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疆23日之5

作者: vivisun

導讀D16 2003-9-27喀什(住宿)早上10:30逛東門巴扎,購物。我這一路上買了許多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絲毯、床罩、絲巾、銅器、木雕,准備把家裡的客房打扮成巴依老爺的宅子。還有各種好吃的葡萄干、杏干、巴旦木(一種帶殼杏仁),把本來就挺滿的背包塞得鼓鼓的,幸好已經寄掉了一些回家。14:00在人民西路貴州餐廳吃飯,分量好足哇。15:00 累了回酒店休息,吃西瓜。18:00 再去東 ...

D16 2003-9-27喀什(住宿)早上10:30逛東門巴扎,購物。我這一路上買了許多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絲毯、床罩、絲巾、銅器、木雕,准備把家裡的客房打扮成巴依老爺的宅子。還有各種好吃的葡萄干、杏干、巴旦木(一種帶殼杏仁),把本來就挺滿的背包塞得鼓鼓的,幸好已經寄掉了一些回家。14:00在人民西路貴州餐廳吃飯,分量好足哇。15:00 累了回酒店休息,吃西瓜。18:00 再去東門巴扎,起風了,很髒。已經走遍了整個巴扎,無處可去,回到酒店休息又不甘心,這時候感覺在喀什總共停留三個晚上還是太多了。晚上又和小林、Hyc、Kitty、陳老板去了茶園大酒店,看到了另外一些民族歌舞節目。

[引用:今天是周日,喀什正好是大巴扎(集市)的日子,放下行囊,我們就直奔大巴扎而去。天那,這是個怎樣的集市啊!路的兩旁是各樣的攤販,賣葡萄的、賣蘋果的、賣梨的、賣甜瓜的、賣無花果的、賣各種面食、賣各種生產工具、賣樂器、買生活用品的、賣服裝鞋帽的,一應俱全,在攤販的後面,則是新疆能見到的任何牲畜,羊、牛、馬、驢,甚至還有一峰駱駝。交通工具也和行人搶馬路,趕集進城的人們帶來的驢車馬車,現代化一點的摩托、三輪,載著游客穿行的出租車,大部頭的公交車,熱鬧的沒什麼好說了。環顧四周,也覺得到了另一個國家,留著大胡子的高鼻深目的男人,用頭巾將整個臉圍得嚴嚴實實的女人,完全不知所雲的語言,讓大家都覺得自己有點“老外”的意思了。當地人的衛生習慣在我看來實在有點問題,不過當時的氣氛下,早忘記了這些。包在樹葉中的無花果看起來有點腐敗的嫌疑,但是非常甜;賣甜瓜的老漢的刀在灰砂中揮動,但是瓜又脆又甜,讓人一塊又一塊不想停;羊肉蒸餃的餡裸露在有點情況的空氣中,可是蒸好後的熱騰騰的氣霧中還是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裝石榴汁的玻璃杯的來路個個形跡可疑,但端起來一飲而盡口中充滿了芬芳的酸甜時,誰還去考慮杯子的情況?你若想得過多,就不能把自己融入到喀什的環境中。29號,我租了自行車在喀什逛了一整天,走遍了老城區的每條小巷。那種清一色褐黃的古樸的伊斯蘭的建築,沉澱了千百年來的人文氣質。小巷中的每間店鋪可能都是多少年來世代相傳的手工作坊,沒有一條小街上出售的貨品是相同的,木制品和金屬制品分別占據著不同的角落,黃金店鋪裡藝人用著原始的工具琢磨著一件件的首飾,然後又一件件地展示在小作坊裡,琳琅滿目地閃耀在陽光下,奪人眼目;箱子的作坊也很有趣,這些造型古樸的箱子的外表雕刻著民族的花飾,卻有了閃亮的金屬做外殼,是一種現代文明與傳統的結合嗎?我猜想若干年前,應該是以木為原料的吧;又有一條巷子裡,所有的店鋪都掛滿了氈帽,主要是適合男人戴的暗色調的帽子,整條街上不知有幾千幾百個;賣食品的街上主要是維族的傳統食品,烤包子外殼的焦香和羊肉的膻氣夾雜著其他一些配料的古怪香氣把整條街都罩上了一種奇怪的難以說明的氛圍,就著各式茶點,許多人在這樣的店鋪上享受著,嘰裡咕嚕地邊吃邊聊。某扇半開半閉的門背後,一個粉妝玉琢的孩子坐在小凳上瞪著兩只明亮的眼睛打量著精彩的世界,他們美麗的母親終於也放下厚厚的面紗一般做著家務,一邊微笑地面對每個好奇的旅行者。陽光曬在身上暖暖的,緩緩的節奏讓人不由自主地就放慢了步伐,本來喀什就是個慢節奏的城市,適合所有舒緩的人徹底地放開心情,感受不同於一般城市的脈動。]

D17 2003-9-28喀什-英吉莎-和田(住宿)

9:10出發,一早開車到英吉莎縣去買手工小刀,剛開市,開價就比喀什便宜,所以也沒有狠壓價,買了兩把,一把黑色的牛角柄,一把白色的牛骨柄,不鏽鋼刀身,手工鑲嵌鮮艷的裝飾,准備送給老公,不切羊肉切切西瓜還是不錯的。不過注意,烏魯木齊機場明令禁止攜帶英吉莎小刀上飛機,連托運都不可以,因為這種長匕首已經屬於管制刀具,民族小刀只能在民族地方才可以攜帶。所以買好最好郵寄回去。行走在高速公路上,羊群,馬的和驢的也一起並駕齊驅,此景恐怕只有新疆才有。11:10—14:20 途經恰熱古鎮,莎車縣,澤普縣到葉城(新藏公路的起點),午餐。

今天是周日,一路經過的大小城鎮都有巴扎。傍晚19:30到達和田,又趕上了和田的大巴扎,據書上說這是南疆最大的巴扎,比喀什的還要大。這個巴扎才有巴扎的氣氛,擺在街邊的一個一個攤位,有的在地上,有的在馬車上,有的在驢車上,沒有分類,亂哄哄的,髒兮兮的,我就喜歡這種古老的自然的感覺。吃了從來沒有見過的用熱木屑烤熟的雞蛋,和田出石榴,又喝了一杯從來沒有喝過的鮮榨石榴汁,連皮帶籽一起榨的,味道很甜但是帶點澀。又買了一個很漂亮的大紅石榴背回廣州給老公當見面禮。

21:00托Perilla的福住進和田軍區招待所,四人間¥20/人。晚上跟著陳老板在夜色中去看和田羊脂白玉,陳老板給我們進行品鑒玉石的啟蒙教育。因為從來不懂玉,稍微看上去順眼點的又太貴,沒出手。

D18 2003-9-29和田-民豐-塔中(住宿)

9:30 出發,11:00 經策勒,13:00 經於田,14:30到民豐,在民豐縣城碰到廣東某電視台“生存大挑戰”節目組在錄制節目,我平時不看電視搞不清楚,只聽說是觀眾自己報名參加的,一個挺有名的節目。拍電視的北京帥哥廣州靚妹要我們幫忙去買他們自己烤的羊肉串,注意哦,不是請我們客,是要我們掏錢的。我們剛剛吃好中飯,不想再吃肉了,沒有人去幫忙買單。

下午順著塔裡木沙漠公路的終點(522Km裡程碑)往北走,終於進入我夢中神往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一點都沒有讓我失望。一望無際的起伏的金色的沙丘,脫了鞋踩上去,沙很細很細,細到能透過手指縫,在陽光下溫暖極了。但是高高的沙丘真不好爬,陷進去就不說了。因為是流沙,裡面非常松軟,無法承受我們的體重,經常上去一步,滑下來三步。我拍下了自己的在沙漠裡深深淺淺的足印、腳印,還有沙丘表面被風吹過的美麗的皺褶。

沙漠公路兩邊是中國獨創的蘆葦網固沙體系,我們很小心地注意不要踩著它。為了要保持沙漠公路的暢通,國家鋪設和維護這些葦網、籬笆的成本非常高。

傍晚19:00時分到達塔中(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央),離塔中四號油田還有幾十公裡,不過也能看見一些身穿紅色制服的石油工人。旁邊是個加油站,幾乎所有的過路車都會在這裡加點油,歇歇腳,抽口煙。我們今天住在這裡,晚上可以躺在沙漠裡數星星。

放好行李,立刻衝向離公路幾百米遠的沙丘的最高峰,真的是要衝上去,因為走得慢反而會往下滑。在溫柔的風沙中拍下了塔克拉瑪干沙漠的落日,感覺就像大海中的落日一樣絢麗,前景同樣的廣袤,波瀾起伏,但一個是孕育生命的水,一個是吞噬生命的沙。

晚上點菜,價格也還合理,味道不錯。老板說這裡喝的水全是從外面運來,打出來的井水又苦又澀,沒法喝。水貴如油。下午小林用我們帶來的瓶裝水漱口洗手,被我們幾位姐姐姑姑狠狠批鬥了一通,很委屈。晚上,在沙漠的星空下,通過電話向老公彙報了思想。

D19 2003-9-30塔中-輪台胡楊林公園-庫爾勒(住宿)

9:00出發,從塔中往輪台公路旁邊有一片枯死的胡楊,怪異扭曲的光禿禿的樹枝,留給我們的是它對水的渴望和最後的掙扎。從沙漠公路零公裡往輪台方向,公路右邊有一條岔道通往胡楊林公園,門票¥8,但是要到十月底才是最美的時節,那時胡楊樹葉全紅了。雖說不巧,但從觀景台上望出去這片綠洲還是很美,可惜視野太廣,鏡頭不容易捕捉。

從胡楊林公園出來,沿途大片白色的龜裂的鹽堿地。看上去很干很硬,但是一腳踩下去就陷進去了,忘了是誰,反正有人中招了。

晚上20:00到達庫爾勒,僅次於烏魯木齊的第二大城市,漢人居多。住阿爾金賓館,四人標准間,¥50元/人,房間好大呀,估計有50多平米,衛生間好大呀,值!在夜市吃到了最好吃的胡椒羊蹄、烤魚(博斯騰湖出產的五道黑),還有一對相親相愛的老人家自家做的酸奶。


精選遊記: 和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