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周日(1/10-1/11)一個人到柏林玩了一趟,住菩提樹下街的菩提樹下hotel,還遇到一個中遠駐漢堡的在接待兩個廣遠的,真是巧了。
柏林給我感覺很好,一個人出游的感覺也不錯,有一點點漂泊的感覺,當然人多也有人
多的好處,意境不一樣。
周六中午到柏林,6歐元買了張ABC三區的天票,乘地鐵直奔波茨坦,到無憂宮是三點
多,天已經開始暗下來了.游人不多,和導游手冊上游人如織的景色不同,我看到的
sanssauci漫步凄涼,只有中央噴泉中間沒有結冰的水面上一群野鴨子在戲水還有一些生
氣,花紅葉綠固然是好,老樹昏鴉倒也未嘗不是一道風景。
從波茨坦回到柏林,地鐵直接乘到波茨坦廣場,據說這裡戰前曾經是柏林最熱鬧的地
方,冷戰期間柏林牆橫穿此地,使這裡變成了一個無人區,90年兩德合並後這裡大興土
木,德國鐵路公司DB的總部,索尼歐洲總部都在此處,出地鐵第一眼看到的就是SONY
CENTER。據說波茨坦廣場附近還有不少好地方,劇院博物館什麼的,當時天色已晚,我
也沒來得及細看,便往菩提樹下(Unter den Linden)去了。
轉了幾個彎便遠遠的看見勃蘭登堡門,正巧看見菩提樹下Hotel打出淡季特惠的招牌,
單人間每晚55Euro還包早餐,想想也就住了,住菩提樹下也不枉來柏林一趟。
星期天早上起了個大早,在一樓自助餐廳聽見兩東方人說中國話,我端個盤子過去就接
上頭了。還真巧,他們是中遠的。其中一人駐漢堡已經三年多了,在接待廣遠來的人,
他給我介紹了柏林一些景點以及交通方式,讓我後面少走好多彎路。
退房後到勃蘭登堡門和國會大廈,由於時間尚早(早上9點),站在勃蘭登堡門下,看
著來來往往的汽車、行人,1990年前這裡還是一片高牆,旁邊的紀念牌上有一些相片,
描述了戰前,戰爭期間,戰後,以及這段柏林牆拆除前大批人民軍站在牆頭的情景。往
北走200米,到國會大廈,據說可以免費登上大圓頂,我的時間排不過來,只好放棄,
真巧看見一輛100路公交車開過來遇見紅燈停在路口,我揮揮手司機居然把門打開讓我
上車,感覺很好,要知道周末公交車要20分鐘才有一班。
乘100路公交往東3站,中間經過馬克思同志曾經學習生活和戰鬥過的洪堡大學,到菩提
樹下街的東邊頂點,有一個歌劇院,和柏林最古老的教堂,北邊一點點是歷史博物館,
外面看看20分鐘搞定三個地方,轉身又坐200路公交往西兩站,再朝南往查理檢查站而
去,在這裡遇到一個美國小伙借我地圖找方向,對他兩手空空,居然連地圖都不帶就出
來深表敬佩。
走了一站走不動了,鑽到地下坐地鐵又坐了一站,除來往回走十幾米就到了查理檢查
站,到現在也沒搞明白,查理檢查站好像是南北分界的,怎麼又成了東西柏林的分界。
在檢查站介紹牌前看到1961年這裡坦克壓陣,美蘇雙方劍拔弩張,以及美蘇雙方最高領
導人來此視察的照片。我從西柏林走到東柏林,又從東柏林走到西柏林,再從西柏林走
到東柏林,看看左右被廣告貼得花花綠綠的一人多高的牆,以為這就是柏林牆了。問問
賣紀念品的小販,他說沿著那道牆走五分鐘,那邊才是真正的柏林牆。我按著所指方向
往前,一路看到右手邊還保留了一些東德的房子,很破舊的樣子,路邊狗糞成堆。很不
經意的,在我左手方向,就在馬路旁邊,看到很長一段用鐵絲網圍起來的柏林牆,大概
有兩米五高,牆面上還挖了不少洞,邊上有介紹,說柏林牆總共有100多公裡,這裡留
下兩百米作為歷史遺跡,這裡原先還是蓋世太保的總部,牆邊就是一件一件隔開的,看
上去像是辦公室的地方,有些地方還貼了瓷磚。總部舊址掛了很多老相片和說明,德文
說明咱也看不懂,只好將就著著便猜邊看。看完才發現我看的方向是反的,從後往前看
了,在最前面還有一個旅游者接待處,提供免費的英文介紹資料,還有英文電子語音導
游器,看也看完了,總不成再來一遍。看完聯想起前段時間在網上有關南京大屠殺紀念
館該不該收門票的大討論,不知道靖國神社收不收費,大家對戰爭的認識,對後世的反
戰教育方式還真是大有不同。
結束了對柏林牆的游覽,根據計劃就要去看市中心森林裡面的勝利圓柱和柏林會議中心
(懷孕的牡蠣),心裡一急坐錯了車,轉來轉去又到了波茨坦廣場,離柏林市中心越來
越遠了,心一橫干脆reset,回到動物園火車站,坐100路公交重新來,看下來覺得柏林
會議中心沒什麼特別值得一去,那片森林倒是相當不錯,把延中綠地擴展到整個靜安區
大概也沒這麼大吧。在勝利圓柱往東看,沿著6月17號大街勃蘭登堡門和電視塔遙遙在
望,再過去就是菩提樹下街和東柏林了。
幸虧帶了指南針,對著地圖知道勝利圓柱出來往西走,可以回火車站。走了一班發現一
輛100路公交遠遠的開過來,拔腿就跑,四個輪子就是跑得快,它到站了我還差一百多
米,我招招手,以衝刺速度跑過去,司機還在等我,從我吐吐舌頭,學我上氣不接下氣
的樣子,還真讓我感動,柏林公交司機給我留下印像最好。
到動物園火車站前的老教堂和歐洲中心下車,先到歐洲中心看看導游手冊裡面“流動的
時間”到底是什麼樣的。絕對精致,用玻璃管和水加上一個大擺錘,居然可以准確計
時,這個創意實在太妙了。綠盈盈的水每小時灌滿左邊12個玻璃球中的一個,每兩分鐘
灌滿右邊30個小玻璃球的一個,鐘擺一擺一擺,整個系統裡面的水灌來灌去,美妙極
了。我到的時間是12點42分,左右兩邊的玻璃球中的水基本上都快滿了,存心想看看到
了一點鐘會怎麼樣,就跟它耗上了。一點鐘一到,只看見右邊玻璃球中的水通過一個玻
璃管一瀉而下,傾注到底部的一個大玻璃球裡面,然後左邊玻璃球一個接一個的傾空,
同時鐘擺還在一擺一擺,上面的水還在不停流下,實在太美妙了,不愧是“流動的時
間”。
旁邊的老教堂是戰爭結束前盟軍的傑作,教堂頂被炸掉了一半,面目有些古怪,也不禁
讓人心生憐憫,但願和平常駐人間,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