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離在麗江曖昧的空氣裡

作者: 小過過

導讀麗江對我來說,就像一團有特殊物質的空氣,是風花雪月,還是獨坐低吟……我說不清楚。往往在某個夜晚聚三五朋友在都市一隅品茗閑敘時,我就會聊到麗江,並且煽動沒去過的人,去吧,去到那裡第一眼你就會愛上她!麗江真的是一個曖昧的城市。曖昧,為什麼會用這個字眼呢?卻又不關乎男女私情。這種感覺飄飄忽忽,舒坦如半醉半醒……到麗江的時候已是黃昏,當約 ...

麗江對我來說,就像一團有特殊物質的空氣,是風花雪月,還是獨坐低吟……我說不清楚。往往在某個夜晚聚三五朋友在都市一隅品茗閑敘時,我就會聊到麗江,並且煽動沒去過的人,去吧,去到那裡第一眼你就會愛上她!麗江真的是一個曖昧的城市。曖昧,為什麼會用這個字眼呢?卻又不關乎男女私情。這種感覺飄飄忽忽,舒坦如半醉半醒……到麗江的時候已是黃昏,當約定的汽車把我從機場接到古城民居客棧以後,天已經全黑了,明清建築風格的街巷裡搖曳著昏黃的燈,沒有一個人,寂緲而清冷。中午還在現代的昆明,現在卻身處遙遠的“明朝”,今夕何夕?仿佛要亂了方寸。店主人和氏夫婦很是熱情,介紹了麗江的必游之處,對初游的人應該很有幫助。但我是一個散漫的人,不習慣計劃的出行,所以他們的好心我也沒記錄清楚。

清晨醒來,按捺不住對古城的好奇很快就出門了,沿著長長的小巷往前走,薄薄的霧靄裡隱約著早起的身影,這種久違的圖畫立刻征服著我,懷舊的情節彌漫開來,想說不喜歡很難。

小巷的盡頭是大石橋,大石橋周圍商鋪和人開始多起來,再過去就是古城的中心四方街了。古城依然保存著百年前的布局與建築,不同的是建築內卻是今人的酒肆和各色紀念品店,這種今天與從前的融合在我認為卻是古城的賣點,吸引著廣大穿著西裝在古城四處游蕩的觀光游客。

我喜歡古城的水,那麼清澈透明,激起我兒時對小河淌水的記憶。伴著蹤蹤的水聲,在河邊要一碗雞豌豆涼粉,或又來一只啤酒,這種境界是麗江獨有的,悠閑的有道理。

木府是要去的,代表麗江曾經的行政中心,不過聽說是後來重建的。正是因為麗江的當家人姓木,所以麗江是沒有城牆的城市,有了城牆不就“困”住了麼。在木府的大門外有一家賣裝飾木瓢的店子,大學時我也做過藝術木瓢,所以情切切的站在店裡拍照留念,完畢店主人一個長發藝青說收費兩塊。和他聊起來,原來仁兄畢業於廣州美院,被麗江世外桃源般的淨土吸引,已在此定居十年,他指著牆上一大堆名人留影告訴我他的瓢藝如何被人喜納。我覺得麗江看起來的陽春白雪,其實已經很商業化了。

宣科的麗江古樂演出廳在東大街上,很容易就找到。古樂悠悠,雖然我聽得不是很明白,但是宣科先生的口才確實很好,深入淺出,使你在麗江不僅可以看到古代的建築,還可以聽到古代的文化。遺憾的是前排一個胖子完全阻擋了我的視線,使我無法看清舞台上那些極具歲月感的演奏者。

夜已深,順著小河旁的街道游走,納西族的姑娘在賣河燈。買一個許一個願向遠處漂去,河裡星星點點,不知道麗江清洌的小河能否承載那麼多人美好的願望,但是紅紅的河燈卻裝扮美了麗江的夜。

河兩旁的酒樓茶吧卻是人頭攢動,各色人等或行拳猜令,或垂手細語,好一派歌舞升平的享樂主義畫卷。我不知道是站在了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還是誤入了徐克的《青蛇》某段故事,如果可以在這裡有一段邂逅,我想會記她一生一世……

回客棧的時候,又走過了來時的那段小巷,小巷特別的幽靜,與剛才的喧囂極為反差。我想這才是本色的麗江,卻又有多少人中意這種凄美的空寂呢?停下來透過兩旁的屋檐望向天空,繁星滿布,一顆流星適時飛過,我雙手合十再次許下一個心願。空巷的孤燈拉長我的背影,我覺得在移步一景的麗江我的心神變得特別靈動,這時候此生中第一次發現自己原來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

2003-11-7黃昏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