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行的感悟

作者: fkwang

導讀春節裡剛去了麗江,在這裡先發表一點對麗江的感悟。對麗江古城的感覺是古城建築確實很有味道,但商業味太濃,整個古城主要道路除了客棧餐館外就全部是商店,數量比襄陽市場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些商店不外乎以下幾種:民族工藝品店,主要是各種蠟染的衣服包袋、首飾、銀器、披肩、葫蘆絲等:麗江乃至雲南的土特產店,主要是茶葉、藥材、耗牛肉制品;東巴文化的 ...

春節裡剛去了麗江,在這裡先發表一點對麗江的感悟。對麗江古城的感覺是古城建築確實很有味道,但商業味太濃,整個古城主要道路除了客棧餐館外就全部是商店,數量比襄陽市場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些商店不外乎以下幾種:民族工藝品店,主要是各種蠟染的衣服包袋、首飾、銀器、披肩、葫蘆絲等:麗江乃至雲南的土特產店,主要是茶葉、藥材、耗牛肉制品;東巴文化的紀念品如東巴文的木刻、T恤、頭巾、掛件等。因為這些東西都是有特色的在其他地方買不到,所以雖然店多買的人也不少。正如古城的一家店主說,整個古城就是一部大的印鈔機,而我們游客則心甘情願地拿著金子銀子去換回這些花花綠綠的只能作為收藏的紙頭。我是做Marketing的,從行銷的角度來看,麗江古城無疑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但作為一個酷愛旅游的人,有為麗江的未來有所擔心,中國大多的成熟景點都已淪為賺錢的工具,我不希望麗江也是如此。誠然麗江是有文化內涵的,也出了不少有名的人,如音樂怪才宣科,漂泊畫家布農,殘疾書法家和志剛;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宣科其納西古樂的90%收入歸其個人所有,如今已擁有自己的山莊享福;而布農的鈴鐺也要賣到近百元一個;和志剛的書法400元起不說,在其店堂的醒目位置掛著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的牌匾為其招攬生意。這不由讓我想起在上海擁有數十家連鎖店的文峰美容美發店,其每家店外面都會掛著浦東十大傑出青年,堂堂正正做人,正正經經經商的字符,但最近卻傳出其老板逃稅800多萬元的新聞。我真不明白,難道榮譽、坎坷的經歷就是你賺錢的法寶嗎。希望麗江的文化不要成為其賺錢的工具。湊巧的是在離開麗江古城的時候遇到一位60多歲的老者,從上海浦東騎自行車騎游至麗江,沿途跋山涉水,只為在有生之年一覽祖國大好河山,同時完成中國人自行車環游國道的創舉,不由讓我肅然起敬。相對麗江古城我倒更喜歡玉龍雪山,當年納西族的祖先,來到玉龍雪山腳下結束了游牧生活,憑著一份勤勞勇敢開創了納西族千年文化。望著巍峨的雪山你會有一種蕩滌心靈的感覺,也許自然是最不容易改變的。看到網上全是對麗江古城的溢美之詞,在這裡也發表一點不一樣的看法,純粹個人看法至少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好,給要去的朋友一點參考。有關我的游記會在近日發表,題目是“再回雲南”。

Frank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