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龍潭
老君山距麗江約100公裡,在麗江到劍川之間,從麗江包車過去需要4小時左右。老君山屬三江並流保護區,沒有游人、沒有電,有的是清澄的九十九龍潭,和一片未經開發的原始森林。
5月4日,剛到麗江我們就開始了在古城的游蕩。由於五一長假,古城裡的人群比肩接踵,到處熙熙攘攘、人頭攢動。我們手裡關於老君山的資料很少,連《藏羚羊》和網上都少有關於老君山的文章,只聽說這個時節老君山漫山遍野開滿了杜鵑花。當晚的任務之一就是收集情報。可是去了青年旅社,居然沒有老君山的只言片語,只有古城裡一家戶外運動俱樂部的老板娘說她親戚的朋友曾經去過。MY GOD!和不知道一樣!
5月5日,很早我們就被麗江那毫無遮攔的陽光喚醒。古城客棧幽靜的天井被陽光晃的熱鬧非凡。車剛駛出古城的時候,可以看見玉龍雪山矗立在碧藍的天空下。
去老君山有20公裡山路。我們租了輛吉普,司機姓和,是當地土地管理所的所長,地道的納西族人。總是憨憨的笑,眼裡卻帶著絲狡黠,車技不錯。上一次上山的時候,他們一行被大雨擋在山下,所以他居然也沒上去過老君山!帶著對老君山的向往和未知,我們上路了。
途經拉市海的時候,我和來來趁著停車加油下車匆匆俯瞰。拉市海是候鳥的家園。我們來的不是季節,只能遠遠的看看湖水。藍天,高山,湖水,很安靜的地方。可以鋪著防潮墊曬著太陽睡午覺。可是下午還沒到,我們還有無數的路要趕,趕快,趕快,起程了。
到老君山腳下的時候,我已經給顛的睡著了。在山腰收費處邊的山莊隨便吃了點,我們又趕著上山。來老君山的車極少,糧食都要從山下運來,在山裡吃飯可不便宜,隨便一葷一素一湯就得50元,白菜豆腐湯已是極好的美味。上山門票約30元/人。建議不要住進山處的山莊,離山上太遠,要到九十九龍潭光路上又要顛兩個小時。吃頓中飯我的覺還沒全醒,可上山楞是給顛醒了。一路上除了轉彎和極少幾處都只有一根車道寬,全是石頭鋪的路,底盤低的車可就玄了,有幾個上坡我們的山地車都屢次熄火。群龍山莊也是建在石頭鋪的地基上,海拔約4000米。到山莊的時候已是下午2點,我們是當晚住在山莊的僅有的兩個客人。山莊住宿80/人/天,三個人吃飯一渾一素一湯60元。菜畢竟是山下送來的,品種有限價格偏高,但量很足。
稍稍安頓,我和來來向九十九龍潭進發。山莊裡的摩梭族小姑娘提醒我們山上容易迷路該找個向導,可一聽向導要100元,天價呀,還是自己找路吧。山莊自己修了通往九十九龍潭的石階路,在山莊的一塊黑板上還畫了周圍粗略的地圖,我照樣子描了下來,後來才發現根本沒什麼大用。走在無人的小路上,頭頂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林中只有清脆的鳥鳴和汩汩的溪流聲。上山的路走的有點氣喘,但不多久就走到了龍潭邊。照片上是九十九龍潭的雙龍潭。據當地人介紹,這裡真的有九十九個冰蝕湖。我們走的路線大約能看到十個。有的是在山上俯瞰,有的可以走到龍潭邊。由於龍潭水來自高山雪水,且游人稀少,湖水冰冷清澈。山上背陰的地方,遠遠的可以看到林中一片片的反光,走近了才發現是皚皚的積雪。當天的天氣情況極好,在山頂我們居然看到了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與玉龍、哈巴的不期而遇讓我們興奮不已。我們鋪開防潮墊,支起三腳架和望遠鏡,遙看雪峰屹立在天際,和在古城時又有了別樣的感受。
看雪山的好興致還沒過去,就發現石階路修到了一個龍潭邊就再也不見了蹤跡。好在我們遇到了在群龍山莊實習的7個孩子。還沒等我們為遇到當地人歡呼,心就又涼了——他們是第一天上老君山!不管怎麼說,9雙眼睛總比2雙眼睛好使,大家一起找吧。他們的方向感和我們簡直不是一個檔次:來來拿著指南針還沒看清楚,他們先准確的報出了方向。問題是有了方向卻根本沒有路。我們在林子裡亂鑽,踩著朽了的樹干爬上跳下。我幾乎是一路小跑才跟得上他們的腳步。
天快黑了,眼前還是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我沮喪的快要哭出來了。可憐巴巴的牽著來來的衣角,小嘴扁的快垂到地下了。就在我眼淚迸出前一刻,聽到前面一聲歡呼,他們鑽到一個龍潭邊上了。夕陽給龍潭鍍了層金,映著幽深的潭水,說不出的靜,說不出的美。
按方位看,這個龍潭該是我們在山上俯瞰過的,當時我們看到潭邊有路,該是能走出去了。怕陷進沼澤,我們遠遠的繞潭而行,又怕走太遠看不到龍潭,好不容易才又找到了石階路。接下來的是一段上山路,有了路,心中不再害怕,才發現自己已經累得跟不上他們的腳步了。
山莊的發電機壞了,吃了飯天就黑了。不知是高原反應還是海拔太高氣溫低,我和來來冷的直抖,而且稍作活動就氣喘吁吁,一步都不想動。四周漆黑一片,山莊裡的人熱情的招呼我們到火塘邊取暖。長方形的火塘裡燒著斷樹枝,上面燉著的水壺燒的烏黑。我們窩在火塘邊,喝著茶,嚼著特意給我們在火塘裡烤出來的羊肉,聽老獵人講故事,沒電的夜晚也不想想像的那麼難熬了。
洗澡是想都不要想的。洗臉和洗腳在同一個油乎乎的盆裡,熱水就是火塘上燒的,可黑燈瞎火的根本找不到冷水,將就著洗漱了,難熬的晚上才剛開始。一是冷。我們帶了羽絨睡袋,蓋著山莊的被子,還是覺得冷。二是高原反應。頭疼,頭疼的直跳。還喘。不用睡袋把自己包緊就冷的睡不著,包緊了就透不過氣來。我被這兩難的選擇終於折騰的睡著了,來來的海拔比我高,15公分的海拔差距讓他一晚上都沒睡著。
5月6日,我們選擇了去海拔低一點的瀑布放棄了爬4200米的主峰。這回學乖了,向導的錢是不能省的。吃過早飯,背了點干糧我們就出發了。一開始走的還是上山時的行車道。2公裡後在沒有任何標志的兩顆大樹間我們拐進了原始森林。向導告訴我們林子裡有3、4百頭熊,還教我們看到熊就躺下裝死。很快我們就失去了方向,緊跟在向導後在林間穿梭。積了不知多少年的落葉給腳下的路鋪了層厚厚的天然地毯,走在上面軟軟的,讓人覺得就這麼躺下陷在落葉裡也是種享受。山的坡度很陡,我們是跑著下去的。不累,但坡陡路軟腳踝承受的壓力很大。稍不留神或者鞋不好很容易崴了腳。走了一半的路在進竹林前我們休息了一次,這時已經可以聽到瀑布轟鳴的水流。休息的空地上有幾堆動物的排泄物。我很擔心的問向導是不是熊也在此休息過。向導說那是牛的,可我總懷疑牛怎麼能爬這麼陡的山,而且向導路上斷斷續續的打開收音機也總讓我猜想他聽歌倒是其次,沒准是在向動物們傳遞一個信息:有人來了,你們離的遠點吧。來來安慰我說看我們這身鮮艷的衣服,熊就覺得我們有毒、不好吃,被我們嚇得逃還來不及呢,呵呵,熊熊不裝死我也不會咬它的。
下到谷底瀑布邊時大約11:30,瀑布很高但不寬,周圍除了水流聲就只有一兩聲鳥鳴。四周的岩石上布滿了青苔,瀑布下的潭水碧綠的,不大,但看得出很深。我們找了塊大石頭,擺開了午飯, 白水、饅頭和真空的醬雞蛋。來來吃的很少,我和小向導則大吃大喝。吃飽了,喝足了,我們鋪開防潮墊曬著太陽睡午覺。怕太陽曬我把帽子蓋在臉上,卻總不放心的掀開帽子往外瞥,生怕一覺睡醒帽子被一把拿開看到的不是來來的笑模樣而是張熊臉。不能否認中國有許多比這美的瀑布,但無人的原始森林、寂靜的山谷、令人既怕又盼的熊熊讓這裡充滿了神秘感。
下午1:30我們開拔回營。才出發我就預感到了這將是一次極為艱苦的步行。山裡根本沒有路,部分陡坡超過了60度,有些幾乎是直上直下,抬起頭來看不到天空只有無窮無盡的森林。我們時而在樹間側身鑽過,時而拉著樹干爬坡。可能是才上高原還沒完全適應,走幾步我就胸悶氣喘雙腿像是灌了鉛,只有靠雙手幫助才能勉強動彈得了。每爬上十米我就會要求休息,有時僅僅是靠在樹上,只因坐下站起就會讓我喘成一團,來來對我說話我只有氣力點頭或搖頭,簡直是連滾帶爬手腳並用,其狀慘不忍睹。每次問向導,他都說再休息兩次就到了,可都N次了,我們還在森林裡做爬行動物。一開始我還嚷嚷著叫累要休息,後來累到不敢再說累,只怕說說的心理暗示都會讓自己徹底放棄再向前走的努力。放棄了我就只能住在森林裡與熊為伍了,沒人能幫的了我。盡管路長的像是永遠走不到底,可除了一步步的往前走,我別無選擇。我幾乎成了部行走的機器,埋著頭,咬著牙,耳邊只有自己粗重的喘息,心跳似乎能讓心髒隨著每一次呼吸“脫口而出”。來來一路哄我喝水、逗我說話,就想轉移我的注意力讓我輕松一點,其實我知道,他也一點不比我輕松。在無數次休息無數次希望無數次失望後,向導在前面大喊“我們到公路了”,本來我已經累得要哭出來了,抬起頭終於看到約二十米的前方在樹林的縫隙裡露出了公路的痕跡。我都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真的是公路,高興的幾乎掉下淚來,我一下來了精神,衝著來來大喊“我們到公路了,我們要到了”。來來看來是累傻了,一點反應都沒有,木然的保持節奏,呵呵,原來人高馬大的來來也有這樣的時候,算被我看到了。
上了公路天開始飄起了小雨。我又累又餓又冷,飢寒交迫都不足以形容此時的慘境,記憶中我從小到大就沒這麼可憐過。來來也累慘了,像只大熊一樣笨拙的移動著沉重的腳步。然而畢竟是到了公路了,坡度緩多了,盡管在海拔4000米的高山,盡管腳下的路坑坑窪窪,盡管我們精疲力竭,和剛才在原始森林裡相比,我們不說步履如飛行動如常至少也從爬行動物進化到了人類。
到了山莊我們立刻攤坐在進門的食堂裡,連上樓進房間的力氣都沒有了。熱情的摩梭族小姑娘早已為我們泡好了姜茶。她問我們感覺如何,我喝光了一杯姜茶才憋出一句話“這一下午比我過去一年走的路還要多”。我好像從來沒又這麼累過。真不敢相信,從瀑布到公路1.5公裡,從上了公路到山莊2公裡,3.5公裡的路我們走了4個小時!其中在原始森林的1.5公裡走了近三個小時!!
吃完飯天還沒黑我們就回房睡了。時間還早,其實也睡不著,只是實在累的沒有精神做任何事——包括聊天。此時此刻,只有睡袋才是我的天堂。朦朦朧朧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摩梭女孩叫門說為我們准備了晚會。本想不去的,可一聽山莊十幾位服務員都換上了各自的民族服裝就為我們兩個客人准備了這次晚會,實在是盛情難卻,再累也是要爬起來的。
發電機修好了,食堂裡燈火通明,大家已經盛裝等著我們。司機小和為我們介紹他們的民族服裝,白族、納西族、土族、藏族、摩梭族,真是花團錦簇。少數民族能歌善舞果然名不虛傳,來來也被他們拉進了打跳的圈子。打跳是納西舞蹈,是節日歡慶必不可少的一項。大家手牽著手圍成一圈踏著舞點唱著歌,這個只為我們兩個人的晚會留給我的除了感動,還是感動。遺憾的是我們有些力不從心,沒玩多久就覺得累了。山莊經理給我們拿來了治高原反應的草約,不知是適應了高原還是累壞了,還沒等頭疼我就睡著了。
第二天早上醒來天飄起了小雨。本想在山莊周圍的龍潭邊再拍點照,因為司機擔心下雨會結冰封山也只得作罷。下山途中的老君山和來時風景又有不同。雨中的森林更加郁郁蔥蔥,對面山上的高山草甸在一片氤氳中更加寧靜肅穆,最美的是——老君山的杜鵑花開了。沒來之前對老君山唯一的印像就是滿山遍野開滿了杜鵑花。來了才發現今年的花期晚,山上連花蕾都很少。沒想到區區三天,杜鵑花已經一片一片的在山崖綻放了。白的、粉的、黃的,一叢叢迎著風、戴著露。盡管離滿山遍野還相差甚遠,但至少給了我們一個想像的模板。建議如果想看杜鵑的話等五月中下旬進山。想像中的花海遍野該是怎樣一副壯美的畫面。
來來算是爬山爬傷了,大腿肌肉又酸又疼。我一路使著小壞,借著指給他看花和山路的顛簸時不時的用小拳頭砸他的大腿。剛開始他還沒反應過來,只是拿他的大手蓋在我的手上。後來發現了我的存心故意,對我咬牙切齒的,可看著我無辜的眼睛又有些無可奈何。再次奉勸各位驢友——老話說的好,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如果不幸碰到了愛玩愛鬧如小人的女子,那就……呵呵,又笑又鬧的,路上時間都短了不少。
小和家就住在石鼓鎮,我們趁機爬上土地管理所的房頂在一個非常好的角度看了長江第一灣。也許在飛機上看這第一灣還有點意思,否則不看也罷。
中飯在古城外的一家小店吃的,30元夠4個人吃了。住在預定的玉龍花園。沒有古城客棧的原汁原味,但寬敞的房間卻更勝一籌。300/天,條件不錯,還有免費早飯。位置就在古城邊,車可以直接開到酒店門口(機動車是不能進古城的),可以省卻扛著行李穿梭在古城人堆裡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