拜佛和參觀的人群.

要了解荔枝灣,必須要參觀一下"荔灣博物館",這是以收藏,陳列和研究荔灣歷史,文化,民俗為主的博物館,館址設在民國初期英商彙豐銀行買辦陳廉仲的故居.博物館門票八元,學生和外地六十歲以上老人都能半票.博物館內還專門設有一個"西關民俗館",以重建的西關大屋為主體,通過家具擺設,情景陳列,局部再現西關大屋的典型模式及西關住家的生活情態和文化景觀.





荔枝灣的西關大屋,隨著歲月的變遷留下的不多了.


西關大屋中還有一所是抗日將領,凇滬抗戰第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鼐將軍的故居.現對外開放,門票五元.

荔枝灣也可以說屬於過去的西關範圍之內,是一個羊城美食集中之地.這裡現在彙集了老字號"泮溪酒家","西關世家",向群飯店分店"等數十家廣州特色飲食店.我們看到"西關世家"裡人頭擠擠,就走進去吃午飯.這是一家"國家特級酒店",(在廣州的十天裡,我覺得廣州的"國家特級酒店"要遠較其他城市多,包括上海,而且都名副其實.不愧為"食在廣州"啊.)人氣旺,質量好,價格中等,性價比較高.午茶茶位費大廳每人三元.我們點了蝦餃,流沙包,馬蹄糕,天下第一包和腊味煲飯.覺得他家的茶點色,香,味俱全,價格也不算貴,比起網上名氣很響的上下九的"西關人家"要好吃多了.所以在離廣州前專程再去吃了早茶.



荔枝灣還有一家大名鼎鼎的"國家特級酒店",接待外賓及港,澳同胞較多的"泮溪酒家"."泮溪酒家"與"北園酒家","南園酒家"為廣州三大著名園林酒家.酒家相連風光旖旎的荔枝灣,1947年由粵人李文倫創辦,因附近有泮溪,就以"泮溪'命名.我們進去看了一下,整個酒家由假山,魚池,曲廊,湖心半島,海鮮舫等組成,景色如畫.遺憾的是我們剛在"西關世家"吃飽了,實在再吃不下了,錯過了領略"泮溪酒家"美味的上好機會.



廣州許多著名的飲食店,酒家,食鋪都在荔枝灣設有店鋪,你可以在這裡吃到,買到許許多多,美不勝收的美食.包擴腊味,糕點,小吃等等.

荔枝灣畔還有一座"仁威廟",是一座供奉真武大帝的道教廟宇,始建於宋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有悠久的歷史了.有時間的話,可以順便進去看一看.記得是不收門票的.


荔枝灣,美景,美食俱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